GB/T 38531-2020 微束分析 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成像(CT)分析方法

GB/T 38531-2020 微束分析 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成像(CT)分析方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5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0907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531-2020 微束分析 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成像(CT)分析方法

GB/T 38531—202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8531—2020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方法概述 设备、器材与测试条件: 测试步骤 数据处理 分析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成像分析报告格式示例 附录B(资料性附录) 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及典型样品多家实验室对比结果

DB37/T 3363-2018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H型钢梁通用技术要求GB/T38531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 由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同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岩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松涛、王晓琦、朱如凯、包有书、薛华庆、张文涛、金旭、崔景伟、周尚文、陈薇 杨永飞赵天鹏

致密岩石是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致密岩石蕴含丰富的化石能源,潜力大,但孔隙结 ,表征难度大。计算机层析成像(CT)已成为致密岩石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其获得的微观孔 与定量结果成为致密岩石储集性能评价的关键参数。为适应我国非常规储层评价试验技术发展 制定本标准,以规范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在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评价中的应用

GB/T385312020

微束分析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层析成像(CT)技术用于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成像的术语和定义、分析 方法、技术要求、数据处理、分析报告内容与不确定度分析 本标准适用于泥页岩、致密碳酸盐岩、致密砂岩、煤岩等岩石的微纳米级CT分析,其他地质样品也 可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89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 GB/T 2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 29034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指南 GB/T 29070 无损检测 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CT)检测通用要求

GB/T 38531—2020 式中: P孔隙度; VP一孔隙总体积; V一试样总体积。 3.6 形状因子shapefactor 目标图像特征的数学描述。计算见式(2): G A P2 (2) 式中: G形状因子; A一一孔隙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孔隙截面形状的周长,单位为米(m)。 3.7 孔隙连通域 poreconnectivitypart 连通域 connectivitypart 试样中相互连通的孔隙范围。 注:连通域分为三类(如图1所示),A类连通域指有孔隙像素落在且仅落在一个模型边界上的连通域;B类连通域 指有孔隙像素落在相邻模型边界上,且不为A类连通的连通域;C类连通域指有孔隙像素落在相对的模型边 界上的连通域[

孔隙连通率 pore connectivity ratio 连通域的孔隙体积与总孔隙体积的比值。计算见式(3):

乱隙连通率poreconnectivityratio

图1活连通域分类示意图(以正立方体为例

连通域分类示意图(以正

的孔隙体积与总孔隙体积的比值。计算见式(3

GB/T385312020

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成像分析,利用X射线微聚焦器件将X射线源发射的X射 线聚焦,穿透样品,通过数据探测传输系统采集样品吸收后的X光信号,对试样进行360°扫描,以特定 算法,利用重构软件,求解出每个空间位置点的X光吸收系数,并以灰度显示试样中不同组分,获得试 样孔隙结构及相关数据

5设备、器材与测试条件

5.1X射线 CT扫描仪

X射线CT扫描仪应按照GB/T29070的规定进

JGJ/T 421-2018 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技术标准试样台能够相对于 试样合理 平移动最小步长应小于或等 小于或等于0.01°

5.1.5仪器外表面X射线强度

软件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调节并控制X射线源功率、探测器曝光时间、射线源、样品台及探测器位置、样品扫描角度,并 能按照设定的扫描条件自动变换角度,扫描并存储试样投影图像。 b 按照固定算法对投影图像计算得到二维切片,具有重构、预览、去除伪影、中心偏移及图像增强 等功能。

环境条件应符合GB/T27025、GB/T29070规定

将试样制备为圆柱状T/CIS 17003-2019 电子式互感器测试仪.pdf,试样直径应根据扫描分辨率确定,确保试样在360°扫描过程中,试样图像应 在探测器的接收范围之内

6.2.1扫描模式设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