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G02-2011_建筑物抗震构造.pdf

苏G02-2011_建筑物抗震构造.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522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苏G02-2011_建筑物抗震构造.pdf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DB22/T 2728-2017 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气象等级主编单位: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组织单位: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 实施日期:2011年12月1日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建筑物抗震构造苏G02—2011主编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责任编辑刘屹立宋平出版发行江苏科学技术山版社(南京市湖南路1号楼,部编:210009)集团地址风股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市调南路1号A楼:瑞:210009)印刷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印制厂开本787mmX1092mm1/16印张7. 25字数166000版次2012年4月第1版印次2012年4月第1次印制统一书号155345 · 374定价80.00元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间题,可随时毒印刷广调换,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

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建筑物抗震构造》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抗震构造》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编号为苏G02一2011,自2011年 2月1日起实施,替代《建筑结构常用节点图集》苏G01一2003和《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苏G02一2004。 该标准设计由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组织出版、发行。

现批准《建筑物抗震构造》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编号为苏G02一2011,自2011年 2月1日起实施,替代《建筑结构常用节点图集》苏G01一2003和《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苏G02一2004。 该标准设计由江 程建设标准站组织出版、发行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抗案墙结构不应低于C25,简体结构不宜低于C30 7.1.3转换层楼板、转换染、转换柱、箱形转换结构以及转换厚板不应低于C30 7.1.4现浇楼盖不宜低于C25,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不宜低于C3 7.1.5错层结构中错层处框架柱、剪力墙不应低于C30 7.1.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 7.1.7型钢混凝土梁、柱不宜低于C30 7.1.8现浇楼盖不宜高于C40;框架架不宜高于C40;框架柱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时不宜高于C70,9度时不宜高于C60;剪力墙不宜高于C60 7.1.9构造柱及其他各类结构构件均不应低于C20 7.2钢筋: 7.2.1织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 可采用HPB300、HRB335、HRBF335、RRB400钢筋, 7.2.2梁、柱织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 7.2.3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也可采 用HRB335,HRBF335钢筋

环境类别按江苏省情况取一类、二a类、二b类、三a类、三b类 一类:室内干燥环境,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二a类:室内潮湿环境,非产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产寒和非寒冷地 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 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二b类: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产 寒和赛冷地区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填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a类:严赛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海风环境。

三b类:盐溃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9混凝土保护层 9.1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9.2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 离)不应小于表9.2.1规定的数值

三b类:盐溃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表9.2.1最外层钢筋的湿凝土保护层最小理

环境类别 板、墙、壳(m) 梁,柱,杆(m) 15 20 二 20 25 二b 25 35 三 30 40 三b 40 50 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 2钢筋湿凝土基础宜设置湿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 且不应小于40m, 9.3防水混土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当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 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精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 少,但不应小于25mm, 9.4对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9.5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 的要求。 9.6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 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图9.6.1),

>300框架梁续表10.1,10010当柱纵筋直径大于等于25m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等级钢筋种类时,在柱宽度范内的柱籍烹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筋内侧设置间距大于150mmA但不少于3410角筋四级HRB40040d35d32d29d28d27d26d25d防裂钢筋网片HRB50048d43d39d36d34d32d31d30d间更5080mm梁,柱、境框架柱注:d为组向受拉钢筋直径,10.1.2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t:231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抗震铺固长度Lt应根据铺固条件,由表10.1.1数值乘图9.6.1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的防裂构造措施以以下修正系数:当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mm时取1.10;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取1.25;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取1.10;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10钢筋的错固和连接3d时修正系数可取0.80,保护层厚度为5d时修正系数可取0.70,中间按内插取10.1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抗震基本错固长度L、抗震锚固长度L和抗震搭接值。当修正系数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长度Lu:2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mm,10.1.1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抗震基本错固长度La应符合表10.1.1的规定3当织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铺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表10.1.1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抗震基本错固长度Lan头在内的错固长度可取表10.1.1中错固长度的0.6倍,膏钩和机核错固的形式及混凝土强度等圾抗震等级技术要求宜按图10.1.2采用钢筋种类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HPB30045d39d35d32d29d28d26d25d24dD=4d=4dHRB33544d38d33d31d29d26d25d24d24d一、二级HRB40046d40d37d33d32d31d30d29d(a)末端带90°弯钩(b)末端带135°弯钩(c)末端一侧与规钢筋双面贴焊HRB50055d49d45d41d39d37d36d35d3dHdHPB30041d36d32d29d26d25d24d23d22dHRB33540d35d31d28d26d24d23d22d22d三级HRB40042d37d34d30d29d28d27d26d(a)末端两侧与短钢筋双面贴焊(e)末端与短钢板穿孔塞焊(T)螺栓锚头HRB50050d45d41d38d36d34d33d32d图10.1.2育钧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及技术要求PB30039d34d30d28d25d24d23d22d21d四级33d29d27d25d23d22d21d21d编制说明图集号苏G02—2011BRB33538d页次8

