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00-2017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DL/T 500-2017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00-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7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1693
下载资源

DL/T 500-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00-2017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表14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DL/T 500 2017

JC/T 2236-2014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用硅砂粉应用技术规程5.4.4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

在非金属外壳和端子排(座)及相关连接件的模拟样机上按GB/T5169.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模拟样机使用的材料应与被试电压监测仪的材料相同。端子排(座)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土15℃, 外壳的热丝试验温度为650℃土10℃,试验时间为30s。在施加灼热丝期间和在其后的30s内,观察样 品的试验端子以及端子周围,试验样品应无火焰或不灼热;或样品在施加灼热丝期间产生火焰或灼 热,但应在灼热丝移去后30s内熄灭。

5.5.1监测统计功能试验

电压监测仪通电,查询并记录监测电压额定值、整定电压上(下)限值,自电压监测仪时钟00秒 起调节输出电源电压,使其在测量范围内波动。当监测时间大于1min后,通过面板或通信接口读取 4.6.1规定的电压监测仪统计数据,改变电源电压,在未满下一个1min前,各项统计值不变,满1min后 各项统计值随之变化。 设置月统计日为25日,变更电压监测仪日期为×月27日,自电压监测仪时钟00秒起,保持额定 电压通电5min,变更电压监测仪日期为(×+1)月20日,查询当月合格时间应为5min。

5.5.2数据存储功能试验

压监测仪通电,省询开记求比 调节输出电源电压,使 计数据,检查存储的数据符合4.6.3的要丈

5.5.3参数设置与查询功能试验

电压监测仪通电,分别通过面板操作键、本地通信接口(RS232、RS485或以太网口等) 规定的参数项,依次查询验证保存的各项参数应与设置值相同。 闭锁电压监测仪或加密措施工作时,应无法再对电压监测仪进行更改参数等操作。

5.5.4显示功能试验

益测仪施加额定工作电压,检查各项显示值符合

5.5.5软件升级功能试验

通过就地接口和远程两种方式升级电压监测仪程序,检查其功能符合4.6.6.3的要

5.5.6通信功能试验

按4.6.7.2规定选择一种或几种通信方式,在每种通信方式下逐项测试电压监测仪的通信规约,应满 足4.6.7.6的要求。

5.6.1采样时间试验

1设定被测电压监测仪系统标称电压,设置整定电压上(下)限值为系统标称电压的土10%, 青除电压监测仪保存的统计数据。 2自时钟00秒起,在1min内,给电压监测仪施加额定电压20s,施加120%额定电压40s,应 曾加电压超上限时间1min。

DL/T5002017

5.6.1.3自时钟00秒起,在1min内,给电压监测仪施加额定电压40s,施加120%额定电压20s,应识 别为增加电压合格时间1min。 5.6.1.4自时钟00秒起,在1min内,给电压监测仪施加额定电压20s,施加80%额定电压40s,应识 别为增加电压超下限时间1min。 5.6.1.5自时钟00秒起,在1min内,给电压监测仪施加额定电压40s,施加80%额定电压20s,应识 别为增加电压合格时间1min。 5.6.1.6自时钟00秒起,给电压监测仪施加额定电压40s,工作电源电压降至零,1min后恢复至额定 电压,查询验证电压监测仪应未统计增加记录刚才的不足1min的电压,电压监测仪合格时间、超上限 时间和超下限时间保持不变。 5.6.1.7采样时间试验后,电压监测仪各统计值误差应满足4.7.1.1的要求。

5.6.2基本测量误差试验

5.6.2.1通电预热30min后,按照电压监测仪监测电压额定值对应的测量范围下限、监测电压额定值、 监测电压额定值对应的测量范围上限(至少3个试验点)进行测试,在每个测试点等待测试电压稳定 后,至少读取两次Uimin测量数据,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电压监测仪功能特性试验及电压测 量误差检验的方法有比较法和交流标准源法。 5.6.2.2比较法。用比较法检验电压监测仪的接线如图2所示。

图2比较法检验接线示意图

将被检电压监测仪和标准电压表并联到可调稳压电源。调节可调稳压电源,在3个试验点处,分别 卖取电压监测仪显示值和标准电压表显示值,计算测量相对误差,应满足4.7.1.1的准确度要求。若标准 表的示值为UN(即实际值),被检电压监测仪的显示值为Ux,则: 绝对误差为:

Ux——电压监测仪监测电压测量显示值; UN—标准电压表(源)显示值(下同)

