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292-2018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T 51292-2018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51292-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2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198972
下载资源

GB/T 51292-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1292-2018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4.7.2电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YD/T5040、《铁路通信电源设计规范》TB/T10072的有关规定; 2大容量基站设备宜采用直流供电方式,小容量基站设备 AP设备和有源设备宜采用直流或交流供电方式;直流电源应从 单独设置的直流断路器引入,交流电源宜从单独设置的交流断路 器引人; 3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的站点宜同步配置蓄电池组,采用交流 供电方式的站点宜同步配置UPS设备,容量应满足相应供电时间 要求。 4.7.3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信号源、有源设备及室外安装的天

4.7.4接入传输设计应包括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传输接

TCSTM 00240-2021 外包覆隔热油管4.7.4接入传输设计应包括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传输接口要 求和端口配置要求。

1信号源和有源设备应具备网管与监控功能; 2信号源和有源设备的安装位置宜设置环境监控。 4.7.6 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YD5002、《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的有关规定; 2机房应配置灭火器,灭火器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 4.7.7设备安装抗震加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 计规范》GB50111、《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的有 关规定。

4.8.1信号源安装应符合下列

1信号源安装应符合相关网络的工程设计要求。 2信号源设备宜安装在专用通信机房内,并应符合机房内信 号源、传输、电源及其他设备的维护空间、缆线路由和机房承重负 荷要求。 3信号源的GNSS天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GNSS天线应安装在开阔的位置上,并应保证天线周围 无明显遮挡; 2)GNSS大线应在避雷针防雷保护范围内; 3)应避免GNSS天线处于其他天线的辐射方向; 4)GNSS天线安装位置应靠近信源设备,并应减少馈线长 度和传输损耗。 4.8.2有源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源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网络的工程设计要求; 2有源设备宜安装在机房、弱电间或竖并内,安装位置应便

4.8.2有源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源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网络的工程设计要求; 2有源设备宜安装在机房、弱电间或竖并内,安装位置应便 于安装、调测、维护和散热,并应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 的干扰。

1无源器件宜安装在弱电竖井内的托盘或器件箱中,可采用 固定件固定,不得悬空无固定放置; 2托盘或器件箱应安装在易于维护的位置。

.8.4缆线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缆线布放应牢固,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圆滑,弯曲半径应 满足相应的缆线技术规范要求; 2缆线布放应利用楼内缆线桥架敷设; 3对于裸露在外的缆线宜套管布放,并应对走线管固定; 4穿凿孔洞时,孔洞内径应根据穿越缆线数量确定,孔洞应 在穿墙(板)部分加装镀锌钢管或金属槽道,并应在缝隙处填充防 火岩棉; 5信号缆线、电源线应分路由布放,同路由布放时应做好相 互间防护隔离,不同类型缆线间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 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有关规定; 6信号线与电源线的敷设间距、与其他管线敷设间距、与电 气设备的最小净距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50311的有关规定; 7漏泄同轴电缆不应与风道等金属管路平行敷设,应避免漏 泄同轴电缆周围有直接遮挡物,并应满足漏泄同轴电缆的安装技 术要求和辐射性能规定。 4.8.5分布系统天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大线安装时,天线附近应无直接遮挡物,并应与消防 喷淋头保持安全隔离距离; 2全向天线宜安装在吊顶下,当无吊顶时,天线宜采用吊架 固定方式,天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 物,并应保证大线的辐射性能;

4.8.5分布系统大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大线安装时,大线附近应无直接遮挡物,并应与消防 喷淋头保持安全隔离距离; 2全向天线宜安装在吊顶下,当无吊顶时,天线宜采用吊架 固定方式,天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 物,并应保证天线的辐射性能: 3定向天线可采用吸顶式、壁挂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 装,天线主瓣方向应正对目标覆盖区,主瓣方向内应无直接遮挡 物。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有关规定。

5.1.1设备、器件和缆线应有明确标识,标识应正确、清晰、齐全: 并应如实记录在竣工图纸中。

并应如实记录在竣工图纸中。 5.1.2设备、器件标识宜贴在正面明显位置;缆线标签在首尾两 端宜采用吊挂式。并排有多个设备或多条走线时,标签应标示在 同一水平线上。

5.1.4缆线、线管进出墙孔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室外墙孔应 作防水处理,

5.1.4缆线、线管进出墙孔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室外墙

5.1.5设备、器件、缆线、走线管或槽道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安装 高度、安装路由等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5.1.5设备、器件、缆线、走线管或槽道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安装