注:1凡接头中点位于区段长度内均属于同一连接区役。受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设置2并筋采用绑扎播接连接时,应按每根单筋错开搭接的方式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同一连接区及内所有的单根钢筋计算:并筋中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单筋分别计算。3机核连接筒的保护层厚度宜满足有关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连接件之问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4d为连接钢筋较小直径直径:>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借10.3.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问距:<5d且<100m,d为播接钢筋较小直径加密区;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10.3.3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图10.3.7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构造10.3.4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11其他10.3.5现浇框架梁、柱织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1.1本图中有关构件尺寸和配筋应根据具体工程设计确定1框架柱:一、二级抗震等级及三级抗震等级的底层,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11.2本图集未注明单位的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也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烊接接头;三级抗震等级的其他部位和四级抗震等级,可11.3本图集未尽事宜,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有关法规文件的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要求执行。2框架梁:一级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11.4本图集索引方法:接头,选用部分节点详图时:3框支架、框支柱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详图编号10.3.6抗震墙暗柱及端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要求,宜与框架柱相同,苏G02—2011—详图所在页次10.3.7当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在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图10.3.7),选用整页节点详图时:苏G02—2011—详图所在页次图集号苏G02—2011编制说明页次10

下面两层钢商中距的2倍曲也曲曲双肢箍三胶粒四胶箱五肢等梁箍筋构造梁纵筋间距构造要求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37封闭箍筋封闭箍筋封闭链筋拉筋5梁链筋加密区范图内的签筋肢距宜特合下表规定:抗震等级粒筋最大胶距(m)梁、柱箍筋弯钩示意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直径的较大健,且<300二、三级注:1染裁面尺寸要求:截面宽度b宜>200m;截面高度品宜<4b,且h宜300m时,钢筋直径>10mm;当梁高^<300m时,≤3006沿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P应符合下列规定:邹筋克径>8ms,级:Pw>0.30fz/fm3柔织向受力钢筋净同距要求:5,>max(30m,1.5d).S,>max(25m,d),S>max(25m,d)二级:D.>0.28Ft/fm其中,S,、S,S,均为梁织向钢筋净间距,d为纸向钢筋直径,当采用并筋形式时,d为三,四级:P>0.26Fz/fm.并筋等效直径,并筋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确定,并筋等效直径的概念可用于本图集中钢筋同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错固长度等的计算中,7当渠为弯剪扭构件时,筛筋的配筋率P,不应小于0.28/://w;当采用复合差筋时,位4当h,>450m时,在架的两个創面应落高度配置织向构造钢筋,每刻织向构造钢筋载面面于裁面内部的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积不应小于胶板截面面积%,的0.1%,织向构造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但多架宽较大8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龚筋间距的两倍;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时,可以适当放检。的两债,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排拉筋应整向赁开设置,框架梁截面配筋构造、图集号苏G02—2011梁柱箍筋弯钩示意页次11

用典费沿整向相邻两造箍筋的平面沿整向相邻两道箍筋的平面位置交销放置A (3×3)位置交销放置B (4×3)C (4×4)D (5×4)E (5×5)沿整向相邻两造箍筋的平面位置交错放置港整向相邻两道箍筋的平面位置交错放置F (6×4)G (6×5)H (6 ×6)J (7×5)K (7×6)L (7×7)M (8×7)N (8×8)非螺旋粒<400600≤600一非螺旋链(<1000)(螺旋釜)S连续复合螺旋筋p0R图集号苏G02—2011矩形柱箍筋形式次13

