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06517.3-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3部分:除盐水站.pdf

Q/SY 06517.3-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3部分:除盐水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1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6064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SY 06517.3-2016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3部分:除盐水站.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517.3—2016

浙江大学生仪楼和国能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Designstandardforthermalengineering of refining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Part 3:Demineralized water station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禾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原始资料 4.1原水资料 4.2出水资料 4.3 其他 设计原则及规模确定 5. 1 设计原则 5. 2 规模确定 工艺系统设计 6. 1 原水的预处理 6. 2 软化和除盐 6. 3 电渗析、电除盐和反渗透 设备选择 7. 1 原水预处理设备选择 7. 2 除盐设备的选择 站房布置 8. 1 般规定 8. 2 设备布置· 8. 3 管道布置· 化学药品系统· 9. 1 般规定 9. 2 酸碱系统 9. 3 超(微)滤装置及反渗透装置加药系统 9. 4 加药设备 防腐、保温 10. 1 防腐 10. 2 保温 仪表控制及水质监测 11. 1 般规定 11. 2 仪表控制 11.3水质监测

2土建、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 12.1±建 12.2电气 12.3给排水 12.4采暖通风 消防、职业安全卫生、节能节水、环保 13. 1 消防 13. 2 职业卫生安全 2 13. 3 节能节水 2 13. 4 环保 参考文献

Q/SY06517《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是炼油化工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 下6个部分: 第1部分:蒸汽系统; 第2部分:凝结水系统; 第3部分:除盐水站; 一第4部分:制冷换热站; 一第5部分:动力站;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本部分为Q/SY06517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东北炼化工程公司、中国昆仑工 程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惠山、王春峰、明宗营、李研、清鸽、董石正、谢明、濮威贤、杨善 远、苏健、祝兆辉、品、李学志。

下6个部分: 第1部分:蒸汽系统; 第2部分:凝结水系统; 第3部分:除盐水站; 一第4部分:制冷换热站; 第5部分:动力站; 第6部分:余热回收站。 本部分为Q/SY06517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东北炼化工程公司、中国昆仑工 程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惠山、王春峰、明宗营、李研、清鸽、董石正、谢明、濮威贤、杨善 远、苏健、祝兆辉、品桦、李学志

炼油化工工程热工设计规范 第3部分:除盐水站

Q/SY06517的本部分规定了蒸汽锅炉和工艺生产装置所需除盐水站及除盐水系统设计的技术 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新建、扩建或 改建项目的除盐水站设计。 本部分不适用于海水淡化和凝结水处理设计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 牛。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4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HG/T 20654 化工企业化学水处理系统检测与控制设计条件技术规定 SH/T3117 石油化工设计热力工质消耗量计算方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水rawwater 未经任何处理或进入水厂待处理的水。 3.2 软化水softenedwater 除掉大部分或全部钙、镁离子后的水。 3.3 除盐水demineralizedwater 通过不同水处理工艺系统,去除悬浮物和无机阳、阴离子等水中杂质后,所得的成品水统称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水rawwater 未经任何处理或进入水厂待处理的水。 3.2 软化水softenedwater 除掉大部分或全部钙、镁离子后的水。 3.3 除盐水demineralizedwater 通过不同水处理工艺系统,去除悬浮物和无机阳、阴离子等水中杂质后,所得的成品水统称

4.1.1设计前应取得建设单位提供的供水处理用的当地的原水水质全分析资料,采用地表水时应为 全年各月(共12份)水质全分析资料,采用地下水时应有全年各季(共4份)水质全分析资料,并 选择有代表性的水质作为设计水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于地表水,应了解历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变化规律及可能被污染的情况,取得相应的 水质全分析资料。 b) 对受海水倒灌或农田排灌影响的水源,应掌握由此而引起的水质变化情况;对石灰岩地区 的地下水,应了解其水质的稳定性。当采用再生水时,应掌握其来源和组成,了解其深度 处理情况。 .1.2有备用水源时,还需取得备用水源资料。 13应对值水水质盗进探核以促证摄供的水质盗为全板的盗料

