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安工《安全管理》02次课程--word讲义 打印版.pdf

19 安工《安全管理》02次课程--word讲义 打印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4497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19 安工《安全管理》02次课程--word讲义 打印版.pdf

一、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控制、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采用的设备 及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一、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控制、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采用的设 装备及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净H纹 (1)检测、报警设施:包括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组分等报警设施,可燃气体、有 毒有害气体、氧气等检测和报警设施南京空港宾馆禄口机场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用于安全检查和安全数据分析等检验检测设备、仪器。 (2)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 防雷、防潮、防晒、防冻、防腐、防渗漏等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锁闭设施,电器过载保护设 施,静电接地设施。

3)防爆设施:包括各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抑制助燃物品混人(如氮封)、易燃 易爆气体和粉尘形成等设施,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 (4)作业场所防护设施:包括作业场所的防辐射、防静电、防噪声、通风(除尘、排毒) 防护栏(网)、防滑、防灼烫等设施。 (5)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避难及风向等警示标志

(1)泄压和止逆设施:包括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等设施,用于止逆的阀门 等设施,真空系统的密封设施。 (2)紧急处理设施:包括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分流、排放(火炬)、吸收、中和 冷却等设施,通入或者加入惰性气体、反应抑制剂等设施,紧急停车、仪表连锁等设施

(4)应急救援设施:包括堵漏、工程抢险装备和现场受伤人员医疗抢救装备。 (5)逃生避难设施:包括逃生和避难的安全通道(梯)、安全避难所(带空气呼吸系统)、 避难信号等。 (6)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包括头部,而部,视觉、呼吸、听觉器官,四肢,驱干防火 防毒、防灼烫、防腐蚀、防噪声、防光射、防高处坠落、防砸击、防刺伤等免受作业场所物 理、化学因素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 【2013.22】根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下列设备设施中,属于安全设施的是()。 A.照明电气间、燃气管道间、滚梯 B.温度监测系统、排风管道、锅炉房 C.保安室、自来水管、冰场管理室 D.防火栓、灭火器、烟气监测系统 【参考答案】D 【2012.26】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 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 A.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卫生措施、辅助措施以及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的总称

B.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的安全技术总称 C.用于防止事故损失措施的总称 D.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参考答案】D 【例题】下列安全设施中,属于预防事故设施的是()。 A.仪表连锁 B.传动装置安全闭锁 C.紧急停车 D.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 E.安全警示标志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 同时”) (2)生产经营单位应确保安全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做到: ①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符合标准的固定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控制室或操作室。 ②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符合标准的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符合标准的围堤并进行防 腐处理。 ③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符合标准的防静电设施。 ④在厂区安装符合标准的防雷设施。 ③配置符合标准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2)生产经营单位应确保安全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做到: 设置符合标准的电力装置。 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设施。 ③厂房、库房建筑应符合相关标准。 ③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光报警和安 全连锁装置等设施

(3)涉及危险化工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化工生产装置要根据风险状况设置安全 锁或紧急停车系统等。 (4)安全设施实行安全监督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5)要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台账,监督检查安全设施的配备、校验与完好情况,定期组 织对安全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校验情况进行专业性安全检查。 (6)在安全设施采购时应确保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质量,应选用工艺技术先进、产品成 熟可靠、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有政府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的安全设施,其功能、结构、 生能和质量应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不得选用国家明令淘汰、未经鉴定、带有试用性质的安全 设施。 (7)对建设项目中消防、气防设施“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好消防、 气防设施更新、停用(临时停用)、报废的审查备案,建立消防、气防设施档案和台账,组织 偏制和修订消防、气防设施安全操作规定,定期对相关岗位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正确使用。 (8)要按照用途及配备数量,将安全设施放置在规定的使用位置,确定管理人员和维护 责任,不允许挪作他用,严禁擅自拆除、停用(临时停用)安全设施

(三)生产经营单位应做到 1.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报警信号应 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控制室或操作室。 2.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腐处理。 3.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 4.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光报警和安

连锁装置等设施。 第八节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 《特种设备目录》 (2014年) 《特种设备安全法》(2014年)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考点回顾

