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161-2016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pdf

JG/T 161-2016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468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T 161-2016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pdf

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校

Unbonded prestressing steel stran

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L20ZJ119 聚合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pdf本标准规定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产品的标记、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224一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11116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GB/T1040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GB/T9341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JG3007一1993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 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unbondedprestressingsteel strand 用防腐润滑脂和护套涂包的钢绞线。 3.1.2 无生瓶立力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224一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11116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GB/T1040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GB/T9341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JG3007一1993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

护套sheathing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W,—每米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 W2——每米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去除油脂后的钢绞线和护套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 W3一每米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中油脂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 无粘结预应力筋中钢绞线与护套内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W,—每米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 W2一—每米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去除油脂后的钢绞线和护套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 W3每米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中油脂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 u一无粘结预应力筋中钢绞线与护套内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IG 1612004

表1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及性能

5.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制作要求

5.3.1钢绞线、防腐润滑脂和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来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筋。 5.3.2防腐润滑脂的涂敷及护套的制作应连续一次完成,护套制作应采用挤塑机挤出成型 5.3.3防腐润滑脂应沿钢绞线全长连续涂敷并充足饱满,每米油脂质量应符合5.2表1中的规定, 5.3.4护套厚度应均勾,并符合5.2表1中的规定。 5.3.5护套拉伸强度、弯曲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5.3.6每盘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应由同一根连续的钢绞线组成。 5.3.7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应具有良好的伸直性,其值应符合GB/T5224一2003的规

5.4.1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护套表面应光滑、无凹降 无可见钢数线轮郭、无袋缝、无气礼、无明泥折 和机械损伤。

5.5.1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供应商应向购货方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SY/T 6799-2010 石油仪器和石油电子设备防雷和浪涌保护通用技.,其内容包括:供贷名称、钢绞 线生产单位、防腐润滑脂生产单位、树脂牌号、需方名称、合同号、产品标记、质量、件数、执行标准号、检 测报告、检验出厂日期。

文件应具有可追溯性。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专 能试验方法按JG3007一1993中第6章规定进行, 油脂质量测量方法为取1m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用精度不低于1.0g的量具称量

3.1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原材料性能试验方法按GB11116规定进行。 3.2护套拉伸和弯曲性能试验方法按GB/T1040和GB/T9341的有关规定进行。 3.3护套厚度测量方法为取1m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去除钢绞线及油脂,用精 02mm的量具在护套每端口截面各均勾测量3点,取其最小值

6. 4座擦系数和k值试验

直线布筋及曲线(抛物线)布筋的混凝土构件或钢台座长度不应小于5m,在张拉端及固定端分别 设置精度不小于0.5%FS压力传感器,张拉时根据两端拉力的差值,先推算出直线筋k值,再按曲线筋 算出μ值。每束无粘结预应力筋调换张拉端各作3次,共6次,取算术平均值。 K值按式(1)计算:

DB34/T 5018-2015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技术规程6.5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外观检验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外观要求用目测法检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