4.1.2有备用水源时、还需取得备用水源资

4.2.1在设计时,应取得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水温的要求。间断负荷应了解使用频率和时间。 4.2.2水处理装置的出水质量除满足4.2.1的要求外,高中压锅炉用水还应符合GB/T12145的 规定。

4.3.1应收集有关的水处理设备、材料(包括防腐材料)、药剂、树脂、填充料、滤料、阀门及仪表 等技术资料及产品质量、价格、包装和运输方式等 4.3.2改扩建工程应了解原有除盐水站的系统和设备布置、运行情况等,并尽可能予以利用。

5.1.1设计除盐水站时,应执行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结合工程 特点,合理选用水资源、水处理工艺,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用地,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 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便于安装、操作和维修,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安全适用。 5.1.2除盐水系统的选择及其布置应根据炼油化工企业建设规划、生产要求全面考虑,并经技术经 济比较,确定是否分期建设。当为分期建设时,设计中应预留扩建条件。 5.1.3除盐水站的设计规模,应根据动力站(或锅炉房)、炼油化工企业内的余热锅炉、蒸汽发生器 以及工艺装置对除盐水(或软化水)的需要量确定,并可根据需要适当考虑发展余地。 5.1.4除盐水站的设计,必须在原水水质分析资料落实的基础上进行。 5.1.5 除盐水站的扩建或改建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建(构)筑物和水处理设施。 5.1.6 除盐水站的位置宜按下列原则规定: a) 除盐水站的规模在50m/h以下,处理流程简单,可布置在锅炉房或其他建筑物内。 b) 除盐水站的规模在50m"/h以上或预处理流程复杂时,可设计在独立的建筑物内。 除盐水站建筑物不应与产生大量灰尘的车间靠近。 d 除盐水站应有足够的自然采光。 5.1.7 水处理设备宜布置在室内。当露天布置时,运行操作处、取样装置、仪表阀门等应尽量集中

a) 计算负荷应为连续负荷、间断负荷的折算负荷的总和 间断负荷的折算负荷宜按两个可能同时出现的最大间断负荷之和取值。 仅为开停工负荷应在备注中说明,明确一次用量和使用时间。 d) 对于使用不同水质要求的装置应分别计算,设计时可选用一级除盐水供水或二级 供水。

5.2.2除盐水站规模应满足全厂正常除盐水负荷和开工负荷等各种工况,并应考虑凝结水回收利

2.3除盐水设备的能力主要应根据全厂除盐水负荷的大小确定。设备的型号、台数和除盐水储 容量,应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大小,对除盐水质量的要求以及用水特点,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较 定。

5.2.4应考虑开工时污染凝结水无法回收的特殊工况

6.1.1除盐水站应根据水质全分析资料、水源季节性变化的规律,和外界环境对水质可能产生的影 响,净水场处理工艺等因素,以及后续水处理对预处理的要求,并参考类似厂的运行经验,通过技术 经济比较合理确定原水预处理系统, 6.1.2原水预处理设备的出力应根据后续水处理系统最大进水量及其他工艺用水量的总和确定,并 考虑自用水量。 6.1.3预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应满足除盐系统进水水质的要求,除盐系统进水水质的要求见表1和表 2的规定,

表1离子交换除盐和电除盐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

工程选用时,电除盐的进水水质要求,应根据其设计导则和类似运行经验确定, 强碱IⅡI型树脂、丙烯酸树脂的进水水温应不大于35℃。 对弱酸离子交换器可适当放宽

6.1.4原水预处理方案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表2反渗透的进水水质要求

同时满足在膜寿命期内总剂量小于1000h·mg/L。 b铁的氧化速度取决于铁的含量、水中溶氧浓度和水的pH值。在投加某些阻垢剂时可以允许有较高值,需要 核实阻垢剂性能。