特种设备的定义和分类 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设 施安全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的应急管理、变更登记和报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管理

一、特种设备的定义和分类 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 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适用《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二、特种设备的定义和分类

特种设备依据其主要工作特点,分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 (一)承压类特种设备 承压类特种设备是指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或管状设备,主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 气瓶)、压力管道。 (1)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 并通过对外输出介质的形式提供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正常水位容积大于或者等于 30L,且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承压蒸汽锅炉: 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 炉; 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2)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 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 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 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

(3)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 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 暴、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 于50mm的管道。 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 窝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二)机电类特种设备 机电类特种设备是指必须由电力牵引或者驱动的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1)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 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 行道等。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除外。 (2)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 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 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 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 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支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题】下列特种设备中,用于制造的设计文件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 给验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的是()

内将相关技不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例题】下列特种设备中,用于制造的设计文件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 门核准的检验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的是()。 A.锅炉 B.电梯 C.起重机械 D.氧气瓶 E.压力管道 【参考答案】AD 二、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 (二)特种设备的经营 1.特种设备在出租期间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义务由特种设备出租单位承担,法律另有 现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进口特种设备,应当向进口地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履行提前告知义务。 (三)特种设备的使用 1.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 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 著位置。 特种设备进行登记时,使用单位要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向负责使用登记的负责特 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提交特种设备的有关文件资料、使用单位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情况 持证作业人员情况、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情况等,并填写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附产品数据表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科 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 处理。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 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4.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并接受特种设 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水(介)质处理定期检验 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并接受特种设备检

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 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未经定期检验或者 验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使用登记应当结合检验合格标记,证明该设备能够合法使用

6.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 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 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 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8.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 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 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10.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对其制造的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 了解,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 进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发现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 立,并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 电梯制造单位对调查和了解的情况,应当作出记录。 11.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 受托人履行本法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 人或者实际管理人履行管理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12.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 安全检查,并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13.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对气体使用者进 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 气瓶使用登记,及时申报定期检验

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对气体使用者进 使用指导,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气瓶使用登记,及时申报定期检验。

D.丁公司 【参考答案】D 【2015.34】甲公司是一家一级建筑施工企业,委托乙公司进行塔吊等特种设备的安装与 施工,并与其签订了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下列关于甲、乙公司特种设备使 用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公司应负责塔吊等特种设备检测检验 B.乙公司应对塔吊运行过程中事故负责 C.甲公司应逐台建立塔吊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D.甲公司应在塔吊使用前30日内向所在地省安监局登记 【参考答案】C 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排查、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 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1.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一般包括岗位职责制度、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等。 2.隐惠排查制度 开展隐患排查一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针对各岗位可能发生的隐患建立安 全检查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该岗位进行检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 故隐惠,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应急救援制度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的内容,一般应当包括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分工、设备危险性评 估、应急响应方案、应急队伍及装备、应急演练及救援等。 4.操作规程 是具体作业指导文件和程序。建立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实施作业,是保证 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一种具体实施措施。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1.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 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2.持证人员应当在持证项目有效期届满的1个月以前,向工作所在地或者户籍(户口或

者居住证)所在地的发证机关提出复审申请。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2019.5.27)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4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届满3个月前,向 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011年) 五、特种设备的变更登记、应急管理和报废 (一)变更登记 特种设备进行改造、修理,按照规定需要变更使用登记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方可继 实使用。 (二)应急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五、特种设备的变更登记、应急管理和报废 (三)报废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 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 功能(去功能化),并向原登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 续。 报废条件以外的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 的要求通过检验或者安全评估,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方可继续使用。允许继续使用的 应当采取加强检验、检测和维护保养等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五、特种设备的变更登记、应急管理和报废 (三)报废 报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使用年限过长或严重损坏,设备的功能丧失;二是产品不 合格。以上两种情况要停止使用,予以报废。 特种设备的设计使用年限由设计单位或制造单位提出,设备出厂时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确 但这个年限数值只是理论数据,并非设备实际能够使用的年限,不能作为强制报废的条件。 五、特种设备的变更登记、应急管理和报废 (三)报废 按照节约发展的原则,对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但没有达到报废条件,并且使用单位希望继 续使用的,可以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履行以下程序,在保障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继续使用:

