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7956.23-2019 消防车 第23部分:供气消防车

GB 7956.23-2019 消防车 第23部分:供气消防车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71.1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604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7956.23-2019 消防车 第23部分:供气消防车

ICS,13.220.10 C 84

GB 7956.23—2019

GB/T 6150.13-2022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和DDTC-Ag分光光度法.pdfFire fighting vehiclesPart 23: Compressed air supply fire fighting veh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7956.23—2019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运输和贮存

GB 7956.232019

本部分的第4章、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B7956《消防车》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第2部分:水罐消防车; 5AG 第3部分:泡沫消防车; 第4部分:干粉消防车; 第5部分:气体消防车; 第6部分: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 第7部分:泵浦消防车; 第12部分:举高消防车; 第14部分:抢险救援消防车; 一一 第16部分:照明消防车; 一第17部分:排烟消防车; 一 一第23部分:供气消防车; 本部分为GB7956的第2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牡丹江森田特种车辆改装 有限责任公司、汉纬尔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普瑞格斯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义重、张全灵、田永祥、王长伟、朱义、安冰、万明、凌新亮、沈旸、李洪林, 王浩楠。

本部分的第4章、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B7956《消防车》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第2部分:水罐消防车; SZC 第3部分:泡沫消防车; 一 第4部分:干粉消防车; 一第5部分:气体消防车; 一 第6部分: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 一 第7部分:泵浦消防车; 一 第12部分:举高消防车; 第14部分:抢险救援消防车; 一一 第16部分:照明消防车; 一第17部分:排烟消防车; 一第23部分:供气消防车; 本部分为GB7956的第2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牡丹江森田特种车辆改装 限责任公司、汉纬尔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普瑞格斯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义重、张全灵、田永祥、王长伟、朱义、安冰、万明、凌新亮、沈旸、李洪林, 浩楠。

本部分为GB7956的第2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牡丹江森田特种车辆改 限责任公司、汉纬尔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普瑞格斯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义重、张全灵、田永祥、王长伟、朱义、安冰、万明、凌新亮、沈旸、李洪 浩楠。

GB 7956.232019

消防车第23部分:供气消防

方车第23部分:供气消防车

GB7956的本部分规定了供气消防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供气消防车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所有部分)压力容器 GB/T5099(所有部分)钢质无缝气瓶 GB7956.1一2014消防车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15052一2010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 JB/T6441—2008压缩机用安全阀 JB/T10683一2006中、高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供气消防车(以下简称供气车)除应符合GB7956.1一2014中第5章的要求外,还应符合本部分的 要求

4.2.1高压空气压缩机(以下简称空压机)操作处和高压储气瓶组(以下简称钢瓶组)应设压力显示 装置。 4.2.2应在操作人员可见处设置空压机和钢瓶组的文字或图示操作说明及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包 含下列内容: a)空气净化系统滤芯更换周期的内容; b)操作说明和警示说明应使用不同的颜色或不同大小的字体加以区分; C) 对于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操作应设警示标识,警示标识的颜色应符合GB/T15052一2010第9 章的规定,字体大小应使操作人员清晰阅读; d)应在操作人员可见处标出压缩空气从空压机至钢瓶组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瓶(以下简称气瓶) 的流向和设施简图,尺寸不应小于400mm×200mm或面积不应小于800cm。 4.2.3供气车的空压机、钢瓶组和压缩空气连接管路应便于检查和维修。 4.2.4 备用气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备用气瓶储存架上应安装保护桶,保护桶应能够容纳整个备用气瓶,且方便取出; b) 备用气瓶储存架应安装牢固,安装位置应通风,附近不应有高于60℃的热源、不应有腐蚀性物 品及运动物体; C) 备用气瓶保护桶内应衬减震板,并可排除桶内积水; d)在车辆行驶状态下,储存架应能保障备用气瓶不发生滚动和窜动。 4.2.5冬季最低气温低于一5℃的地区,空压机应有加热保温的措施,

4.2.1高压空气压缩机(以下简称空压机)操作处和高压储气瓶组(以下简称钢瓶组)应设压力显示

共气车的底盘改制应符合GB7956.1一2014中5.4的要求。

4.4.1.1操作处的噪声不应大于95dB(A) 4.4.1.2供气车高温或高速旋转部件应设防护措施。 4.4.1.3供气系统各部件应固定可靠。 4.4.1.4供气系统各部件应便于操作、更换、检查、设定和维修 4.4.1.5供气系统各仪表、阀门等部件功能和状态均应标识清晰

