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287-2020 乘用车集装箱运输技术要求

JT/T 1287-2020 乘用车集装箱运输技术要求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846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T 1287-2020 乘用车集装箱运输技术要求

JT/T 12872020

乘用车集装箱运输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of passenger cars

T/GRM 015-2021 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微生物复垦 技术规程.pdf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装/卸载场地· 人员及着装 运输装备 装载 运输过程 卸载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乘用车承载装置强度载荷示意图 附录B(资料性附录) 乘用车运输架类型及相关示意图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辽宁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大连市航运和 物流发展服务中心、大连市标准化研究院、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 限公司、大连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重新、**刚、于德水、*晓峰、代海岩、徐磊、雷炎祥、袁会武、郭松、杨雪峰 张蔚芳、赵若彤、贾佃精、王高青、王建伟、赵建有、孙敬安、王凯、朱荣涛、赵春晖、隋军、杨继敏、夏挺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辽宁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大连市航运和 物流发展服务中心、大连市标准化研究院、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 限公司、大连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重新、**刚、于德水、*晓峰、代海岩、徐磊、雷炎祥、袁会武、郭松、杨雪峰 张蔚芳、赵若彤、贾佃精、王高青、王建伟、赵建有、孙敬安、王凯、朱荣涛、赵春晖、隋军、杨继敏、夏挺

JT/T1287—2020乘用车集装箱运输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集装箱运输的装/卸载场地、人员及着装、运输装备、装载、运输过程、卸载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ISO通用集装箱、乘用车运输专用集装箱、集装箱与乘用车运输架组合的乘用车多式联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13: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 1835系列1集装箱角件GB/T 1836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B/T 5338系列1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集装箱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7770集装箱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20653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GB/T31083乘用车公路运输栓紧带式固定技术要求JT/T1092货物多式联运术语3术语和定义GB7258、JT/T10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乘用车passengercar设计和制造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人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可以装置一定的专用设备或器具,也可以牵引一辆中置轴挂车[GB7258—2017,定义3.2.1.1]JT3.2ISO通用集装箱ISO general purpose container按照现行ISO标准生产的通用集装箱。注:本标准定义的ISO通用集装箱包括GB/T5338规定的通用集装箱和GB/T17770规定的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3.3乘用车运输专用集装箱specialcontainerforpassengercartransport设计和制造上主要用于乘用车运输的集装箱。1

用车运果 rackforpassengercartranspor 配合集装箱使用且能承载乘用车的支架。 3.5 多式联运 intermodal transport 货物由一种且不变的运载单元装载,相继以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运输,并且在转换运输方式的过程 中不对货物本身进行操作的运输形式。 [JT/T 1092—2016,定义 2.2]

货物由一种且不变的运载单元装载,相继以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运输,并且在转换运输方式的过 不对货物本身进行操作的运输形式。 「.JT/T 10922016.定义 2.2]

4.1应选择适宜的环境设立乘用车装/卸载场地,场地应安全、无污染,并具备独立作业区域等。 4.2装/卸载场地内应有保证乘用车装/卸载的平坦硬化地面,应有堆放、作业等场地及通道。作业场 地的空间应能保证作业无阻碍。 4.3乘用车装/卸载场地宜为物联网、无人操作等先进作业方式预留动力、网络等基础设施或接口

5.1作业人员包括现场指挥人员、乘用车驾驶人员、乘用车运输架(以下简称“运输架”)操作人员、乘 用车及运输架的拴固、拆卸、检查等人员。 5.2作业人员应接受过乘用车装/卸载操作技能培训,并能按照规范进行作业, 5.3作业人员所着工装(含服装、帽、鞋、手套等)应符合GB/T11651、GB20653要求,应能保护人身安 全、便于作业,不应污损和划伤车身。

6. 1. 1通用要求

6.1.1.1宜选用符合GB/T1413、GB/T5338规定的1AAA、1EEE等型号的ISO通用集装箱或乘用车 运输专用集装箱。空陆联运的集装箱应为GB/T17770规定的1C/1CX、1D/1DX等型号的ISO通用集 装箱。 6.1.1.2箱体应无影响乘用车装/卸的变形、开裂及其他缺陷,地板应平整,箱内应清洁无污损,系留 装置应无开焊、裂纹或断裂。