一、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

安全技术措施是生产经营单位为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人身伤 害、改善劳动条件和保证生产安全所采取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

(一)防正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能量意外释放前)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 页,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①消除危险源 首选危险性较大的危险源、以合适的工艺、设备、无毒无害物料替换等。 ②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积蓄,安全地释放能量等。 ③隔离 ④故障一安全设计 本质安全化,比如紧急停车系统。 ③减少故障和失误 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增加设备的可靠性、安全监控系统。 (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能量意外释放后) 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 术措施称为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隔离 隔开、封闭和缓冲。如安全围栏、防火门。 ②设置薄弱环节。 使事故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如锅炉上的易熔塞、电路中的熔断器。 ③个体防护。 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避难与救援。 设置避难场所、制定撤退路线、组织救援。 一、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 隔离、安全监控系统既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也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

施。其中,安全监控系统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2018.81】某化纤厂准备新建一化纤加工子公司,聘请安全评价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安全 预评价工作。针对公司辨识出的后加工车间存在的危险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下列安全技术措施中,可以减少事故损失的有()。 A.存在爆炸性纤维的后加工车间使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B.存在爆炸性纤维的后加工车间使用隔爆型开关 C.存在爆炸性纤维的后加工车间顶部采用轻质屋顶 D.设计时确保后加工车间与其他建筑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E.存在爆炸性纤维的后加工车间使用混凝土结构 【参考答案】BCDE 【2017.17】某水利发电企业依据相关要求和规范,组织制定实施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 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A.安装电气装置安全闭锁 B.在电器中设熔断器 C.在水车外放置耳塞 D.安装工业电视系统 【参考答案】A 【2017.18】某乳品生产企业,因生产工艺要求需要对本成品进行冷却,内设一台容积为 10m3的储氨罐。为防止液氨事故发生,该企业对制冷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更换了一种无害 的新型制冷剂,完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该项措施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中的()。 A.消除危险源 B.限制能量 C.故障一安全设计 D.隔离 【参考答案】A 【2017.66】某化工企业为减少火灾可能导致的事故损失,对仓库采取了以下安全技术措 施:增设逃生避难场所;增设排烟风机;设置防火墙;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下列企业采取 的安全技术措施中,符合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优先顺序的是()。 A.设置防火墙→增设排烟风机→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增设逃生避难场所 B.增设逃生避难场所→设置防火墙→增设排烟风机→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

重点回顾 (一)安全技术措施分类

重点回顾 (一)安全技术措施分类

第士节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考点回顾

、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概述 作业现场环境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内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它包括设备、工 具、物料的布局、放置,物流通道的流向,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范围,事故疏散通道、出口 及泄险区域,安全标志,职业卫生状况及噪声、温度、放射性和空气质量等要素。 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现场存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计 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 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一)空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内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 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地基下沉, 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 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二)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DB43/T 1849-2020 汽车玻璃机器人智能涂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pdf(二)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 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 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 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 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三)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地下(含水下)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 壁缺陷,隧道矿并地面缺陷,地下作业而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地下水,水下作业 共氧不当,其他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

三、一般作业现场环境的布设及安全管理

作业现场环境布设及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 ①现场调查,了解作业环境现状,分析生产作业过程,辨识危险及有害因素:

②评价有害因素危害程度,确定整治对象; ③确定整治方案并实施T/CECS 688-2020 雷电预警系统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评价整治效果; ④日常检查,维护作业现场环境规范有序、无毒无害; ③制定长期改进计划,不断完善,持续提升现场作业环境的规范化。 四、危险作业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 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了高度危险作业7个基本的类别,分别为高空、高压、易炼 零、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 危险作业的固有特点 (1)危险作业造成的后果有较大的危害性, (2)危险作业的事故风险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 (3)危险作业的危害范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五、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要求

五、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要求 (一)安全标志 1.相关术语 安全标志: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 文字构成。 安全色: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红) 警告标志: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黄) 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蓝)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