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28-2019 地质勘查项目监理规范.pdf

DZ/T 0328-2019 地质勘查项目监理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Z/T 0328-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06683
下载资源

DZ/T 0328-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328-2019 地质勘查项目监理规范.pdf

10.2.1项目各单项监理工作结束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工作报告,并在监理合 同约定的期限内完成。可视工作需要编写监理专题报告。 0.2.2监理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详见10.3.4。附件、附图、附表包括:监理单位资质、监理合同、监理 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相关监理记录(文件)、表、图和照片等资料。 10.2.3监理工作报告须经项目出资人组织评审通过后提交

10.3监理文件资料主要内容

3.1监理文件资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批准的项目设计书、设计变更、工作量变更等有关文件资料; b) 总监理工程师任命、监理合同、监理大纲、监理细则、勘查合同和合同变更等报审文件资料; C) 项目设计书和专项施工方案审查会议、监理例会、专题会议等会议纪要; d)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工作进度计划等报审文件资料; e 外包专业勘查技术服务工作单位报审文件资料: f) 项目开工或复工报审文件资料,项目开工、暂停、复工等文件; g) 工程测量定位报验,项目进场主要人员、设备、原材料报验,单项(阶段)成果报验等文件资料; h) 工作量计量和项目款支付报审文件资料; i 巡视记录、旁站记录、平行检验记录、监理通知、监理通知回复单等; j) 监理日志、监理月报、监理工作(专题)报告等; k) 项目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事故处理文件资料; 1 监理检查与验收文件资料; m) 监理工作质量的检查记录、文件资料。 3.2 监理日志主要内容: a)时间地点气候和工作环境情况:

b)施工进展情况; c)监理工作情况(包括巡视、旁站、平行检验等); d 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e) 其他有关事项。 10.3.31 监理月报主要内容: a)本月项目实施情况; b) 本月监理工作情况(包括项目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合同管理等,重点情况应 详细说明); C) 本月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 d) 监理工作建议; e 下月监理工作重点。 10.3.4 监理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a) 项目概况; b 项目监理部组成; C 监理合同履行情况(包括项目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合同管理等监理工作情 况); d) 监理工作成效; e) 监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置情况; f说明和建议

b)施工进展情况; c)监理工作情况(包括巡视、旁站、平行检验等); d 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e) 其他有关事项。 10.3.31 监理月报主要内容: a)本月项目实施情况; 本月监理工作情况(包括项目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合同管理等某轻钢钢结构项目施工方案,重点情况应 详细说明); C) 本月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 d) 监理工作建议; e 下月监理工作重点。 10.3.4 监理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a) 项目概况; b 项目监理部组成; C 监理合同履行情况(包括项目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合同管理等监理工作情 况); d) 监理工作成效; e) 监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置情况; f) 说明和建议

10.4监理文件资料归档

0.4.1项目监理部应及时整理、分类汇总监理文件资料,形成监理档案。 0.4.2监理单位应保存监理档案,并应向项目出资人和有关部门移交需要存档的监理文件资料

[11. 1 一般规定

11.1.1监理单位应建立监理工作质量监控制度,规定监理工作质量监控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要求,并 对项目监理部的监理工作质量实施监控。 11.1.2项目监理部应编制年度监理人员工作质量检查计划,并对监理人员工作质量实施监控。 11.1.3监理单位和项目监理部应接受项目出资人的监督检查,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监理 工作目标的实现

[11. 2监理工作质量检查

2.1监理工作质量检查要求: a) 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应对监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记录、图、表等进行自检、互检,检查比例均为 100%,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我评价,编写自我评价报告。保存检查和自我 评价的相关记录。 b) 总监理工程师应对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员在监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记录、图、表等进行定期检 查,检查比例:室内不低于30%,现场不低于15%,编写检查报告。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价 (主要从工作责任心、完成的工作量、组织协调能力、服务水平、各方反馈意见等方面),形成考核

1监理工作质量检查要求: 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应对监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记录、图、表等进行自检、互检,检查比例均为 100%,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我评价,编写自我评价报告。保存检查和自我 评价的相关记录。 总监理工程师应对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员在监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记录、图、表等进行定期检 查,检查比例:室内不低于30%,现场不低于15%,编写检查报告。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价 (主要从工作责任心、完成的工作量、组织协调能力、服务水平、各方反馈意见等方面),形成考

