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344-2019-T:加油站在役油罐防渗漏改造工程技术标准(无水印,带书签)

GB 51344-2019-T:加油站在役油罐防渗漏改造工程技术标准(无水印,带书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50.1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083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1344-2019-T:加油站在役油罐防渗漏改造工程技术标准(无水印,带书签)

.8内罐壁厚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8内罐壁厚检验应符合下列

1内罐内壁与外壁应分别进行壁厚检验; 2 壁厚检验应采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无损测厚仪; 3厚度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厚度,且厚度最小值不应低于设 计厚度的90%; 4每平方米区域内检测点数不应少于1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图审查要点解析 2018年,检测不合格的区 域应加倍进行检测,并应修补合格。 6.1.9内罐施工完毕后应以自测进行表观检验,内罐表面应平

6.1.9内罐施工完毕后应以目测进行表观检验,内罐表 整,无气泡、流挂、皱折等缺陷;同种材料的颜色应均匀一致 白等现象。

1采用环氧树脂基材料的内罐,当硬度检验方法采用 家标准《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3854时,巴 实测值不应低于35;当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塑料和硬橡胶

6.2.1混凝土基层处理后的表面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表6.2.1

6.2.1混凝土基层处理后的表面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表6.2.1 的规定。

混凝土基层处理后的表面基层质

侧墙面抽查数量不得少于3处·大于50m²的.应多抽查1处;每个隔池的池 抽数量不得少于3处

6.2.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渗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6.2.2

6.2.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渗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表 的规定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渗层的施工

:1诺胶量应任施十迎程中检验。 2漏点、面层胶料、黏结度和厚度应在防渗层最后一道施工程序完成并充分 固化后进行检验,

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GB/T2411时,邵氏硬度D实 测值不应低于65。 2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材料的内罐,硬度检 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 3854的有关规定,巴氏硬度实测值不应低于35。 3检测点不应少于10个。 6.1.11内罐施工完毕后,应以干燥、清洁的空气为检测介质进行 气密性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向内罐空间缓慢加压至35kPa,保压12h,以压力稳定 为合格; 2当内罐采用真空法渗漏检测系统时,应对中间层进行抽真 空检验,其真空压力绝对值不得低于当地大气压的80%,并保压 I2h,以压力稳定为合格; 3当内罐采用正压法渗漏检测系统时,应对内罐中间层缓慢 加压至35kPa或1.2倍的运行压力两者间的最大值,保压12h,以 压力稳定为合格: 4当内罐采用液媒法渗漏检测系统时,应对内罐中间层缓慢 加压至35kPa,保压12h,以压力稳定为合格。 6.1.12内罐施工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对内罐中间层容积进行 检验: 1采用真空或压力渗漏检测系统时,内罐中间层容积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 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B/T30040.7的有 关规定进行检测; 2采用液媒渗漏检测系统时,检测液的体积不应小于内罐中 间层容积设计值的80%。 6.1.13当内罐的内表面采用导静电涂层时,应采用涂料表面电 阻测试仪进行检测,表面电阻率不应大于1×10"2;当采用金属体 消除罐内油品整由时温人油品的全属体主面和应饰合现行国家

6.1.13当内罐的内表面采用导静电涂层时,应采用涂料

6.3.1防渗漏改造工程应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并签学确认。 6.3.2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工程验收,在役油罐防渗漏改造 工程验收文件应符合表 6. 3. 2 的要求。

在役油罐防渗漏改造工程验收文

注:“”表示需要,“×”表示不需要。

内罐型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A

表 A. 0. 1 内罐型式检验项目

注""表示需要“×”表示不需要。

A.0.2树脂浇铸体、中间层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作应采用与 内罐相同的材料、配比和成型工艺。 A.0.3共结构内罐的试验外罐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外罐的缺陷不应超过本标准第4.1.1条的规定。 2试验外罐应正常使用1年以上,或通过下列条件进行模拟: 1)外罐内注人不少于1/4容积的淡水,保持90d,或注人质 量比为5%盐水,保持30d; 2)外罐储放淡水或盐水后,罐内液体的平均温度不应低于 20℃,且罐顶人孔应保持打开状态

3试验外罐底部中心和其中一个封头底部拐角处各开一个 直径为70mm的测试孔。 A.0.4共结构内罐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共结构内罐的制作应符合本标准的设计要求; 2共结构内罐制作前和制作过程中,应封闭试验外罐上的测 试孔; 3 共结构内罐制作完成后,应打开试验外罐上的测试孔。 A.0.5 自结构内罐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自结构内罐的制作应符合本标准的设计要求; 2 自结构内罐制作完成后,应移除外罐。 A.0.6 内罐应进行负载检验。负载检验前,应将内罐按实际安 装和抗浮要求安装在测试坑内,测试坑的上沿应高于罐顶0.2m 及以上。 z± 云

