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5-003-2012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DBJ45-003-2012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592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45-003-2012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890°0D8'{261z'体墙12i2i881'1680E保表续厚层OL5O10062Ot06OTo10606板质轻轻12i412i424i5221179

说明: 1.粉刷石膏抹灰压入网格布不计入热工计算; 2.无机保温砂浆1,体积密度300kg/m3,导热系数0.07W/(m: K),蓄热系数1.26W/(m²·K),修正系数1.3; 3.无机保温砂浆2,体积密度400kg/m²,导热系数0.085w/(m: K),蓄热系数1.61W/(m²·K),修正系数1.3; 4.泡沫玻璃,体积密度140kg/m²,导热系数0.058W/(m·K),蓄 热系数0.70W/(m²·K),修正系数1.05; 5.钢筋混凝土,体积密度2500kg/m²,导热系数1.74W/(m·K), 蓄热系数17.20W/(m²·K),修正系数1; 6.B05加气混凝土砌块,体积密度500kg/m²,导热系数0.19w (m·K),蓄热系数2.81W/(m²·K),修正系数1.25; 7.B07加气混凝土砌块,体积密度700kg/m3,导热系数0.22w (m·K),蓄热系数3.59W/(m²·K),修正系数1.25; 8.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390mm×190mm×190mm),体积密度< 1200kg/m²,导热系数0.52W/(m·K),蓄热系数6.0W/(m²·K) 修正系数1.1; 9.砖渣混凝土空心砌块(390mm×190mm×190mm),体积密度< 1300kg/m²,导热系数0.65W/(m·K),蓄热系数7.52W/(m²·K), 修正系数1.1; 10.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390mm×190mm×190mm,二排 孔),体积密度<1650kg/m²,导热系数1.03W/(m·K),蓄热 系数7.7W/(m²·K),修正系数1.1; 1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390mm×190mm×190mm,三排 孔),体积密度<1650kg/m²,导热系数1.01W/(m·K),蓄热 系数7.5W/(m²·K),修正系数1.1; 12.混凝土多孔砖(240mm×115mm×90mm,多排孔),体积密度< 1650kg/m²,导热系数1.00W/(m·K),蓄热系数10.51W/(m ·K),修正系数1.0; 13.200mm厚的页岩砖墙采用页岩烧结多孔砖(200mm×180mn X90mm),体积密度≤1100kgm²,导热系数0.76W/(m:K)

蓄热系数7.9W/(m²·K),修正系数1.0; 14.240mm厚的页岩砖墙采用页岩烧结多孔砖(240mm×115mm ×90mm),体积密度<1300kg/m²,导热系数0.56W/(m·K), 蓄热系数8.52W/(m²·K),修正系数1.0; 15.混凝土空心砌块(390mm×240mm×190mm,三排孔内填聚苯 板),体积密度<1250kg/m²,导热系数0.46w/(m:K),蓄热 系数4.81W/(m²·K)T/CECS 541-2018 聚苯乙烯泡沫(EPS)复合装饰线应用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修正系数1.1; 16.高强GJK120轻质砼墙板,体积密度<1100kg/m3,导热系数 0.48W/(m·K),蓄热系数5.01W/(m²·K),修正系数1.0; 17.高强GJK90轻质砼墙板,体积密度<1100kg/m3,导热系数 0.47W/(m·K),蓄热系数4.50W/(m²·K),修正系数1.0; 18.隔热保温复合外墙中的粘结层不计入热工计算; 19.内抹灰层为石灰水泥砂浆,密度1700kg/m,导热系数0.87w (m·K),蓄热系数10.75W/(m²K),修正系数1.0; 20.墙体内表面换热阻取值0.11m²·K/W,墙体外表面换热阻取 值 0. 05m² : K/W,

附录F 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吸收系数 表F典型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垂直面、水平面)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G.0.1假设所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空调和采暖都采用双管式风 机盘管系统,水环路的划分应与所设计建筑的空调和采暖系统的 划分一致。 G.0.2参照建筑空调和采暖系统的年运行时间表应与所设计建 筑一致。如果无法按照设计文件确定所设计建筑空调和采暖系统 的年运行时间表,可按照风机盘管系统全年运行计算。 G.0.3参照建筑空调和采暖系统的日运行时间表应与所设计建 筑一致。如果无法按照设计文件确定所设计建筑空调和采暖系统 的日运行时间表,可按照表G.0.3一1、G.0.3一2、G.0.3一3确定 风机盘管系统的日运行时间表。

