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834-2021 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标准.pdf

DB34 T 3834-2021 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585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 T 3834-2021 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标准.pdf

6.3.1外门窗洞口宜采用300mm为基本模数,并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5824和《建筑门窗洞口 尺寸协调要求》GB/T30591的相关要求。 6.3.2应优先选用标准化外门窗系统。外门窗应满足《民用 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DB34/T1589的规定。当采用建筑 一体化遮阳窗时,应符合《建筑一体化遮阳窗》JG/T500的规 定

规定。当外墙围护系统采用条板时,门窗洞口的尺寸宜与条板 尺寸相协调。

表6.3.3外门窗洞口优先尺寸(mm)

1设备选型及管线设计应优先选用符合模数序列的标准 化产品; 2设备选型及管线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3设备及管线定位应采用基本模数或分模数。分模数的 优先尺寸为M/2、M/5、M/10; 4设备及管线、支吊架、预埋件等的预留预理位置应遵守 结构设计模数,在结构容许的位置进行预留预理。 7.1.2水泵、水箱、空调机组、配电柜等机电部品应选用标准化 产品并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应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和维护空间。 7.1.3给水总立管、雨水立管、消防立管、供暖立管、电气智能 化于线(桥架)、公共功能的阀门、计量设备和电气设备以及用 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JC/T 2201-2013标准下载,均宜统一集中设置在住宅的公共部 应。设备管并的设置位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7.2.1当管道并门前空间作为检修空间使用时,管道并净深 度宜为500mm、600mm、700mm,宽度根据管道数量和布置方式 确定。公共管道井的优先尺寸宜根据表7.2.1选用

表7.2.1公共管道的优先尺寸(mm

7.2.2管线布置在本层吊顶空间、架空地板下空间、装饰夹层 内时,管线定位尺寸应结合空间尺寸确定,并宜采用分模数M 5的整数倍,

7.2.3当供暖水平管线暗敷于本层地面的垫层、电气水平管

兴发 于本层地面的层、电气水平官 线暗敷于结构楼板叠合层中时,管线定位尺寸宜采用分模数 M/10的整数倍

7.2.4任宅的竖向基准面应以楼板完成面作为基准面,并应 满足下列要求: 1 插座底边高度距基准面应按表7.2.4选取; 2 厨房水平管道高度宜距基准面700mm; 3 坐便器后水嘴中心线距基准面高度宜为180mm; 4 当卫生间设有呼叫按钮时,其安装高度距基准面宜为 400mm~500mm; 5 吊顶高度应符合nM模数,并不低于2200mm。

插座底边高度距基准面优先尺寸(mm)

7.2.5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的设备管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1厨房水平管道空间的宽度距离墙体装饰完成面不宜大 于100mm,厨房排污立管离墙体装饰完成面距离应符合M/2 模数; 2坐便器排水口中心与侧墙装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无 立管时不应小于400mm,有立管时不应小于450mm; 3跨便器中心线与侧墙装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无立管 时不应小于400mm,有立管时不应小于450mm;排水口设置应 保证便器后边缘距装饰完成墙面不小于200mm;

4坐便器采用下排水时,排水口中心与后墙装饰完成面 之间的距离宜为200mm、300mm、400mm、580mm,优先尺寸为 300mm;采用后排水时,排水口中心距地面高度宜为100mm、 180mm、220mm,优先尺寸为180mm; 5洗脸盆或盟洗槽水嘴中心线与侧面净距不宜小于 350mm

8.1.1内装修的设计与尺寸协调应名

1宜按模数网格进行设计,并与主体结构、建筑功能空间 的模数网格进行协调: 2应与设备及管线的定位进行协调; 3宜采用基本模数网格或分模数网格,分模数宜为M/2 M/5、M/10; 4当建筑空间尺寸无法完全满足内装修部品模数化要求 时,应采用标准化部品,并宜在模数中断区设置可调节措施。 8.1.2内装修中除轻质隔墙采用中心定位外,宜采用界面定 位法。 8.1.3内装修部品的设计与选型应优先选用符合模数的标准 化产品,其内部组件宜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8.2.1装配式隔墙的宽度尺寸宜为1M的整数倍,厚度尺寸宜 为分模数M/10的整数倍,分户墙厚度的优先尺寸宜为 200mm,内隔墙的优先尺寸宜为100mm。 8.2.2内隔墙条板尺寸宜满足表8.2.2一1的要求。条板接缝 宽度优先尺寸宜符合表6.2.1一2的规定。