评价意见,保存检查、考核评价的相关记录 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提交的监理文件资料进行审核,每年对其进行一 考核评价(主要从其技术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各方反馈意见等方面),形月 考核评价意见,保存审核、考核评价的相关记录 d) 监理单位应不定期对项目监理部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价项目监理部工作质量,保存检查评 的相关记录。 1.2.2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依据: 监理单位监理工作质量监控制度; 项目监理部年度监理人员工作质量检查计划: c) 监理合同、监理大纲、监理细则等监理文件; d) 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1.2.3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内容: a) 监理人员在监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记录、图、表等资料; b) 监理人员自检、互检记录,自我评价情况; )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监理人员考核评价情况; d) 监理单位对项目监理部工作质量检查、考核评价情况; 项目出资人的反馈意见与评价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的反馈意见与评价情况等。 1.2.4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等级: a 合格级:满足或基本满足监理工作质量要求; b 不合格级:不能满足监理工作质量要求。 1.2.5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处置: a) 监理单位或项目监理部对监理人员的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应对监理人员采取批评教育、业务均 训等措施予以改进,跟踪验证改进情况,使之达到合格。对采取改进措施仍达不到合格的,视性 况采取经济处罚、调岗、解聘等措施予以处置。应保存检查结果处置的相关记录, b 监理单位对项目监理部的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应要求项目监理部予以改进,跟踪验证改进情况 使之达到合格。对采取改进后仍达不到合格的,应视情况采取调换或解聘相关监理人员等措放 予以处置。保存检查结果处置的相关记录。 c)项目出资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中,发现监理工作不按规定要求实施,造成严重后果和损先 的,应按照监理合同约定予以处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直至解除监理合同

评价意见,保存检查、考核评价的相关记录。 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提交的监理文件资料进行审核,每年对其进行一次 考核评价(主要从其技术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各方反馈意见等方面),形成 考核评价意见,保存审核、考核评价的相关记录 d) 监理单位应不定期对项目监理部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价项目监理部工作质量,保存检查评价 的相关记录。 11.2.2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依据: 监理单位监理工作质量监控制度; b) 项目监理部年度监理人员工作质量检查计划: c) 监理合同、监理大纲、监理细则等监理文件; d) 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11.2.3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内容: a) 监理人员在监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记录、图、表等资料; b) 监理人员自检、互检记录,自我评价情况; )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监理人员考核评价情况; d) 监理单位对项目监理部工作质量检查、考核评价情况; 项目出资人的反馈意见与评价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的反馈意见与评价情况等。 1.2.4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等级: a) 合格级:满足或基本满足监理工作质量要求; b 不合格级:不能满足监理工作质量要求。 1.2.5 监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处置: 监理单位或项目监理部对监理人员的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应对监理人员采取批评教育、业务培 训等措施予以改进,跟踪验证改进情况,使之达到合格。对采取改进措施仍达不到合格的,视情 况采取经济处罚、调岗、解聘等措施予以处置。应保存检查结果处置的相关记录, b) 监理单位对项目监理部的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应要求项目监理部予以改进,跟踪验证改进情况, 使之达到合格。对采取改进后仍达不到合格的,应视情况采取调换或解聘相关监理人员等措施 予以处置。保存检查结果处置的相关记录。 c)项目出资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中,发现监理工作不按规定要求实施,造成严重后果和损失 的,应按照监理合同约定予以处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直至解除监理合同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单项工作质量监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主质量监理主要

项目监理过程中可根据项目特点、特定的质量要求和专业工作需要调整监理工作方法,确定 容、比例、数量和频次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工作质量监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L程树量和地球物理 查前期放线测量等专项工作实施监理。 .2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测量工作的测量起算点的可靠性;检查、验收控制测量中的国家等级点、基本控制点、勘查 控制点的精度、级别和数量是否达到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重 测;对控制点成果进行评价,达到设计精度和要求的,方可同意进行下一阶段测量工作。 b 按不低于10%的抽查比例要求,旁站测量点的测量过程,检查外业原始记录和观测手薄,对不 合格的作业或记录内容,应要求其改正,对违规作业应要求其返工。 C 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测量室内工作中形成的各项数据的准确性、误差控制范围 和成果计算精度,对不符合要求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内容,及时要求其改正或进行外业复查 补救。 d)对测量放样成果进行野外验收,对达不到要求的测点,应要求其重新测放。 e)审查测量技术工作总结报告和野外施工小结,对成果和精度的评价是否客观真实,并签署意见。

