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744-2019 纤维增强水泥管井施工指南.pdf

JC/T744-2019 纤维增强水泥管井施工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962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C/T744-2019 纤维增强水泥管井施工指南.pdf

ICS 91.100.40 Q.14

纤维增强水泥管井施工指南

JC/T 7442019

TB 10426-2019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JC/T 7442019

纤维增强水泥管井施工指南

本标准规定了纤维增强水泥管井施工指南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钻杆托盘法成井的纤维增强水泥井管的管井施工。 纤维增强水泥管井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296管井技术规范 JC/T628纤维增强水泥井管 JC/T630石棉水泥管用橡胶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井tubewell 用于抽取地下水或把水灌(压)入含水层中的有井管护壁的地下竖向构筑物。 3.2 滤料gravelpack 填充于过滤管与井壁环向间隙中有一定规格要求的圆粒状的滤水挡砂材料。 3.3 封闭sealing 在井管外围用隔水材料和相应措施阻止取水(回灌)目的层和其他地层之间水力联系的工序。 3.4 洗井wellflushing 清除井内外冲洗介质和泥砂、钻屑,疏通含水层增大管井周围渗透性能的工序。 3.5 抽水试验pumpingtest 通过管井抽水确定管井出水能力,检查封闭和洗净质量,获取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判明某些水 文地质条件的野外水文地质试验。

曾强水泥井管使用的选择与质量要求,应符合JO

橡胶密封圈应符合JC/T630的要求

5.1.1钻孔前准备工作如下:

做好物料、现场、打井机具等准备工作。用各种工具运输管子时,应设法使管子固定。在运输 过程中应减少振动,防止碰撞。装卸时应严禁抛掷,不得自由滚落,不得用撬棍插入管口内撬 抬管子。管子的堆放场地应坚实平坦。不同级别、不同规格的管子,应分别堆放。堆放时最下 一层的管子应固定好,堆垛两侧宜打短桩,以防塌落。公称直径250mm以内的管子,堆垛高 度不应大于5层。公称直径250mm以上的管子,堆垛高度不应大于6层; b) 钻机进入井场,安装前应根据地形条件和当时的气候、风向,尽量使操作人员处于背风方向。 安装钻机时,要用水平尺进行测量,使钻机处于水平状态。井架竖起后,纤绳要拉紧、固定牢 靠。一切检查妥当后要进行试车。然后悬空钻头,利用钻头静止不动的位置,找出所打井孔的 中心点。以中心点为圆心,开挖井口,必要时安装护筒。在开挖和安装过程中,保持滑车、转 盘、井孔三者的中心点垂直成线; c)根据管井的设计、施工要求和水文地质情况等,确定好孔径和孔深。 5.1.2终孔直径一般要比使用并管的外径大200mm以上,开孔应圆整、垂直。直径偏差不应超过20mm。 5.1.3在钻孔时应及时取样并做好编录工作,每次取样数量不少于2kg,非含水层每3m取样一次, 含水层每2m取样一次,变层加取一次。采取的土壤应及时妥善整理保管并记录取样时间及筛分结果, 绘制并孔剖面图,以确定含水层利用段。如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已确定不予利用的含水层,也可不按上 述规定取样。 5.1.4在钻进中使用泥浆可防止塌孔,悬浮岩屑等,保证安全钻进。但过量使用泥浆,会给洗井带来 困难,而且影响出水量。使用泥浆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地层性质随时调整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一般 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10g/cm~1.25g/cm为宜,粘度不低于17s为宜。冲击钻进时泥浆含砂量不大于 8%,转盘式钻进时泥浆含砂量不大于12%。

5.1.4在钻进中使用泥浆可防正塌孔,悬浮岩屑等,保证安全钻进。但过量使用泥浆,会给 困难,而且影响出水量。使用泥浆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地层性质随时调整泥浆的比重和粘 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10g/cm~1.25g/cm为宜,粘度不低于17s为宜。冲击钻进时泥浆含砂 8%,转盘式钻进时泥浆含砂量不大于12%。

5. 2. 1下管准备

5.2.1.1做好井管连接材料、下管工具(如托盘等)、疏孔器、扶正器等材料的准备工作。 5.2.1.2根据编制的井孔剖面图选定取水层、合理确定实管、滤水管的位置,绘制管井结构图,管井 下段应设4m~8m实管作为沉淀管。 5.2.1.3对运到现场的管子应进行检查和挑选。按管井结构图对挑选好的管子测量长度和编号,根据 管子长度和编号排列钻杆并编号,以便于按顺序下管。

