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073-2020 车用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pdf

DB37/T 4073-2020 车用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723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4073-2020 车用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pdf

DB 37/T 40732

ecificationforoperation andmanagementof vehiclehydrogen refuelingstati

东阳市体育馆新建项目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40732020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5人员管理 6设备管理 氢气质量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 9运行检查 10应急管理 档案管理与数据记录 12经营管理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参考)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加氢站职工三级安全教育信息表.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安全、消防、治安检查参考表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经营管理规范. 参老文献

DB37/T4073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充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高速 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潍坊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潍坊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山东 国创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文淼、潘凤文、徐海东、李乃武、褚宏春、高群、王博、李宇航、陆寒、赵 强、韩飞、王春光、张辛田、许英磊、李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充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高速 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潍坊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潍坊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山东 国创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文淼、潘凤文、徐海东、李乃武、褚宏春、高群、王博、李宇航、陆寒、赵 强、韩飞、王春光、张辛田、许英磊、李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7/T40732020

车用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加氢站运营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氢气质量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运行检查、应急管理、档案管理与数据记录、经营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供氢形式的车用加氢站,也适用于加氢/加油、加氢/加气等两站或多站合建站中 的加氢部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24499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 GB/T3724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 GB50516加氢站技术规范

GB/124499 4文+ 3.1 加氢站hydrogenrefuelingstation 为氢能汽车或氢气内燃机汽车或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汽车等的储氢瓶充装氢燃料的专门场所, [GB 50516,术语2.0.1] 3.2 生产区productionarea 3.3 加氢区hydrogenrefuelingarea 加氢站内布置加氢机及进行加氢作业的区域

4.1加氢站投入运行前应按规定取得相

加氢站投入运行前应按规定取得相关资质

DB37/T40732020

5.1.1加氢站应制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5.1.2加氢站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 作规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 能。相关安全教育信息参见附录B。 5.1.3应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1.4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存安全教育记录。 5.1.5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学时安排应按照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的有关内容执行。

5.2.1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国家规定取得相关的作 业资格,并定期复审。 5.2.2加氢站应建立考核上岗制度,考核周期不宜大于1年。工作人员转岗、脱岗三个月以上(含三 个月)者,应重新进行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2.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设备工艺、操作流程、消防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及实际操作进行 检查考核并保留相关记录。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2.1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国家规定取得相关的作 业资格,并定期复审。 5.2.2加氢站应建立考核上岗制度,考核周期不宜大于1年。工作人员转岗、脱岗三个月以上(含三 个月)者,应重新进行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2.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设备工艺、操作流程、消防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及实际操作进行 检查考核并保留相关记录。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1.1加氢站应遵照国家有关设备安全规范、标准和规定,结合加氢站特点,对主要设备的日常运行、 维护保养、应急维修、停运、复运、更换、报废、备品备件管理等提出安全管理规定,制定设备安全操 作规程。 6.1.2加氢站特种设备的使用、维修、更换等,应符合国家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 安全技术规范 6.1.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泄漏监测、计量器具等设备应具备有效合格证明。 6.1.4更换、新增与安全相关的设备附件,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等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2.1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有关设备使用培训,熟知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和流程,并严格按照设 规程进行操作。设备操作人员应确认所使用的设备功能正常、状态良好,不得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GB/T 26332.6-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薄膜 第6部分:反射膜基本要求.pdfDB37/T40732020

6.2.2氢气压缩机间或氢气压缩机撬、制氢间等易聚集泄漏氢气的场所,均应设置空气中氢气浓度超 限报警装置,当空气中氢气含量达到0.4%时应报警(符合GB50516的要求),达到1%时应自动启动 相应的事故排风风机,达到1.6%时应触发加氢站紧急切断系统,并及时查明原因,其余部位所需报警 设施应符合GB50516的有关规定。 6.2.3加氢站用储氢容器应保留0.2MPa以上的余压;严禁对储氢容器及其管道进行敲击、碰撞并不 得靠近热源。 6.2.4涉氢设备、管道、容器,在投入运行前、检修动火作业前或长期停用后再次启用,均应使用氮 气进行吹扫置换,分析含氧量不超过0.5%后再进行作业。

约检验周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验,记录相关检验

6.4.1应根据维护保养手册及计划,对加氢站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消除安 全隐惠,确保设备的状态良好。 6.4.2设备维修人员应接受有关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培训,熟知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故障排除 等的要求和流程,并严格按照设备维修规程进行维修,确保维修后的设备功能正常、状态良好。 6.4.3涉氢设备、管道、容器检修前,应切断相应的电源、气源,并用盲板或其他有效措施隔断与尚 在运行中的设备、管道和容器的连接,经氮气吹扫置换合格后再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均应进行压力试 验、气密性试验、泄漏量试验,并应符合GB50516的有关规定。 6.4.4委托外单位进行设备检修、安装等施工作业前,应确认施工单位、人员等资质,不符合资质条 件的单位、人员不得为本单位进行安全相关作业

对报废的设备,应及时登记相关信息。若为氢气存储设备,报废前应对报废设备进行氮气置换 报废设备中氢气的体积分数小于或等于0.4%后再对设备进行相应处理。

7.2外购氢气生产单位资质及管理

加氢站外购氢气生产单位,应具备相关部门颁发的氢气生产或销售许可资质,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 明及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记录文件DB37/ 3693-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定期提供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7.3加氢站氢气质量管理

加氢站宜配置氢气品质检测设备对外购氢气质量进行检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