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5693-2017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

GB/T 35693-2017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44.7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654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5693-2017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技术规范

1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GB/T35693—2017

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alvehallfittings of ±8oo kV ultra high voltagedirect current(UHVDC)transmissionproject

GB/T 50337-2018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GB/T356932017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技术要求 分类要求 试验与检验 标志与包装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导电膏的检验标准及涂敷方法

GB/T35693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尔生、陈东、祝全乐、梅念、郭贤珊、石岩、杜晓磊、付颖、程炜、乐波、刘哲、 王赞。

GB/T356932017

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

本标准规定了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 程阀厅金具的一般技术要求、分类要求、试验与检验、标 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厅金具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 2315 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 GB/T 2317.1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1部分:机械试验 GB/T 2317.2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 2317.3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 GB/T 2317.4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4部分:验收规则 GB/T13498 高压直流输电术语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DL/T768.7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钢铁件热镀锌层

GB/T 2314,GB/T 2315,GB/T 2317.1,GB/T 2317.2,GB/T 2317.3,GB/T 2317.4,GB/T 13498 界 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换流站converterstation 直流输电系统中实现交、直流变换的电力工程设施。换流站一侧接于交流系统,另一侧接到高压直 流系统的直流侧。站内装设有换流器、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交流滤波装置、直流滤波装置、无功功 率补偿设备以及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监视、保护、测量设备和相关的辅助设施及建构筑物。 换流站按其不同的运行方式可分为整流站和逆变站。整流站将交流变换为直流,逆变站将直流变 换为交流。

阅厅 valvehal]

安装换流阀的建筑物。它是换流站中的主要建筑物!

GB/T 356932017

阀厅金具valvehallfittings 用于直流换流站阀厅内的金具。 3.4 设备连接金具equipmentlinkfittings 连接导体与电气设备,以传递电气负荷并承受一定机械荷载的金具。 3.5 母线连接金具busbarlinkfittings 连接母线与母线,以传递电气负荷并承受一定机械荷载的金具。 3.6 屏蔽球(环): shielding sphere (ring) 使被屏蔽范围内的其他金具和部件不出现电晕现象的球(环)状防护金具。 3.7 间隔棒 spacer 使一相(极)中的多根子导线保持相对间隔位置的防护金具。 3.8 可见电晕 visual corona 试品表面附近空气绝缘局部击穿而产生的气体放电现象,一般可用肉眼、望远镜或紫外成像仪等 器观察到。

4.1金具的设计应满足GB/T2314的相关规定。 4.2金具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满足通流要求,金具的允许载流量应满足系统短时过负荷电流及谐 波电流的要求。在最高允许运行温度下,金具导体的额定载流量应不小于所连接回路短时过负荷电流 的1.1倍。 4.3金具内部的载流导体应选用实心纯铝绞线或铜质软导体,铝绞线的相对电导率不应低于标准退火 纯铜的60%。铝绞线与金具的连接应采用氩弧焊与金具可靠焊接。铜质软导体与金具的连接应采用 螺栓连接,连接处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方式。 4.4承受载流负荷的金具(如换流变阀侧载流金具、直流极线载流金具等),与设备端子或导体连接处 应能够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保持良好稳定的电气性能。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可参照 附录A执行, 4.5矩形导体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导体的宽度。 4.6金具的载流回路导体与结构性部件之间应保证可靠的绝缘隔离,确保通流负荷只经过载流导体。 4.7金具及配套的屏蔽球(环)设计应对金具本体及屏蔽球(环)(本体、开口、开口处相关配件、倒角等) 进行三维电场计算校核或试验验证。 4.8金具的结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机械连接应具有可调整性,以满足阀厅电气设备连接的实际需求, 对于关键电气设备的金具连接应能够吸收地震位移,避免因地震位移对电气设备造成损伤。 4.9金具的结构设计应避免运输、安装、运行中对导体造成损伤。 4.10金具应承受安装、维修和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机械载荷,并能耐受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力。 4.11装配式金具的各部件应能有效锁紧,保证在运行中各种工况下不松脱。金具连接螺栓宜考虑采 取防松措施,防松垫圈宜采用碟形或鞍型弹性垫圈。 412全具的连接尺寸应符合GB/T2315的规定

