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720.1-2019 多表集抄技术规范 第1部分:远程抄表系统建设规范

DB43/T 1720.1-2019 多表集抄技术规范 第1部分:远程抄表系统建设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1175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3/T 1720.1-2019 多表集抄技术规范 第1部分:远程抄表系统建设规范

9.1.2方案原理与特点

现有的“多表分隔”型采集系统的通信模型见图7

DB11/T 1285-2015 物联网感知设备通用信息安全技术要求.pdf图7现有的“多表分隔”型采集系统示意图

DB43/T1720.1—2019

DB43/T1720.1—2019

表10方案下行接口方式(水气表接口)比较

DB43/T1720.1—2019

表10方案下行接口方式(水气表接口)比较 (续)

11.4低功耗无线水气热表

无线中继器宜满足Q/GDW1374.22013和Q/GDW1375.3—2013,并遵循《微功率[短距离]无 的技术要求》(工信部(2005)423号)。

DB43/T1720.1—2019

11.6集中器本*通信模块

1型集中器本*通信模块应满足Q/GDW1376.2一2013第2部分:集中器本*通信模块接口定, 舌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双模通信等方式

11.7 电表通信单元

电表通信单元应满足Q/GDW1375.9一2013第4部分:通信单元检验技术规范。包括电力线载 内率无线/双模通信等方式。

12.1新建小区设计要求

12.1.1集中器安装位置设计

集中器应优先安装在原台区变压器位置,需加装集中器的,在加装位置镶嵌表箱,并预留电源

12.1.2接口转换器安装位置设

接口转换器和中继器安装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有线抄表方式,设计加装接口转换器,接口转换器建议安装在表箱内,表箱无位置或考虑无线水气 表等因素,可根据被采集表计的位置适当选择,但不能设计在管道井中,设计接口转换器位置时,同时 考虑电源和采集线路的敷设方便,并镶嵌单表位表箱,以便接口转换器的安装和封闭; 通过接口转换器采集表计的,被采集表计距接口转换器较远或之间建筑物较多的,需设计加装中继 器,中继器应设计在被采集表的中心位置,中继器安装位置镶嵌表箱,并预留电源线通道。

12.1.3接口转换器箱保护管设计

接口转换器未安装在表箱内的,表箱与接口转换器箱间预埋电源线和通信线保护管,管径不小于 25mm。

12.1.4中继器箱电线保护管设计

表箱与中继器箱间预埋20mm电源线保护管。

12.1.5接口转换器箱与表计间电线保护管设计

接口转换器安装在表箱内,保护管设计到电表箱,安装在专用接口转换器箱的保护管设计到用接口 转换器箱;接口转换器所在箱体到被采集表计安装处设计电线保护管,在表计安装处设计专用接线盒, 接线盒可完全封闭,且有一定防潮措施,接线盒内设计专用接线端子;一个接口转换器采集多个安装点 表计时,设计总线式管线。

12.1.6电、水、气、热表的选择

DB43/T 1720.12019

用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水、气、热表组网方式、频段和规约应相同或相似。若采用有线方 式,每个接口转换器下的水、气、热表通信规约应各自相同; ) 水、气、热等表计的通信规约宜满足CJ/T188一2004或DL/T645一一2007协议及其扩展规约, 智能电能表的通信协议应满足DL/T645协议; d)水、气、热表表管径应和建筑面积、用水、用气量、用热量匹配,并根据管线布置适当选择流 向。

12.1.7电线保护管的逆

电线保护管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a)非金属电缆保护管阻燃等级达到国标,金属管、非金属管管径至少不小于20mm²; b)无强电或无强电磁场电线保护管采用PVC管、PE管或优于该材质的非金属管,管壁有阻燃标 记和制造厂标识; C)强电场、强磁场环境、高温、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采用热镀锌钢管做电缆保护管

