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450.1-2022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pdf

DB33T 2450.1-2022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4537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3T 2450.1-2022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pdf

ICS13.060.30 cCS ~ Z. 60

DB33/T 2450. 12022

DB34/T 4010-2021标准下载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引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5基本原则 6 建设内容和工作流程. 基本要求.. 管理要求... 运行维护 参考文献

DB33/T 2450. 12022

推进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是防止水质反弹的治本之策。对 美丽浙江、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省城镇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着排查、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基本要求不统一。 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基本要求,制定本标准。 各设区市可根据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际需求,提出更高的建设与管理要求。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本部分规定了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和工作流程、 基本要求、管理要求和运行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和规范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评估与验收以及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下列文件申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 核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5562.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877 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9549 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化粪池 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032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8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4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T5032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50400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726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 GB50873 化学工业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GB51174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345 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CJ/T409 9玻璃钢化粪池技术要求 CJ/T489 塑料化粪池

DB33/T 2450. 12022

CJJ6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6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68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T120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标准 CJJ181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CJJ/T210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HJ554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HJ2038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 JC/T2460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SL532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 DB33/887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 DB33/T1213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质量控制标准 DB33/2169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T2450.2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DB33/T 2450. 3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第 DB33/T2450.4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第 DB33/T2450.5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

DB33/T2450.12022 指一定区域内排水管道分布的疏密程度。通常以排水管道长度与区域面积的比值来表征。 3.17 结构性缺陷 structural defect 管道结构本体遭受损伤,影响强度、刚度和使用寿命的缺陷。 如裂缝、破裂、变形、腐蚀、错口、脱节、起伏、异物穿入等缺陷, [来源:CJJ181—2012,2.1.7] 3.18 功能性缺陷functionaldefect 导致管道过水断面发生变化,影响畅通性能的缺陷。 如沉积、结垢、障碍物、浮渣、倒坡等缺陷。 [来源:CJJ181—2012,2.1.8] 3.19 修复指数 rehabilitation index 依据管道结构性缺陷类型、严重程度、数量以及影响因素计算得到的数值。数字越大表明管道修复 的紧迫性越大。 [来源:CJJ181—2012,2.1.11] 3.20 养护指数maintenanceindex 依据管道功能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数量以及影响因素计算得到的数值。数值越大表明管道养 护的紧迫性越大。 [来源:CJJ181—2012,2.1.12] 3.21 城镇污水处理厂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 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来源:HJ978—2018,3.2] 3.22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 industrial wastewaterintegrated treatment plant 指除城镇污水处理厂外,专门处理其他单位的工业废水、或为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工业集聚区内排 污单位提供污水处理服务并作为工业集聚区配套设施的污水处理厂。 [来源:HJ978—2018,3.4]

CCTV:电视检测(ClosedCircuitTelevisionInspection) QV:管道潜望镜检测(PipeQuickViewInspection) DN:公称通径(NominalDiameter)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CSO:合流制溢流(CombinedSewerOverflow) 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

5.1规划先行。按照县(市、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规划以及相关规划要求,统筹推进城镇“污 水零直排区”建设内容。 5.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功能定位等,采取相应的建设方式 和工程措施。 5.3质量优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进度服从质量,加强排查质量、材料质量、施工质量和验收质量 等把关,确保建设成效。 5.4全域覆盖。规划区域范围内应成片、连片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实现建设区域全覆盖。 5.5协调配合。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共享信息,相互配合,综合施策,形成合力。 5.6持续提升。建设完成后应强化运行维护管理,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健全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建设 成效持续发挥作用。

6.1.1以“源一网一厂一口一河”为有机整体,系统全面的推进全域“污水零直排区”排 施工、评估验收和运行维护工作,

理设施、内部排水管网等。解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问题: 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问题; 内部管网错接、漏接、混接等问题: 预处理设施配套情况、匹配性和规范性等问题; 排放口、检查井等规范性问题; 管道走向、排放口等标识标牌问题。 6.1.3网,为污(废)水、雨水等收集和输送载体,即排水设施,包括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泵站等。 解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问题: 一厘清管网布置和走向,明确管网普及率,测算排水管道密度: 查清排水管网结构性缺陷、功能性缺陷,明确修复指数和养护指数,推进修复和养护工作; 泵站输送能力匹配性,运行状况、检维修情况等。 6.1.4厂,为污(废)水、雨水等处理设施,即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等。解决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问题: 负荷情况,是否满足现行和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后的需求: 运行情况,进水水质、水量稳定性以及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达标情况,是否存在超标。 6.1.5口,为入河(海)排污口、入河(海)雨水排放口。解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问题: 明确类型: 审批备案情况; 标识标牌情况; 建设范围内的数量和点位分布。 6.1.6河,为环境水体的统称;包括江、河、湖、海以及相关干流、支流以及建设单元内部的沟渠等。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流程示意图见图1