GB/T356932017

4.13制造金具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引用标准中材料标准的相关规定。对于特殊位置的金具, 材料的选择除应满足以上要求,还应考虑设备端子的机械承载能力、涡流损耗等特殊要求。 4.14金具钢铁制件材料的额定抗拉强度不低于500MPa,钢制件的材料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不 应大于0.65。 4.15金具的材料应便于加工制造,并适用于批量生产。 4.16金具材料应满足金具使用寿命期限内的技术要求,应不易发生腐蚀或应力损失,也不应引起导 线、地线或设备端子任何部位的腐蚀。 4.17金具应采用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制造,在供货合同图样内应标示出金具的特征尺寸。 4.18金具的铸造工艺应适用于批量生产,宜采用金属模重力铸造、低压铸造、高压铸造等方式,宜避免 其他造方式或其他分散性相对较大的工艺 4.19金具的尺寸公差应保证金具满足规定的机械要求和电气要求。 4.20钢制件表面应进行热镀锌,热镀锌工艺应满足DL/T768.7的要求。 4.21金具的外观质量控制参照GB/T2314执行 4.22金具的电气接触面在安装前要保护好,防止污损。 4.23在金具安装时应对接触面进行去氧化层的处理,并均匀涂抹导电膏,在涂抹前要对导电膏的锥入 度、滴点等性能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及涂敷方法可按附录B执行。 4.24阀厅金具的现场安装工艺不应采用焊接

放连接车 固等要求。 5.1.2设备连接金具不应降低连接导体的导电能力。 5.1.3金具与设备接线端子为铜铝不同材质,连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方案。 5.1.4设备连接金具的结构支撑部件应包裹在金具导体内部,在金具设计不能满足电晕要求时,应根 据电场计算结果设置屏蔽球(环)。 5.1.5设备连接金具的端子应保证连接可靠,机械性能和导流性能良好,便于施工。 5.1.6设备连接金具与设备端子或载流导体连接时宜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5.1.7设备连接金具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连接设备端子的机械载荷能力。

5.2.1管母线金具的表面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圆滑,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 要求。 5.2.2管母线终端金具应采取屏蔽措施, 5.2.3管母接续宜采用专用金具,专用金具的通流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的管母。 5.2.4金具与母线宜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5.2.5管母线及软导线连接金具的连接表面不宜为光滑平面。 5.2.6管母线滑动金具应能保证管母线在温度变化时能够自由伸缩。 5.2.7管母线伸缩节在承受伸缩量范围内往返1000次以后,不应发生疲劳损坏。伸缩节通流导体的 表面温度不应超过连接导体的运行温度。 篮回国宝

5.2.1管母线金具的表面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圆滑,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 要求。 5.2.2管母线终端金具应采取屏蔽措施, 5.2.3管母接续宜采用专用金具,专用金具的通流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的管母。 5.2.4金具与母线宜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5.2.5管母线及软导线连接金具的连接表面不宜为光滑平面。 5.2.6管母线滑动金具应能保证管母线在温度变化时能够自由伸缩。 5.2.7管母线伸缩节在承受伸缩量范围内往返1000次以后DB45/T 1625-2017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不应发生疲劳损坏。伸缩节通流导体的 表面温度不应超过连接导体的运行温度。 德丹线用宝 姐

GB/T356932017

5.3.1屏蔽球(环)应采用铝材。 5.3.2屏蔽球的开口应分为工厂内开口和换流站内开口两种。工厂内开口为金具厂商在工厂内完成 的开口,开口处应设置与屏蔽球一体的倒角。换流站内开口为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安装要求, 在换流站内对屏蔽球进行开口,开口处应设置与屏蔽球一体的倒角或者活动的装配式倒角装置。 5.3.3开口形式的屏蔽球,当内部金具与支撑式绝缘子连接时,与金具连接的绝缘子端部法兰应在屏 蔽球的内部。当内部金具与悬垂式绝缘子连接时,绝缘子与金具连接处宜设置屏蔽环,屏蔽环宜位于屏 蔽球开口处且尺寸宜与屏蔽球开口匹配。 5.3.4屏蔽球(环)与连接金具的连接应以方便、可靠为基本原则,连接支架与球(环)体连接宜采用氩 弧焊。 5.3.5屏蔽球(环)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能承受不小于2000N的静态垂直机械载荷,屏蔽球(环) 及其连接支架不应因振动引起松脱或疲劳损坏。 5.3.6环体在制造过程中,管径的径向变形量不大于铝管直径的士2.5%。环体弯曲半径公差不大于弯 曲半径的土1%

5.3.1屏蔽球(环)应采用铝材

5.4.1间隔棒应为刚性间隔棒,采用铸造铝合金作为主体材料。选用的铝合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机械 性能、延展性能和铸造性能, 5.4.2间隔棒的线夹表面应进行必要的修光处理,不应有明显棱角、毛刺等,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 圆滑,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要求。 5.4.3间隔棒的强度应考虑在短路状态下的电磁吸引力和附加张力引起的向心力增加,向心力不小于 12kN,且安全裕度不应小于1.1倍。 5.4.4间隔棒的线夹应采用铰链式握紧,在导线发生蠕变后应仍能满足要求。间隔棒的线夹顺线握力 不应小于2.5kN,扭握力不应小于40N·m。 5.4.5间隔棒应在满足机械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控制重量,并便于批量生产

6.1金具的试验包括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例行试验 6.2金具的试验项目应按照表1进行

6.1金具的试验包括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例行试验。

GB 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表1阀厅金具试验项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