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561-2019 建材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T 50561-2019 建材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8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5476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0561-2019 建材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3.9.1络纱机安装地坪应为混凝土地面,并宜进行防尘、防静目 地面处理

8.9.2络纱机各部件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

美术馆施工方案表8.9.2络纱机各部件安装及调试技术要求

10.1 捻线机安装地坪应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宜进行防尘处理 10.2 捻线机各部件安装及调试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10. 名规定

表8.10.2抢线机各部件安装及调试的技术要求

8. 11 短切原丝毡机组

8.11.1 短切毡机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组纵向中心线在机组总长的允许偏差为0~5.0mm, 2 机组沉降成型室机架起始位置线允许偏差为0~5.0mm; 成型、撒粉施胶、烘于固化、切边卷绕各段设备长度方向的 定位尺寸允许偏差为0~5.0mm;

5机组每根辊子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25mm/m; 6每根辊子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 0.25mm; 7机组相邻辊子的平行度允许偏差为0~0.25mm。 8.11.2成型段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切丝机组排列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2组内的多台切丝机的刀辊高度允许偏差为土1.0mm,平 行度允许偏差为土0.5mm:单台切丝机刀辊和垫辊的平行度允许 偏差为±0.2mm; 3安装各组导纱装置时,导纱眼应以相对应的刀辊长度中心 为基准,导纱器往复移动的允许偏差为土1.0mm; 4沉降室侧面和网带的密封间隙不应大于2.0mm。 8.11.3撒粉施胶段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撒粉辊和刮刀平行度允许偏差为0~0.1mm; 2撒粉辊和刷辊平行度允许偏差为0~0.2mm; 3钅 每组喷嘴标高允许偏差为士2.0mm,角度偏差为土0.25°; 4# 振动板和网带平面度允许偏差为0~2.0mm。 8.11.4烘干固化段外保温墙板接缝处应密封,保温墙板安装后 表面温度应小于50℃。 8.11.5切边卷取段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组对压辊的轴向平行度允许偏差为0~0.1mm/m; 2每片纵切刀与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平行度允许偏差为0~ 0.2mm; 3纵切刀片间平行度允许偏差为0~0.3mm; 4横切刀片与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 0.3mm。 8.11.6 短切钻机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8.11.2成型段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冷态试车时间不应少于8h; 导纱装置往复平行移动应平稳,无跳动、停顿现象; 3 网带运行时,网带每根托辊应匀速灵活转动,网带防跑偏 装置应灵活可靠; 4网带传动辊和网带线速度偏差为士0.05%; 5成型段、撒粉施胶段的输送网带跑偏量为0~10mm,烘干 段的输送网带跑偏量为0~20mm;

9.1.1料仓、仓壁振动器、振动给料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料仓支柱基础的上平面标高的允许偏差为一5.0mm~0。 2料仓定位中心线与安装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的允许偏差 为土3.0mm;料仓支柱对角线长度的充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柱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土2.0mm。 3料仓本体、支柱、走台、爬梯以及其他钢结构之间的连接除 设计文件上规定的连接方式外,宜采用手工电弧焊。 4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的坡口形式应根据板厚和施工条件,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 推荐坡口》GB/T985.1的有关规定; 2)碳钢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 条》GB/T5117的有关规定。 5仓壁振动器应按照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安装,安装完 应进行空仓试车,达到要求后应将连接处做防松处理。 6振动给料机应按照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安装、试车; 空载试车时,振动电机的旋向、振动频率、给料槽角度和高度应达 到设计要求;试车完毕后,应对连接处做防松处理。 9.1.2称量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称量装置传感器应按照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安装,并 符合本标准第8.2.2条的有关规定; 2称量装置下部的振动给料机应按照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进行安装、试车。

9.1.3箕斗提升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撑架以及与流槽、预埋钢板间的焊接均应采用连续手工 电弧焊; 2箕斗双侧轨道平行度的允许偏差为0~0.5mm,单根轨道 的直线度的充许偏差为0~0.5mm/m; 3箕斗提升机空载试车时间不应少于4h,提升速度、提升能 力、制动可靠性应达到设计要求。 9.1.4原料系统及相关系统安装、空载试车合格后方可带料试 车,带料试车时间不应少于1h,试车过程中应记录快加、慢加的时 间与输送量,并应满足配料工艺要求。