注:B为建筑开间尺寸。

8.2.3内门窗洞口宜为1M的整数倍,各功能空简内门洞口的 优先尺寸宜按表8.2.3选用

表8.2.3F 内门洞口优先尺寸(mm)

8.2.4当使用复合保温隔声板楼地面工程时,宜符合表8.2. 规定的优先尺寸。

表8.2.4不同饰面楼地面复合保温隔声板优先尺寸(mm

表8.2.5集成厨房橱柜优先尺寸(mm

1平面优先净尺寸宜为1M的整数倍,宜为1400mm及以 上; 2高度优先净尺寸宜为1M的整数倍,宜为2200mm, 2300mm、2400mm; 3宜采用同层排水方式,结构降板优先尺寸宜为分模数 M/2的整数倍; 4当采用沉箱式同层排水时,结构降板宜为300mm 350mm;当采用强排式同层排水时,结构降板宜为100mm 150mm。

1整体卫生间有安装管道的侧面与墙面之间不应小于 50mm;无安装管道的侧面与墙面之间不应小于30mm; 2整体卫生间的底部与楼地面之间不应小于150mm; 3整体卫生间的顶部与顶棚底部之间不应小于250mm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 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 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469 28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 29 《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DB34/T5001 30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34/T81C 31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 3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3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3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 3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 36 《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JGJ/T467 37 《装配式整体厨房应用技术标准》JGJ/T477 38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 39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 4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4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42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 43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 范》GB50846

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标准

《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标准》DB34/T3834一2021经安徽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1月27日以第1号公告批准、发 布。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产泛的调查研究,认真 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其他省、市的先进技术规范、技 术标准及有关文件规定、要求等,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 终确定各项技术要求。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装配式住宅统一模数 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广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 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说 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 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目 次总则283基本规定·29建筑设计·304.1一般规定304.2公共空间304.3户内空间325结构系统335.2水平构件335.3竖向构件356外围护系统..406.1一般规定406.2外围护墙406.3外门窗407设备与管线系统417.1一般规定417.2模数要求418内装系统428.2模数要求4227

1.0.1标准化是装配式建筑的基础,而模数协调则是装配式 建筑标准化、系列化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模数协 调的目的是要协调所有建筑构件相互间尺寸及其与待建建筑 物的尺寸。装配式建筑要在模数协调的原则下,逐步实现部品 的系列化和通用化,提高部品的互换性、功能质量和规模经济 效益,开发和完善部品、部件的配套应用技术。 为规范我省装配式住宅的建设,实现建筑高品质,便于生 产,方便运输,简化施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编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建筑、结构、设备等 工种的设计技术文件及它们之间的尺寸协调原则,以协调各工 种之间的尺寸配合,保证模数化部件和设备的应用。扩建工程 可参考执行本标准。

3.0.3整个建筑物和建筑物的一部分以及建筑部件的模数化 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及分倍数。居住建筑功能空间的标 准化设计应根据功能和经济性选择开间、进深、层高的优先尺 寸。

4.2.1~4.2.3楼梯是住宅中最容易实现标准化的构件。我 省多个地区装配式住宅的发展也是从预制楼梯开始。但是在 买际执行情况来看,楼梯的标准化程度依旧不高。因此本标准 限定了标准化楼梯的各种尺寸,对多、高层住宅按建筑的三种 不同层高,两种不同形式的楼梯组合只有6种,已可以满足绝 大多数住宅的使用需求。按照本标准时,楼梯的标准化程度将 会大大提高。对于低层住宅,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采用预 制楼梯。

270010d,12001901200000010g25001o02700图4.2.2双跑楼梯标准平面尺寸图73001007100100下100ll1340442013401007300图4.2.3—1剪刀楼梯标准平面尺寸图(3000mm、3100mm层高)70001006800100下100132041607000图4.2.32剪刀楼梯标准平面尺寸图(2900mm层高)31

4.2.6电梯厅净深不应小于电梯轿厢的深度。单台设置时不 应小于1500mm;多台单侧排列时不应小于1800mm;担架电梯 的电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800mm;消防电梯前室短边不应小于 2400mm;电梯候梯厅和楼梯平台共用时,平台净深不宜小于 2100mm

