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GJ 162-200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2913
下载资源

JGJ 162-200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按可能出现的四种破坏状态,计算其容许设计荷载,选其中 最小值为钢支撑的容许荷载。

钢管支撑强度计算容许荷载

2钢管支撑受压稳定计算容许荷载 插管与套管之间松动,是支撑成折线状,形成初偏心,按中

WW/T 0050-2014标准下载点最大初偏心为25mm计算。 (1) 先求 x

1 x2 18. 51 X 104 1x 1.99 9. 32 × 104 itn /1 ±1. 99 u3 1.223 2 2 L 3060 1. 223 X 181.61 20. 6

181.672 = 26954. 7N = 26. 95kN

N BmaxM PxA N 1 × 25 × N ≤215 .2209X438 18. 51 X 104 0.8 N 30.25 26954.7 N 25N 求得 N = 54995. 32N = 55.00kN

3插销抗剪强度计算容许荷载

N = f, : 2Ac = 125 X 2 X 113 = 28250N = 28. 25kN

插销处钢管壁承压强度计算容许荷载

N=fce·Ace=320X2X2.4X12 18432N = 18. 43kN

【例7】现有一扣件式钢管组合的格构式柱,柱截面 1000mm×1000mm,四角立杆(主肢)、水平横杆和四面斜管均 为Q235钢Φ48×3.5mm的焊接钢管,水平横杆步距1.0m,格构 式柱高6.0m,承受荷载设计值为350kN,试验算该格构式柱的 稳定性。 【解】 整个柱的截面惯性矩为:

x=I+Ah²=4XL121900+489×5002] 4X122371900mm

整个柱的回转半径为:

ix =V 4X122371900 = 500mm 4 X 489 lo 6000 入x = = 12 500

故格构式换算长细比为:

/x+ 40 A 122 + 40 X 4 X 489 Λox = =14.97 2 X 489

根据入0x=14.97查附录D表D得稳定系数 Φ= 0. 9836

稳定验算: N 350000 满足要求。 【例8】现有一桥梁现浇板,采用门架型号为MF1219h2= 100mm支模,门架立柱总高50m,门架间距1.5m,承受各项荷 载标准值为:支架自重1.1kN/m²;新浇平板混凝土自重 9.6kN/m²;钢筋自重0.5kN/m²;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 2.5kN/m²;风荷载Wk=0.30kN/m²;门架自重0.55kN/m。试 验算底部一榻门架的稳定性。

轴力计算:按下面各式计算结果取大值

N = 0. 9 ×[1. 2(Nc H。 + Z NGik)+1. 4NQ1k] = 0. 9 × (1. 2 × [0. 55 × 50 + (1. 1 + 9. 6 +0. 5) × 1. 5 X 0. 8]+1. 4 X 2. 5 × 1. 5 × 0. 8) = 0. 9 × (1. 2 ×[27. 5+13. 44]+1. 4 ×2. 5 × 1. 5 > = 0. 9 X 49.128 + 4.2)

V = 0. 9 ×[1. 2(NG H。 + Z NGik)+ 1. 4NQ1k] = 0. 9 × (1. 2 × [0. 55 × 50 + (1. 1 + 9. 6+ 0. 5) 1.5 × 0.8]+1. 4 × 2. 5× 1.5 × 0.8) 0. 9 X (1. 2 × [27. 5+ 13. 44]+ 1. 4 X 2. 5 × 1. 5 = 0. 9 × (49. 128 + 4. 2) = 48.0kN V = 0. 9[ 1. 2 × [Nck H。 + Nck ]+ 0. 9 × 1. 4 × (Nol + 2) 0. 9 × 1. 2[0. 55 × 50 + (1. 1 + 9. 6 + 0. 5) × 1. 5 > 0.8 = 0. 9 × { 1. 2 ×[27. 5 + 13. 44] + 0. 9 × 1. 4 × (3 + 2 ×℃.1458) 0.8 = 0.9 × (49.128+ 4.24) = 48.0kN I= 0. 9 ×(1. 35 ×[NckH。+(Nck)]+1. 4 × r1. 35 × [α. 55 × 50 + (1. 1 + 9. 6 +0. 5) × 1. 5 × 一0.9×人 0. = 0. 9 × (1. 35 × [27. 5 +13. 44] + 1. 4 × (2. 1 + = 0.9 X (55.269+3.136) = 52. 56kN