9.2.1冲天炉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冲天炉中心与集棉机中心线垂直距离的充许偏差为 ±5.0mm; 2冲天炉中心与集棉机中心线的垂直距离的充许偏差为 土3.0mm; 3炉身支撑基础应采用垫铁找平,炉身应由上往下吊装,炉 身的中心线应与水平面垂直,炉身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0~ 1.0mm;炉身上各进出口方位应与工艺布置一致,出料口安装角 度的允许偏差为士0.2°; 4炉中段与炉身对接,两者中心线相对位置的允许偏差为 1.0mm,炉中段上各进出口方位应与工艺布置一致;炉中段与 炉身间应留有一定的膨胀间隙,并应用硅酸铝针刺毡做密封处理, 司时应用薄钢板做外护层; 5加料段、风环及风口组件应按工艺布置方位要求进行连 接,连接面应加密封垫,不得有漏风、漏烟、漏灰现象;风环的安装 应在炉身上焊接风环支撑支架,风环上平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 02.0mm/m;风口组件、手动阀门以及与炉身风口连接应牢固。

9.2.2冲天炉助燃风管路连接完毕后应进行压力试验,确认不漏

、2.3冲关炉远红外料位仪安装前应先清理料位仪管道,并应 接压缩空气管路。两组远红外料位仪应分别测试开关灵敏度, 工外线不得有阻挡。

9.2.3冲天炉远红外料位仪安装前应先清理料位仪管道,并应连

9.2.4冲天炉放铁装置及炉底门液压系统的安装,应符合设备技

术文件的要求;放铁装置应开启灵活,转动应无阻卡;炉底门应开 启灵活,全开时不得影响打炉放料,全关时炉底门与炉体应密封良 好,不得漏料。

9.3焚烧炉及换热器机组

9.3.1焚烧炉应整体安放在基础上,并应能自由膨胀与收缩。 9.3.2# 换热器机组相邻法兰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0~1.0mm。 9.3.3焚烧炉烟气出口法兰中心线与换热器机组进口法兰中心 线的允许偏差为0~1.0mm

9.3.1烧炉应整体安放在基础上,并应能自由膨胀与收缩。

1离心机两轨道的中心线与集棉机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 差为0~3.0mm; 2离心机双侧轨道平行度的允许偏差为01.0mm;单侧轨 道上平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1.0mm/m,全长标高允许偏差 为0~2.0mm。

2离心机双侧轨道平行度的充许偏差为0~1.0mm;单侧轨 道上平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1.0mm/m,全长标高允许偏差 为0~2.0mm。 9.4.2转盘的轨道与离心机轨道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为0~ 1.0mm,转盘的轨道与离心机轨道中心线充许偏差为0~1.0mm (图9.4.2),离心机进出转盘应顺畅、无阻卡。

图9.4.2转盘安装示意图

1 离心机应整体吊装至轨道上; 2 离心机应根据工作位置在轨道上设置限位块; 3离心机的冷却水、黏结剂、供电、压缩空气应在工作位置进 行连接试车,并应按工况条件调试

1机架中心线与离心机轨道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0~ 2.0mm; 2集棉机进口最外沿与冲天炉中心线相对位置允许偏差为 ±5.0mm; 机架顶部安装面标高的允许偏差为0~3.0mm。 9.5.2 集棉室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棉室各零部件相互连接面应涂满耐温密封胶; 2 集棉室内侧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0~1.0mm; 集棉室左右内侧板平行度的允许偏差为0~2.0mm。 9. 5. 3 网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架中心线与离心机轨道中心线的充许偏差为0~ 2.0mm; 2集棉机进口最外沿与冲天炉中心线相对位置允许偏差为 ±5.0mm; 37 机架顶部安装面标高的允许偏差为0~3.0mm。 9.5.2 集棉室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棉室各零部件相互连接面应涂满耐温密封胶; 2 集棉室内侧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0~1.0mm; 集棉室左右内侧板平行度的允许偏差为0~2.0mm。 9.5.3 网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角网集棉机网板平面度的充许偏差为0~2.0mm; 2 三角网集棉机相邻网板的间隙不应大于2.0mm; 3 鼓式集棉机网板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方式; 4 鼓式集棉机鼓面的全径向跳动不应大于2.0mm。 5.4 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8h