注:1柱裁面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下表规定的数值:抗震等级中柱、边柱角柱、框支柱一级0. 9 (1. 0)1.1二级0. 7 (0. 8)0. 9117相邻纸筋相邻纸筋交错机械连接交锁焊接连接三级0. 6 (0. 7)0. 8四级0. 5 (0. 6)0. 7PSE<注:1表中括号内数健用于框架结构的柱。2采用335MPa缓,400MPa级纵向受力钢筋时,应分别技表中数值增加0.1和0.05.结构楼面结构楼面K3混案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4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DB45/T 2142-2020标准下载,表中数值应增加0.1(此处“较高s<的高层建筑”是指高于40m的柜架结构或高于60m的其他结构),s<2柱截面每一侧的织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3柱截面全部织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柜117相邻织筋相邻织筋架的柱,每侧织向钢筋的配能率不宜大于1.2%,交错机械连接交错辉接连接4过柱、角柱在地累组合下处于小编心受拉时,柱内织向受力钢筋总载面PSE<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35当始下室项板作为上结构的嵌围部位时,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例纵向钢/WE/

连接间柜架柱柱根处WTS'注:1框架柱中间层变截面处织向钢筋构造,见详图①、,楼面梁顶面当℃/小>1/6时,采用详图①:当C/小<1/6时,采用详图,3框架柱中间层织向钢筋变根数或变直径构造,见详图一,图中为绑扎搭接,电可采用机械违接和辉接连接,当上柱织筋比下柱多时,采用详图④;当上柱3纵筋直径比下柱大时,采用详图③;当下柱组筋比上柱多时,采用详图;当下柱筋直径比上柱大时,C/b>1/6C/b>1/6采用详图框架柱变截面处织筋构造梁上柱纵筋构造楼面楼面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款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框架柱纵筋变根数或变直径时的构造图集号苏G02—2011框架柱节点构造注:S为柱差筋加密区长度,19

梁鞋筋加密区梁釜筋加密区梁筑筋加密区框架梁竖向加胶构造注:1概架架整向加胶构造和框架染水平加肢构造图中C取值:抗震等级为一级时,BIG,>2.0b且>500m,抗真等级为二~四级:G,>1.5h且>500m2框架梁水平加腻构造要求:C:/C,<1/2,Cs/b,<2/3,(C++b,+C.)/b>1/23框架渠水平加肢部位的配筋若施工图中未注明,其梁肢上下部斜织筋(仅设置第一BI排)直径分别网梁内上下织筋,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0mm;水平加胶部位侧面织向构造筋的设置及构造要求同梁内侧面织向构造筋,见本图集第11页:笼筋与梁端差梁箱筋加密区筋相同4框架梁坚向加胶构造适用于加胶部分参与框架计算,配筋由设计标柱;链筋与梁框架梁水平加胶构造B—B端箍筋相同:其他情况设计应另行给出做法。另一方向的梁钢筋007<钢套管<100mm/40c0:12斜腐框架梁节点钢筋构造梁两侧各>2012各>2012hs/2>1.2倍截断箍框架梁竖向、水平加腋构造,框架梁穿梁洞口构造图集号苏G02—2011筋面积,间距50框架染开洞构造及节点钢筋构造页次21

直径同跨中、"TL'I<阿距15015d15d50梁菲筋加密>LE柱或墙0, 75 L柱或墙0. 75 L抗底堆5d15dSd50FO梁箱筋加密>Lat柱或堵0. 75 L柱或墙0. 75 L框架梁与抗震墙平面内连接C/ (h50)≤1/6时上部织筋可连续布置悬挑梁构造图>0.4L+若直投不满足0.4Lm,抗震墙应La50加扶壁柱或改用较小直径钢筋柱或墙0, 75 L汇楼板P 0. 42 0. 4 L.至少两根角筋,并不少于抗戴墙抗震墙第一排第一排纵筋的二分之一框架梁与抗震墙平面外连接第二排一hv<800,a=45*当L<4h时,可不等下h>800.Q=50*悬挑梁构造图集号苏G02—2011框架梁与抗震墙连接页次22

梁与方柱斜交时箍筋起始位置梁与圆柱相交时笠筋起始位置该区域主梁第贴正需设置主架S用加筹贴范国间距8d(d为差筋直径),主染级筋构造且最大间距豆小于正常等防间距店用加箱结疏围次梁附加箍筋构造欢澡(过巢)主柔悬**主次梁斜交箍筋构造次梁附加吊筋构造梁与柱相交时箍筋起始位置,图集号苏G02—2011主、次梁附加箍筋、吊筋构造页2.3

