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119-2018 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DB37/T 5119-2018 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490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119-2018 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 2. 1 检验项目方

A. 2. 2 组批规则

由相同原材料、同一种规格、同一种外压荷载级别的预制构件组成 个受检批。不同规格批量数为1000节HG/T 2099-2020 釜用机械密封试验规范.pdf,在3个月内生产总数不足1000节时 也应作为一个检验批。

A.2. 3抽样、检验

A.2.3. 1混凝土抗压强度

检查生产记录,混凝土抗压强度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0107的规定进行检验评定。

A.2.3.2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从受检批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节预制构件,逐节进行外观质 和尺寸偏差检验

A.2.3.3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

从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预制构件中抽取2 节,1节检验内水压力,另1节检验外压裂缝荷载

A. 2. 4 判定规则

A.2.4.1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

10节受检预制构件中,A类项目必须全部合格;每项B类项目的超差不 超过2节,B类项目的超差不过2项,则判定该批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 合格。

A. 2. 4. 2 力学性能

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检验分别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力学 生能合格。如内水压力或外压荷载检验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允许从同批产 品中抽取2节预制构件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全部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剔除 原不合格的1节,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格。复检结果如仍有1节预制构 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

A. 3. 1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内水压力 外压荷载和保护层厚度等,见表A.2.1。

A.3.2.1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

A.3.2.2正式生产后如产品结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管理有较大改 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A.3.2.3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A.3.2.4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A.3.2.5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A.3.2.2正式生产后如产品结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管

A.3.3.3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

从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预制构件中抽取 节,其中2节检验内水压力,另外2节检验外压荷载。 A.3.3.4保护层厚度 抽取一节检验外压荷载后的预制构件进行保护层厚度检验

A. 3. 4 判定规则

A.3.4.1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 同 A. 2. 4. 1 A. 3. 4. 2力学性能 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检验分别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力学 性能合格。如内水压力或外压荷载检验2节预制构件中有1根不符合标准

规定时,允许从同批产品中抽取2节预制构件进行复检。 复检结果如全部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剔除原不合格的1根,判该批产 品力学性能合格。复检结果如仍有1节预制构件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 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内水压力或外压荷载检验2节都不符合标准规 定时,不得复检,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 A.3.4.3保护层厚度 被测的3点均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保护层厚度合格。3点 中有1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允许从同批产品中抽取2节预制构件进行复 检。复检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剔除原不合格的1节,判该批产品 呆护层厚度合格。复检结果如仍有1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 呆护层厚度不合格。3点中有2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不得复检,判该批 产品保护层厚度不合格

A. 3. 5 总判定

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保护层厚度及力学性能均符 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

B.1.1粘皮、麻面、塌落

附录B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检测方法

录B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检测方法

B.1.1.1目测构件表面有无粘皮、麻面、落 B.1.1.2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粘皮、麻面、塌落的尺寸并计算其面 积; B. 1. 1. 3 用钢直尺和深度游标卡尺测量粘皮、麻面、塌落的最大深度; B. 1. 1. 4 记录粘皮、麻面、塌落的面积和最大深度。 B. 1. 2蜂窝 B. 1. 2. 1目 目测构件表面有无蜂窝; B. 1. 2. 2 用钢直尺和20号铁丝测量蜂窝的深度、尺寸,计算其面积: B. 1. 2. 31 记录蜂窝的面积、最大深度: B. 1. 3露筋 B.1.3.1目测构件表面有无露筋和锈斑: B. 1. 3. 2 用钢卷尺测量露筋的长度: B.1.3.3记录外露钢筋的根数、最大长度。