V = 0. 9/ 1. 2 × [Nck H。 + ZNcik J+ 0. 9 × 1. 4 ×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取N=52.56kN作为设计依据

h.c 21900mm²;I=14200mm*;h=1550mm;ho=1900mm;则 I= 121900+14200× 1550 = 133484mm 1900 T 133484 =16.52mm A1 489 K。 = 1. 22 则 入二 i 16.52 根据入二140查附录D附表D得 ?=0.345 2一棉门架的稳定性验算

1550 I = 121900+14200 X 133484mm 1900 133484 =16.52mm 489 Koho K。= 1.22 则 1. 22 X 1900 入 =140 16. 52

N 52560 满足要求。

5.3.5将附墙架压紧在墙面上,是靠附墙架与墙面之

将附墙架压紧在墙面上,是靠附墙架与墙面之间的摩擦 承附墙架所受的垂直力。

主要内容中要重点说明下列事项: 1模板设计所取用的垂直荷载和混凝土侧压力的数值。并 据此对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提出应注意的事项。 2对模板结构中的特殊部位,提出装拆时应注意的事项。 对爬升模板的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时,应按爬升模板的特点 来进行,其特点为:在高空爬升时,是分块进行,肥升完毕固定 后又连成整体。因此,在爬升前,必须拆尽相互间的连接件,使 爬升时各单元能独立爬升,爬升完毕应及时安装好连接件,保证 爬升模板固定后的整体性。 3规定预理件、预留孔洞及特殊部件所有的材料、节点构 造和固定方法。 4对特殊部位提出特殊的质量、安全要求和保证质量、安 全的技术措施。 6.1.2模板安装顺序大体来说是:柱墙一一→梁一板,具体来

6.1.2模板安装顺序大体来说是:柱墙一→梁一→板,

说应按设计和施工说明书规定的顺序进行。由于有些模板支柱 接支承在基土上,因此,对基土情况也应予以慎重考虑,严防 沉现象发生。

无论采用钢模板,木模板还是其他材料制成的模板,拼缝以保证 不漏浆为原则

6.1.4竖向模板是指墙、柱模板,在安装时应随时用临时

进行可靠固定,防止倒塌伤人。在安装过程中还应随时拆换支撑 或增加支撑以保证随时处于稳定状态

些支架柱或支撑来说,前者应注意底部传力的可靠度,既要 力面积的可靠,文要求不得产生位移的可靠,对后者则要求 一定要固定可靠,不得产生任何位移:否则,将发生倒塌事

放或安放设备材料,而这些所增加的荷载远大于现时混凝土所能 承受的荷载或者超过设计所充允许的荷载,于是需第二次加些支撑 来满足堆载的要求,这就称为第二次支撑。 6.1.12~6.1.15模板安装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经过分 析这里特对易发事故的环节专门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与限制

6.1.12~6.1.15模板安装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经

6.2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

6.2.1对水平支承桁架一定要满足设计的跨度,尤其是伸缩式 行架,定要满足搭接长度不能小于500mm,上下弦也不得少 于两个插销销钉:当多榻成排放置时,在下弦折角处要按正文要 求于桁架间加设水平撑。

6.2.2工具式单立柱支撑是指单根钢管柱、组合型单根钢柱,

6.2.3木立柱由于材质的原因,在模板高度较大时,比较 发生安全事故,一般不能接长,本条对此进行了严格规定。

可大大提高承载能力。试验表明,一个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 接的承载能力大2.14倍。而搭接会产生较大的偏心荷载,造成 事故。

.2.5门架平行于梁轴线布置主要用于现浇梁、预制模板结构

为加快施工进度,门架用于梁底支撑,兼作楼板支架。但交叉支 撑不易设置,有些厂家生产架距为957、1375的交叉支撑,而采 用这种形式一般来说应采用垂直梁轴线布置为宜。