A.3地质填图质量监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A.3.1项目监理部应按勘查合同和监理合同的约定,对项目中的地质填图及各种实测地质 工作实施专业监理

作实施专业监理。 3.2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检查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图比例尺及精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 b 检查填图单项设计中观测线路、观测点密度、实测地质剖面的标定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能 满足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旁站各种观测点的实测过程,检查外业原始记录和素描图,对不 合格的作业或记录内容,应要求其改正,对违规作业应要求其返工。 d 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旁站实测地质剖面的实测过程,检查外业原始记录和素描图 对不合格的作业或记录内容,应要求其改正,对违规作业应要求其返工。 e) 检查采集的各种样品及送样单内容是否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 其改正或返工

f)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地质点点位、矿点点位、构造点、岩(矿)层露头、地层界线、 地层划分、岩性划分是否准确,地质描述内容是否客观、准确,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 返工。 g)检查填图工作室内资料综合整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h)审查填图工作总结报告和野外施工小结,对成果和精度的评价是否客观属实,并签署意见

也球物理勘查质量监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理勘查质量监理主要内客

1.4.1项目监理部应按勘查合同和监理合同的约定,对项目中的磁法、重力、电法、地震、测并等专项工 作实施专业监理

2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磁法、重力、电法、地震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检查地球物理勘查设计中工作布置,基、测点网布置,仪器试验,方法试验,野外数据采集方法技 术,资料处理、解释及成果提交等是否满足勘查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要 求其改正。 b)按不低于10%的抽查比例要求,旁站观测线、物理点、试验点实际布置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不 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c)旁站监理全部试验点的作业及数据采集过程,核查各种试验参数的确定是否真实合理,当试验 结果证实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能够有效实施时,应通知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对后续物理点实 施观测;当试验结果证实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不能取得有效参数时,应通知项目承担单位 停止勘查工作,并及时向项目投资人汇报试验工作情况,提出终止勘查工作的处理意见, d)按不低于10%的抽查比例要求,旁站物理点的作业及数据采集过程,对不合格的作业或记录内 容,应要求其改正,对违规作业应要求其返工。 e)按不低于10%的抽查比例要求,旁站采集的物理点数据处理解释过程,核查处理流程及处理参 数,核查资料处理质量及验收处理成果,检查综合资料整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 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f)审查磁法、重力、电法、地震工作总结报告和野外施工小结,对成果和精度的评价是否客观真实, 并签署意见。 3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地球物理测井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检查选择的测并工作方法与要求是否满足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要求其 改正。 b) 旁站基准孔的全部测井过程,检查项目承担单位依据地质钻探揭露的地质情况对每种测井方法 解释成果进行校对情况,确认每种测井曲线对标志层、目的层、矿层选用测井参数的符合性和合 理性,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 C 旁站每个钻孔的测井过程,检查现场原始记录、测井曲线和现场解释成果是否清晰、真实、齐全, 对不合格的作业或记录内容,应要求其改正,对违规作业应要求其返工。 d) 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室内成果记录和形成的解释图件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对 不合格的记录内容,应要求其改正,对违规作业应要求其返工。 e 检查标志层、目的层、矿层现场解释与室内解释之间存在的误差,对超出标准要求的误差,应督 促项目承担单位查明原因,结合地质钻探资料合理处理。 ()审查测井工作总结报告,对成果和精度的评价是否客观直实,并签署意见

A.5地球化学勘查质量监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A.5.1项目监理部应按勘查合同和监理合同的约定,对项目中的土壤测量、岩石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 等专项工作实施专业监理