9.6.1摆锤机组各输送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组各输送机的中心线与集棉机中心线相对位置允许偏 差为±2.0mm; 2机组各输送机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应垂直,充许偏差为 0~0.5mm/m; 3各输送机传动轴中心线与集棉机中心线垂直度的允许偏 差为01.0mm/m。

差为0~1.0mm/m。 9.6.2摆动带及摆动机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摆动带两侧安装底座面应在同一水平高度,标高差不应大 于0.2mm; 2摆动机构安装底座应水平,水平度的充允许偏差为0~ 0.2mm/m; 3摆动带的主动辊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2mm/m; 4摆动带处在与地面垂直位置时,摆动带中心线与基准中心 线相对位置允许偏差为土2.0mm; 5摆动带摆动支点中心线与摆动偏心轮中心线平行度允许 偏差为±1.0mm; 6摆动带铺毡换向时应无明显的振动; 7摆动带的两组皮带机输出口应平齐,皮带机张紧后的高度 允许偏差为士2.0mm。

9.6.2摆动带及摆动机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9.7.1成形输送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输送机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为0~ 2.0mm,输送机辊面的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0.6mm/m; 2输送辊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0~ 1.0mm/m; 3升降装置应升降自如、无阻卡,并应能满足各种接收角度 与接收距离; 4设备就位后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5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8h。 9.7.2称重皮带输送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输送机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为0~ 1.0mm,输送机皮带表面的水平度的充许偏差为0~1.0mm/m; 2传动辊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垂直度的充许偏差为 0~1.0mm/m; 3传动辊间的平行度为0~0.6mm; 4称重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第8.2.2条第3款的有 关规定; 5设备就位后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6 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8h。 9.7.3 整边输送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输送机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为 土1.0mm;输送机皮带表面的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1.0mm/m; 2输送辊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垂直度的充许偏差为 0~1.0mm/m; 3挡边电动辊应以基准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安装; 4挡边电动辊与输送面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0~2.0mm; 5设备就位后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9.7.4打褶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打褶机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为 土1.0mm,道表面的水平度的充许偏差为0~0.6mm/m; 2输送辊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 0~1.0mm/m; 3安装升降机、转向器时,各升降机应同步升降; 4打褶辊间距应左右一致,辊面标高充许偏差为0~ 0.5mm; 5上机架升降以及进口机架转动应平稳自如、无阻卡; 6上机架辊道与下机架水平段辊道的间距应为20mm~ 350mm; 7 设备就位后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81 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8h。 9.7.5 加压输送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压输送机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为 土2.0mm;道表面的水平度的充许偏差为0~0.6mm/m; 2加压机双侧轨道平行度的充许偏差为0~1.0mm;单侧轨 道上平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1.0mm/m,全长标高差不应大 于2.0mm; 3输送辊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 0~1.0mm/m; 4水冷却辊应连接可靠,接头处应无漏水现象; 5 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 8h。

2固化炉进口最外侧端部与集棉机中心线距离的充许偏差 为0~5.0mm; 3基础钢梁上固化炉安装面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 0.5mm/m。 9.8.2链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块链板上表面的水平度充允许偏差为0~0.3mm/m,相邻链 板上表面的水平度充许偏差为0~0.5mm/m,全长标高差不应大于 2.0mm; 2相邻链板的间隙不应大于1.5mm。 9.8.31 传动链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动链轮径向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平行,平行度的允许 偏差为0~0.5mm; 2传动链轮轴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度的充许偏差为 0~0.5mm/m; 3传动链轮轴中心线标高的允许偏差为0~0.6mm。 9.8.4 固化炉箱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固化炉箱体与外接管路的连接要保证气密性,不得漏烟 漏风; 2外接管路与固化炉连接时采用的补偿结构,应使得固化炉 箱体能自由膨胀及上链板的自由升降; 3固化炉进出风箱与链板间应密封,不得漏烟、窜风。 9.8.5 固化炉试车应符合下列规定: 14 链条张紧装置及润滑装置的试车应满足设备技术文件的 要求; 27 冷态试车的运行时间不应少于24h; 3 燃烧器和热风循环系统的试车应满足设备技术文件的 要求; 4热态试车应满足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记录框架和链 条热胀冷缩量:

8.2链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5热态试车的运行时间不应少于24h; 6热态试车完毕后,所有固定链板的螺栓应重新拧紧,并应 采取防松措施。

9. 9 制品加工系统

. 1冷却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 为0~2.0mm; 2冷却输送机辊面标高的允许偏差为士0.6mm; 3输送辊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0~1.0mm/m; 41 设备就位后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5 i 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8h。 9.9.2 纵切输送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切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充许偏差 为 0~2.0mm; 2 纵切输送机面标高的允许偏差为土0.6mm; 3车 输送辑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垂直度充许偏差为 0~1.0mm/m; 4i 设备就位后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5 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8h。 9.9.3 纵切刀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纵切刀片与基准中心线平行度的允许偏差为0~0.5mm 2 纵切刀片应与输送面垂直,垂直度充许偏差为0~ 0.5mm; 3各纵切刀片之间平行度的允许偏差为0~0.5mm; 4 刀片的旋向应与输送辊旋向相反,齿切入面深度应为 1.0mm~2.0mm; 5设备就位后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9.9.4碎边输送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允许偏差 为0~2.0mm; 2碎边输送机辊面标高的充许偏差为土0.6mm; 3输送辊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 1.0mm/m; 4碎边刀中心线应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0~0.5mm/m; 5碎边刀辊中心线应与输送面平行,平行度允许偏差为0~ 0.5mm; 6i 设备就位后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7 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8h。 9.9.5 横切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切装置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相对位置允许偏差为0~ 2. 0mm; 2横切刀架横向切割轨道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5mm m,横切桁架纵向同步轨道的水平度充许偏差为00.5mm/m; 3飞锯横切导轨中心线与基准中心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 0~0.1mm/m; 4产品输送面标高的允许偏差为0~1.0mm; 5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4h

10.0.1建材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完成经试运转后,应办理安 装工程验收手续。 10.0.2 安装工程验收应具备下列资料: 1 竣工图; 2 设计变更和修改的相关文件; 3 主要材料、加工件和成品的出厂合格证、检验记录或实验 资料; 设计或本标准规定有焊接检测要求的焊接质量检验报告、 检验记录; 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记录; 6 安装工序检查及验收记录; 质量问题及处理文件和记录; 8 空载单机试运转记录; 9 其他有关材料。

附录A钢卷尺测量的修正值

A.0.1 使用钢卷尺测量跨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卷尺应有计量鉴定合格证,并应在有效期内; 2 测量时钢卷尺不得摆动、扭曲。 A.0.2受环境温度、测量工具自重等因素影响,在使用钢卷尺测 量跨度时应修正测量值,

表 A. 0. 3测量跨度时的钢卷尺修正值

B.0.1斜垫铁的材料宜采用普通碳素钢,平垫铁的材料宜采用 普通碳素钢或铸铁。 B.0.2垫铁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斜垫铁和平垫铁的几何尺寸(图B.0.2)应符合表B.0.2