6.3普通模板构造与安装

6.3.1本条规定是为了防止在基坑中作业时由于疏忽,对可能 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惠作出了相应规定。 6.3.2柱箍或紧固钢楞的规格、间距是通过力学计算确定的, 而不是凭经验盲目采用,同时还要考虑每块钢模板宜有两个着力 点,现场散拼支模时,遂块遂段上够U形卡、紧固螺栓、柱箍 和钢楞,并随时安设支撑固定。 6.3.3安装预拼大块钢模板,如果麻痹大意,很容易发生安全 重故特别县要防止倾翼所以一本条作了针对性的规定

事故,特别是要防止倾覆。所以,本条作了针对性的规定

6.4爬升模板构造与安装

6.4.2螺栓孔有偏差时,应经纠正后方可安装爬升模板。底座 安装时,先临时固定部分穿墙螺栓,待校正标高后,方可固定全 部穿墙螺栓。支架的立柱宜采取在地面组装成整体,在校正垂直 度后再固定全部与底座相连接的螺栓。大模板安装时,先加以临 时固定,待就位校正后,方可正式固定。安装模板的起重设备, 可使用工程施工的起重设备。爬升模板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对所 有连接螺栓和穿墙螺栓进行紧固检查,并经试爬升验收合格后方 可投入使用。另所有的穿墙螺栓应由外向内穿入,并在内侧 坚固

6.4.3爬升时要稳起、稳落和平稳就位,严防大幅度摆动和碰

大模板爬升的条件一般应满足混凝土达到拆模时的强度, 架已经爬升并安装固定在上层墙上,爬升爬架的爬升设备已 除,固定附墙架处的混凝士已达到10N/mm²以上,如果附墙

是在窗洞处附墙,该处附墙的混凝土强度应能承受爬架传来的荷 载。爬架爬升时,爬架的支承点是模板,此时模板需与浇筑的钢 筋混凝土墙连成整体,所以,肥架爬升时的条件应具备:①墙体 混凝土已浇筑并具有一定的强度;②内外模板均未拆除和松动, 包括对拉螺栓、内模之间的连接支撑;③一片外墙的外模如果是 由两个或多个爬架支承,则这些爬架不能同时爬升,应分两批进 行;④固定附墙架的墙体混凝士强度不得小于10N/mm²。如果 爬架固定在窗口处,则需对窗上的梁进行强度验算,以确定混凝 土必须达到的强度。 倒链的链轮盘、倒卡和链条等,如有扭曲或变形,应停止使 用。操作时不得站在倒链正下方,如重物需要在空间停留较长时 间时,要将小链拴在大链上,以免滑移。液压提升设备应检查安 装质量,接通油路,用旋拧干斤顶盖螺纹方法来检查和调节干斤 顶冲程,务使各个千斤顶冲程相同。 6.4.6大模板爬升或支架爬升时,拆除穿墙螺栓都是在脚手架 上或爬架上进行的,因此,必须设置维护栏杆和安全网。 6.4.9穿墙螺栓与建筑结构的紧固,脚手架构件之间的螺栓连 接紧固,都是保证爬升模板安全的重要条件,一般每肥升一次应 全数检查一次。

6.5.1飞模宜在施工现场组装,以减少飞模的运输。飞模的部 件和零配件,应按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所规定的数量和质量进 行验收。凡发现变形、断裂、漏焊、脱焊等质量问题,应经修事 后方可使用。

6.5.1飞模宜在施工现场组装,以减少飞模的运输。飞模的部 件和零配件,应按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所规定的数量和质量进 行验收。凡发现变形、断裂、漏焊、脱焊等质量问题,应经修整 后方可使用。 6.5.3飞模就位后,旋转上、下调节螺栓,使平台顶调到设计 标高,然后在槽钢挑梁下安放单腿支柱和水平拉杆,这时即可进 行梁模、柱模的支设、调整和固定工作,最后填补飞模平台四周 的胶合板以及修补梁、柱、板交界处的模板。外挑出模操作平台 般分为两种情况,一为框架结构时,可直接在飞模两端或一端

