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4003.1-2021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 第1部分:导航.pdf

MH/T 4003.1-2021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 第1部分:导航.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3248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MH/T 4003.1-2021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 第1部分:导航.pdf

8.2.1机场全向信标台可设置在跑道中心线延长线上或跑道的一侧,应满足机场净空要求。 3.2.2航路全向信标台设置在航路中线上,通常设置在航路的转弯点或空中走廊口。

8.3常规全向信标台场地要求

8.3.1常规全向信标台应设置于可获得全方位最大视距的位置。 3.3.2以常规全向信标天线基础中心为基准点,以天线基础水平面为基准面,半径200m以内不应 有超过基准面高度的障碍物:半径200m~300m的障碍物相对于基准面的垂直张角不应超过1.5°, 且超过基准面高度的水平张角不应超过10°;半径300m以内不应有超过基准面高度的铁路;半径 300m以外的障碍物相对于基准面的垂直张角不应超过2° 3.3.3以常规全向信标天线基础中心为基准点,以天线基础水平面为基准面,半径500m以内不应 有超过基准面高度的110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 8.3.4进入常规全向信标台内的电力线缆和通信线缆应在200m以外埋入地下。

8.4多普勤全向信标台场地要求

干挂花岗岩施工组织设计MH/T 4003. 12021

8.4.1多普勒全向信标台台址应设置于满足使用需求并获得全方位最大视距的位置。多普勒全向信 标台的场地保护要求如图8所示。 8.4.2以多普勒全向信标天线基础中心为基准点,以天线反射网平面为基准面,半径100m以内不 应有超过基准面高度的任何障碍物,且边带天线相位中心通过反射网边缘延伸至地面的反射路径不应 受到障碍物的阻挡;半径200m以内不应有超过基准面高度的公路、建筑物、堤坝、山丘等障碍物; 半径100m~200m的树木相对于基准面垂直张角不应超过1.5°,且超过基准面高度的水平张角不应 超过7°;半径200m~300m的障碍物相对于基准面的垂直张角不应超过1.5°,且超过基准面高度 的水平张角不应超过10°;半径300m以内不应有超过基准面高度的铁路;半径300m以外的障碍物 相对于基准面的垂直张角不应超过2.5° 8.4.3以多普勒全向信标天线基础中心为基准点,以天线反射网平面为基准面,半径200m以内不 有超过基准面高度的35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半径500m以内不应有超过基准面高度的110kV 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

图8多普勒全向信标台场地保护要求

MH/T4003.1—2021测距仪的工作频段为962MHz~1213MHz。测距仪与机载设备配合工作,为航空器提供连续距离信息,引导航空器沿预定航路(线)飞行、进离场和进近测距仪台周围场地的地形地物,对其发射的电波信号的反射和再辐射所产生的多路径干扰,可使其辐射场型发生畸变,导致测距精度下降,影响飞行安全。9.2设置9.2.1测距仪台和仪表着陆系统相配合时,可设置在下滑信标台或航向信标台。9.2.2测距仪台和全向信标台相配合时,测距仪天线可与全向信标中央天线同轴安装,也可偏置安装。9.3场地要求9.3.1测距仪台和航向信标台合装时的场地要求见5.3,和下滑信标台合装时的场地要求见6.3;和常规全向信标台合装时的场地要求见8.3,和多普勒全向信标台合装时的场地要求见8.4。9.3.2测距仪台单独设台时,以测距仪天线中心点为基准点,以测距仪天线中心点水平面为基准面,半径50m以内不应有超过基准面的障碍物,半径50m以外不应有超过基准面垂直张角3°的障碍物,半径500m以内不应有110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9.3.3测距仪台单独设台时,进入测距仪台内的电力线缆和通信线缆应理入地下。10地基增强系统地面站设置10.1地基增强系统GBAS与机载设备配合工作,为航空器提供精密进近引导。GBAS地面站由基准接收子系统、处理子系统、甚高频数据广播(VDB)子系统和监控维护子系统等组成。VDB子系统的工作频段为108MHz~117.975MHz。10.2设置10.2.1确定GBAS地面站站址时应考虑下列因素:机场净空要求;b)天线附近的反射或再辐射体的情况;c)航空器发动机喷流的直接喷射情况;供电、通信引接;e)机场总体规划;f)建台费用。10.2.2基准接收子系统通常由多个基准接收机组成;基准接收子系统的几何中心距最低决断高位置的水平距离通常不超过6km。基准接收天线底部高度通常在1m~4m之间,天线位置宜远离跑道中心线延长线(不少于75m)。当配置有3部及以上基准接收机时,相邻基准接收天线的间距不应小于50m,通常为100m。基准接收天线构型应满足下列要求:a)所有基准接收天线不应在一条直线上;b)任意两个基准接收天线不应与滑行道、栅栏、大型障碍物等等距设置;18

