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746-2007 混凝土瓦.pdf

JCT746-2007 混凝土瓦.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CT746-200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91733
下载资源

JCT746-200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CT746-2007 混凝土瓦.pdf

试样数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及质量标准差检验合格的试样,可用于 目的检验。

注:1)划“——”者为不需要检验:

2)施工验收检验,宜参照出厂检验的批量在现场抽取所需试样

DB34/T 2603-2016 星级饭店安全规范8.1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

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检测方法按照本标准附录A规定进行。 8.2物理力学性能

8. 2. 1.1量具

最大称量10kg的电子台秤或天平,精度5g。 8.2.1.2试样数量 试样数量按表4规定抽取。

8. 2. 1 3 步骤

a)将试样置于温度为15℃~30℃、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40%,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存放24h; b)每隔24h称量一次每片试样的质量,精确至5g,至前后两次称量差值小于10g,求出被测记 质量; c)计算质量标准差,修约至10g。

8. 2. 1. 4 计算与评定

质量实测平均值按式(3)计算;质量标准差按式(4)计算。试验结果用质量实测平均值与质量标 示

IC/T746—2007

当试样所检验的项目全部满足本标准要求时,判定其合格。

在所抽取的试样中,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验不合格试样总数不超过三片,且物理力学性能检 验不合格试样项目不超过项时,允许进行复验。复验只针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只允许一次。 复验时样品应从同一批次中抽取,数量为该项目检验数量的双倍,并分为两组进行检验。若复验后 所检验两组结果均达到要求,则判定该批次产品为合格;若两组结果中仍存在不合格项目,则判定该批

10标志、产品质量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JC/T746200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外观质量及尺寸允许偏差检测方汽

a)钢直尺:量程0mm~600mm,分度值为1mm。 b)塞尺。 c)直角尺:内角垂直度公差为土1°,内角边长为:1000mm×600mm,分度值为1mm。

外观质量用肉眼直观检验及配合钢直尺测量。

用钢直尺测量瓦爪残留的部分。

用钢直尺测量瓦爪残留的部分。

在试样的左右两侧测量试样的长度,取二者中与其规格长度最大偏差绝对值,为其检测 至1mm

在试样的上下两端测量试样的宽度,取二者中与其规格宽度最大偏差绝对值,为其检测结果,修 至1mm。 注:1)根据功能的需要将瓦四角设计为非直角等形状时,其长度及宽度可以试样正面投影的侧边与两端延长线交点 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见图A1): 2)混凝十瓦正面投影非矩形者,应分别测其各边长度与其对应设计外形尺寸最大偏差绝对值,为其检测结果

A3.3方正度与吊挂长度

将试样以20°~70°之间的角月 两侧垂直挂瓦条上棱和试样前端之间的长 度l1、l2(见图A2),以二者差的绝对值为方正度检测结果,修约至1mm;以二者算术平均值为吊挂长度 的检测结果,修约至1mm。 注:试样正面投影的几何形状非矩形者,不作方正度的要求。

将试样止面朝上放在一个参考平面上,使其处于稳定状态。用塞尺测量试样的某个设定接触点 平面之间的间隙(见图A3),记录最大值为检测结果,修约至1mm。

JC/TZ462007

图A1瓦角为非直角形状时边长的测量示意

图A2方正度与吊挂长度的测量示意

IC/T Z462007

A3平面性的测量示意

C/TZ462007

抗折试验机量程为0kN~10kN,最小分度值不低于20N,加荷压头行程大于500mm,可以无级调 速,其精度为1%。

抗折试验机量程为0kN~10kN,最小分度值不低于20N,加荷压头行程大于500mm,可以无级调 速,其精度为1%

钢直尺:量程0mm~500mm,分度值1mm。 3水槽 能湿试样的 深度约为 500 mm 的水遭

能浸试样的、深度约为500mm的水槽。

将试样浸没在温度为10℃30℃的清水中不少于24h,水面应高出试样20mm,于 水分备用。

将试样浸没在温度为10℃~30℃的清水中不少于24h,水面应高出试样20mm,于试验前拭干表 备用。

B3. 1瓦脊高度的测量

B3. 2遮盖宽度的测量

采用三点弯曲方式。采用金属制成的两个相同高度的支座,上表面呈圆弧形,半径为10mm;其上 可垫一个宽度为20mm,厚度为20mm~30mm,长度大于试样宽度的硬质木条,木条的下表面应与支 座的上表面相配合。在试样底面与木条之间应有弹性垫层。 数(mm),如图B2所示

试样正面朝上置于支座上(见图B3),确保试样平稳,且保证试样端面与支座平行。 335加荷方式

试样正面朝上置于支座上(见图B3),确保试样平稳,且保证试样端面与支座平行。

a)加荷杆与支座材质及尺寸相同,下表面呈圆弧形,其半径为10mm。加荷杆应平行于支座,且 相对试样纵向轴的垂直面可自由调节平衡; b)加荷杆位于跨距中央,且应使加荷杆与支座保持平行; c)在加荷杆和试样之间填垫一块与试样上表面遮盖宽度范围内形状相吻合的硬木平衡物,试样 表面与平衡物之间应放一片弹性垫层。 d)通过加荷杆加荷,其作用力应垂直于试样平面,最高加荷速度为5000N/min,直至试样断裂破 环。 注:B3.3弹性垫层长度要大于试样的宽度;B3.5c弹性垫层长度要与试样的遮盖宽度一致,其宽度为20mm~3d nm,厚度5mm±1mm,肖氏硬度(50±10)

a)加荷杆与支座材质及尺守相同,下表面圆弧形,其平径为10mm。加何荷杆 相对试样纵向轴的垂直面可自由调节平衡; b)加荷杆位于跨距中央,且应使加荷杆与支座保持平行; c)在加荷杆和试样之间填垫一块与试样上表面遮盖宽度范围内形状相吻合的硬木平衡物,试样 表面与平衡物之间应放一片弹性垫层。 d)通过加荷杆加荷,其作用力应垂直于试样平面,最高加荷速度为5000N/min,直至试样断裂破 不。 注:B3.3弹性垫层长度要大于试样的宽度;B3.5c弹性垫层长度要与试样的遮盖宽度一致,其宽度为20mm~3d m.厚度5mm1mm.当氏碗度(50±10)