的建筑物外直接搭设出模操作平合。一,因剪力墙或其他构件的 障碍,使飞模不能从飞模两端的建筑物外一边或两边搭设出模平 台,此时飞模就必须在预定出口处搭设出模操作平台,而将所有 飞模都陆续推至个或两个平台,然后再用吊车吊走。 6.5.4当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模 先拆柱、梁模板(包括支架立柱)。然后松动飞模顶部和底部的 调节螺栓,使台面下降至梁底以下100mm。此时转运的具体准 备工作为:对双肢柱管架式飞模应用撬棍将飞模撬起,在飞模底 部木垫板下垫入950钢管滚杠,每块垫板不少子4根。对钢管组 合式飞模应将升降运输车推至飞模水平支撑下部合适位置,退出 支垫木楔,拨出立柱伸缝腿插销,同时下降升降运输车,使飞模 脱模并降低到离梁底50mm。对门式架飞模在留下的4个底托 处,安装4个升降装置,并放好地滚轮,开动升降机构,使飞模 降落在地滚轮上。对支腿桁架式飞模在每稿桁架下放置3个地滚 轮,操纵升降机构,使飞模同步下降,面板脱离混凝土,飞模落 在地滚轮上。 另外下面的信号工一般负责飞模推出、控制地滚轮、挂捆安 全绳和挂钩、拆除安全网及起吊;上面的信号工一般负责平衡吊 具的调整,指挥飞模就位和摘钩。 6.5.5~6.5.6转运时,当用人工缓缓推出,飞模前两个吊点超 出边梁后,锁年地滚轮,这时一定要使飞模的重心不得超出中间 的地滚轮,才可将吊车落钩,用钢丝绳和卡环将飞模前面的两个 吊装盒内的吊点卡牢,松开地滚轮,将飞模继续缓缓向外推出 同时将安全绳按推出速度缓缓放松,并操纵乎衡吊具,使飞模保 持水平状态,直至完全推出建筑物外以后,正式起运至上层 安装。 6.5.8~6.5.9电动平衡吊具主要是指吊车将飞模前面两个吊点 挂年后,再用电动环链挂年于吊车钩上,电动环链另一挂钩端与 飞模后面两点的吊绳挂牢,随着飞模缓缓推出,这时电动环链也 差逐渐缩钜环链长度始终保挂飞模处王水平位置

6.5.5~6.5.6转运时,当用人工缓缓推出,飞模前两个吊

飞模转运至上层就位后,应对所有螺栓进行上油,并应重新 紧固,对已损坏的各部件应全部拆换或剔除,严格禁止混用 其中。

6.6隧道模构造与安装

6.6.1在墙体钢筋绑扎后,检查预埋管线和留洞的位置、数量: 并及时清除墙内杂物,此时将两个半边隧道模就位时,连接板孔 的中心距为84mm,以保持顶板间有2~4mm的间隙,以便拆 模。如房间开间大于4m,顶板应考虑起拱1/1000。 6.6.2当模板用于斤项就位固定后,模板底梁上的滚轮距地面 的净空不应小于25mm,同时旋转垂直支撑杆,使其离地面20~ 30mm不再受力,这时应使整个模板的自重及顶板上的活荷载都 集中到底梁上的干斤顶上。 6.6.31两个架上弦工字钢的水平方向中心距,必须比开间 的净尺寸小400mm,即工字钢各离两侧横墙面200mm;桁架间 的水平撑和剪力撑必须与墙面相距150mm,这样便于支卸平台 吊装就位。 2中立柱下的垫板与楼地面的接触要平稳紧实,必要时可 高部找平。 3相邻支卸平台之间的空隙过大,容易使人踏空或杂物坠 落伤人。 6.6.4山墙作业平台的长度,不宜过长(由6个U形卡承托) 太长易变形,也不便U形卡与螺栓准确锚固;过短固定点少,

6.6.4山墙作业平台的长度,不宜过长(由6个U形卡承托)

.0..4 山墙作业平台的长度,不宜过长(由6个U形卡承托 太长易变形,也不便U形卡与螺栓准确锚固;过短固定点少 不安全。

7.1.1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 关规定执行主要是说,非承重侧模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 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大于1N/mm²)方可拆 模。承重模板的拆除,应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气温、水泥品种 及振捣方法等确定。

架来承受现浇混凝土的自重、自重产生的侧压力、振和倾倒 凝所产生的侧压力,除此之外,再不用其他任何支架立柱 承。此种支模方式拆模后,在其结构需要另外增加荷载时,必 进行核算,允许后方可增加

