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200-2021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试行).pdf

HJ 1200-2021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试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2271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J 1200-2021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试行).pdf

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HJ1200—2021

HL1200—2021

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工艺标准HL1200=2021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试行)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制定指南》

HL1200=2021

4.1.1危险废物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包括危险废物的名称、代码、危险特性、物理性状、产生环节及去向等信息,参见附录 .1 a) 危险废物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GB5085.1~7和HI298判定,填报危险废物名称、代码、 危险特性等信息。 物理性状为危险废物在常温、常压下的物理状态, 包括固态(固态废物,S)、半固态(泥态 废物,SS)、液态(高浓度液态废物,L)、气态(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G)等。 C 产生环节指产生该种危险废物的设施、工序、工段或车间名称等。工业固体废物治理排污单位 接收外单位危险废物的,填报“外来”。 去向包括自行贮存,自行利用/处置,委托贮存/利用/处置等

4.1.2危险废物自行购存设施信息

自行贮存设施信息包括贮存设施名称、编号、类型、位置、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贮存危险废物 能力、面积,贮存危险废物的名称、代码、危险特性、物理性状、产生环节等信息,参见附录A.2。 8 自行贮存设施名称按排污单位对该贮存设施的内部管理名称填写。 设施编号应填报危险废物自行贮存设施的内部编号。若无内部设施编号,应按照HJ608规定 的污染防治设施编号规则进行编号并填报。 设施类型填报自行贮存设施。 d 设施位置应填报危险废物自行贮存设施的地理坐标。 e)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是指该贮存设施是否符合GB15562.2、GB18484、GB18597、GB30485

HJ2025和HJ2042等相关标准中生产运营期间的环境管理和相关设施运行维护要求。 f 贮存危险废物能力和面积根据贮存设施实际情况填报。贮存能力为贮存设施可贮存危险废物的 最大量,单位为t、L、m、个;面积为贮存设施达到贮存能力时危险废物堆存所占面积,单 位为m。 贮存危险废物的名称、代码、危险特性、物理性状、产生环节按照4.1.1执行。 h)半固态危险废物可备注含水率、含油率等指标

4.1.3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信息

自行利用/处置设施信息包括设施名称、编号、类型、位置、利用/处置方式、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能 , 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名称、代码、危险特性、物理性状、产生环节等信息,参见附录A.2。 a 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名称按排污单位对该设施的内部管理名称填写。 b) 设施编号应填报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的内部编号。若无内部设施编号,应按照HJ608 规定的污染防治设施编号规则进行编号并填报。 C 设施类型填报自行利用/处置设施。 d) 设施位置应填报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的地理坐标。 e 利用/处置方式包括:作为燃料(直接燃烧除外)或以其他方式产生能量、溶剂回收/再生(如 蒸馏、萃取等 再循环/再利用不用 再循环/再利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再 循环/再利用其他无机物、再生酸或碱、回收污染减除剂的组分、回收催化剂组分、废油再提 炼或其他废油的再利用、生产建筑材料、清洗包装容器、水泥窑协同处置、填埋、物理化学处 理(如蒸发、干燥、 中和、沉淀等,不包括填埋或焚烧前的预处理)、焚烧、其他。 f) 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能力根据设施 实际情况填报。利用/处置能力为设施可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 最大量,单位为ta、 m/a等 g) 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名称、代码、危险特性、物理性状、 、产生环节按照4.1.1执行。 h 半固态危险废物可备注含水率、含油率等指标。

4.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基本情况

4.2.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名称、代码、类别、物理性状、产生环节、去向等信息,参见险 录A.1。 a)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生态环境部制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制定指南填报名称、 代码等信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制定指南另行制定。 b)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类别填报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I类一般 工业固体废物为按照HJ557规定方法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特征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GB 8978最高允许浓度(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照一级标准执行),且pH值在6~9 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按照HJ557规定方法获得的浸出 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征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浓度(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 许排放浓度按照一级标准执行),或pH值在6~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物理性状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常温、常压下的物理状态,包括固态(固态废物,S)、半固 态(泥态废物,SS)、液态(高浓度液态废物,L)、气态(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G)等。 d)产生环节指产生该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设施、工序、工段或车间名称等。工业固体废物治理 排污单位接收外单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填报“外来”。 e)去向包括自行贮存,自行利用/处置,委托贮存/利用/处置等,

HL1200=2021

4.2.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购存设施信息

自行贮存设施信息包括贮存设施名称、编号、类型、位置、是否符合贮存相关标准要求、贮存一般 工业固体废物能力、面积,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名称、代码、类别、物理性状、产生环节等信息 参见附录A.2。 a)贮存设施名称按排污单位对该贮存设施的内部管理名称填写。 b)设施编号应填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贮存设施的内部编号。若无内部设施编号,应按照HJ608 规定的污染防治设施编号规则进行编号并填报。 C 贮存设施类型填报自行贮存设施 d 设施位置应填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贮存设施的地理坐标。 e) 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是指该贮存设施是否符合GB15562.2、GB18599等相关标准中生产 运营期间的环境管理和相关设施运行维护要求。 f 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能力和面积根据贮存设施实际情况填报。贮存能力为贮存设施可贮存 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最大量,单位为t、L、m3、个;面积为贮存设施达到贮存能力时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堆存所占面积,单位为m。 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名称、代码、类别、物理性状、产生环节按照4.2.1执行。 h)半固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备注含水率、含油率等指标。

2.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信息

自行利用/处置设施信息包括设施名称、编号、类型、位置、利用/处置方式、利用/处置一般工业固 体废物能力,利用/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名称、代码、类别、物理性状、产生环节等信息,参见附 录A.2。 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名称按排污单位对该设施的内部管理名称填写。 b 设施编号应填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的内部编号。若无内部设施编号,应按 照HJ608规定的污染防治设施编号规则进行编号并填报。 C 设施类型填报自行利用/处置设施。 d) 设施位置应填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的地理坐标。 e 利用/处置方式包括:作为然料(直接燃烧除外)或以其他方式产生能量、溶剂回收/再生(如 蒸馏、萃取等)、再循环/再利用不用作溶剂的有机物、再循环/再利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再 循环/再利用其他无机物、再生酸或碱、回收污染减除剂的组分、回收催化剂组分、废油再提 炼或其他废油的再利用、生产建筑材料、清洗包装容器、水泥窑协同处置、填埋、物理化学处 理(如蒸发、干燥、中和、沉淀等,不包括填埋或楚烧前的预处理)、楚烧、其他。 f)利用/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能力根据设施实际情况填报。利用/处置能力为设施可利用/处置 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最大量,单位为t/a、m"/a等。 g) 利用/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名称、代码、类别、物理性状、产生环节按照4.2.1执行。 h)半固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备注含水率、含油率等指标。

排污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天津某高层住宅电气施工组织设计,对工业固 用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

固体废物。 污染防控技术应符合排污单位适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控制标准、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等相关标 准和管理文件要求,鼓励采取先进工艺对煤研石、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有审批权的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管理需求,依法依规增加工业固体废物相关污染防控技术 要求。

5.2危险废物污染防控技术要求

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十三五”规划.pdf2.1委托购存/利用/处置环节污染防控技术要求

排污单位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应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实 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 染防治要求;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

5.2.2自行购存设施污染防控技术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