GB 7956.232019

4.4.2.1阀门、联接件和管路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空压机的额定工作压力。 4.4.2.2高压硬管管路应每隔400mm进行固定,高压管路若有交叉,交叉处不应相互接触 4.4.2.3操作仪表板应面向操作者位置

4.4.3.1空压机用安全阀应符合JB/T6441一2008的规定 4.4.3.2 空压机和原动机公共底座应通过减震装置与车辆连接,公共底座应有起吊装置。 4.4.3.3 采用皮带传动的空压机应可调节皮带松紧度。 4.4.3.4 空压机每级后应安装安全阀。 4.4.3.5 空压机应设油水分离器和自动排污阀。 4.4.3.6 在空压机额定流量和压力下,供气车连续6h可靠性运转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在连续运转试验过程中,发动机转速不应超过发动机的额定转速: b) 发动机无异响、过度振动、漏水、漏油、漏气等异常现象;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小于90℃; 发动机机油温度小于95℃。 4.4.3.7 采用电动机驱动的,在连续运转试验过程中,电动机无异响、过度振动等 4.4.3.8 3环境温度高于0℃时,空压机末级冷却器出 气温度不应超过环境温度加

4.4.4.1取气口应位于不受污染的区域。 4.4.4.2取气口与发动机排气口距离应大于1500mm。 4.4.4.3取气口高于车顶时,取气口与车体距离应大于200mm,并应设防雨和防尘措施。 4.4.4.4空压机空气取气口至进气口间应安装空气滤清器, 4.4.4.5取气口至进气口的气路和空气滤清器应便于拆卸、更换

4.4.5控制系统要求

4.4.5.1空压机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自动停止空压机且能避免自动重新启动,并有声光报警: a 润滑油油位或油压过低; b) 排气温度高于规定值; c 排气压力高于规定上限值。 4.4.5.2 空压机应配备下列设备或显示功能: a) 控制最大工作压力和空压机起停的压力传感器; b) 每个压缩级后的级间压力指示装置; 排气压力指示装置; d) 压力润滑空压机的油压表或非压力润滑空压机的油位指示器或油位开关; e) 电子非可复位式计时器; f 紧急停机装置。 4.4.5.3 电机驱动空压机应配备下列装置: 电机过裁保护功能的启动器:

b)恢复供电后避免自动重启的保护装置 c)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短路保护、漏电保护、接地装置

4.4.6.1钢瓶应符合GB/T150及GB/T5099的规定。 4.4.6.2 钢瓶组上应设低压报警功能JC/T 2461-2018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当钢瓶内气压低于规定值时,应提供声光报警。 4.4.6.3 钢瓶组应安装安全阀和压力表,每个钢瓶上应安装截止阀。 4.4.6.4 应在明显位置处设置标识,内容为“高压MPa呼吸空气”。在操作人员可见处永久固定具 有以下内容的标牌: a) 钢瓶的水压试验周期; b) 钢瓶的外部检查周期; C) 钢瓶的内部检查周期; 压力表、安全阀的校准周期。 4.4.6.5 钢瓶组安装位置应远离发热、运动等可能导致气瓶损伤的部件。 4.4.6.6 钢瓶组与安装框架之间应有减震措施。 4.4.6.7 钢瓶组应便于操作、检修

4.4.7充气防护箱要求

4.4.7.1充气防护箱上的每个充气位应设置压力表、充气阀和放空阀,并设置永久固定的说明标牌。 4.4.7.2 充气防护箱应设减压阀和安全阀,减压阀应有避免误操作的措施,并设置永久固定警示标牌 4.4.7.3充气防护箱与气瓶接触处应用柔软的材料包覆。 4.4.7.4充气防护箱应具有安全锁止功能和防止误开功能,充气防护箱门打开后应能自动切断气源。 4.4.7.5充气防护箱钢板厚度不应小于5mm,其结构应能将气流导向远离人员的方向,并直接排向车 体外部。 4.4.7.6 当气瓶充满时,应有声光报警信号

4.4.8空气净化装置要求

4.4.8.1空气净化装置应配备空气品质检测仪。 4.4.8.2净化系统应便于更换滤芯, 4.4.8.3净化系统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发热、运动等可能导致净化系统损伤的部件

4.4.8.1空气净化装置应配备空气品质检测仪。

GB/T 13747.10-2022 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钨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4.4.9气瓶充气时间

气瓶充气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气瓶充气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