7.1.4为了加快大体积混凝土模板的周转或争取提前完

工序而需要提早拆模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拆模与养护措 密切配合,如边拆除,边用草袋覆盖,或边拆除边回填土方覆 等,来防止外部混凝土降温过快使内外温差超过25℃而产生 度裂缝。

7.1.5预应力结构应严格保证不在混凝

混凝土自重承力钢筋的情况下来进行预应力张拉,否则会造成狼 大的预应力张拉损失或未张拉混凝土就已产生裂缝,致使结构产 生严重不安全的隐患。

7.1.8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首先按照模板设计规定进行, 原则上应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并遵守自上而下的 原则。

7.1.9~7.1.10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 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再将模板、配件、支架

7.1.15拆模后,对各种预留洞口、管沟、电梯洞口、楼梯口或

7.1.15拆模后,对各种预留洞口、管沟、电梯洞口、楼梯口或 高低差较大处均应及时盖好、拦好并处理好,防止发生一切不应 发生的安全事故,

.2.1拆除模板下面的钢或木楞梁或桁架时,梁楞下面的立柱 起拆除,若不搭设临时防护支架,而直接撬脱楞梁或桁架就容易 发生坠落砸人。

已拆除,若不搭设临时防护支架,而直接撬脱楞梁或架就容易 发生坠落砸人。 7.2.3~7.2.4立柱拆除时,不能将梁底板与立柱连在一起整体 一片拉倒,这样太危险,同时也极易把楼层结构或其他结构砸 坏。现浇多层或高层建筑一般均规定连续三层不准拆除模板结构 (包括立柱在内),若需提前拆除必须进行科学的计算方可决定拆 除与否,决不允许盲目拆除造成严重后果。 7.2.6拆除工具式有芯钢管立柱时,在人工运输过程中,如不 将芯管抽除,很容易发生在吊运或搬运过程中滑出坠落伤人。

7.2.3~7.2.4立柱拆除时,不能将梁底板与立柱连在一走

一片拉倒,这样太危险,同时也极易把楼层结构或其他结构码 不。现浇多层或高层建筑一般均规定连续三层不准拆除模板结机 包括立柱在内),若需提前拆除必须进行科学的计算方可决定 徐与否,决不允许盲目拆除造成严重后果。

7.3.1因基础模板一般处于自然地面以下,拆模时应将拆下的 楞梁、模板及配件等随时派人运到离基础较远的地方,以免基坑 附近地面受压造成坑壁塌方或模板及配件滑落伤人。 拆除楞及模板应由上而下,由表及里,避免上下交叉作业,

7.3.1因基础模板一般处于自然地面以下,拆模时应将拆下的

以便确保安全。在基础模板拆完后,应派专人彻底清理一次,在 基础四周失落的配件全部拾回后,再进行基础回填土施工。 7.3.2单块组拼的柱模,在拆除柱箍钢楞后,如有对拉螺栓应 先行拆除,然后才能自上而下逐步拆除配件及模板。对分片组装 的柱模,则一般应先拆除两个对角的U形卡并作临时支撑后, 再拆除另两个对角U形卡,或者将四边临时支撑好再拆除四角 U形卡。待吊钩挂好后,拆除临时支撑,方能脱模起吊。 7.3.3单块组拼的墙模,在拆除穿墙螺栓,大小楞和连接件后, 从上到下逐步水平拆除;预组拼的大块墙模,应在挂好吊钩,检 查所有连接件是否拆除后,拴好导向拉绳,方能拆除临时支撑脱 模起吊,防模板撞墙造成墙体裂缝或撞坏模板。 7.3.4拆除钢模板时,应先拆钩头螺栓和内外钢楞,然后拆下 U形卡、1形插销,再用钢针轻轻撬动钢模板,或用木锤,或用 带胶皮垫的铁锤轻击钢模板,把第一块钢模板拆下,然后再逐块 拆除。对已拆下的钢模板不准随意抛掷,以确保钢模板完好,

以便确保安全。在基础模板拆完后,应派专人彻底清理一次,在

U形卡、L形插销,再用钢钎轻轻撬动钢模板,或用木锤,或用 带胶皮垫的铁锤轻击钢模板,把第一块钢模板拆下,然后再逐块 拆除。对已拆下的钢模板不准随意抛掷,以确保钢模板完好。