专项工作实施专业监理。 .2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检查确定的采样点数量及布置方案、粒级、采样方法、样品测试分析方法和拟测定的元素、指标 和介质等,是否满足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 b)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旁站采样点的采样与现场测试分析作业和记录,对不合格的作 业或记录内容,应要求其改正,对违规作业应要求其返工。 C 检查采集的各种样品及送样单内容是否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 其改正或返工。 d)检查野外航迹监控图及相关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e)检查资料综合整理和各种地球化学图件编制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矿点点位、构造点、地层界线、地层划分、岩性划分是否准 确,地质描述内容是否客观、准确,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g)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对重要异常进行实地复查,包括拟采用的异常圈定、筛选方法, 查证方法,查证程度、解释和查证意见、查证结果或查证工作建议等。 h)审查土壤测量、岩石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等专项地质测量的野外施工小结,评价其成果和精度 是否客观真实,并签署意见

A.6钻探工程质量监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5.1项目监理部应按勘查合同和监理合同的约定,对项目中的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 动查、地球化学勘查等选用的钻探工程专项工作实施专业监理 6.2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固体矿产勘查钻探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检查布孔、钻孔孔位定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开孔前进 行技术和监理交底,达不到要求的不准许开工。 b) 巡视检查钻孔钻进情况,及时督促地质人员进行技术管理,按设计要求进行取芯取样、孔斜测量 等各项地质任务,检查取芯取样、班报、简易水文观测、钻具丈量、孔斜测量等作业过程是否符合 相关标准的要求,按不低于10%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相关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 正或返工。 C 巡视检查钻孔取芯作业过程、采取率及岩(矿)芯现场保存状况是否符合相关规程要求,对达不 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进或采取补救措施。 d) 巡视检查钻孔岩芯、矿芯编录及相关记录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 求其改正或返工。 e 巡视检查见矿预告、见(止)矿钻具丈量、钻探进程、矿样采重、采长、顶底板采取情况,检查钻孔 煤层瓦斯解吸仪、瓦斯罐密封状况、采取、送验过程及现场瓦斯解吸,解吸过程、记录是否及时准 确,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进或采取补救措施。 f)巡视检查各种矿样采取种类、数量、采取深度及分布、封装、送样单的填写、送样时间是否符合标 准和勘查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进或采取补救措施。按不低于10%的抽查比 例要求,旁站实际采样过程。详细记录各种矿样采集情况和质量

g 现场检查钻孔终孔深度和终孔层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达到要求的,签认终止施工,对因地质 原因导致终孔深度增加的,应会同项目承担单位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h 审查钻孔封孔设计,检查钻孔封闭使用的水泥材料及水泥浆配比比例是否符合设计和标准要 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旁站钻孔封闭过程,检查封孔班报和封孔报告,对达 到设计和标准要求的,予以签认,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重新封闭。 i 检查钻探资料综合整理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6.3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液体矿产勘查钻探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布孔定位、钻进与原始记录、取芯、采样、孔斜测量、终孔层位、封孔、资料综合整理等,检查 按A.6.2a)~d)、g)i)相关条款要求。 b) 检查抽水试验钻孔实际钻孔结构、封闭止水是否符合标准和勘查设计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 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抽水试验前,平行检验抽水试验钻孔使用套管规格、尺寸、材质等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对 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进或采取补救措施。 d 检查套管下人、过滤器孔隙率与下入位置、止水材料下人、止水效果、洗井效果是否达标准和设 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检查抽水前的自然水位、抽水试验和抽水后恢复水位数据采集及相关记录,稳定段数据计算,各 种相关曲线等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f) 检查群孔抽水试验、开采性抽水试验的水位、水量稳定观测及相关记录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和设 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g 巡视检查抽水水样采取量、采取深度、采取部位及水样封装、送样单的填写、送样时间是否符合 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进或采取补救措施。按不低于10%的抽查比例 要求,旁站实际采样过程。详细记录各种水样采集情况和质量。 6.4 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气体矿产勘查钻探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布孔定位、钻进与原始记录、取芯、采样、孔斜测量、终孔层位、封孔、钻孔结构、孔内下入套 管、资料综合整理等,检查按A.6.2a)~d)与g)~i)和A.6.3b)与c)相关条款要求。 b) 督促采样测试人员提前到达井场做好采样和试井准备工作,采样测试人员到达前不允许钻进揭 露气体矿层。 C 检查气测录井仪器设施及作业过程和原始记录是否达到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 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d) 检查固井套管下入与下人位置、固井材料下人、固井效果是否达到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 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气样采集前,检查解吸仪和气样瓶(罐)的密封性能是否满足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 不允许使用。 旁站岩煤芯气样装人密封罐的过程,减少岩煤芯气样中气体损失量,详细记录气样采集情况和 质量。 g 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井场含气量测定及相关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记录内容, 应要求其改正。 h 试井前,检查各种试井仪表、压力计等仪器性能是否满足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不 许使用。 检查测试管柱或工具串下井、安装和连接地面装置、测试管柱或工具串试压、封隔器坐封位置是 否达到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j 旁站试井过程,检查下井测试管柱和现场测试数据、现场测试工作、实测压力、温度等各项数据