5.2.1.4下管前,应先用直径比孔径小20mm~50mm,长度不小于4m的疏孔器进行疏孔,检 圆直度。

JC/T7442019

5.2.1.5下管前应先清理孔底稠泥浆和沉淀物,然后进行孔内换浆,由稠到稀逐步进行,换浆以不塌 孔为原则,对于易塌地层要格外小心。 5.2.1.6要组织好人员,分工负责,统一指挥。防止因操作忙乱而出现人为断管、碎管等事故。

5. 2. 2 下管施工

施工采用钻杆托盘一次下管法,托盘结构示意图

a)先把托盘板上用胶皮垫平,螺纹涂上黄油,托盘与钻杆左螺纹连接。将第一节井管穿入钻杆, 平稳放入托盘上。将托盘上4根直径12mm的钢筋,用8号镀锌铁丝牢固绑扎在井管上。在距 井管下端1m左右,用8号镀锌铁丝把一组井管扶正器绑扎在井管外壁上; 钻杆和井管应按编号顺序下管,先将井管套在钻杆外面。钻杆下端加上板叉,以托住井管,然 后用主卷扬机将套有井管钻杆缓慢吊起。专人扶稳吊拉到井口就位; 用副卷扬机将上边的井管吊住,先擦净管端,并浇筑沥青(沥青要始终保持熔化状态),使上、 下管端对齐粘结好,要求对口又快又准。然后在管壁外卷贴塑料布,安放竹片(不少于6片), 再用8号镀锌铁丝绑扎牢靠,每个接口用双股8号镀锌铁丝绑扎不少于3道。竹片、镀锌铁丝 要均匀分布。管口也可采用胶套连接,胶套一般长400mm,内径略小于井管外径,胶套内侧的 管口垫圈尺寸应与管壁厚度相适应,其安放竹片和绑扎方法同上。 将连接好的井管下入井内,将钻杆用垫叉固定在井口上。继续将穿好井管的钻杆吊到井口就位, 先将钻杆接头对正,但不要上螺纹,副卷扬机将井管吊住,卸掉托井管的垫叉接着在钻杆上紧 螺纹,取下垫叉,做好井管接头的连接,如此循环操作,直至下完井管为止。

基处理时,应在下管前做好井基处理,通常的 法是回填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分层填充,随填随捣实。

GB/T 41749-2022 热轧型钢表面质量一般要求.pdfJC/T 7442019

5.2.3.2卷扬机要慢慢下管,操作要平稳,遇障碍时要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操作人员要特别注 意使井管下到设计的位置。 5.2.3.3下管时应使井管位于井孔中心,以保证井管四周填料均匀。为了避免井管与孔壁碰撞,在井 管下端第一组井管扶正装置以上,每20m~30m左右安放一组扶正装置。扶正装置可由4块长200mm~ 250mm,宽50mm木块组成,木块外形两端应成65°斜面,并用8号镀锌铁丝绑在井管外壁,绑好后直 径比井孔直径小30mm~50mm,使不妨碍填料; 5.2.3.4用钻杆托盘法一次下管法下管时,要注意做螺纹接头的松紧度,在取出钻杆时,不要用力过 猛,要慢慢用力,使螺纹逐渐松脱,避免钻杆下端在井壁内摆动,打破井管。

井管全部下到孔内后管壁和井壁之间的空隙要进行围填。围填包括对含水层的围填滤料和对非 的外封闭围填。

3.1.1滤料最好选用坚固的天然砾石,严禁使用石灰石碎屑、炉渣、碎砖块等,滤料粒径宜相 颗料大小按表1选用。

表1填入砾石和滤水管缠丝间隙的规格

5.3.1.2为防止洗井,抽水时滤料下降到滤水 下而发生涌砂现象,填滤料的高度应 10m~20m。 5.3.1.3围填滤料一般按下列方法进行:

3.1.2为防止洗井,抽水时滤料下降到滤水 下而发生浦砂现象DB11/T 1282-2015 数据中心节能设计规范.pdf,填滤料的高度应高出洒 m~20m。 3.1.3围填滤料一般按下列方法进行:

JC/T744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