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309-2021 煤矿采空区输气管道站场安全管理技术规范.pdf

DB14/T 2309-2021 煤矿采空区输气管道站场安全管理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地质矿产标准
资源ID:31264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4/T 2309-2021 煤矿采空区输气管道站场安全管理技术规范.pdf

ICS75.020 CCS E 92

DB14/T 2309202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高尔夫路市政工程施工方案DB14/T2309202

DB14/T 230920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能源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北京中联奥意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省能源发展中心、山西省煤炭地 质115勘察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与泽、郭文朋、朱云伟、张俊、杜彩霞、杨一、朱力、贺胜锁、侯江龙、邵 国荣、赵帅、王保毅、王瑞军、毛新华、邱卫忠。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能源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北京中联奥意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省能源发展中心、山西省煤炭地 质115勘察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与泽、郭文朋、朱云伟、张俊、杜彩霞、杨一、朱力、贺胜锁、侯江龙、邵 国荣、赵帅、王保毅、王瑞军、毛新华、邱卫忠。

DB14/T2309202

煤矿采空区输气管道站场安全管理 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煤矿采空区输气管道站场的风险识别及分析评价、管道站场安全监测及预警、防控及 应对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按GB50251设计的输气管道站场,其它管道站场可参照执行

4管道站场风险识别及分析评价

DB14/T23092021

DB14/T 2309202

4.1.1管道站场附近地下采矿区资料

管道站场附近地下采矿区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 管道站场位置及与采矿区关系布置图等: b)矿区开采参数,包括开采计划、开采矿种、开采工艺、开采厚度、开采深度、开采方向、开 采范围、煤层倾角; c)采矿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覆岩岩性和顶板管理方法

4. 1.2管道站场基本资料

管道站场基本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站场内管道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运行参数; b) 站场内各种工艺管道、设施设备参数; C 站场内土建工程基本信息,包括房屋建筑、设施设备基础、围墙及其他防护工程等; d 站场内电力、通信、仪表、阴保、暖通、给排水等专业基本信息; e) 站内管道敷设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气象资料等; f 各种检测、检验资料等; g 站场分输及用户基本信息等; h)其他资料。

4.2风险识别及分析评价

4.2.1管道管理单位应根据收集的资料,掌握管道站场附近矿产分布情况及开采计划,建立台账,对 采矿区站场重点监管。 4.2.2管道管理单位应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识别采空区站场附近地面沉降现象,做好现场检查 表(包括站场位置、行政区划、矿区及矿权类型、开采情况、地表裂缝基本情况、检查人、检查时间等 信息),见附录A。 4.2.3针对管道站场附近出现的采空区,管道管理单位应主动与采矿权属单位、地方职能部门沟通, 相关方共同协商、研究应对措施, 4.2.4应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推荐的方法对采空区地表 移动影响范围进行预计。 4.2.5应对站场停输、改造或越站运行时对下游用户的影响进行分析。 4.2.6 应委托专业单位对采空沉降区站场管道安全稳定性进行校核分析。

5.1地表和管道设施位移监测

5.1.1应对采空区影响范围内站场地面、工艺管道、设备管件、房屋建筑及放空区设施等进 测,并进行专项设计。 5.1.2位移监测方法应按照JGJ8中的相关要求执行,

位移监测主要通过在管道站场地面、设备管件、房屋建筑上设置监测标记来实现,监测点 测量控制点的设置及观测要求如下: a)地面监测点、测量控制点的布设按照YS5229的相关要求执行:

DB14/T23092021

测量控制点应设置在站场附近、采空区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控制点应与国家设立 的三角点和水准点进行连测; 测量控制桩制作应采用预制桩或现场混凝土浇筑桩,数量不少于3个; d)测量工作应在测点和控制桩稳固后进行。

5.2管道设施应变监测及预警

6.2站场地基整体加固

6.2.3站场地基整体加固处理后,宜根据站场整体沉降情况,对站场内工艺装置和站外连接管道进行 受力分析,必要时可在站场外管道上选择合适位置切断管道,集中释放站内外连接处管道应力。 6.2.4在采空区沉降期间,对低压管道系统的站外管道断开处可采用适宜的柔性管进行连接。 6.2.5站内地基整体加固施工期间,应及时进行可燃气体泄漏检测。√ 6.2.6站场地基整体加固处理的设计、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木材油漆施工工艺流程.doc6.3站场工艺装置及配套设施改造

经分析论证,当站场内地面沉降较大,变形情况复杂时,可选择对既有站场工艺系统及配套设 造,以适应采空区地面沉降。 应根据整个管道系统适应性、采空区站场的功能及下游分输用户要求,合理确定站场改造方案 站场改造方案的设计,实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6.3.3站场改造方案的设计、实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6.3.4站场工艺系统改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6.3.4站场工艺系统改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情况允许时,断开站场工艺装置,在站外选择合适位置新建临时管线,进行越站输气; b 站场停运,拆除站场内设备设施连接,使各种工艺设备、管件相互独立; C 对一些重要设备、管件,在拆除相互连接后,应根据地面沉降情况设置必要的临时支撑; d 所有拆除的设备、管件两端应采用临时密封措施: e 站内土建结构基础下沉造成管道设施设备悬空时,应及时在基础上部采取有效支垫措施防止 管道设施设备悬空受力。 6.3.5采用临时越站输送工艺时,在满足下游用户需求的条件下,应尽量避免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的 管道上设置过多的管件、设备等,必要时可考虑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外的管道上设置。在去下游用户的临 时分输支线上宜选择合适位置安装适宜的流量计等进行临时计量。 3.3.6站场外围墙及站内房屋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时,应对结构稳定性进行评估分析,根据危害情况, 可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撑措施对围墙和房屋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对沉陷受损的砖砌外围墙可采用通透的铁 丝网围栏进行临时恢复。 6.3.7站场建筑屋顶防水结构受损破坏时,应及时采取柔性防水结构进行修复。 5.3.8采空区沉降活跌期,应及时检查和测试站场房屋建筑内预理的各种电缆、光缆、给排水管线、 自用气设施以及站场放空区设施的受损情况,并根据受损情况采取临时修复或加固措施。 6.3.9采空区发展稳定后,应按照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对站场内各专业设施进行修复,并拆除临时 管线和设施,恢复站场正常运行

6.3.7站场建筑屋 6.3.8采空区沉降活跃期,应及时检查和测试站场房屋建筑内预埋的各种电缆、光缆、给排 自用气设施以及站场放空区设施的受损情况,并根据受损情况采取临时修复或加固措施。 6.3.9采空区发展稳定后,应按照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对站场内各专业设施进行修复,并: 管线和设施,恢复站场正常运行

6.4.1经分析论证,可对采空区管道站场进行迁改,新建站场及邻近管线建设应符合GB50251、GB5054 等相关规范的要求。 6.4.2新建站场选址应避开采空区沉降影响范围,其设计、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6.5.1经分析论证,可在管道站场下方采空部位预留煤柱、设置混凝土桩(墩)、浆砌石桩(墩) 注浆填充等支撑措施,防止采空区地面沉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