式中:P, 共结构内罐和自结构内罐保持18h的真空度(kPa); P2一 共结构内罐保持5min的真空度(kPa): P一自结构内罐保持5min 的真空度(kPa);

H一罐顶计算埋深(m)。 注:实际工程中,当罐顶至地面的荷载都作用在罐体上时.H应取罐顶至地面的埋 深;当罐顶以上有钢筋混凝土板支撑结构时.H可取板下的覆土深度·板下覆 土深度小于或等于0.9m时,H应取0.9m。 3检验时·应先对内罐中间层抽真空(绝对值)至大于罐内真 空检验值(绝对值),并保持到罐内负压检验结束。 A.0.8负载检验、气密性检验和中间层容积检验合格后,应按下 列要求对内罐进行壁厚检验: 1在内罐封头和筒体区域随机切取尺寸不小于50mm× 50mm的样块各一块; 2应采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测厚仪对样块厚度进行测 量,测量点不应少十5个; 3实测壁厚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厚度,且最小值不应低于 设计厚度的90%。 A.0.9自结构内罐应进行树脂含量检验,树脂含量检验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2577 的有关规定,实测树脂含量应符合本标准第4.3.7条第2款的有 关规定。 A.0.10样块及内罐应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检验,红外光谱特征峰

寿体性能指标应符合表B.0.1

表B.0.1树脂浇铸体性能指标

注:1 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的有效试验数据不应少于 均值应符合表中的 要求。弯曲强度的单值不应小于平均值的85%,冲击强度的单值不应小于 平均值的70%。 2存储油品和模拟介质应符合表B.0.2的要求

泡介质应符合表B.0.2的规定

表 B.0.2 浸泡介质

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C.0.1

表C.0.1中间层材料性能指标

注:1浸泡后平压强度指室温条件下分别在水中、存储油品和模拟介质中浸泡 112d后的平压强度。

D.0.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性能检验应进行热空气老化试 温冲击试验和浸泡试验。

D.0.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热空气老化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尺寸为650mm×250mm的样坏1个,切割该样坏尺寸 为150mm×250mm试样和尺寸为450mm×250mm试样各一个, 尺寸为150mm×250mm的试样宜作为验收试样,尺寸为 450mm×250mm的试样宜作为性能检验试样。 2从验收试样上切出不少于5个平行试样,并应分别进行弯 曲强度试验。 3性能检验试样切口应采用同树脂进行封边后,将其在温 度为70℃的空气循环烤箱中分别放置30d、90d和180d,每一工况 结束后,应从检验试验上切出不少于5个平行试样,并应分别进行 弯曲强度试验,弯曲强度保留率不应低于80%

D.0.3低温冲击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内罐内壁和外壁上各切取出20个低温冲击试验试样, 试样尺寸宜为300mm×250mm,样坏250mm的边应与油罐轴向 平行,每10个试样为一组,一组作为验收试样,另一组作为性能检 验试样。 2将性能检验试样在温度一30C的冷冻箱内放置16h.取出 后和验收试样分别固定在两个内径为108mm的钢圈之间,分别 使用一个540g的钢球从1.8m的高度自由撞击试样正面。 3低温冲击试验后,每组性能检验试样与验收试样试验后无 裂纹和脱层为合格。

D.0.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浸泡试验应符合下

.1防渗漏改造工程施工交底记录表应符合见表E.0.1

表F.0.1工程施工交底记录表

0.2防渗漏改造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符合见表E.0. 定

表E,0.2工程质验收记录表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5004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 《乙烯基酯树脂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GB/I50590 《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GB/T1453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 维增强复合材料》GB/T1634.2 《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部氏硬度)》GB/1 2411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GB/T256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2577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3854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GB/1 3857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7692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8237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 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 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8923.1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5004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 《乙烯基酯树脂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GB/I50590 《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GB/T1453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 维增强复合材料》GB/T1634.2 《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部氏硬度)》GB/1 2411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GB/T256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2577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3854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GB/1 3857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7692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8237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 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 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8923.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 性第2部分:磨料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测定方 法比较样块法》GB/T13288.2 《双酚A型环氧树脂》GB/T13657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十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GB/T17470 《车用汽油》GB17930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18369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GB/T18370 《车用柴油》GB19147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1部分:通则》GB/130040.1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GB/T 30040.3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