.1.6隐蔽工程应随工检查。

5.1.7施工完成后,设备、器件和现场环境应保持整洁

5.2.1设备安装机房环境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设备安装场所宜 整洁、无灰尘,缆线布放路由应具备施工条件。 5.2.2建筑物楼内电源系统和防雷接地设施应满足工程设计要 求或相应验收规范要求。 5.2.3施工区域的井道、楼板、墙壁等不得出现渗水、滴漏现象。 5.2.4设备安装位置应远 易燃、易爆易受电磁干扰、强

求或相应验收规范要求。 5.2.3施工区域的井道、楼板、墙壁等不得出现渗水、滴漏现象。 5.2.4设备安装位置应远离高温、易燃、易爆、易受电磁干扰、强 腐蚀的环境。

5.2.3施工区域的井道、楼板、墙壁等不得出现渗水、滴漏现象。

5.3.1设备及器材检查时,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供 货厂家应同时在场,并应做好记录。 5.3.2设备及器材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对照装 箱单对设备实物进行核对检查。工程建设中应使用合格材料。 5.3.3设备及器材进行外观检查,外包装应完整无破损,设备及 器材应无受潮、破损、变形、火烤等迹象,无明显凹陷。 5.3.4器件的电气性能应进行抽样测试,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进网 技术要求。

5.3.5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及器材应由建设单位或监理

5.3.6设备检查完毕,应分类存放,并应堆放整齐。

5.4.1信号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应符合相关网络的设备安装验 收技术要求。

5.4.2设备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

5.4.3设备内所有设备单元应安装正确,无设备单元的空位应装 有盖板。

5.4.3设备内所有设备单元应安装正确,无设备单元的空位

5.4.4信号源的GNSS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5.5.1设备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 5.5.2 设备供电应符合设计要求。 5.5.3设备接地、抗震加固及防雷应符合设计要求。 5.5.4有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应满足设计要求。

5.5.1设备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

5.6.1无源器件应用固定件牢固固定,不得悬空或无固定放置。 5.6.2 馈线接头与各器件连接时,应保证端口连接正确、可靠。 5.6.3无源器件应做好防水、防腐蚀保护,在室外环境安装时,接 头应做好防水处理。 5.6.4安装无源器件时可根据安装现场条件,采用跳线、直角弯

头应做好防水处理, 5.6.4安装无源器件时可根据安装现场条件,采用跳线、直角弯 头等连接,

5.6.4安装无源器件时可根据安装现场条件,采用跳线、直角弯

5.7.1天线安装应牢固、美观。天线安装位置和定向天线主瓣方 向应满足设计要求。

5.7.2天线应使用天线固定件固定,抗震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5.7.3电梯并内的天线固定不应影响电梯的正常运作;天线安装 在天花板内时,应通过天线支架固定,不得随意摆放;当安装在金 属天花板上的天线与天花板有接触时,天线与天花板接触面间应 加绝缘垫片。

5.7.4有源天线安装还应符合有源设备的设计要求。

5.8.1馈线布放应平直、整齐、牢固、美观,避免凹凸和急剧弯曲 现象,不得有扭曲、裂损,不得交叉和空中飞线;两条以上的馈线同 时布放时应平行布放。 5.8.2馈线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弯曲半径应满

5.8.2馈线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弯曲半径应满 足设计要求。

5.8.3 债线直任羽电开和大化币项内布放,开应固定固。 5.8.4在机房、弱电井和吊顶外布放的馈线,宜用管槽或走线架 保护并固定良好。

5.8.6馈线的连接头应接触良好。室外馈线的连接头应做 密封处理

5.8.7馈线宜安装在弱电并,不宜安装在风管或水管管并,不得

在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

5.8.8 馈线与电力电缆的布放间距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5.8.9 与设备相连的跳线或馈线应采用线码或馈线夹固定。 5.8.10 漏泄同轴电缆的布放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风道等金 属管路保持安全的隔离距离,周围不应有直接遮挡物。 5.8.11 室外馈线不可直理埋,套管材质及理深应符合相关技术要 求。

5.9.3在机房、弱电井和吊顶外布放的信号线、光纤、电源线,应 用走线架、走线槽道或走线管保护并应固定良好

5.9.5 室外缆线连接头应做防水密封处理。 5.9.6 室外缆线进人机房前应做好滴水弯,防雷接地应符合设计 要求。 5.9.71 信号线与电源线应分开布放,布放间距应符合相关技术要 求。 5.9.8 信号线、电源线连接头应牢固安装,接触良好。 5.9.9 光纤布放时不得受压,不得把光纤折成直角,使用扎带时