Ux一电压监测仪监测电压测量显示值; UN一标准电压表(源)显示值(下同)。 2.3交流标准源法。交流标准源法检验电压监测仪的接线如图3所示。

5.6.2.3交流标准源法。交流标准源法检验电压监测仪的接线如图3所

若交流标准电源的示值为UN,被检电压监测仪的显示值为Ux,则 绝对误差为:

图3交流标准源法接线示意图

调节标准交流电源,在3个试验点处,分别读取电压监测仪显示值和交流标准电源显示值,计算 测量相对误差,应满足4.7.1.1的准确度要求。

6.3整定电压基本误差让

调节监测电压,使之在整定电压上(下)限至测量范围的上(下)限内缓慢变化,将监测电压输 入电压监测仪,当超上(下)限显示时,读取监测电压值,并计算整定电压上(下)限值基本误差。 其结果应符合4.7.1.1的要求。

5.6.4.1置入起始时间,保证标准源输出电压为所需的额定值,启动电压监测仪,调节监测电压,使之 在整定电压允许范围内波动,超限指示不显示,待监测时间满10min(出厂试验、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 可取3min,下同)后切断监测电压,分别显示电压合格率为100.00%、超上限率为0.00%、超下限率 为0.00%,最大值为10min内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最小值为10min内输出电压的最小值,计算相对误差 各统计值误差应满足4.7.1.1的要求。 5.6.4.2调节监测电压,使之在整定电压上限至测量范围的上限内波动,将监测电压输入电压监测仪, 电压监测仪进入下一个10min的监测统计,满10min后,切断监测电压,分别显示相应的电压合格率 为50.00%,超上限率为50.00%,超下限率为0.00%,最大值为10min内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最小值与 5.6.4.1中的最小值相同,计算相对误差,各统计值误差应满足4.7.1.1的要求。 5.6.4.3调节监测电压,使之在整定电压下限至测量范围的下限内波动,将监测电压输入电压监测仪, 电压监测仪进入下一个10min的监测统计,时间满10min后,切断监测电压,分别显示相应的电压合 格率为33.33%,超上限率为33.33%,超下限率为33.33%,最小值为10min内输出电压的最小值,最 大值与第5.6.4.2条的最大值相同,计算相对误差,各统计值误差应满足4.7.1.1的要求。

5.6.5时钟准确度试验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任意设置年、月、日、时、分、秒值,连续运行3天,每天与标准计时电压 监测仪(或GPS标准时钟)瞬时值比较一次并记录偏差值,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电压监测仪的时钟误 差。电压监测仪误差应满足4.7.1.1的要求。

5.7.1绝缘电阻测量

电压监测仪处于非工作状态,使用裸露软铜线将监测电压端子、通信端子和机壳接地或 别连接,用绝缘电阻表按照表15的部位进行检验,测试时间不得少于5s,电阻值应满足4.7.2.1

表15绝缘电阻检验部位

5.7.2绝缘强度试验

5.7.3接触电流测试

4793.1和GB/T12113的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

在无包装非工作状态下,电压监测仪应能经受3个轴向上的振动试验,循环2次,并符合表11的 有关要求,试验方法参照GB/T6587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束后,对受试电压监测仪的检查应符合 4.7.3的规定。

在无包装非工作状态下,电压监测仪应能经受半个正弦波的冲击,并符合表11的有关要求,试验 方法参照GB/T6587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束后,对受试电压监测仪的检查应符合4.7.3的规定

5.8.3倾斜跌落试验

电压监测仪在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并符合表11的有关要求。试验在不同位置共进行4次, 法参照GB/T6587的有关规定。试验结束后,对受试电压监测仪的检查应符合4.7.3的规定。

电压监测仪采用规定的运输包装,试验位置垂直固定,并符合表11的有关要求,试验方法 /T6587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束后,对受试电压监测仪的检查应符合4.7.3的规定。

5.9.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17626.2的规定,试验按表16的要求和下述条件进行:工作条件下,在电压监测仪外壳 和人员可能触及的部位上施加接触放电,在邻近设备施加空气放电,试验后电压监测仪不应出现损坏 或信息的改变,并能满足4.7.1.1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表16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的要求

按照GB/T17626.3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电压和辅助线路加参比电压; 频率范围为80MHz~1000MHz; 严酷等级为3级; 一试验场强为10V/m。 试验后对电压监测仪进行准确度试验,应满足4.7.1.1的要求。

