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309-2021 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技术规范.pdf

DB31/T 1309-2021 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1286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1/T 1309-2021 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技术规范.pdf

ICS27.010 CCS F 01

DB31/T1309—2021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工艺.doc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retrofitting of data centers on energy efficiency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1/T1309—2021

DB31/T1309—20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提出,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 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上海建科建筑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信工程 有限公司、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节能中心、上海上证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太平洋 能源中心、上海东方延华节能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宏波、石磊、朱文、李宏妹、薛恒荣、郑竺凌、邵华厦、李艳凯、谢静、姚志强、 汤思恩、应浩、李峰、王文明、汤可悦、侯震寰、陈水顺、叶海东、张浩、高晓明、鲍颖群、游博林、冯立京、 任庚坡、朱冬啸、张毅、许鹰、申婷婷、于兵。

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数据中心节能改造相关的基本规定、节能诊断及判定、建筑布局与建筑热工、信息系 统节能、通风与空调系统及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与能耗检测系统、节能改造综合评估等 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主机房面大于200m的数据中心的节能改造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 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2005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B31/652一2020数据中心能源消耗限额 DB31/T1242一2020数据中心节能设计规范

DB31/T1309—2021

5.1节能诊断前,需收集并获得以下资料

节能诊断,带收集开获得 信息服务平台 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峻工图和技术文件; b) 历年设备改造记录; c 相关设备技术参数和最近一年的运行记录; d 信息设备类型及信息; e) 机房管理措施; f 机房温湿度状况; 数据中心能耗监测系统或分表计量设置情况,以及数据记录; h)最近一年的油、电、水等能源的消费账单。 5.2分项节能诊断的对象包括数据中心建筑布局与建筑热工、信息系统节能、通风与空气调节及给排 水系统、电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与能耗监测系统。综合节能诊断应在分项节能诊断的基础上进行。 5.3 综合节能诊断及节能改造判定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数据中心概况:

DB31/T1309—2021

b)年能源消耗量及变化规律; c)能耗构成及比例; d)分项节能诊断,针对耗能占比较大的分项,必要时进行检测并定量分析; 根据分项诊断,综合分析数据中心能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间题和关键因素,提出能达到节能改 造后,CPUE满足DB31/652一2020中4.2要求的综合技术途径、措施和实施方案, 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g)改造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b)年能源消耗量及变化规律; c)能耗构成及比例; d)分项节能诊断,针对耗能占比较大的分项,必要时进行检测并定量分析; e)根据分项诊断,综合分析数据中心能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间题和关键因素,提出能达到节能改 造后,CPUE满足DB31/652一2020中4.2要求的综合技术途径、措施和实施方案, f)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g)改造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7.1信息设备布局改造时,应考空调等系统,满足设备高效散热需求。

8通风与空调系统及给排水系统

8.1.1空调系统改造时,应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冷源。改造后利用自然冷源的数据中心,其全年自然冷 源使用时间宜不低于3000h。 8.1.2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后,应具备动态调整的功能,可按室外环境、负荷等参数调整运行 工况。 8.1.3对数据中心的冷源系统、输配系统、空调末端系统进行改造时,各系统的配置应相互匹配。 8.1.4冷通道或机柜进风区域的温度应满足GB50174的相关规定,并宜取上限;当采用耐高温型电子 信息设备时,冷通道或机柜进风区域的温度可高于27℃。 8.1.5节能改造的施工和调试应符合GB50411、GB50243的相关规定

8.1.1空调系统改造时,应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冷源。改造后利用首然冷源的数据中心,其全年目然冷 源使用时间宜不低于3000h。 8.1.2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后,应具备动态调整的功能,可按室外环境、负荷等参数调整运行 工况。 8.1.3对数据中心的冷源系统、输配系统、空调末端系统进行改造时,各系统的配置应相互匹配。 8.1.4冷通道或机柜进风区域的温度应满足GB50174的相关规定,并宜取上限;当采用耐高温型电子 信息设备时,冷通道或机柜进风区域的温度可高于27℃。 8.1.5节能改造的施工和调试应符合GB50411、GB50243的相关规定。

当仅改造部分冷源系统时,改造后宜提高供水温度、加大供回水温差。 8.2.2更换冷源设备时,应结合全年各负荷段的运行小时数,选择设备的COP及匹配的IPLVL15J108 外墙外保温构造详图(四)(钢丝网架板保温系统),且不应 低于GB50189的相关要求

有热量需求的区域,优先考虑采用数据中心的余热

8.3.4的规定。 8.3.2原系统水泵选型过大时,可更换设备或增加水泵变速控制装置。 8.3.3水泵、风机、冷却塔进行更新时,更换后的设备应满足DB31/T12422020中8.3.3、8.3.5、 10.1.5、10.2.1的规定,冷却塔的风机宜采用变频控制。 8.3.4空调水系统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应满足DB31/T1242一2020中8.3.6的规定。 8.3.5空调系统中管道与设备的保温应满足DB31/T1242一2020中8.3.10的规定。 8.3.6空调系统送、回风温差应满足DB31/T1242一2020中8.3.7的规定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pdf的规定。 8.4.2主机房宜采用湿膜加湿。 8.4.3超过使用年限且制冷量显著衰减的空调末端机组应及时进行更新

的规定。 3.4.2主机房宜采用湿膜加湿, 8.4.3超过使用年限且制冷量显著衰减的空调末端机组应及时进行更新

8.5.1对主机房气流组织进行改造时,应以满足设备散热、提高冷量利用率为目的。 8.5.2主机房内线缆的布放等不应影响送、回风通道的通畅,当不满足时,应对其进行改造。 8.5.3采用冷热通道隔离的主机房,当机柜内未装满设备时,未安装设备的位置(以下简称“空位”)应 安装挡风盲板;需要前后穿线的空位应安装毛刷挡风盲板。 8.5.4宜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主机房改造前、后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和验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