一1办公建筑风机盘管系统的日

表G.0.3一3商场建筑风机盘管系统的日运行时间表

G.0.4参照建筑空调和采暖房间的温度应与所设计建筑一致。 如果无法按照设计文件确定所设计建筑空调和采暖房间的温度, 可按照表G.0.4一1、G.0.4一2、G.0.4一3确定空调和采暖房间的 温度。

办公建筑空调和采暖房间的温度

表G.0.4一2 宾馆建筑空调和采暖房间的温度(C)

表G.0.4一3商场建筑空调和采暖房间的温度(℃)

G.0.5参照建筑各个房间的照明功率应与所设计建筑一致。如 果无法按照设计文件确定所设计建筑各个房间的照明功率,则按 照表G.0.5确定照明功率。

表 G.0.5照明功率密度值

G.0.6参照建筑各个房间的人员密度应与所设计建筑一致。如

表G.0.7不同类型房间电器设备功率(W/m²)

G.0.8参照建筑与所设计建筑的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必须用同 一个动态计算软件计算。 G.0.9采用典型气象年数据计算参照建筑与所设计建筑的空气 调节和采暖能耗。

G.0.8参照建筑与所设计建筑的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必须用同 一个动态计算软件计算。 G.0.9采用典型气象年数据计算参照建筑与所设计建筑的空气 调节和采暖能耗。

建筑物内空气调节水管的经济绝热

H.0.1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可参照表 H.0.1选用

.1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

J.0.1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表J.0.1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J.0.1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附录J 常用建筑材料热工计算参数

0.1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

表 J. 0.1(续)

表 J. 0. 1(续)

J.0.2广西地方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J.0.2广西地方建筑材料热物理

表 J.0.2(续)

J.0.3导热系数入及蓄热系数S的修正系数a值

表 J.0.3 导热系数入及蓄热系数S的修正系数a值

K.0.1当幕墙背后有实体墙,且幕墙与实体墙之间为封闭空气层 时,实体墙部分的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的传热系数K可采用下式 计算:

式中: Kcw一一在实体墙部分面积范围内的外层幕墙传热系数[W/ (m²·K)J,可参考表K.0.1取值; Rair一一幕墙与墙体间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一般可取0.17 m²·K/W,或参考表K.0.2取值; Kwall实体墙部分面积范围内实体墙的传热系数LW (m²:K)J; 注:0.16m²·K/W为内外两个空气边界层的热阻值,其中外 为0.05m²K/W,内表面为0.11m²·K/W。 幕墙后面单层实体墙的传热系数KWall可按公式(2.0.7一1) 算;多层实体墙的传热系数KWall可按公式(2.0.7一2)式计 典型的墙体构造可参考附录E。

Kcw一 在实体墙部分面积范围内的外层幕墙传热系数厂W (m²·K)J,可参考表K.0.1取值; Rair——幕墙与墙体间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一般可取0.17 m²·K/W,或参考表K.0.2取值 Kwall——实体墙部分面积范围内实体墙的传热系数[W/ (m² : K)];

注:0.16m²·K/W为内外两个空气边界层的热阻值,其中列 表面为0.05m²·K/W,内表面为0.11.m²·K/W。 幕墙后面单层实体墙的传热系数KWall可按公式(2.0.7一1) 式计算;多层实体墙的传热系数KWall可按公式(2.0.7一2)式计 算,典型的墙体构造可参考附录E。

常用非透明幕墙热工性能参数Kcw

附录M 节能空调产品性能

.0.1冷水机组能源效率等级指标

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源效率等级指标

注:空调机的节能评价值为表中能效等级

表M.0.3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等

注:空调器的节能评价值为表中能效等级

GB/T 42152-2022 废旧办公耗材与配件再制造通用规范表M.0.4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源效率等级对应的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指标 W/W

表M.0.5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等级对应的 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指标 W.h/(W.h)

注:空调器的节能评价值为表中能效等级2级。

附录N 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夏热冬暖地区)

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夏热务冷地区

GB/T 18916.62-2022 取水定额 第62部分:水泥.pdf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夏热务冷地区)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 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标准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 执行(或采用)。”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要按指定 的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 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标准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 执行(或采用)。”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要按指定 的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