和现场作业记录是否 K 检查试井参数曲线回放情况及获取的各种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 改正或返工。 审查试井和采样野外工作小结,评价其成果和精度是否客观真实,并签署意见

A.7槽(井)探、坑探工程质量监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A.7.1项目监理部应按勘查合同和监理合同约定,对项目中的槽(井)探、坑探等专项工作实施专业 监理

理 7.2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槽(井)探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布置槽(并)探位置及定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b 巡视检查槽(并)探掘进的方位、长度、宽度和基岩掘进的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 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c)巡视检查槽(井)探基岩岩层、矿层编录及相关记录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按不低于 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相关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d) 巡视检查槽(井)探各种岩样、矿样采取种类、数量、采取部位及分布、封装、送样单的填写是否符 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进或采取补救措施。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 例要求,旁站实际采样过程。详细记录各种矿样采集情况和质量。 e)巡视检查槽(井)探素描图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分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基点位置是否 准确,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检查槽(井)探专项测量的资料整理和内容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野外施工小结,评价 其成果和精度是否客观真实,并签署意见。 7.3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坑探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布置坑口位置及定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开工前 进行技术和监理交底,达不到要求的不准许开工。 b) 巡视检查坑道掘进的方位、断面规格和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 或返工。 c) 巡视检查坑道掘进情况,及时督促地质人员进行技术管理,按设计要求进行原始编录、采样、素 描等各阶段地质任务。 d)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坑探原始编录及相关记录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素描图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e)巡视检查坑探各种岩样、矿样采取质量,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采样种类、数量、采 取部位及分布、封装、送样单的填写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进 或采取补救措施。详细记录各种矿样采集情况和质量。 巡视检查坑道综合图件质量,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坑道综合图件编绘过程及编 绘图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进或采取补救措施。 g) 旁站坑道终结点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达到要求的,签认终止施工,对因地质原因导致发生变 更的,应会同项目承担单位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h) 检查坑探资料综合整理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设计要求,检查坑探野外地质工作小结,评价其成果 和精度是否客观真实,并签署意见

A.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质量监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A.8.1项目监理部应按勘查合同和监理合同的约定,对项目中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 查等专项工作实施专业监理。

等专项工作实施专业监理。 .8.2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矿区水文地质调查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检查所用地形图比例尺及精度是否满足勘查设计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 技术人员改正。 b 检查观测线路、水文观测点密度、水文地质实测剖面的标定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能满足要 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 C)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水文观测点点位、含隔水层界限划分是否达到勘查设计要 求,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d)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水文观测点、含隔水层界限测绘点、地形地貌测绘点、第四 系松散层测绘点、岩溶测绘点等观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 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e) 巡视检查地表水、地下水动态监测方法、内容、频次及相关记录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不符合要 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f 检查收集的生产矿井、周边矿井及老窑水文地质调查资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应 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g) 检查采集的各种水样及送样单中化验项目内容是否符合设计和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对不符合 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h) 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各项原始记录的编录内容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的要求,对 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i) 检查资料综合整理和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小结,资料整理和小结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设计要 求,评价其成果和精度是否客观真实,并签署意见。 1.8.3木 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矿区工程地质调查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所用地形图比例尺及精度是否满足勘查设计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 技术人员改正。 b) 检查观测线路、观测点密度、工程地质实测剖面的标定位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不能满足要求 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 c)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工程地质观测点测绘、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工程地质编录、 采样及送样单的化验测试项目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d) 检查收集的临近矿山工程地质调查资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 返工。 e)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工程地质编录、采样及送样单的化验测试项目是否符合相 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f 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各类原始记录的编录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g 检查资料综合整理和矿区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小结,资料整理和小结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设计要 求,评价其成果和精度是否客观真实,并签署意见 .8.4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技术人员改正。 ) 检查观测线路、观测点密度、工程地质实测剖面的标定位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不能满足要求 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环境地质观测点测绘、环境地质编录、采样及送样单的化验 测试项目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 返工。 d)检查收集的区域稳定性调查资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e)检查调查的勘查区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旅游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资料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检查对环境污染及影响程度、污染源(物)代表性样品的采集、测试等调查情况是否达到标准和 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g 检查对不良地质体的监测方法、内容、频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 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h)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各项原始记录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 的,应要求其改正或返工。 检查资料综合整理和矿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小结,资料整理和小结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设计要 求,评价其成果和精度是否客观属实,并签署意见