记录最大荷载为试样承载力,其结果精确至10N

(a)单片试样测瓦脊高度

图B1瓦脊高度及遮盖宽度的测量示意

图B2加荷支承方式示意

承载力标准差,单位为牛顿(N); F—一第i片试样承载力实测值,单位为牛顿(N); 试样数量,单位为片; 承载力,单位为牛顿(N))

(规范性附录) 耐热性能及吸水率试验方法

a)干燥箱:具有鼓风排湿功能的干燥箱。控温范围0℃~200℃,温度波动范围土2℃。 b)电子台秤或天平:称量10kg,精度5g。 c)水槽:同 B1. 3的要求。

选取做完承载力试验的5片试样中各大半片瓦作为耐热性能及吸水率试样。 C2.2漫水 将试样表面清除灰尘及断面松动颗粒后,把试样浸没于10℃~25℃的清水中24h。试验过程中应 保持水面高出试样20mm,并保证试样的每个面都与水充分接触,

测完饱水质量后,将试样在温度为15℃~ 放24h。 将试样放入干燥箱中,箱内温度保持105℃土5℃,干燥24h。试样取出后观察表面涂层是否完好, 若试样表面涂层完好者,冷却后,称量试样质量。将试样重新放回干燥箱中,再每隔2h测量一次试样的 干燥质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小于10g时,其结果为该试样的于燥质量(m。) 如果试样表面出现涂层脱落、鼓包、起泡、花斑等现象,则终止试验。重新选取试样,适当降低干燥 箱内温度10℃,保证试样表面涂层完好,再进行吸水率试验。 注:耐热性能及吸水率复试的试样为5片整块试样。

试样经浸没于10℃~25℃的清水中24h后,在温度为15℃~30℃、空气相对湿度不小于40%、通风 良好的条件下存放24h。将试样放入干燥箱中,箱内温度保持105℃土5℃,干燥24h后,其表面涂层完 好者,为耐热性能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每个试样的吸水率按式(C1)计算:

C3. 2. 2 评定

计算5个试样的吸水率的平均值,为其试验结果,修约至0.1%。

与受检试样规格相适应的不透水的围框,

IC/T7462007

D3.1将试样正面向上放置于相适应的不透水围框内,试样平面与水平面的偏差角应不大于10°。 D3.2围框边缘与试样周边的间隙应不大于3mm,选用不渗水的材料将试样与围框的间隙及屋面瓦的 固定孔密封好(见图D1)。 D3.3将水注入以试样为底并用围框密封的试验容器中,水面要高出瓦脊15mm,试验过程一直保持这 一高度。将此试验装置在温度为15℃~30℃,空气相对湿度不小于40%的条件下,存放24h。

观察被检验试样的背面均未有水滴出现,即为抗渗性能合格。如该组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试样 现水滴,即为抗渗性能不合格,

图D1抗渗试验装置示意

E1.1低温箱或冷冻室

低温箱或冷冻室放入试样后,箱(室)内的温度可降至并保持在一15℃~一20℃范围内。箱(室 气温度宜在90min士30min内降至一15℃以下。

同 B1. 1 的要求,

E3.1将经过浸水饱和的试样摆放在试样架上,随即放人预先降温至一15℃~一20℃的低温箱或冷冻 室内。 E3.2待箱(室)内温度再次降至一15℃以下时,开始计时。在此温度下保持2h。然后,取出试样立即 放人15℃~30℃的水中融化1h。如此为一个冻融循环。 冻融循环的间断时只能在融化阶段,直到试验继续时试样要浸泡在水中,中断时间不应大于96h, 中断24h以上时要给予说明。 E3.3如此进行25次冻融循环后,要将试样在空气温度15℃~30℃,空气相对湿度不小于40%的条件 下放置24h,将冻后的试样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合格后,再按附录B规定进行承载力试验

按式(E1)计算经25次冻融循环后试样的承载力实测平均值。按式(E2)计算经25次冻融循环后试 样的承载力。

3 F,Ff1.64g

Ff—冻后承载力实测平均值,单位为牛顿(N); Fu、F2f、Fs"冻后每片试样承载力实测值,单位为牛顿(N); 承载力标准差,单位为牛顿(N); F—冻后承载力,单位为生顿(N)

检验报告包括封面、首页及数据页。

F2.1检验报告封面应盖有检验专用章,计量认证及质监认证章等。 F2.2检验报告封面应标明产品名称、受检单位名称及检验类别等

F3.1检验报告首页应按示例表F1

LY/T 3172-2020 林业和草原行政许可评价规范3.1检验报告首页应按示例表F1所列内容填写。 F3.2应按委托单位申报的类别填写相应的检验结论。

IC/T7462007

表F1检验报告(首页)

4.1型式检验按示例表 F2中所列 项自琪写 F4.2委托检验根据委托项目内容填写。

4.1型式检验按示例表F2中所列项目填写,

IC/T Z462007

JD14-030-2017标准下载表F2检验报告(数据页)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