应勒紧,不得使光纤变形。

5.9.10电源线应采用整条电缆线料,不得有中间接头。 5.9.11正负极电源线应根据缆线颜色区分,并应连接正确。 5.9.12缆线应绑扎或采用专用的缆线卡具固定,绑扎固定间距 应保持一致,并应符合技术要求。多余线扣应剪除,线扣应齐根剪 平。预留的缆线应整齐盘放并固定好,不得影响其他设备和器件 的正常操作。

5.10.1水平走向的走线架、走线槽道及走线管应与水平面平行, 垂直走向的走线架、走线槽道及走线管应与水平面垂直,无明显起 伏或歪斜现象。 5.10.2加固支撑安装应平稳牢固,吊挂应垂直整齐。 5.10.3走线管布放应整齐、美观,转弯处应使用软管连接,在室 外布放时应防水处理。 5.10.4走线管应沿墙面或项面布放,并应用线码或馈线夹固定, 其固定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10.5金属走线架、走线槽及走线管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5.10.6走线架、走线槽道及走线管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有关规定。

5.11. 1 电源引入极性应正确,连接牢固可靠。 5.11.2 设备工作电源应满足设备标称值要求。 5.11.3 开机操作应符合设备操作程序,设备应正常工作 5. 11. 4 检查告警系统,告警系统应工作正常、告警准确

5.11.4检查告警系统,告警系统应工作正常、告警准确

6.1.1工程验收应在完成全部设计工程量,设备安装、调测完毕 并经检查、测试合格,竣工文件编制完毕,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 交完工报告后,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信号源的安装验收; 2 室内分布系统的安装验收; 3 安装环境检查; 4 GNSS及其馈线的安装验收; 5 防雷接地的安装验收; 6 缆线布放,走道及槽道工艺验收; 机房、电源等配套设施安装验收。 6.1.2 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工技术文件 式三份。 6.1.3工程调测阶段应采取相关技术防止现网用户接人工程调 测基站。

6.1.4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处于计量、校准有效期内。

6. 2. 1 工程竣工文件应包括工技术文件、竣工测试记录、竣工 图纸。 1竣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说明; 2)工程开工报审表; 3开工报告;

4)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 5)已安装设备明细表; 6)工程设计变更单; 7)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 8)停(复)工报告; 9)随工签证记录; 10)隐蔽工程签证; 11)交(完)工报告; 12)交接书; 13)洽商记录; 14)验收证书; 15)备考表。 2峻工测试记录应负荷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 3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应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当施工图 机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三分之 一时,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所有竣工图纸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6.2.2工程竣工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容应符合部颁施工验收办法和要求,文件资料齐全: 2测试数据应真实反映设备性能、系统性能以及施工工艺对 电气性能的影响。竣工图的内容应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 合; 3资料书写应字迹清楚、版面整洁、规格一致。 6.2.3竣工文件的编订可按单项工程装订成册,内容较多时,可 分册装订。

5.3.1初验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初验前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应安装完毕,各设备、器件 经过检查测试全部合格,具备初验条件;

6.3.1初验测试应符合下列规

2建设单位在接到施工单位的交工报告和竣工文件后,应根 据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初验验收小组进行初验; 3初验测试操作方法和手段可根据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 文件使用专用仪表来进行; 4在初验测试时,当发现主要指标和性能达不到要求时,应 由责任方负责及时处理,问题解决后应再重新测试直至达标。 6.3.2初验测试内容应包括无线覆盖边缘场强、室内信号外泄电 平、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测试、通话质量、数据业务速率、误码(块) 顿)率。

6.4.1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6.4.1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运行应从初验测试通过后开始,时间不应少于三个月; 2试运行测试的主要性能和指标应达到相应网络的要求,方 可进行工程终验;当主要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从次月开始重新进 行;在试运行期间,当故障率总指标合格,但某月的指标不合格时, 应追加一个月:直到合格为止; 3试运行期间,应接入相应网络设备要求的用户容量负荷或 电路负载联网运行。 6.4.2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运行观察项目应包括系统的建立功能、系统的信号方 式、系统的各种主要网络管理功能及设备性能稳定性,其指标要求 应符合技术要求; 2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的主要来源应包括相应网络的话 务统计、告警分析、测试分析结果及用户投诉分析情况。

1试运行观察项目应包括系统的建立功能、系统的信号方 式、系统的各种主要网络管理功能及设备性能稳定性,其指标要求 应符合技术要求; 2试运行观察项目及指标的主要来源应包括相应网络的话 务统计、告警分析、测试分析结果及用户投诉分析情况。 6.4.3在试运行期间应对初验中遗留的问题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6.5.1终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工程试运行结束后,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应成立终验验 收小组组织工程终验; 2工程竣工验收项目的内容应按工程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 办理,验收项目及内容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 6.5.2终验应主要检验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性能,并应对以 下项目进行检查: 1 工程初步验收提出的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2 工程试运行情况报告; 3 验收小组确定的系统指标抽测项目; 4工程档案的整理情况。 6.5.3 验收总结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终验对工程质量和工程档案进行评价。对工程设计、 施工、监理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 2对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验收小组对工程质量给予评定: 并向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颁发验收证书