B.0.1斜垫铁的材料宜采用普通碳素钢,平垫铁的材料宜 普通碳素钢或铸铁

1斜垫铁和平垫铁的儿何尺寸(图B.0.2)应符合表B.0. 规定

图B.0.2斜垫铁和平垫铁示意图 一长度;b一宽度;h一最大厚度;c一薄端厚皮

斜垫铁和平垫铁的几何尺寸(mm

垫铁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材料的材质

2斜垫铁的斜度应为1/20~1/25; 3 垫铁上表面、下表面、斜表面的粗糙度充许值为0~ 12. 5mm。

2斜垫铁的斜度应为1/20~1/25; 3 垫铁上表面、下表面、斜表面的粗糙度充许值为0~ 12. 5mm。

B. 0.3 采用斜垫铁时,宜与对应代号的平垫铁配合使用。

B.0.4斜垫铁应成对使用,成对的斜垫铁应采用同一

0.1砂墩所用材料的规格及配比应符合表C.0.1的规定。 表 C.0.1砂墩所用材料的规格及配比

C.0.1砂墩所用材料的规格及配比应符合表C. 表 C.0. 1砂墩所用材料的规格及配比

表C.0.1砂墩所用材料的规格及配比

C.0.2砂墩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C.0.2砂墩的制作应符合下列

砂墩:3一设备基础:h一基础表面凿凹深度

附录 D设备润滑及用油

1齿轮传动为油浸润滑时,低速大齿轮的齿轮浸人油内的最 氏位置应为齿高的2倍~5倍;当齿轮圆周速度大于12m/s时,齿 轮浸在油里的深度不得超过齿高和蜗杆、蜗轮的齿高,圆锥齿轮应 为全齿浸入; 2当轴为水平时,轴承箱内所用润滑油灌注高度不应超过下 部滚珠或滚柱的中心; 3蜗杆、蜗轮传动,当蜗杆在蜗轮上部时,蜗轮浸入油内的 深度,应将蜗轮下部的轮齿盖住;当蜗杆位于蜗轮下部时,润滑 油应浸到蜗杆的螺纹处,且不应超过滚动轴承下部滚珠或滚柱 的中心; 4带油浴的大型慢转的开式齿轮润滑,宜选用100黏度等级 或150黏度等级的普通开式齿轮油,以及沥青基齿轮油; 5外露齿轮的间隙喷雾润滑用油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 规定。 D.0.3常用的润滑脂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设备技术 文件无规定时可按表D.0.3执行。

表 D.0. 3 润滑脂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目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GB5012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1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 《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9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日 5.1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 》GB4053.3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 《热强钢焊条》GB/T5118 《理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

口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材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3.2设备检查和交接 (165) 3.4基础划线 (165) 3.6设备就位与地脚螺栓孔灌浆及养护.. (165) 3.8设备单机空载试运转 (165) 4 水泥生产线设备安装 (166) 4.1 堆料机与取料机 (166) 4. 2 立式辊磨机 (167) 4.4 预热器 (167) 4. 5 回转窑 (167) 4.6 篦式冷却机 (168) 4. 7 链斗式输送机··· (168) 4. 9 管磨机 (168) 平板玻璃生产线设备安装 (169) 5. 2 电子秤系统 (169) 5. 4 投料机 (169) 5. 5 玻璃熔窑 (169) 5.6 搅拌器 (171) 5. 9 锡槽 (171) 墙体材料生产线设备安装 (172) 7. 1 烧结砖生产设备·. (172) 7.2蒸压砖(砌块)生产设备 (172) 7.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设备 (173) 7.4混凝土砌块生产设备 (173)

8玻璃纤维生产线设备安装

8. 2 电子秤 (174) 8.3 气力混合(输送)系统··.. (174) 8.5 窑炉 (174) 8.6 金属换热器 (175) 8. 9 络纱机 (176) 8.10 抢线机 (176) 附录A 钢卷尺测量的修正值 (177) 附录 C 砂墩的制作方法 (178) 附录D1 设备润滑及用油 (179)

3.2.1规定建设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实行设备检查交接制度,主要

3.2.1规定建设单位和安装单位应实行设备检查交接制度,主要 目的是保证设备安装质量和工程进度,以便能事先发现问题,提前 处理,

3.2.3建设单位将随机所带的技术文件及产品合格证提供给安

3.2.7本条规定的目的是避免因拆除防护造成零部件

3.4.1本条第4款第3项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两端基础中心 位置,再确定中间各基础的中心线。当用钢卷尺测量横向中心线 的距离时,测量值需要进行修正