B.1.1.1目测构件表面有无粘皮、麻面、落 B.1.1.2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粘皮、麻面、塌落的尺寸并计算其面 积; B. 1. 1. 3月 用钢直尺和深度游标卡尺测量粘皮、麻面、塌落的最大深度 B. 1. 1. 4 记录粘皮、麻面、塌落的面积和最大深度。 B. 1. 2蜂窝 B. 1. 2. 1目 目测构件表面有无蜂窝; B. 1. 2. 2 用钢直尺和20号铁丝测量蜂窝的深度、尺寸,计算其面积: B. 1. 2. 31 记录蜂窝的面积、最大深度: B. 1. 3露筋 B.1.3.1目测构件表面有无露筋和锈斑: B. 1. 3. 2 用钢卷尺测量露筋的长度: B.1.3.3记录外露钢筋的根数、最大长度。

B.1.4.1用250g羊角锤敲打管子表面,依据声音的差异确定管休有 无空鼓; B. 1. 4. 2 沿着敲打构件时发出的不同声音的界限,确定空鼓的范围 B. 1. 4. 3 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渊量尺寸并计算其面积: B.1.4.4记录空鼓的部位、处数及面积。

B.1.5.1目测构件表面有无可见裂缝; B.1. 5. 2月 用读数显做镜或混凝土裂缝检验规测量裂缝的最大宽度 B.1.5.3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裂缝的最大长度; B.1. 5. 4 记录裂缝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长度

B. 1. 6 合缝漏浆

B. 1. 6. 1 目测构件外表面在模板合缝处有无漏浆 B.1.6.2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每处合缝漏浆的长度; B.1.6.3用钢直尺和20号铁丝测量合缝漏浆的最大深度; B.1.6.4记录合缝漏浆的长度、最大深度 B.1. 7端面碰伤 B.1.7.1目测管子两端有无碰伤; B. 1. 7. 2月 用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碰伤处的环向长度和纵向长度; B.1. 7. 3 记录碰伤的环向长度、纵向长度 B.1. 8 凹坑 B.1.8.1 目测管子外表面有无局部凹坑; B.1.8.2对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凹坑,直接用深度游标卡尺测 量凹坑的最大深度; B.1.8.3对直径天于50mm的凹坑,用钢直尺和深度游标卡尺测量, 钢直尺沿着管的轴线竖放在构件表面,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凹坑底部至构 件表面的最大距离。

B.2.1.1用盒尺测量预制构件每端在左右侧墙中心位置的内宽; B.2. 1. 2记录 2 个测量值,数值修约到 1mm

B.2.2.1用盒尺测量预制构件每端在顶板、底板中心位置的内高; B.2.2.2记录2个测量值,数值修约到1mm。

B.2.3.1用一把直尺放在预制构件承口内侧的端部,另一把直尺放在 预制构件插口的端部(见图B.2.3)量取两直尺之间的长度; 3.2.3.2按B.2.1.1的方法在顶板、底板、左右侧墙内部中心位置测 量;

图B.2.3测量预制构件有效长度示意图

B.2.4.1用一把钢角尺和直尺放在预制构件的外侧(图B.2.4)量取 板、底板、左右侧墙中心位置厚度: B.2.4.2按 B.2. 4. 1 的方法在顶板、底板、左右侧墙中心位置测量厚

B.2. 4. 3记录 4组测量值,数值分别修约到1mm

B.2. 4. 3记录 4组测量值,数值分别修约到1mm。

图 B. 2. 4厚度测量示意图

B.2.5.1用两把直尺放在预制构件的插口处(图B.2.5),量取插口 长度I1在顶板、底板、左右侧墙中心位置各测量一组; B.2.5.2用两把直尺放在预制构件的承口处(图B.2.5),量取插口 长度12,在顶板、底板、左右侧墙中心位置各测量一组: B. 2. 5. 3记录 4 个测量值,数值分别修约到 1mm