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B/T30040.7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技术通则》GB/T32199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3010

渗漏外套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B/T30040.7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技术通则》GB/T32199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3010

《加油站在役油罐防渗漏改造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4一 2019,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2月13日以第32号公告批准 发布。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对我国加油站的在役油罐防渗漏 政造工程技术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加油站油罐防 渗漏改造工程技术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 术标准。 为厂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加油站在役油罐防渗漏改 造工程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 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 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法律效力,仅供使 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术 语 39 基本规定 ( 40 ) 设 计 (41) 4. 1 一般规定 ( 41 ) 4.2 防渗漏材料选用 (41 ) 4.3 内罐设计 ( 41 ) 4. 4 防渗罐池设计· (43 ) 4.5 内罐渗漏检测系统 ( 43 ) 施 工 Q (44) 5. 1 一般规定 (44 ) 5. 2 内罐施工 (44 ) 5. 3 防渗罐池施工 (45) 检验与验收 (46)) 6. 1 内罐施工检验·· (46) 附录A内罐型式检验 47

2.0.2、2.0.3本标准规定的内衬法,在现行国家标准《双层罐渗 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 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B/T30040.7中称为防渗漏衬里。 对衬里部分的结构,本标准称为防渗内罐(简称“内罐)。从 使用的材料可分为刚性防渗内罐和柔性防渗内罐。刚性防渗内 灌用的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环 氧树脂等;柔性防渗漏内罐用的材料包括聚氯乙烯等韧性材质,口 又适用于真空渗漏检测系统。由于我国在役油罐的罐内都有加强 结构,采用柔性防渗漏内罐适用性不强·而刚性防渗漏内罐更真有 遍的适用性,因此本标准对防渗内罐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刚性防 渗内罐。

范》GB50156制定

3.0.1加油站在役油罐防渗漏改造采用内衬法和设置防渗罐池 是国内外常用的两种方式。其中设置防渗罐池的改造方法主要是 针对质量状况良好,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 施工规范》GB50156质量要求的既有理地油罐防渗漏改造,由于 其只起到减少油罐渗漏油品扩散范围,对池内土壤仍然存在着污 染等问题,而且对污染的土壤如何处理到自前还没有一个合适的 办法,故设置防渗罐池的方式只属于过渡期间的一项措施,对既有 埋地油罐防渗漏改造的趋热是采用内衬法

确定防渗漏改造的方式、方法

3.0.3、3.0.4油罐防渗漏改造工程施工涉及多工种、多工序,特 别是内罐施工,技术复杂、专业性要求高,且属受限空间作业,风险 性也较大。因此承担油罐防渗改造工程的施工单位和人员要具有 相应的资质,相应的施工项目和施工过程要遵守相应的安全施工 标准规定。

4.1.1本条第1款第5款是参考美国石油学会标准《地下储油 罐内衬里与定期检查》AP1RP1631一2001的相应规定制定的,并 根据我国地下油罐的实际情况对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第6款是 对在役油罐加强结构(罐内加强圈及三角撑)要满足共结构内罐改 造的条件要求。

4.1.2由于自结构内罐可不利用原罐体的强度,其自身能

载外界的载荷,只是施工过程或短时期内依托原罐体的形义 撑,故不适宜采用共结构内罐改造的外罐可采用自结构内罐

4.1.3本标准允许采用单层钢制油罐设置防渗罐池改造的

王要是针对罐壁厚度等技术指标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且检验和评定后可以继续满足设计使用年限的在役油罐改造。但 这种做法只是将渗漏控制在池内范围,仍会污染池内土壤,如果池 子做的不严密,还存在着渗漏污染扩散问题,再加上其建设造价, 建设工期并不比采用内衬法省,油罐相对使用寿命短,因此,这种 改造方式也只是一种过渡期间的措施

2一4.2.4推荐用这些防渗树脂材料是国内外目前在地 防渗内罐方面最常用的材料。其性能指标也是防渗内罐材 页达到的指标。

4.3.1 本条规定的内罐结构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内衬结构,

是对油罐的防渗漏可以起到双保险作用;二是利用中间层的贯通间 隙可以实现在线检漏,及时发现油罐渗漏·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目前常见的共结构内罐典型结构见图1,共结构内罐主要有两种形 武,一种形式:内罐内壁与中问层连接在一起,而中间层和内罐外壁 并不相连,典型结构见图1(a);另一种形式:内罐内壁和外壁通过中 间层连接在一起,典型结构见图1(b)。自结构内罐典型结构见图 2.若皇结构内罐不能单独承载外界载荷.需要添加加强结构。