DB33/T 2450. 12022

图1建设工作流程示意

7.1.4开展雨水调蓄、海绵城市建设的,符合GB51174和GB/T51345有关规定

7.1.9污(废)水排放口符合GB15562.1有关规定。 7.1.10生活小区类和其他类中隔油池、降温池、化粪池、沉淀池、放射性废水衰变池、接触消毒池等 预处理设施应满足预处理需求。其中:

7.1.9污(废)水排放口符合GB15562.1有关规定。

放射性废水衰变池、接触消毒池应符合GB18466有关规定。 7.1.11未经处理的建设工地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镇排水设施。 7.1.12排水管道应能及时顺畅的排走污(废)水和雨水。 7.1.13排水管道的材质应根据输送介质、压力、环境、气候、水温、土壤和敷设方式等要求综合确定。 7.1.14管道敷设应符合GB50014、GB50015、GB50268、GB50242、GB50235、GB50316和GB50726 等相关规范 7.1.15架空管道应有标识和着色,符合GB7321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的管道 着色符合CJ/T158有关规定。 7.1.16清扫井、检查口、检查井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应满足检维修要求,符合GB50014和GB50015 等有关规定。 7.1.17城镇排水管道、泵站的运行维护、检测与评估及修复等应符合CJJ68、CJJ181、CJJ6、GB50268 和CJJ/T210等有关规定。 7.1.18城镇污水处理厂向环境水体排放时应符合GB18918和DB33/2169等要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 厂向环境水体排放时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以及排污许可证载明的许可排放浓度。 7.1.19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监督管理等应符合CJJ60、HJ2038、DB33/T1213等规范要求,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可参照执行, 7.1.20入河(海)排污口应满足SL.532以及相关标准等有关规定

7.2.1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数据、成果等,如行业主管部门GIS数据信息、工程图纸等;按照“点、 线、面、网”相结合的方式,连片、成片开展排查工作。 7.2.2遵循“无遗漏,无盲点”要求,做到应查尽查,确保排查准确、到位、全面。 7.2.3所获得的排查数据应真实、准确;宜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库存储系统,以便于自查、复查、核查 和加以运用 7.2.4以现场踏勘方式为主,如排水户入户调查,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工 业入河(海)排污口等现场踏勘调查;管网等隐蔽工程以采用相应技术手段开展,如CCTV、QV、声纳 检测、染色实验等。 7.2.5排查成果、设计施工、预算造价应保持对应关系,确保“排查、设计、施工建设、评估、运维” 环环相扣,形成闭环管理。 7. 2. 6排查具体要求见,DB33/T 2450.2。

7.2.1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数据、成果等,如行业主管部门GIS数据信息、工程图纸等; 线、面、网”相结合的方式,连片、成片开展排查工作。 7.2.2遵循“无遗漏,无盲点”要求,做到应查尽查,确保排查准确、到位、全面。 7.2.3所获得的排查数据应真实、准确;宜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库存储系统,以便于自查 和加以运用

7.3.1应与区域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市政建设等相关规划充分衔接。 7.3.2截流式合流制管网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短期内无法完成改造的,应加大CS0管控,并符合 GB/T51345规定的要求。 7.3.3设计时宜考虑初期雨水收集、雨水调蓄、海绵城市等设施,可参考GB51174、《浙江省海绵城 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等有关 舰定。 7.3.4设计时宜考虑排水水质、水量监测及远程调控条件等智能化设备设施的布局,可参考CJJ/T120 有关规定。 7.3.5工程设计时应参考《浙江省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评分标准(试行)》《浙 江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 “水泰具排 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及评估验收规程》《<浙江