3抗震墙独立墙段长度要求:5短肢抗震墙构造要求:抗衰等级一级独立墙段二级三级四级独立培段的总高度(沿结构总高)/墙段长度宜》3有與缘或端柱的*胶轴压比限值0. 450. 500. 55一字形墙肢0. 350. 400, 45鹿部加强部位弱连梁,跨高比宜>6培厚 (mm)>200一般部位>180培段长度宜<8mL墙投长度宜<8m全部坚向钢筋底部加强部位1. 2%1. 2%1. 0%1. 0%最小配筋率一般部位1. 0%1. 0%0. 8%0. 8%注:1抗增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培段长度不宜大于8m,注:1短胶抗震培是指裁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载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2抗震墙堵胶的截面高度和厚度之比宜大于4于8的抗震墙。3当抗震填*胶的截面高度和厚度之比不大于3时,应按桓架柱进行载面设计,2短肤抗震增墙厚还应满足本图集第25页第1款的要求。4当抗震墙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m,且墙胶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宜全高加密3底部加强部位及非底部加强部位中短胶抗震填端肢均宜满足表中轴压比限值,蓝筋.6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4抗震墙轴压比限值: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设防烈度)一级(9度)一级(7.8度)7二、三级8 (0. 2g)8 (0. 3g)轴压比限值0. 40. 5最大适用高度(m)100800. 660注:具有较多短肤旁力堵的剪力墙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衰作用下,短肢剪力*承担的底部注:1抗案墙轴压比指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抗素填墙肢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不与地震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结构。作用组合)与*肢的全载面面积和滤费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来积之比值2底部加强部位及非底部加强部住中抗虞墙培胶均宜满足表中轴压比限值,抗震墙技术要求图集号苏G02—2011页次26

7抗震墙底部加强区范图:8抗震墙设置边缘构件的范图:8.1抗震墙两端和凋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包括喷柱、端柱和翼墙,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8.2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大于下表规定的一、二、三级抗震墙,以及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在以上的其他部位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8.3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不大于下表规定的一、二、三级抗培及四级抗震墙,墙肢两端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抗震*可不设约束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抗震等级(设防烈度)一级(9度)一级(7.8度)二、三级>一层(01/8轴压比0. 10. 20. 3裙房8.4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抗震墙,宜在约束边绿构件层与构造边缘构件层之间设)置1~2层过渡层,过渡层边缘构件的摊筋配箱率,可取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强范围R!构件的平均值,地下空版8.5多塔楼建筑举楼中与裙房连接体相连的抗震墙,从固定端至裙房屋面上两层的高度范围内,抗震墙宜设置约束边缘构件,铁国端8.6在加强部位与一般部位的过渡区(可大体取加强部位以上与加强部位的高度抗震墙底部加强区范围相同的范图),边缘构件的长度需逐步过渡,注: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2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文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增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3其他结构的抗震增,当房屋高度大于24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培肤总高度的1/10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当房厘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4当结构计算嵌困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楚伸列计算嵌固端,图集号苏G02—2011115裙房与主楼相连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包可廷延伸至裙房以上一层,抗震墙技术要求页次27

相邻钢筋交错连接,二级抗震培底部加强部位竖向钢筋宜加直钩垂直于墙面,00525m时,用于整向钢筋直径<25m时,用于竖向钢筋直径<25m时,> Lat> Lat6.<400490 700屋面板、楼面板拉筋规格、拉筋规格、拉筋规格、一墙身一墙身间距详见设计间距详见设计009同距详见设计一培身一*身一墙身墙体竖向分布钢筋顶部锚固抗震墙双排配筋抗震墙三排配筋抗震墙四排配筋注:水平、整向钢筋均勾分布,注:水平、整向钢筋灼勺分布、拉筋须与各排分布筋绑扎,拉筋须与各排分布筋绑扎。楼板项面楼板顶面注:1d为整向分布钢筋直径,办为楼层梁高或板厚2本图所示拉筋应与旁力墙每排的整向筋和水平筋绑扎在一起,3L取值见本图集第8页抗震墙变截面处纵筋构造(一)抗震墙变截面处纵筋构造(二)图集号苏G02—2011抗震墙墙体竖向分布钢筋构造注:c/h<1/6.注:c/h<1/6,页次28

篇筋或拉筋入./2筛筋或拉筋入/2阴影面积4e箍第入,箍筋或拉筋入./2箍筋入,差筋或拉筋入,/2维筋入,筹筋或拉筋入./2DOE4001>30暗柱且>300L转角墙有翼墙增柱有集中有载时,箍筋筹筋或拉筋入./2及纵筋构造按柱要求箍筋入DBJ/T15-182-2020 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规范,差筋或拉筋入./200董筋入,箍筋或拉筋入,/2be>2br300端柱(一)端柱(二)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图集号苏G02—2011配筋及构造页次3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