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932-2019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pdfDLT932-2019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DLT932-2019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pdfDLT932-2019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932-2019
文件类型: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
资源大小:4.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1243
下载资源

DLT932-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932-2019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pdfDLT932-2019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都江堰市大观镇惠民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Guideof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thecondenserandvacuumsystem

DL/T932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DL/T932一2005《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与DL/T932—2005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真空泵的运行维护要求; 一增加了真空泵主要故障原因; 一增加了双背压凝汽器运行维护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委员会(DL/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居文平、马汀山、程东涛、许朋江、主浩、于新颖、牟春华、邹洋、吕凯。 本标准200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表面式水冷凝汽 器和真空系统运行维护的一般原则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冷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48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 GB/T7735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12969.2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检验方法 GB/T20878一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DL/T561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581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过滤装置 DL/T712 发电厂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管选材导则 DL/T794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DL/T1078表面式凝汽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

3.1设计、制造和安装单位要为实施本标准创造条件,为凝汽器与真空系统的可靠与经济运行创造有 利条件。

a)机组背压对汽轮机热耗率的影响曲线: b)机组背压对发电功率的影响曲线: c)凝汽器变工况特性曲线; d)循环水泵运行特性曲线: e)抽气设备性能与冷却水温度或工作蒸汽参数的变化曲线; f)凝结水含氧量等水质指标要求

4.1.7凝结水水质合格

4.1.7凝结水水质合格。 4.1.8热井水位正常。 4.1.9凝汽器压力用绝压表测量,凝汽器压力测量传压管无积水问题, 4.1.10机组检修完成后,应对凝汽器及真空系统进行灌水检漏。 4.1.11 凝汽器本体上的所有焊缝严密无泄漏。 4.1.12 凝汽器喉部与低压缸连接的补偿器严密无泄漏,橡胶带补偿器设有水封时,水封完好。 4.1.13 3与凝汽器本体相连的所有接管焊缝严密无泄漏。 4.1.14 凝汽器汽侧放水阀严密无泄漏。 4.1.15 冷却管无穿孔泄漏。 4.1.16 冷却管与水室管板胀缝、焊缝严密无泄漏。 4.1.17 凝汽器水位计及水位变送器的连接处严密无泄漏,保证水位控制和水位指示正常。 4.1.18 凝汽器水位开关动作可靠。 4.1.19 凝汽器水位应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4.1.20 真空联锁保护正常。 4.1.21 凝汽器水室及管板应采取合适的防腐措施。 4.1.22 循环冷却水水质要求应满足DL/T561中的有关规定,冷却管流速要求应满足附录A中的有关 规定。 4.1.23 机组停运超过3天时,应在机组停机后及时排尽凝汽器水室中的冷却水和热井中的凝结水。 4.1.24 机组停运超过1个月时,应在机组停机后及时对凝汽器采取干燥保养措施。 4.1.25 具有半侧清洗功能的凝汽器,各个水室之间的隔板密封应严密不漏。 4.1.26 双背压凝汽器的高、低压凝汽器压力差值达到规定值。高、低压凝汽器压力差值与凝汽器热负 荷、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流量及凝汽器工作状态相关,将凝汽器不同边界条件、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凝 汽器压力差值定义为规定值,机组运行时加强监督。

4.2循环冷却水和胶球清洗系统

4.2.1循环水泵工作正常,流量和出口压力能满足机组各种工况的需求。 4.2.2闭式循环冷却系统,冷却塔的冷却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4.2.3循环水一次滤网及二次滤网的运行压差不大于规定值,且能保证水质要求。 4.2.4水室要保持清洁,以提高冷却管的传热效果以及防止杂物对冷却管的堵塞。 4.2.5对具有虹吸作用的凝汽器水室,应装设水室真空泵,水室真空泵应动作可靠,及时抽出水室中 聚集的气体。 4.2.6对无虹吸作用的凝汽器水室,启动时水室应充分排气,运行中定期排气。 4.2.7凝汽器正常运行时,循环水进口阀全开,必要时调整出口阀开度以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4.2.8胶球清洗装置能正常投入且有效工作,其胶球质量、投球量、清洗时间间隔和清洗持续时间以 及收球率等技术指标应符合DLT581中有关条款的规定。对有条件的发电厂,胶球清洗时间间隔和清 洗持续时间应根据冷却管清洁系数确定。 4.2.9对循环水水质应定期监督测量,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循环水水质。 4.2.10凝汽器冷却管内表面无明显结垢

凝结水泵在变频运行或工频运行工况下,都应满足机组各个负荷的流量与扬程的要求,并能 低水位情况下正常运行,且不发生汽蚀与振动损坏。 凝结水泵入口滤网(如有)应及时检查其堵塞情况,并清理干净。对于具有自动反冲洗功能白

DL/T9322019

过滤器应确保其功能并经常投运,使滤网压差不超过设定值。 4.3.3凝结水泵轴封采用机械密封的,应调整其间隙符合规定,防止磨损,造成间隙过大。采用盘根 密封的,密封水与冷却水调节适度,所加的盘根应避免过松或过紧,以避免泄漏空气或过度磨损。 4.3.4热井至凝结水泵入口段上的法兰、排气阀、疏水阀严密无泄漏。 4.3.5凝结水再循环阀的阀杆、法兰及其管道的焊缝等部位严密无泄漏

4.4.1轴封蒸汽系统设计合理,轴封供汽、回汽顺畅。 4.4.2各轴封进汽调节阀动作正常。 4.4.3 根据运行工况及时调整轴封供汽参数,维持轴封系统微正压运行。 4.4.4 轴封加热器风机工作正常。 4.4.5轴封加热器水位正常。 4.4.6轴封加热器疏水U形管内水封高度合理。