B. 2. 6 承口、插口厚度测量(t)

图B.2.5承口、插口长度测量示意

B.2.6.1用两把直尺放在预制构件的承口处(图B.2.6),量取插口

B.2.6.2用两把直尺放在预制构件的承口处(图B.2.6),量取插口

B. 2. 7 测量 a 值

图B.2.6承口、插口厚度测量示意图

B.2.7.1用角尺放在预制构件的承口处(图B.2.7),量取插口al, 在板、底板、左右侧墙中心位置各测量一组; B.2.7.2用两把直尺放在预制构件的插口处(图B.2.7),量取插口 a2,在顶板、底板、左右侧墙中心位置各测量一组;

图B.2.7测量a值示意图

用一靠尺紧贴预制构件测点,角尺的短边紧贴预制构件底板的内壁

靠尺紧贴角尺长边,用钢直尺测量靠尺距管端另一测点的距离S,见图 B.2. 8. 1。每端测两个值,分别修约到1mm:

C. 0. 1 试验目的

附录C连接部水密性试验

附录C连接部水密性试验

本试验是对预制构件连接部的水密性状况进行调查的试验

C. 0. 2 试验方法

水密性试验采用2个连接好的预制构件,按照附图C.0.2所示连接设 置,在预制构件内水压0.060MPa状态下保持3分钟,检查连接部有无漏 水

C. 0. 3 试验条件

C. 0. 3 试验条件

C.0.3.1用型钢或者方开材料搭设平台,将两切预制构件在平合上安 装,接口处密封槽内安装密封橡胶圈,在纵向使用钢绞线拉紧锚固后,通 过固定锚板的灌浆孔灌浆,在接缝槽内填充防水材料; C.0.3.2在两端安装挡水板并固定; C.0.3.3加压至0.060MPa,预制构件内水压状态下保持3分钟,检查 连接部有无漏水。

D.0.1试验样品的设置

D.0.1.1抗弯强度试验的加载位置、方法及试验样品的设置如图 D.0.1所示,在水平而且平行放置的2条坚固台(型钢)上放置试验样品; D.0.1.2在顶板中央的载荷部放置一块宽度为100mm的橡胶板(长度 和试验样品相同),在橡胶板上放置钢梁,最后将均布载荷加载到铜梁上:

D.0.2挠度的测定点位置

D.0.2挠度的测定点位置

挠度的测定点位置如附图D.0.3所示,测定点设在板横断面下部的 中心线上,距插口处设置1点,在板的1/2处设置1点。

D.0.3加载及测定方法

D. 0. 3. 1 荷载每增加20kN时测定一次; D.0.3.2加载到设计要求的抗弯强度的荷载时测定一次; D.0.3.3产生宽度0.05mm的裂纹时测定一次,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内水压力和抗弯强度试验 试验合格时,可确认其安全性,不进行破坏试验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止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程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 或“应按执行”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程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 ”或“应按……执行”。

GB 55006-2021 钢结构通用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总则 术语· 48 基本规定… .49 施工 ·50

1.0.1城市市政公用管线是城市赖以正常运行的生命线,传统的市政公用 管线各自为政地敷设在道路的浅层空间内,因管线增容扩容不但造成了“拉 链路”现象,而且导致了管线事故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安全运行。 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具有施工速度快特点,山东省已在多项工程中应 用了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为指导山东省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 程设计、制作、施工与验收管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程主体的设计、制作、施 工与验收,不适合叠拼预制拼装式管廊的设计、制作、施工与验收

2.0.1~2.0.3将一些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由顶板、底板以及侧板 组成的管廊节段,装配组成管廊结构,且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之间仅 设有纵向接头的管廊称为整体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如图1所示

半整体预制拼装综合管廊

将节段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分成上下二部分预制,设有纵向接头和模 1接头的综合管廊称为半整体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如图2所示

7.3.1首节段作为整孔拼装的基准面GB50181-1993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1998年版),其准确定位对于后续节

3.1首节段作为整孔拼装的基准面,其准确定位对于后续节段拼装就位 常关键。定位准确后,为了防止首节段在后续拼装时被撞发生偏移,采 首节段固定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