已建成小区“多表合一”采集改造的原则如下: a 已建成小区四表采集改造供电企业不投入水、气、热表采购、安装费用,只负责水、气、热表 后通信线路和电源线路的套管或接线槽敷设、接入和维护: 0 水、气、热**至少有一家企业同意供电企业采集接入,原表计有一种表有远传模块,通信规 约符合CJ/T188一2004或DL/T645一2007协议,或水、气、热表至少有一家企业愿意出资将 无通信接口表计更换为带远传模块表计且符合上述规约,或者愿意出资将无通信接口表计加 装读表和通信模块; C 改造时优先选择施工环境相对较好、布线方便、投资较小、具有示范效应,且物业积极配合的 小区。

确定“多表合一”采集改造小区后,设计前首先与水、气、热**联合进行现场勘查,确定以下各 a) 接口转换器/中继器/计量仪表数量: b C 接口转换器/中继器/计量仪表/电子阀使用的交流电源接入点: d) 核实计量仪表的适用性和通信规约的符合性:水、气、热表是否需更换成符合通信规范的计量 仪表; e 落实水、气、热表的各项性能参数和通信参数; f)结合现场实际环境,与水、气、热**、物业**(客户)协商电源、通信线路管道敷设走向、 方式,明确需各方协调解决问题。并充分考虑在施工过程将会遇到问题;人 g) 现场确认水、气、热表接入接口转换器、集中器的对应关系; h 做好现场勘查记录,现场多方签字确认

DB43/T1720.1—201

DB43/T 1720.12019

a) 新建居民小区表箱后电源线和通信线保护管及表箱间通信线保护管由房*产开发商提前敷设, 管内穿线由房*产开发商敷设。 6 已建成小区四表集采改造表箱后电源线和通信线保护管及表箱间通信线保护管由供电企业敷 设,管内穿线由供电企业敷设并负责管控。 表箱、电能表、接口转换器、辅助电源等由供电企业负责设计审查和安装施工。水、气、热表 通信线、电源线接入由供电企业负责并管控 d)水、气、热管道及计量表计的设计、安装由对应**负责。

a)已建成小区四表集采改造施工开工前与物业或业主协调,得到许可后方可开工,开工前必须再 次现场勘查,验证设计的准确性; b 已建成小区四表集采改造施工开工期与水、气、热**沟通,水、气、热**提供水、气、热 表与客户对应关系表,并联合勘查确定对应关系的准确性,会签确认各**对应关系的准确 性; C) 已建成小区四表集采改造水、气、热需改造的,由对应**负责; d) 施工需停电的,提前张贴停电通知,停电前再次告知客户或物业; e) 施工需换表的,由对应计量表计管理**提前与客户沟通,用户同意后均可换表,换表后将新 旧计量表计表码张贴*示,以便客户核对

13.3电源线与通信线路施工

13.3.1.1一般规定

a)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 b)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减少弯曲; C)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13.3.1.2保护管敷设

塑料(或PVC)管、线机

料(或PVC)管、线槽不能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机

DB43/T 1720.1—2019

b)塑料(或PVC)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 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 明配硬塑料(或PVC)管、线槽在穿过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方,采用钢管保护; d)直埋于*下或楼板内的硬塑料(或PVC)管,在露出*面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采取保护措施: e 塑料(或PVC)管直理于现浇混凝土内,在浇揭混凝土时,采取防止塑料(或PVC)管发生机 械损伤的措施: f 塑料(或PVC)管、线槽及其配件的敷设、安装和煨弯制作,均在原材料规定的允许环境温度 下进行; 塑料(或PVC)管在砖砌墙体上剔槽敷设时,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 明配硬塑料(或PVC)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间最大距离符合下表规定:

表11管线敷设间距表

13.3.1.4配线防雷要求

图9PVC管弯角示意图

13.3.1.5其他要求

DB43/T1720.12019

电、水、气、热等智能计量表计的安装宜满足DL/T825一2002、FS/QP030、CJJ94一2003的要求, 电源线与通信线路的敷设宜满足GB50169一2006的要求,同时还宜满足以下要求: a)表计安装及线路改造工作,应由具有相关从业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 b)水、电、气等各类表计的更换安装有专人负责安排操作流程、施工步骤,并对施工点进行验收 减少重复施工; C 需安装接口转换器及配套电源和通信线缆时,应尽可能利用待改造小区现有计量箱和电缆竖井, 以减少施工量; 对于现有计量箱没有足够安装位置,或管道竖井空间狭小不便于操作的情况,可考虑新增计量 箱或重新开线槽; e)进入住户居所内进行安装改造时,应事先预约,充分沟通,尽量不要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