4.3.1住宅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 2nM(3000.3200.3400.3600.3800.....)或3nM(3000.3300 3600,3900,4200.....)。 4.3.2由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住宅套型 的厨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50m;由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 生间等组成的住宅,其厨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00m²。 4.3.5我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已经普 及,多地也已发布了关于太阳能利用的政策文件。单设太阳能 板时,大多设置在阳台外侧,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墙面上的外挑 钢筋混凝土挑板或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确定太阳能板的 优先尺寸,可以有效提高太阳能板的标准化程度。 4.3.6根据安徽省地方标准《住宅设计标准》DB34/13467 2019,空调室外机搁板净尺寸,使用挂机为1100宽×600深,使

4.3.1住宅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

4.3.2由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住宅套型 的厨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50m;由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 生间等组成的住宅,其厨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00m²

4.3.2由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住宅套型

4.3.5我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已经普

及,多地也已发布了关于太阳能利用的政策文件。单设太阳能 板时,大多设置在阳台外侧,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墙面上的外挑 钢筋混凝土挑板或预理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确定太阳能板的 优先尺寸,可以有效提高太阳能板的标准化程度

4.3.6根据安徽省地方标准《住宅设计标准》DB34/13467

2019,空调室外机搁板净尺寸,使用挂机为1100宽×600深,使 用柜机为1300宽×650深,故设置外挑预制空调板时,尺寸宜 统一为1300mmX650mm。

2019,空调室外机搁板净尺寸,使用挂机为1100宽×600深,使

5.2.1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楼板宜采用混凝土叠合楼板或预应 力混凝土叠合楼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楼板可采用钢筋桁架组 合楼板、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也可采用现 浇混凝土楼板。混凝土叠合楼板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具 有效率较高、省时省工、节省模板、支撑简便、湿作业少等生产 建造特点,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应优先采用

5.2.2装配式住宅的梁高应与室内净空高度、楼面建筑做法

厚度、门窗洞口及吊顶高度等尺寸进行协调,混凝土住宅中的 框架梁高度、宽度和非框架梁高度尺寸宜采用1M的整数倍,也 可为1M的整数倍与M/2的组合,非框架梁宽度尺寸宜采用 MI/2的整数倍。 钢梁可选用实腹式热轧型钢和焊接组合截面钢构件,根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0年第178号发布的《钢结构住宅主 要构件尺寸指南》,并结合我省钢结构住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 框架梁和非框架梁截面数据,列表5.2.2一1和5.2.2一2,设计 时可参照选用。

主:1.备注中A表示该型钢截面尺寸使用频率较高: 2.表中H为热轧H型钢截面高度,B为截面宽度,tw为腹板 厚度,t为翼缘厚度

2非框架梁常用热轧H型钢截面尺寸

注:1.备注中A表示该型钢截面尺寸使用频率较高; 2.表中H为热轧H型钢截面高度,B为截面宽度,tw为腹板 厚度为翼缘凰度

注:1.备注中A表示该型钢截面尺寸使用频率较高; 2.表中H为热轧H型钢截面高度,B为截面宽度,tw为腹板 厚度,t为翼缘厚度

5.3.1预制剪力墙板的高度尺寸应协调建筑层高、门窗洞口 尺寸、结构楼板厚度、建筑地面做法厚度、墙体两侧楼板是否存 在降板及板顶标高、楼板与墙板构件的连接方式、生产和施工 过程中采取的措施等因素综合确定;预制剪力墙板的厚度一般 由计算和构造要求共同确定,当墙厚在200mm~300mm之间 时,优选模数为M/2,当墙厚大于300mm时,优选模数为1M; 剪力墙的长度优选模数为3M

墙身纵向钢筋间距优选模数为M,墙身水平钢筋间距优选模数 为M/2。预制剪力墙板钢筋应综合考虑常用钢筋规格尺寸、连 接做法、受力性能要求、各部位的耐久性要求等制定标准化的 钢筋定位,以提高模具重复使用率。当预制剪力墙板之间通过 后浇段连接时,应提前考愿预制剪力墙内钢筋与后浇带钢筋相 关关系,后浇段内钢筋定位应与构件外伸钢筋定位相匹配