7.4.1~7.4.2拱、薄壳、圆穹屋顶、筒仓漏斗、大于8m跨度 的梁等工程结构模板的拆模顺序一般应按设计所规定的顺序和方 法进行拆除。若设计无规定时,应该在拆模时不改变原曲率和受 力情况的原则下来进行,以避免因混凝土与模板的脱开而对结构 的任何部分产生有害的应力。 7.4.3拆除带有拉杆拱的混凝土组合结构模板时,在模板和支

架立柱未拆除前先将其拉杆拉紧,以避免脱模后无水平拉杆来平 衡拱的水平推力,导致上弦拱的混凝土断裂垮塌。

5.3拆除悬挂脚手架和模板的顺序及方法如下 1 应自下而上拆除悬挂脚手架和安全措施; 2拆除分块模板间的拼接件;

3用起重机或其他起吊设备吊任分块模板,并收紧起重索; 4拆除模板爬升设备,使模板和爬架脱开; 5将模板吊离墙面和爬架,并吊放至地面; 6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站在爬架上,严禁站在被拆 除的分块模板上。 支架柱和附墙架的拆除应采用起重机或其他垂直运输机械进 行,并符合以下的顺序和方法: 1用绳索捆绑粑架,用吊钩吊住绳索,在建筑物内拆除附 墙螺栓,如要进入爬架内拆除时,应用绳索拉住爬架,防止 晃动。 2若螺栓已拆除,必须待人离开爬架后方准将爬架吊放至 地面进行拆卸。

7.6.1当高层建筑的各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待混凝土达到设 计所规定的拆模强度或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4的规定后方可拆模。 7.6.3飞模脱模转移应根据双支柱智架式飞模、钢管组合式飞 模、门式架飞模、铝桁架式飞模、跨越式钢管桁架式飞模和悬架 式飞模等各类型的特点作出规定执行。飞模推移至楼层口外约 1.2m时(重心仍处于楼层支点里面),将4根吊索与飞模吊耳扣 牢,然后使安装在吊车主钩下的两只倒链收紧,先使靠外两根吊 索受力,使外端处于略高于内的状态,随着主吊钩上升,外端倒 链逐渐放松,里端倒链逐渐收紧,使飞模一直保持平衡状态 外移。 7.6.5飞模推出后,楼层边缘已处于临空状态,因此必须按临 边作业及时防护。

7.7.2拆导墙模板时,先拆固定限卡的8号钢丝的销

7.7.2拆导墙模板时,先拆固定限卡的8号钢丝的销子,然后

拆收外卡、限卡,再拆除侧立模板,最后将内卡从混凝士中我 出,拔出限卡和内卡时留下的缝隙,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可自 填补。

7.7.3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应按《混凝土结构二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执行。 推移半隧道模的方法可采用人力或卷扬机等辅助装置头 进行。

7.7.4半隧道模吊运方法通常有如下儿种:

1单点吊装法:当房间进深不天或吊运单元角模时采用。 采用单点吊装法,其吊点应设在模板重心的上方,即待模板重心 吊点露出楼板外500mm时,塔吊吊具穿过模板顶板上的预留吊 点孔与吊梁牢固连接,这时塔吊稍稍用力,待半隧道模全部推出 楼板结构后,再吊至下个流水段就位。 2两点吊装法:当房间开间比较大而进深不天时采用。吊 运程序和单点吊装法基本相同,只是模板的吊点在重心的上方对 称设置,塔吊吊运时必须同时挂钩。 3多点吊装法:当房间进深比较大时,需采用三点或四点 吊装法,吊点的位置要通过计算来确定,吊运前先进行试吊,经 验证无误后方可使用。 吊点分两侧挂钩,当半隧道模向楼外推移至前排吊点露出楼 板时,塔吊先挂上两个吊点,待半隧道模后排吊点露出楼外时, 再挂后排吊点,全部吊点同时吃上力后,再将模板全部吊出楼外 送至下一个流水段。 4鸭嘴形吊装法:半隧道模采用鸭嘴形吊梁作吊具,当模 板降至预定的标高后,装卸平台护身栏放平,将鸭嘴形吊具插人 模板,重心靠横墙模板的一侧,即可吊起半隧道模至楼外,运至 下一流水段。