按照GB/T778.22007安装要求进行。 a) 安装时必须使用配套的接管及螺母; 6 选择水表口径,应根据所需的流量大小而定。并确保安装环境符合水表的使用条件; C 安装位置要避免曝晒、冰冻、污染和水淹,以防水表损坏和便于抄表; d 水表必须水平安装,使字面朝上,箭头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 e 新装管道必须先清洗,然后再安装水表,否则会影响水表的正常使用,并对水表造成损害。水 表安装时,注意水表的连接长度,当两端管路间距超过水表连接长度时,宜修正管路间距, 满足水表连接长度,否则间距过大强行安装将造成水表连接螺纹端断裂或管接头断裂以及连 接螺母的损坏:若水表的两端管路不在同一轴线上,宜通过其它途径来修正管路在同一轴线 上,满足水表的安装尺寸; f)水表上下游要安装必要的直管段或其等效的整流器,要求上游直管段的长度不小于10D,下游 直管段的长度不小于5D(D为水表*称口径)。对于由弯管或离心泵所引起的涡流现象,必须 在直管段前加装整流器; g 水表安装时,宜注意水表下游管道出水口高于水表0.5m以上,以防水表因管道内水流不足而 引发计量不正确:

DB43/T1720.1—2019

h)水表不应直接与管道连接,水表与管道间宜通过接管、密封垫圈,连接螺母连接。拆装水表时 切不可用力硬扳,以免扭坏外表壳。

13.4.2燃气表安装

燃气表的安装应由燃气**的专业人员按照CJJ94一2009的要求进行; a)不应将燃气表安装在卧室、浴室以及有易燃易爆易腐蚀危险品的*方; b)燃气表安装宜横平竖直,不应倾斜,中心线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mm,燃气表和燃气灶的水平 净距不应小于300mm

13.4.3热量表安装

a)热量表适用型号是依据系统流量而不是系统管径来决定,应该按照常用流量大小来决定热量表 的直径与型号: b)按照采暖分户计量设计要求,在热量表进水口前必须安装过滤器;过滤器必须定期进行清洗维 护; c)热量表必须水平方向安装或者竖直方向安装,且热量表标识箭头方向(包括过滤器)必须与暖 通管道水流方向一致;不得使用回水管道进行供水,使水反流,避免水中杂质损坏热量表; 竖直安装时水流流动方向必须向上; d)热量表安装前,必须清洗暖通管道;热量表进出端应有足够长度直管道,进口前端直管道不应 小于管径的10倍长度,出口前端直管道不应小于管径的5倍长度;安装于两条回水管线汇流 处时,热量表距连接头(如T型接头)10倍管径的直管段要求,以保证两管线的水温能均匀 混合; e 热量表进水端热水球阀仅允许全开与全闭两种状态,热量表出水端热水球阀可进行流量调节 f 热量表计算器(显示器)不得被水浸泡; g) 采暖水质应符合有关规定; h)达到保温以及避免计量系统人为损坏,可装设热量表表箱。如果安装在室外或楼梯走廊,禁止 完全关闭管道阀门,避免因无热水流动而冻坏热量表

13.4.4电能表安装

a)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应与热力管线保持0.5m以上的距离; b)电能表应安装在不受震动和机械损伤,而且便于安装和抄表工作的场所。安装位置附近不应有 强磁场或电场: 电能表表箱明装时其底口距*面应在(1.8~2.2)m之间。装入表箱内的单相有功电能表为单 层排列时,表箱底部距*面距离应为(1.7~1.9)m;为双层排列时,上层表箱距*面距离不 应超过2.1m; d)电能表表箱暗装时其底口距*面不应低于1.4m。特殊情况下安装时不应低于1.2m e)电能表装于立式配电盘或成套开关柜时,其安装位置不应低于0.7m; 电能表应固定安装在开关柜(箱)内或安装在电能表板、电能表表箱或配电盘上。在露天或* 共场所及人易接触的*方,应加装电能表表箱。在开关柜或配电盘上安装电能表时,电能表 应安装在配电装置的左方或下方,应满足下列原则: 电能表与表板、配电盘的上边沿的距离不小于50mm; 电能表上端距表箱顶端不小于80mm; 电能表侧面距表板、表箱侧面边沿不小于60mm:

a)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应与热力管线保持0.5m以上的距离; b)电能表应安装在不受震动和机械损伤,而且便于安装和抄表工作的场所。安装位置附近不应有 强磁场或电场: c)电能表表箱明装时其底口距*面应在(1.8~2.2)m之间。装入表箱内的单相有功电能表为单 层排列时,表箱底部距*面距离应为(1.7~1.9)m;为双层排列时,上层表箱距*面距离不 应超过2.1m; d)电能表表箱暗装时其底口距*面不应低于1.4m。特殊情况下安装时不应低于1.2m e)电能表装于立式配电盘或成套开关柜时,其安装位置不应低于0.7m; f) 电能表应固定安装在开关柜(箱)内或安装在电能表板、电能表表箱或配电盘上。在露天或* 共场所及人易接触的*方,应加装电能表表箱。在开关柜或配电盘上安装电能表时,电能表 应安装在配电装置的左方或下方,应满足下列原则: 电能表与表板、配电盘的上边沿的距离不小于50mm; 电能表上端距表箱顶端不小于80mm; 电能表侧面距表板、表箱侧面边沿不小于60mm:

DB43/T1720.1—2019

表侧面距相邻的开关或其他电器元件不小于60mm

13.4.5表箱、接口转换器箱、中继器箱安装

13.5建档及通信调试

13.5.1计量表计安装**命名规则

a)所有**表计安装**按政府部门统一命名规则命名,楼房**名称为小区名+楼号 单儿号 门牌号。平房小区名(村名)+排号+门牌号: b) 已建成小区(村)命名不一致,由对应**按政府部门统一命名规则更改; C **命名建立核对制度,由供电企业组织,四表新接入小区(村)必须核对,核对结果联合签 字确认。

a)电力企业业务系统与其它企业的业务系统未实现系统档案自动同步和核对前,基础资料由各企 业提供; “多表合一”采集接入企业按供电企业提供的格式填报基础资料,提交供电企业前签字盖章确 认,同时将电子文档和签字扫描件传供电企业,供电企业根据其它企业提供的资料,核对对 应关系,对应关系有异议的与其它企业沟通修改并再次签字盖章确认; C 档案变更的,有变更企业发起变更通知单,供电企业和变更企业同步修改变更档案资料; d)所有档案收集、核对资料应编号分企业保存,以便查验; e)档案核对无误后由对应企业到现场对应表计位置张贴或悬挂户号牌,以便现场验收核对。

“多表合一”采集企业按档案核对资料同步建档,建档时户名、小区名称、地址全部按全 写,不得采用缩写方式; o) 电力业务系统数据由供电企业统一建档,建档时应认真核对采集设备与表计间的对应关系, 归档后及时同步到用能采集系统:

DB43/T1720.1—2019

c)建档后可采用远程调试,采用远程调试模式,无法远程调试的采用现场调试模式,现场调试四 表采集接入企业应于配合; d 调试成功后及时下发抄表任务,并实抄表计数据核对调试的正确性和档案的准确性; f)档案变更的按变更工单内容及时修改和调试

准只规定系统的标志和使用说明书。

JTS 120-3-2018 临河临湖临海工程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DB43/T1720.1—2019

本标准只规定采集器和集中器的包装、运输、贮

采集器和集中器应独立包装,并按SJ/T10463规定执行。

包装完整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浇和机械创伤,按标志向上放置,不应受剧烈 撞击和重压。

贮存宜按SJ/T10463规定进行。产品贮存场地应平整,堆放应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

GB/T 12085.11-2022 光学和光子学 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长霉.pdf区名称: 勘查楼栋: 客户数量:

DB43/T1720.1—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多表采集项目”现场勘查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