1.5当采用常规预处理系统不易 (微)滤装置的进水水质要求见表3。

表3超(微)滤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

、过滤器反冲洗宜用滤后水或反渗透产生的浓水 冷地区,当冬季原水温度较低时,应考虑水温对膜

2.1软化和除盐系统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除盐系统的选择应根据进水水质条件和出水水质要求、处理水量、当地化学药品的供应情况 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b 软化、除盐系统的出水量应根据供水量加系统的自用水量确定。 C 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应按树脂性能曲线或参照类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 d 水处理系统和设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化学品的 消耗用量,应减少废酸、废碱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奥运村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应采取处理和处置措施 2.2 软化和除盐系统可参照表4、表5进行选择。 2.3当进水碳酸盐硬度大于4mmol/L或强酸阴离子总和大于2mmol/L时,宜采用弱酸树脂处 弱酸离子交换宜采用顺流再生方式。 2.4为提高出水质量,降低再生药剂的消耗量和减少废酸、废碱的排放,宜选用对流再生离子交 器(对流固定床、浮动床等)。床型选择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其进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软化和除盐系统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理。弱酸离子交换宜采用顺流再生方式。

注1:H一氢离子交换器;Na一钠离子交换器(Na1一一级钠,Na2一二级钠);D一除二氧化碳器;CaO一石 灰处理。 注2:氢离子交换剂只能用于磺化煤不足量再生或弱酸树脂。

2.10离子交换器使用的压缩空气气源应有除油及稳压措施。 2.11离子交换除盐系统进水的CODMm>2mg/L时,可选用抗有机物污染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6.2.12对无预除盐的离子交换除盐系统,碱再生液宜加热,加热温度可根据阴树脂的耐温性能确 定,一般可为35℃~40℃, 6.2.13采用离子交换制备除盐水时,阳、阴离子交换器装填树脂高度应根据原水水质计算确定。这 样可使阳、阴离子交换器失效基本同步,同时可节省再生剂以及中和用的酸碱。 6.2.14过滤器、交换器反洗进水或排水宜设限流措施

中建总公司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分条或分块安装法(21P).doc电渗析、电除盐和反渗逻

5.3.1当进水含盐量大于500mg/L时,宜采用反渗透或电渗析处理。当进水含盐量小于500mg/L 寸,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可采用反渗透或电渗析处理 .3.2确定电渗析器的出水量应留有20%30%余量。当电渗析器的数量为5台及以下时,宜设 台备用;当为5台及以上时,应设2台备用。 .3.3电渗析器出口应有事故停水报警或自动切断直流电的设施。 .3.4电渗析器出口管的最高处宜设真空破坏阀或在倒装的U型管上部设排水管。 5.3.5电渗析器的进口压力宜小于0.29MPa,并保持压力稳定。 .3.6电渗析器应设倒换电极和酸洗设备,酸洗用的浓度应小于3%。 .3.7反渗透、电除盐装置的出力宜留有30%~50%余量或根据用水特点确定。 .3.8 反渗透装置并联使用时,应保证各反渗透器进水端进水均匀,反渗透装置宜连续运行, .3.9 反渗透装置不宜少于2套,各套反渗透装置的保安过滤器、反渗透给水泵应独立设置,并与 反渗透装置串联连接。 .3.10 使用反渗透装置需注意以下问题: a) 反渗透装置宜连续运行,停运时应进行冲洗。反渗透装置并联使用时,应保证各反渗透器进 水端进水均匀 b) 反渗透装置的保安过滤器、高压泵、膜装置等宜按单元制设计。 c) 反渗透各段应分别设置清洗接口。 d) 反渗透系统保安过滤器的精度不应低于5um。保安过滤器的滤芯应便于快速更换,不宜采 用带反洗功能的保安过滤器。 e 反渗透装置的高压泵出口处,应设置稳压装置和压力开关报警,在进水管、浓水管上,宜设 置止回阀,在出水侧应有阀门。 反渗透装置应设置加药和清洗设置。 g 保安过滤器、反渗透给水泵宜选用不锈钢材质。 反渗透装置出口背压不宜过高。当出口背压超过设备要求时,应增加保护膜组件的措施。 在寒冷地区,当冬季原水温度较低时,应考虑水温对膜通量的影响及设置相应的措施。 .3.11 反渗透加电除盐(EDI)工艺适用酸、碱供应困难和无酸碱排放对环保要求高的地区。 .3.12 电除盐装置不宜少于2套,水的回收率应大于90%,浓水宜回收至反渗透系统进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