8.0.3对个别设计的异型钢模及非标准配件应经过力学计算和 实验鉴定。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主要指无出厂合格证或未经 试验鉴定的钢模板及配件不得使用。 8.0.4对大型或技术复杂的模板工程,应按照施工设计和安全 技术措施,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训练,一定要使作业人员充分 熟悉和掌握施工设计及安全操作技术。 8.0.8采用扣件式、门式钢管支架立柱来作承受面积大、荷载 大、立柱高的支撑立柱,必须具有合格证;若无合格证GB/T 7920.17-2009标准下载,应进行 试压来确定其承载力。而上述各种形式的立杆受力又是用水平拉 杆来保证的,因此水平杆与立杆起连接作用的扣件必须采用扭矩 扳手对其进行抽检,其扭矩值必须达到40~65N·m。 8.0.11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线路应按规划线路拉至固 定地点,并装设有控制和接地保护的开关箱。临时工作照明和设 备接线应从此开关箱接出。 8.0.15高空作业人员应通过马道或专用爬梯以及电梯上下 通行。 8.0.16模板安装应检查如下一些内容: 1检查模板和支架的布置和施工顺序是否符合施工设计和 安全措施的规定; 2各种连接件、支承件的规格、质量和紧固情况;关键部 位的紧固螺栓、支承扣件尚应使用扭矩扳手或其他专用工具 检查; 3支承着力点和组合钢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4标高、轴线位置、内廊尺寸、全高垂直度偏差、侧向弯 曲度偏差、起拱拱度、表面平整度、板块拼缝、预埋件和预留孔

洞等。 8.0.18~8.0.19在雷雨季节及沿海大风地区,对露天的组合钢 模板应作好排水,安装的避雷措施必须可靠,根据预报对9级以 上大风应进行抗风临时加固。 8.0.22清理时可用灰铲铲掉残余的灰浆,个别粘结牢固的混凝 土,可用扁凿子轻轻剔除,再用砂纸打磨或用钢丝刷除锈,至光 亮无锈为止。有条件时,宜采用各种形式的钢模板清刷机清理。 若用铁锤来清理会造成板面或表面凹凸不平或损坏。 翘曲的边肋应放在工字钢上用铁锤轻轻砸平。翘曲的模板面 可用手动丝杆压力机压平,或用调平机进行调平。开焊的肋条应 补焊好。钢模板表面不用的孔洞,应用与钢模板面板同厚度已冲 好的小圆钢板补焊平整,并用砂轮磨平。也可用与孔洞同直径的 塑料瓶盖塞入孔内,平面朝向混凝土。 钢模边肋或背面、架、钢楞、立柱等防锈漆有脱落的应及 时补刷防锈漆。 拆模现场运至维修场地的钢模板和零配件应拴年、装箱,以 免在运输途中散落、损坏或伤人。对零配件一定要做到不散装, 以免丢失。 经过维修、刷油、整理合格的钢模板、零配件应滑点验收, 做到账物相符,防止混乱丢失。钢模板装车时般不应高出车 栏杆。 模板及配件必须设专人保管和维修,不论是在工地或库房均 应按规格、种类分别堆放整齐,建立账册。存放期间,保管人员 应经常检查是否有雨淋、浸水锈蚀、丢失等情况,以便及时要善 解快,

【解】Mi中=Kmql²+KmF

【例3】已知三跨等跨梁l二6m,静载1=15kN/m,活载 2=20kN/m,求中间跨的跨中最大弯矩,

【解】 M2中 =Kmql²=0.025X15X 62±0.075X20X 62

C.2不等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 的弯矩、剪力系数

不等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 的弯矩、剪力系数

DB11/T 1678-2019标准下载Mimax = 0.04 X 4 X 42 +0. 101 X 4 X 42 = 9.024kN m M2max =0. 183 × 4X 42 +0. 203X 4 × 42 = 24. 704kN · m VAmax =0. 281 × 4 X 4 + 0. 450 × 4 X 4 = 11. 696kN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