A.9采样与测试分析质量监理主要内容和要求

A.9.1项目监理部应按勘查合同和监理合同的约定,对项目中的采样与试验测试分析等专项工作实施 专业监理。

专业监理。 A.9.2项目承担勘查单位实施采样与试验测试分析前,项目监理部应做到: a 对测试分析外包单位的资质、仪器设施、人员资格与能力等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签认; 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签认。 b)采样与测试分析工作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仪器的,应要求测试分析外包单位提供证明新技 术、新工艺、新仪器能满足样品测试分析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并报项目出资人,经项目出资人 同意后方可实施。 1.9.3 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样品采集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选择的采样方法、样品布置原则、样品规格与间距要求等是否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不符合 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 b) 检查确定的样品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全分析、硅酸盐分析和物相分析等测试分析项目是否符合 设计和标准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 C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旁站样品采集过程,检查样品采样记录内容与素描图,发现不符 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d) 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送样样品、样品包装、送样单及选择的测试项目是否符合 标准和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A.9.47 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样品测试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测试外包单位所承揽的样品试验测试分析项目是否与主管部门批准的测试分析项目相符 合,不符合的,应要求地质勘查单位取消该项目的测试工作。 b) 检查样品加工流程、相关台账和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指示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 返工。

业监理。 9.2项目承担勘查单位实施采样与试验测试分析前,项目监理部应做到: a)对测试分析外包单位的资质、仪器设施、人员资格与能力等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签认; 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签认。 b)采样与测试分析工作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仪器的,应要求测试分析外包单位提供证明新技 术、新工艺、新仪器能满足样品测试分析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并报项目出资人,经项目出资人 同意后方可实施。 9.3 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样品采集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选择的采样方法、样品布置原则、样品规格与间距要求等是否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不符合 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 b 检查确定的样品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全分析、硅酸盐分析和物相分析等测试分析项目是否符合 设计和标准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 C 按不低于5%的抽查比例要求,旁站样品采集过程,检查样品采样记录内容与素描图,发现不符 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d) 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送样样品、样品包装、送样单及选择的测试项目是否符合 标准和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9.47 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实施样品测试质量监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如下: a 检查测试外包单位所承揽的样品试验测试分析项目是否与主管部门批准的测试分析项目相符 合,不符合的,应要求地质勘查单位取消该项目的测试工作。 检查样品加工流程、相关台账和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指示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 返工。

求其改正或返工。 检查测试外包单位外检样品比例和外检(煤炭为统检)出现的误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不符合 要求的,应要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e)按不低于25%的抽查比例要求,检查测试分析报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 求负责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改正或返工。

表 B.1文件报审表

表B.2项目承担单位人员、设备、材料投入情况报审表

表B.2项目承担单位人员、设备、材料投入情况报审表

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部、项目出资人和项目承担单位

表B.3监理巡视记录表

表B.3监理巡视记录表

注:本表一式两份,项目监理部、项目承担单位各保留一值

DZ/T 0328—2019

表B.4旁站监理记录表

注:本表一式两份,项目监理部、项目承担单位各保留一

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部、项目出资人和项目承担单位

DZ/T03282019

表B.6监理通知回复单

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泉州市城乡规划局2018年7月)表B.6监理通知回复单

DZ/T 03282019

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部、项目出资人和项目承担单位

表 B. 8 复工报审表

表B9设计变更电请表

: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部、项目出资人和项目承担单值

[1」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2] DZ/T0222一200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3] TB/T10403一200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程 [4 SL288一2015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 [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现场技术规范 地质监督分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JT/T 928-2014标准下载,2006 67王守君,刘振江,谭忠健,等.勘探监督手册(地质分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