5.3.3预制夹心保温剪力墙板中外叶墙板之间的接缝宽度宜

为20mm,当后浇段宽度为400mm、500mm、600mm时,对应的 外叶墙板外伸长度分别为190mm、240mm和290mm;外叶墙板 上下端企口高度,可根据风、雨、雪等条件和建筑立面在30mm ~50mm之间选择

5.3.4预制混凝土柱中,采用较大直径的钢筋及较大的柱截 面,可减少钢筋根数,增大间距,便于柱钢筋连接及节点区钢筋 布置。

5.3.4预制混凝土柱中,采用较大直径的钢筋及较大的柱截

5.3.5钢结构柱可采用热轧H型钢和方(矩)形钢管,也可采

用钢管混凝土柱,柱截面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在高层钢结构 住宅中,考虑性价比,钢柱设计宜优先选用钢管混凝土柱。根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0年第178号发布的《钢结构住宅 主要构件尺寸指南》,并结合我省钢结构住宅中竖向构件使用 频率较高的热轧H型钢和方(矩)型钢管截面数据,列表5.3.5

1和5.3.5一2,设计时可参照选用。

表5.3.5一1柱常用热轧H型钢截面尺

注:1.备注中A表示该型钢截面尺寸使用频率较高; 2.表中H为热轧H型钢截面高度,B为截面宽度,tw为腹板 厚度,t为翼缘厚度,r为翼缘与腹板连接处圆角半径

表5.3.5一2柱常用方(矩)形钢管截面尺寸及适用范围

注:1.备注中A表示该型钢截面尺寸使用频率较高; 2.表中H为方(矩)形钢管截面高度,B为截面宽

5.3.8梁柱节点区钢筋较多,容易碰撞,采用较大直径的箍

筋,可以减少节点区钢筋数量,方便施工

6.1.2装配式住宅外墙宜实现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 化,采用集成技术指实现上述两种及以上功能的集成,如夹心 保温外墙实现了围护墙与保温、隔热一体化,保温装饰板实现 了保温隔热与装饰一体化

6.2.1、6.2.2外墙围护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外围护墙板与外门 窗、阳台板、空调板等部品部件的相互关系

.3.3外门窗应选用在工厂生产的标准化部品,并应采用带 有批水板等的外门窗配套系列部品。外门窗洞口尺寸的模数 化不仅有利于门窗的标准化,也有利于预制外墙规格的标准 化。经过研究,表中所列的门窗尺寸基本可以满足住宅的功能 使用需求。由于钢结构住宅需要同时扣除楼板与梁高度,同时 考虑满足900高窗台,因此外窗补充了高度为1400的选型

7.1.1设备与管线部品符合模数的尺寸要求,才能使装配式 住宅达到全面的有效配合,实现标准化。

7.2.1利用管道井门前空间作为检修空间时,宽度应根据管 道数量和布置方式确定,管并检修门宜设置在长墙面,尽量开 大,应满足检修方便的要求。 7.2.2管井敷设、架空敷设的管线尺寸模数GTCC-063-2018标准下载,为满足建筑空间 尺寸和安装空间需求,可采用M/5模数。 7.2.3垫层暗埋敷设的管线有时数量较多,需要在较小空间 内精确定位,节点大样排布模数宜采用M/1O模数。 7.2.4根据所使用设备的不同,合理设置插座的安装高度,可 减少电线穿绕,方便使用

7.2.5本条列举的排水口中心与后墙装饰完成面之间的

为常用座便器的排水口中心距后墙、地面的尺寸要求,当选择 其它非规格座便器产品时,可根据具体产品要求设计。

8.2.1隔墙的主要形式有龙骨类和条板类,应根据项目的隔 声、防火、抗震等性能要求以及管线、设备设施安装的需要明确 隔墙厚度和构造方式。

8.2.4干式工法楼面、地面提倡楼面保温隔声材料与饰面集

8.2.4十式工法楼面、地面提倡楼面保温隔声材料与饰面集 成的于法铺贴方式。不同饰面的模数化尺寸,有利于工厂的标 准化生产。

统称,产品具有独立的框架结构及配套功能,一套成型的产品 即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对于整体卫生间最小安装尺寸DB34/T 2121-2014标准下载,本 条提出相关的规定,目的是保证整体卫生间与安装空间有良好 的定位和衔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