4.5.1凝汽器真空破坏阀严密无泄漏。 4.5.2真空泵、抽气设备工作正常。 4.5.3双背压凝汽器的抽空气方式布置合理,避免高、低压凝汽器之间抽空气系统相互影响。 4.5.4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水位正常。 4.5.5调整冷却水流量,使抽气设备冷却水温度尽可能接近设计值。 4.5.6真空泵工作液温度尽可能降低。 4.5.7真空泵冷却水流量充足、工作液流量充足。 4.5.8真空泵换热器清洁,无脏污、堵塞问题。 4.5.9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温度低于循环水的低温水作为真空泵冷却水水源。 4.5.10 射水抽气器进水压力正常。 4.5.11 射水抽气器工作水温度高于正常值时,应及时向抽气器水箱补充低温冷却水。 4.5.12 控制射水抽气器水箱水位正常。 4.5.13 3射汽抽气器工作蒸汽压力正常。如果降低,应将工作蒸汽进口阀适当开大以恢复到额 者将工作蒸汽切换至更高压力等级的汽源。 4.5.14射汽抽气器疏水正常,不串流。 4.5.15保持抽气器喷嘴前的滤网清洁。

4.6加热器疏水排气系统

4.6.1低压加热器运行水位正常。 4.6.2低压加热器运行排气工作正常。 4.6.3危急疏水调节阀工作正常,无泄漏。 4.6.4进入凝汽器的汽轮机本体疏水、管道疏水正常运行时应关闭。

1.7.1低压缸中分面平整无变形,严密无泄漏。

4.7.3低压缸安全阀严密无泄漏

4.7.4负压段加热器抽汽管上的焊缝、阀门和连接法兰严密无泄漏。 4.7.5低压缸喷水减温系统工作正常。

5.1.1运行中应对表1所列各项参数进行监测。 5.1.2真空严密性指标不合格时,应及时进行运行中检漏,或者利用停机检修机会对凝汽器进行灌水 检漏;凝汽器压力大于考核工况下设计值15%以上时,应进行凝汽器传热特性试验,试验测量项目至 少应包括凝汽器压力、冷却水进口温度、冷却水出口温度、凝结水含氧量、真空严密性、循环冷却水 流量、热负荷、凝汽器清洁系数、传热系数等。 5.1.3凝汽器运行监督可参见附录B。

5.2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

5.2.1停机时间超过15天,应在机组投运后3天内进行严密性试验。 5.2.2机组正常运行时,每月应进行一次严密性试验。 5.2.3试验时,机组负荷应在80%额定负荷以上。 5.2.4试验时应先关闭凝汽器抽气出口阀,应停运抽气设备,30s后开始记录,记录8min,取其中后 5min内的真空下降值计算真空下降速度。

5.2.5直空系统严密性要求见表2

表2真空系统严密性要求

5.2.6漏入空气量计算

由真空下降速度按下式近似求出漏入的空气量

V一 处于真空状态下的设备容积,m; △P一一试验时间内的真空下降量,kPa At一试验时长,min。 5.3 凝汽器传热特性试验 5.3.1 通过试验掌握凝汽器运行状况,明确提高凝汽器真空的途径。 5.3.2 机组大修前、后均应进行凝汽器传热特性试验。 5.3.3 机组运行过程中,如果凝汽器性能明显下降,应进行凝汽器传热特性试验, 5.3.4 要求试验期间凝汽器不补水,系统为正常运行方式,机组负荷稳定。 5.3.5试验仪器仪表应符合DL/T1078的有关规定。 5.3.6试验测量项目见表1。

5.3凝汽器传热特性试

5.3.7.1冷却水流量

G,=1.657v(P At

采用超声波流量计或其他装置测量冷却水流量。将当前测量值与制造厂提供的凝汽器变工 行比较,校验冷却水流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5.3.7.2凝汽器热负荷

器热负荷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计算: 平衡计算法:

式中: Atc 凝结水过冷度,℃; te 热井出口凝结水温度,℃

5.3.7.8总体传热系数

5.3.7.9运行清洁系数

DL/T932—2019

AXN. tw2—tw!

式中: B一运行清洁系数; Ko一冷却管基本传热系数,kW/(m².℃) 冷却水进口温度修正系数; m—管材和管壁厚修正系数; Ko、B和m的计算方法参见附录C。 5.3.7.10不同运行条件下凝汽器压力计算。对于某一给定的冷却水流速、冷却水温度和运行清洁系 数常年病托管中心、儿童福利院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根据附录C计算该工况下的总体传热系数;再根据凝汽器试验热负荷或者制造厂提供的汽轮机组 热平衡参数计算热负荷,并考虑机组运行状况予以修正。按式(12)计算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计算出t.后可根据水蒸汽性质表求凝汽器压力

冷端系统设备包括汽轮机低压缸、凝汽器、在真空状态下运行的低压加热器、循环水泵、 、抽气器、胶球清洗装置等。

通过不同机组负荷、不同抽气器运行方式、不同冷却水温度和不同冷却水流量条件下的又 确定机组出力增加与循环水泵、抽气器等设备耗功增加的差值最大时的凝汽器压力及运行方

6.3.1机组微增出力试验

机组负荷下,改变凝汽器压力,得出机组出力与

山西机器制造厂建北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4pt——机组微增出力; P——机组负荷; 一凝汽器压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