3.6设备就位与地脚螺栓孔灌浆及养护

3.6.2本条第9款第2项规定了测量气温,以避免因温差过大造 成测量误差。 3.6.4本条第3款的规定是为了在灌浆完毕后方便加水养护,并 有利于二次灌浆的结合。

3.8设备单机空载试运转

4. 1. 1本条对侧式堆料机的安装做出了规定。

1本款对垫板、轨道的安装做出了规定。 1)考虑到胶带输送机与堆料机属于关联设备的关系,本项对 维料机安装时的空间定位尺寸充许偏差做出了规定。 8)轨道和垫板是直接贴合,轨道与垫板中间不需有任何形式 的垫片。 10)这一项规定是避免一组车挡与缓冲器接触,另一组不接触 的情况。 3表4.1.1中的第7项对车架的平面度做出的规定,是为了 防止有的车轮不能与轨道接触。 5力矩电机是有方向性的,安装时进行验证是为了防止 装反。 7本款第2项中所述的堆料机纵向中心线是指头部、尾部滚 简横向中心之间的连线。

.1.2本条对侧式取料机的安装做出了规定

2本款对刮板取料机部分的安装做出了规定。 2)输送机纵向中心线是主动链轮横向对称中心与被动链轮横 可对称中心之间的连线。 5)导槽包括中心导轮的导槽和两侧链条的导槽。 7链条中销轴与销孔通常是过盈配合,需要利用专用工具或 者按照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装配。避免锤击等不正确的装配 方法。

3本条对桥式取料机的安装做

4拱度测量仅支撑主梁两端部,除自重外在不承受其他载荷 的情况下进行。

4.1.5本条对圆形堆取料机的安装做出了规定

1中心立柱内回转推力轴承水平度偏差的检测要在纵、横中 心线对称的四个位置上进行。 4圆形堆取料机的行走车轮与端梁不平行,有一定的角度。 不同设备的角度不尽相同,安装时要执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2.2无论减速器底座与磨机主机座(或磨机基础)采用何种方 式联接和固定,减速器底座水平度都要满足减速器的要求。 4.2.6衬板与磨盘的接触率是衬板安全运行的关键,是衬板安装 的关键控制数据,需要做出明确规定

4.4.1本条对筒体组对做出了规定。

.4. 1本条对简体组对做出了为

2本款规定了设备简体纵向对接焊缝焊接后形成棱角尺寸 的要求,尽量平滑过渡,最大允许偏差不要大于2.0mm。 3本款规定是为了设备筒体在任意横断面上的直径偏差尺 寸需尽量平整

4.5.5本条第3款中的简体轴线直线度误差是指直线上要求 被检测点偏离此直线的程度。实际操作中以激光线作为测量基 准的理想直线,检测处几何中心点作为实际线上的检测点,实际 检测点偏离激光线的范围需在以激光线为中心的规定直径的 圆内。

DB34/T 5036-2015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墙体自保温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4.5.7本条第2款第4项中的焊缝的咬边总长度指的

4.6.9本条第5款中的外螺母与螺栓电焊位置指的是螺母靠螺 栓的端部。

4.7.1本条对机架安装进行了规定。 2输送机纵向中心线是指输送机头、尾架纵向中心线的 连线。 6本款所述的倾斜度是指相邻倾斜支架上轨道安装点的联 线与水平面夹角相对设计要求的偏差。现在的测量技术有了很大 进步,可以用经纬仪取代拉钢丝法进行检测。 8不同厂家的输送机结构有所不同,机架是指立柱、水平及 倾斜支架等轨道支撑结构的总成

向中心距进行安装,可以消除制造误差对安装后磨机运行的影响

向中心距进行安装,可以消除制造误差对安装后磨机运

5平板玻璃生产线设备安装

5.2.1原料仓出口设备主要是振动料斗,振动料斗一般是出厂组

5.2.1原料仓出口设备主要是振动料斗,振动料斗一般是出厂组 装好的,现场只需与料仓下口法兰连接和配电即可,所以对原规范 进行修改DBJ/T15-131-2018标准下载,着重对振动料斗与料仓接口法兰的连接做出了规定

5.4.2轨道纵向中心线以熔窑中心为基准,设备横向中心线以熔 窑1小炉中心为基准是投料机定位的基本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