5.9.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行: a)电压回路施加参比电压,在电压回路和地之间施加: 1)电压峰值:4kV; 2)严酷等级:4级; 3)重复频率:100kHz; 4)试验时间:60s。 b)在供电电源端口和地之间施加: 1)电压峰值:4kV; 2)严酷等级:4级; 3)重复频率:100kHz; 4)试验时间:60s。 c)在参比电压超过40V的辅助线路之间施加: 1)电压峰值:2kV; 2)严酷等级:4级; 3)重复频率:100kHz; 4)试验时间:在10min内等间隔地作用3次,每次作用1s。 9.3.2对于与通信接口连接的,长度超过1m的脉冲传输线、数据传输线,应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扰度试验。电压监测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按照GB/T17626.4规定,使用电容耦合夹将试验电压以 模方式耦合至输入/输出脉冲和数据通信线路,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严酷等级:4; 一耦合在脉冲/数据传输线上的试验电压:2kV; 一试验时间:60s。 9.3.3在脉冲群的作用下,电压监测仪及组网系统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并能正常工作。试验后,应 正常工作和通信,并能满足4.7.1.1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5.9.4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电压监测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按照GB/T17626.12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在电压线路和参比 电压超过40V的辅助线路施加脉冲: 严酷等级:4。 试验电压:共模方式,4000V;差模方式,2000V。 试验频率:100kHz,重复速率60次/s。 试验次数:正负极性各施加5次。 试验后对电压监测仪进行准确度试验,应满足4.7.1.1的要求。

5.9.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DW/T 500 2017

电压监测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按照GB/T17626.5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对电压监测仪的 源回路和电压回路施加脉冲: 严酷等级:4; 试验波形:1.2/50μs; 试验电压:4kV; 一试验次数:正负极性各施加5次。 试验后对电压监测仪进行准确度试验,应满足4.711的要求

5.9.6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压监测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按照GB/T17626.8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严酷等级:5; 磁场强度:100A/m; 试验频率:50Hz; 一试验方式:侵入法。 试验后对电压监测仪进行准确度试验,应满足4.7.1.1的要求。

包括型式试验、出厂试验、验收试验、周期检验。

下列情况之一应随机抽取3台样品按本标准所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进行试验: a)新产品设计定型鉴定及批量试生产定型鉴定; b)当监测设备结构、工艺或主要材料上有改变,可能影响其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c)停产一年后重新投产时; d)出厂试验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由生产厂商检验部门对生产的每个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应加封印出厂,发给质量合格证明书

验收试验用于验证电压监测仪在运输过程中未受到损伤,确保要安装的电压监测仪可正常运行, 在有条件时,对生产厂商提供的同一批次产品按GB/T2828.2进行抽样。

在电压监测仪MTBF内,执行故障检修;在电压监测仪MTBF后,执行周期检验,周期检验的间 隔为3年。

试验项目和顺序应符合表17的要求。

表17试验项目和顺序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7.1.3储运图示和收发货标志

电压监测仪包装前应检查下列内容: a)技术资料、出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附件、备品备件及装箱清单应齐全; b)外观应整洁,无损坏。

电压监测仪应装在防潮、防振和防尘的包装箱内,护垫在箱内不应使包装箱胀凸,也不应在运输 中使电压监测仪在箱内移动。在经过正常条件的运输后不应出现包装箱损坏

支卸中必须严格遵守包装箱上的标志规定,允许

A.1Ui.的计算方法

式中: Uis——1s电压有效值; U,—10周波电压有效值; N——1s内U个数,N取5

A.2 Uimin 的计算方法

Uimin为该分钟内Uis的均方根值,计算公式如下: 2u

Uimin—1min电压有效值; Uisi—1s电压有效值; N——1min内Uis个数,N取60。

3电压合格率的计算方法

日、月电压合格率计算公式如下

DL/T 500 2017

格率计算公式如下: 电压合格率(%): = 总运行统计时间

A.4电压超上限率的计算方法

日、月电压超上限率计算公式如下

A.5电压超下限率的计算方法

日、月电压超下限率计算公式如下:

B.1挂装式电压监测仪安装尺寸要求

式电压监测仪的后视(安装)尺寸如图B.1所示

B.2挂装式电压监测仪电压信号接线端子要求

电压信号接线端子尺寸示意如图B.2所示。

图B.1电压监测仪安装尺寸示意图

图B.2接线端子尺寸示意图

B.3槽装式电压监测仪尺寸示意图

则仪主体安装时可采用两颗螺栓固定,外形尺寸

DB11/T 634-2018 建筑物电子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图B.3外形尺寸示意图

DL/T5002017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RS232串口联机检验接口接线规范

RS232串口联机接口使用DB9接口(公头)JJG(水利)002-2009 浮子式水位计检定规程,各端子的排列如图C.1所示,各端子输出规定

图C.1联机接口(DB9公头)端子

表C.1DB9端子输出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