6.1.2乘用车专用集装箱

6.1.2.1外部尺寸应满足GB1589及多式联运相关运输方式的限界和管理要求。 6.1.2.2宜依照GB/T1836规定的方法标打外部尺寸、额定质量、作业要求等代码、识别和标记。 6.1.2.3箱体上对应IS0通用集装箱的角件位置应具有与GB/T1835中集装箱角件相同尺寸的顶孔 和底孔。 6.1.2.4箱内应具有系留装置,每件系留装置的抗拉能力应不小于15kN。 6.1.2.5箱内应具有集成的上层乘用车承载装置,承载装置应能上下顺畅调整,每侧任意4m长度范 围内的承载能力应不小于20kN载荷,示意图见附录A。

地板应采用防滑设计(如使用花纹钢地板等)。

6.2.1叉车应具有全自由提升门架(进货柜门架)。 6.2.2额定叉运质量应不小于3.5t,且宜不大于5t。 6.2.3叉齿长度宜为1200mm~1500mm,宽度宜不大于160mm,最大厚度宜不大于70mm;叉齿应具 有横移功能,

6.2.1叉车应具有全自由提升门架(进货柜门架)。

6.3.1运输架设计额定载荷应不小于20kN,其结构强度应满足相关运输方式的安全要求。运输架类 型及相关示意图见附录B。 6.3.2运输架应具备使乘用车不发生移动的车轮限位装置和系留装置,其结构强度应满足相关运输 方式的安全要求。

型及相关示意图见附录B。 6.3.2运输架应具备使乘用车不发生移动的车轮限位装置和系留装置,其结构强度应满足相关运输 方式的安全要求。 6.3.3运输架应设置升降作业防坠落、防触顶等安全保护装置。 6.3.4运输架应具有堆码结构。

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6.3.3运输架应设置升降作业防坠落、防触顶等安全保护装置。 6.3.4运输架应具有堆码结构。 2 5一运输加应在明显位累标明产只规格一领定载益限位标汇等持 然断信百

捆绑带应符合GB/T31083的相关量 用于乘用车轮胎固定或运输架与集装箱之间的拴固 时,捆绑带的破断拉力应不小于20kN,宽度应不小于50mm

7.1首次装载乘用车新车型时,应根据乘用车整备质量、外廓尺寸、轴距、轮胎直径及不同运输方式和 乘用车托运人的要求等确定装载方案,并按照操作手册进行作业。 7.2装载前,应检查运输架的状态是否良好,不应使用有损坏、缺陷、变形等异常情况的运输架。 7.3装载前,集装箱门前应配备渡板,以便叉车或乘用车进出集装箱。 7.4装载时,乘用车驾驶和运输架操作等人员应按照现场指挥人员的指令作业,在驶人集装箱或运输 梁时控制车速,并在拴固过程中避免乘用车受到损伤。 7.5运输架应使用捆绑带、挡块或其自身结构等固定在集装箱内,且纵问、横向及垂直方向的拴固强 度应满足相关运输方式的安全要求。 7.6在集装箱内不使用运输架装载乘用车时,应采用捆绑带和轮挡组合方式进行拴固。 7.7装载后,乘用车之间、乘用车车身与运输架之间、乘用车与集装箱内壁之间的安全间隙应不小 干60mm

7.8装载后应检查确认下列内容:

a) 运输架各调整部件定位销固定是否可靠; 乘用车与运输架、运输架与集装箱之间的拴固是否可靠: 乘用车与集装箱之间的拴固是否可靠(不使用运输架时)

JT/T 12872020

a) 铁路运输宜使用平集共用车和集装箱专用车装运; b) 公路运输宜使用集装箱半挂车装运; 水路运输宜使用集装箱船或有集装箱装载专用区域的船舶装运; d 航空运输宜使用宽体飞机的下货舱或主货舱装运SL 731-2015 水利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并根据货物性质、质量、尺寸等选用合适的 运输机型、货舱及装载固定方式。 3.2 集装箱应可靠地拴固于运输工具上。 8.3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集装箱发生碰撞、雨水浸泡和接触腐蚀性物质等情况。 8.4 宜采用信息技术对运输过程进行全程跟踪。

9.1卸载前,应检查集装箱、拴固、乘用车、运输架是否损坏或存在异常。 9.2卸载时,乘用车驾驶和运输架操作等人员应按照现场指挥人员的要求作业,在驶出集装箱或运输 架时控制车速,并在拆卸过程中避免乘用车受到损伤。 9.3卸载后,运输架、捆绑带应妥要善放置。运输架成垛叉运时,不应超过操作手册规定的一次叉运数 量,防止出现损坏。捆绑带应避免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尤其是高温、目晒、雨雪等天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