6.5.3验收总结应包括下列内

1工程终验对工程质量和工程档案进行评价。对工程设计 施工、监理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 2对通过工验收的工程,验收小组对工程质量给予评定 并向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颁发验收证书

7.0.1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 制度,并应加强对维护质量的检查。 7.0.2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 相应的岗位职责。 7.0.3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进行定期巡检,填写巡检报告,报告 应包括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设备的清单、设备运行情况分析、设 备故障处理统计、设备坏件更换统计记录及更换设备价格清单等 内容。 7.0.4运行维护管理单位技术资料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内运行设备、网管系统的操作手册、设备系统文件、设 备资源使用资料、电路资料等应保存齐全,并应分类存放在便于日 常维护存取的位置; 2设备资源使用资料、电路资料的数据应与实际使用情况保 持一致,并应按规定按时进行数据资料备份; 3其他相关工程文档资料应放置在局端统一保管,应包括设 备安装、调测记录,竣工验收文件、割接数据资料以及站点传输资 料。 7.0.5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归档资料包括下列内容: 11 设备安装、调测记录、竣工验收文件; 2机房平面布置图; 3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各楼层平面示意 图、设备清单; 4设备系统莲接图、布线端子图、DDF架、ODF架分配表; 5电源系统图、动力电缆布放图、接地系统图。

7.0.1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 制度,并应加强对维护质量的检查。 7.0.2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 相应的岗位职责。 7.0.3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进行定期巡检,填写巡检报告,报告 应包括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设备的清单、设备运行情况分析、设 备故障处理统计、设备坏件更换统计记录及更换设备价格清单等 内容。

7.0.4运行维护管理单位技术资料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7.0.6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7.0.6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点内实物资产应进行定期核查和记录,固定资产标牌粘 贴应符合规定,账、卡、物、责任人应一致相符; 2闲置设备应进行登记和清理,办理相应调配手续,并应进 行相应记录; 3固定资产报废工作应加强设备的管理,符合固定资产报废 条件且存在运行隐惠的设备应办理报废

录 A工程竣工检验项目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51292一2018, 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3月16日以第33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适应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建设的发展,满足在建筑 物内公众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本标准主要针对在建筑物内提 出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要求。 为便于厂大设计、施工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 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写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无线通信 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 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 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 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4.2系统组成 ( 3 4.6分布系统设计· 3

4.2.1集成式系统指信号源与分布系统在硬件上集成在一起的

4.2.2根据组合方式不同,分布系统有多种划分方式

根据分布系统中有源设备的不同,可分为无源分布系统、有源 电分布系统,有源光分布系统、有源光电混合分布系统等。 根据无线信号辐射输出器件的不同,可分为天馈线分布系统 漏泄同轴电缆分布系统、集成式系统等

4.6.2本条对链路分析进行了

4.6.2本条对链路分析进行了规定。 2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各网络在频段、输出 功率、接收灵敏度、噪声容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调整信号源输出 功率、器件组合方式、天线安装位置等手段,使系统各网络的上下 行链路平衡,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4.6.3有源设备包括直放站、十线放大器、光放大设备、光分路设

4.6.6不同场景的天线设计建议如下:

TZZB 1560-2020 手提贮压式灭火器(干粉、水基型).6不同场景的天线设计建议如

(1)对于层高较低,内部结构复杂的室内环境,宜选用全向吸 顶天线,采用低天线输出功率、高天线密度的天线设置方式,以使 功率分布均匀。 (2)对于较空旷且以覆盖为主的区域,宜采用高大线输出功 率、低天线密度的天线设置方式,满足信号覆盖和边缘覆盖场强要

求即可。 (3)对于建筑边缘的覆盖,宜采用室内定向天线,减少室内信 号泄漏到室外的程度,根据安装条件可选择定向吸顶天线或定向 板状天线。 (4)对于电梯的覆盖,应避免电梯内的切换,可根据情况采用 三种覆盖方式: 1)在各层电梯厅设置室内吸顶天线; 2)在电梯井道内设置方向性较强的定向天线; 3在电梯轿厢内增设发射天线,布放随梯电缆

DB32T 3891-2020 美甲及手足护理服务规范表1各网络频率分配表

在进行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时,应对各制式网络之间 可能存在的干扰值进行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各网络间 合路所需的隔离度。

统一书号:155182033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