设计时考感初期钢尔收果 《折江省海带 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等有关 规定。 7.3.4设计时宜考虑排水水质、水量监测及远程调控条件等智能化设备设施的布局,可参考CJJ/T120 有关规定。

福山公路城市板块段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5工程设计时应参考《浙江省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评分标准(试行)》 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及评估验收规程》 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一2022年)>及配套技

点》《浙江省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关要求。 7.3.6公共排水设施、生活小区类、其他类以及工业企业内部管网设计符合GB50014、GB50015、GB 50316和GB50187等有关规定;施工、验收应满足GB50268、GB50242、GB50235和GB50184等有 关规定。 7.3.7重污染行业工艺废水管线(如涉第一类污染物等)明管敷设或架空敷设,并应满足防腐、防渗 漏等要求。有条件的一般工业企业可推进明管敷设。 7.3.8管道压力试验、管道闭气、闭水试验应符合GB50268和GB50242的有关规定。 7.3.9污(废)水预处理构筑物设计、施工及验收符合GB50014、GB50015、GB50141和GB50032 等有关规定。 7.3.10选择成品化粪池、检查井、隔油器应满足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化粪池符合GB/T39549、 JC/T2460、CJ/T489和CJ/T409等要求,产品规格容积应满足设计需求。隔油池设计和处理效果应 符合HJ554等相关要求。 7.3.11设计与施工具体要求见DB33/T 2450. 3。

8.1.1档案应涵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过程,包括建设前、建设过程和建设后等相关管理、技术等

8.1.1档案应涵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过程,包括建设前、建设过程和建设后等相关管理、技术等 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一规划方案,包括县(市、区)规划报告、特殊区块“一点一策”方案等资料; 技术报告,包括排查技术报告、管网检测技术报告等资料; 建设方案,包括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等资料; 测绘资料,包括测绘图纸、排查问题图纸等资料; 工程档案,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竣工、工程验收、工程监理等相关资料; 评估报告,包括建设成效评估报告、自查自验报告等资料; 一其他资料,如政策文件汇编、建设单元验收和公示证明等资料。 3.1.2归档资料应真实和完整。其中,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管理符合GB/T50328的有关规定;采用电子 文件载体形式归档的,宜符合GB/T18894的有关规定。 3.1.3宜以建设单元为基本单位档案编制成册;镇(街道)、县(市、区)可整合相关图、表、册, 形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基础档案数据库。 8.1.4应根据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抽查、督查、评估等中发现的问题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污水零 直排区”相关档案数据库。

3.1.1档案应涵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过程,包括建设前、 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一规划方案,包括县(市、区)规划报告、特殊区块“一点一策”方案等资料; 技术报告,包括排查技术报告、管网检测技术报告等资料; 建设方案,包括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等资料: 测绘资料,包括测绘图纸、排查问题图纸等资料; 工程档案,包括工程设计、工程竣工、工程验收、工程监理等相关资料; 一评估报告,包括建设成效评估报告、自查自验报告等资料; 一其他资料,如政策文件汇编、建设单元验收和公示证明等资料。 3.1.2归档资料应真实和完整。其中,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管理符合GB/T50328的有关规定;采用电子 文件载体形式归档的,宜符合GB/T18894的有关规定。 3.1.3宜以建设单元为基本单位档案编制成册;镇(街道)、县(市、区)可整合相关图、表、册, 形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基础档案数据库。 3.1.4应根据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抽查、督查、评估等中发现的问题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污水零 直排区”相关档案数据库。

8.2.1按建设单元、镇(街道)、县(市、区)逐级开展验收工作。其中,建设单元由各行业主管部 门牵头开展验收工作;镇(街道)、县(市、区)由县(市、区)、设区市治水办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复 核验收工作。 3.2.2验收人员宜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治水办、技术专家以及参与排查、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相关单位 等组成。 8.2.3验收具体要求、流程等见DB33/T2450.4

应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评估工作配电房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对建设情况、成效等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

8.3.2以县(市、区)为单元,整体开展评估;有条件的镇(街道)、建设单元也可开展评估工作。 8.3.3评估方法采用以定量为主结合定性的方法, 8.3. 4评估具体要求见 DB33/T 2450. 4。

建立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统计制度,定期向省治水办上报建设情况,对已建成的城镇“污 区”进行成效跟踪。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情况应适时以报告、公告、蓝皮书等形式向社会发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