图1共结构内罐典型结构

为表述准确,本标准的防渗内罐按照“罐一壁一层”三个 级别对内衬法的结构进行描述。其中。“罐”是独立的油品承装结 构,与之相对应的是内罐;“壁”是罐的下一级,指具有明显物理分 隔的不同实心结构,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如内壁、外壁;“层”是壁 的下一级,指彼此之间结合但作用或成分不同的结构,如中间层。 4.3.4设置防冲击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工检查时量油锤损伤 防漆层

4.3.4 设置防冲击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工检查时量油锤损伤 防渗层

4.3.5由于国内加油站在役油罐内部的加强构件复杀多样,在使 用内衬法改造过程中,对一些复杂的加强构件及其周边区域不进 行中间层覆盖,结合现行行业标准《加油站用理地玻璃纤维增强塑 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SH/T3177对中简层覆盖面积的要求 进行综合考虑,中间层至少覆盖75以上在役油罐内表面区域。 4.3.6、4.3.7因材料、工艺的不同.内罐壁厚要求也不相同·为了 确保内罐的质量.本条规定了最小厚度要求。内罐需要有一定的 强度和防渗功能.因此内罐罐壁需要有结构层的支撑和富树脂层 的防渗功能要求。

4.4.1~4.4.4本节中所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是防渗罐池设计的 基本要求。此外,根据加油站在役油罐的具体特点和要求,本标准 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

4.5内罐渗漏检测系统

4.5.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1部分:通 则》GB/T30040.1中的有关规定,测漏分级分了6个级别,目前 适合防渗内罐的有I级、I级和切级三种方法,其中级方法分为 真空法和压力法,Ⅱ级方法为液媒法,Ⅲ级方法为传感器法。随看 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切级测漏方法的安全或环保等级 低,且不适于内衬法应用,因此对此测漏方法未提及。 4.5.6、4.5.7目前国内外的内衬法常采用未集成真空或压力发 生器进行渗漏检测,相比于集成真空或压力发生器,未集成真空或 压力发生器更易维护、操作更方便和更高的精确度,因此本条只 对未集成真空或压力发生器进行相关的规定。 4.5.8本条第2款~第5款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双层罐渗漏检测 系统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GB/T30040.3中的有关

4.5.8本条第2款第5款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双层年

系统第3部分:储罐的液体媒介系统》GB/T30040.3 规定制定。

5.1.4本条第6款中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质量目标、控制方法、质 量检验和试验要求等。

工步骤改变时,若不对改变后的内罐进行型式检验验证,不能确保 内罐的质量,在将来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如不按通过的型式检 验要求实施,应重新进行型式检验,

5.2.4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对树脂的附看力其有重要的影啊。粗 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树脂在长时间过程中很容易从金属表面 脱落,从而影响防渗漏工程的质量。粗糙度越大DB11T825-2015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金属与树脂直接 有效接触面积越大,在长时间过程中树脂不易从表面脱落,从而确 保防渗漏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中,很容易被再次腐蚀。当采用湿法喷砂或高压水喷砂时,一旦纯 金属暴露在空气之中,若不加缓蚀剂/防锈剂进行预处理,裸露的 纯金属会很快被腐蚀,就会造成金属表面有锈层存在,从而影响树 脂与金属罐之间的结合力。因此本条要求喷砂除锈达到要求后应 及时进行底涂是为了防止再生锈。

5.3.3本条是建立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渗层的基

5.3.3本条是建立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渗层的基础上规 定的,也是自前多采用的形式,其具体做法在很多标准中规定基本 都相同。

粗砂回填,主要是利用其渗透性好的特点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检 测立管处发现渗漏,美国及西方等国家也都要求采用这些回填料。

6.1.4外罐内表面除锈后,罐壁的缺陷将完全暴露出来 此时对外罐罐壁进行检验

6.1.6漏点检测电压与涂层厚度有关,当涂层厚度更厚

JTG/T 3364-02-2019 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强塑料双层油罐工程技术规范》SH/T3177和国外相关的内衬法 企业标准。内罐施工完毕后做压力试验·主要是为检查内罐的整 体承压能力和在要求压力下的气密性

A.0.7本试验模拟油罐外部负载,模拟情景为油罐顶部被回填 材料覆盖,且被水浸没至地表。 A.0.9在纤维增强塑料中,对于同种树脂和增强材料,当树脂含 量越高时,材料的防腐蚀性能越好,但机械性能越差;当树脂含量 越低时,材料的防腐蚀性能越差,但机械性能越好,因此要求试验 内罐取样和样块的树脂含量要在一定范围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