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A-G 0018-2018 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T/CECA-G 0018-2018 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982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A-G 0018-2018 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Fueling Specification for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中 国 国节能协会发布

加氢软管fuelinghose

加注率stateofchargeDB62/T 3143-2018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SOC

加注后稳定时压缩氢气储存系统中的氢气密度,与温度15℃、公称工作压力下氢气密度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sOC(%)= P(P,T x100 p(NWP,15°c)

式中, p(P,T)一—压力为P、温度为T时的氢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p(NWP,15°C)—公称工作压力下,温度为15℃C时,氢气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注:根据压力和温度计算压缩氢气储存系统中氢气密度的方法见附件A, O 3.7 公称工作压力 nominal working pressure,NWR 氢气瓶在基准温度(15℃)下的限定充装压 注1:氢气瓶公称工作压力一般为25MPa、35MPa、50MPa或70MPa。 注2:氢气工作压力等级(HSL)用H+数值表示,其数值与公称工作压力相同。如:H35表示工作 压力等级为35MPa的加氢机、氢气瓶。 3.8 最大加注压力maximumfuelingpressure,MFP 在安全工作范围内的氢气瓶最高加注压力,通常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25倍。 注:一些情况下也称为最大操作压力(maximumoperating pressure,MOP)。 3.9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aximumallowableworkingpressure,MAWP 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的系统或者部件允许工作的最大压力(表压),通常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375 倍。 注1:在加注期间允许的最高温度(85℃)情况下,加氢机部件的额定压力应不低于最大允许工作 压力。 注2: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应低于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加氢机给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注过程中涉及的压力等级见表1。

表1氢气加注相关的压力等级

注:压力等级的定义详见附录B。

4.1.1公称工作压力

注满(SOC=100%,后同)的氢气瓶,氢气温度低于15C时,其压力小于公称工作压力;氢气温度 高于15℃时,压力大于公称工作压力。 加氢机给车辆加注氢气时,氢气瓶在15℃时的起始压力不得超过其公称工作压力。

4.1.2安全设定压力

在车辆加注过程中,为防止加氢机部件承压超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应采用安全阀,且安全阀整定 压力不高于1.375倍公称工作压力。 对于安全阀正常工作的加氢机,加注过程中安全泄放压力范围为1.25~1.375倍公称工作压力。如果 扣氢机中有部件的承压等级达不到1.375倍公称工作压力,那么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应设定为加氢机部 件中额定压力的最低值。

注1:对于已知压力等级的压缩氢气储存系统,在对应其压力等级的图表中任取一点,读取压力和 温度数值,通过附录A中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对应工况下的氢气密度。 注2:对于部分公称工作压力DB32/T 991-2022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规范.pdf,在15℃下加注率SOC达到100%时的氢气密度如下: a)压力25MPa、温度15下,氢气密度为18.1kg/m; b)压力35MPa、温度15C下,氢气密度为24.0kg/m²; c)压力50MPa、温度15℃下,氢气密度为31.6kg/m3; d)压力70MPa、温度15℃下,氢气密度为40.2kg/m3。 4.3.2H35气体密度

日1135MPa压缩氢气储存系统气体密度图

4.3.3H70气体密度

图270MPa压缩氢气储存系统气体密度图

加注过程有多种控制方式,为使压力达到目标压力,应采用可调节孔板控制。在满足加注时间的情 况下,可采用固定孔板控制,使压力达到目标压力或公称工作压力。 加氢机应设有自动切断阀,以在加注结束或发生紧急情况时,停止加注过程;自动切断阀还可用于 测试系统气密性。

加氢机应安装压力传感器JC/T 2466-2018 水泥窑用镁钙锆质碱性耐火砖,监测加注过程中加氢软管的压力。 加氢机工作过程控制的关键因素包括:初始压力脉冲加注确定氢气瓶的体积、主加注过程的压力升 高、加注过程中的氢气漏检测

加氢软管会保留上次加注之后的残余压力,当重新开始加注时,会在软管内产生一个连接脉冲。 5.3通讯系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