MH/T 4003. 12021

c)任意两个相邻基准接收天线之间的连线与滑行道、栅栏、大型障碍物等的夹角不应小于 1.5*。 10.2.3 VDB天线相对于所服务跑道入口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5.6km; 10.2.4 VDB天线的覆盖区应满足下列要求: a. 能够覆盖以每条进近跑道最低决断高位置为圆心,半径为5.6km的圆周区域: b 与所服务跑道最低决断高位置通视(包括最后进近定位点或11km); 不小于进近覆盖区域(距跑道入口37km); d VDB天线的相位中心高度通常在1.5m~13.7m之间。 10.2.5 VDB天线周围辐射场强低于最小限值的区域一般不超过以天线顶部为顶点,垂直向上5°的销 体范围;VDB天线周围辐射场强超过最大限值的区域一般不超过以天线为中心,半径200m的范围。

10.3.1基准接收天线场地

图9基准接收天线场地保护要求

10.3.1.2基准接收天线周围155m的范围内,以基准接收天线底部为基准,3°仰角保护区界限上 方确定的顶部区域(不含A区圆柱体部分)不应存在任何障碍物。 0.3.1.3基准接收天线周围155m的范围内,3°仰角保护区界限确定的顶部区域下方的保护区按 不同控制要求分为A区、B区和C区。 10.3.1.4A区是一个以基准接收天线为中心、半径为4m的圆柱体区域,具体要求如下: a)A区内不应有任何静止或移动的物体存在; 6 A区边界应设置下沉式水泥围栏,并辅以醒目标识;围栏内应填充直径5cm~20cm的砾石 并固定,设置必要的坡度以利排水;

MIH/T 4003. 12021

c)A区内不应有杂草生长,并应采取措施避免出现积水、积雪等; d)通过A区的电力线缆和通信线缆应埋入地下。 10.3.1.5B区是一个以基准接收天线为中心、半径4m~50m的圆环,从地面垂直向上延伸直达以 天线底部为基准3。仰角的空间结构,其具体要求如下: a B区内不宜有固定障碍物(建筑物、架空高压输电线、堤坝、树林、山丘等),不应设置道路 滑行道及其它临时道路; b)B区内杂草高度不应超过1m,无法避免的个别障碍物,应在GBAS系统内预设屏蔽处理; c)B区内允许低于天线底部高度的物体偶发临时活动;允许高于天线底部高度的受控物体临时 活动,但应在GBAS系统内预设屏蔽处理。 10.3.1.6C区是一个以基准接收天线为中心、半径从50m~155m的圆环,从地面向上延伸直达以 天线底部为基准3°仰角的空间结构,其具体要求如下: a)C区内不应有铁路和公路(机场专用环场路除外),基准接收天线的超障区域不应有建筑物、 架空高压输电线、堤坝、树林、山丘等,该区域的地形坡度不应超过15%; b C区内允许位于基准接收天线底部高度以下的物体临时活动/停放或偶发持续活动;允许高于 天线底部高度的物体偶发临时活动,但应在GBAS系统内预设屏蔽处理;C区内杂草高度不应 超过1m; c)C区以外且超过基准接收天线底部垂直张角3°的任何永久物体和临时移动目标数量应严格 控制,无法消除的应在GBAS系统内预设屏蔽处理。 10.3.1.7受环境限制,位于基准接收机保护区内的机场围界宜选择非金属材质并控制高度。 10.3.1.8保护区内不宜有滑行道,当无法避免时仅允许滑行道进入C区。当同一条滑行道同时进入 两个及以上基准接收天线C区时,涉及的基准接收天线间距不应小于80m。 10.3.1.9在地势起伏低于1/4波长的安装场地进行基准接收天线安装时,基准接收天线相位中心设 计高度不应等于波长的整数倍。 10.3.1.10基准接收天线的保护区内通常不需要设置屏蔽保护区域。设置屏蔽保护区时,屏蔽保护 区内不应停放车辆及航空器,在航空器使用GBAS信号进近期间应确保其它航空器或车辆不在该区域 内。 10.3.1.11对于可能存在运行状态航空器等待的位置,航空器发动机喷流部位与喷射方向基准接收 天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83m。

10.3.2VDB天线场地

10.3.2.1VDB天线的场地保护区如图10所示

图10VDB天线场地保护区

MH/T 4003. 12021

10.3.2.2安全区为以VDB天线为中心,半径3m的圆形区域,安全区不应有人员进入;安全区内应 设置非金属围栏及标识,消除杂草生长,避免积水。 10.3.2.3保护区为以VDB天线为中心,半径6m的圆形区域,保护区内应避免障碍物,杂草高度不 应超过1m。 0.3.2.4以VDB天线为中心,安全区和保护区内不应停放车辆(技术维护车辆除外)或航空器;VDB 天线应避免设置于进近或离场航线下方。 10.3.2.5对于可能存在运行状态航空器等待的位置,航空器发动机喷流部位与喷射方向VDB天线的 距离不应小于183m,且应避免设置于图11所示的区域内。

图11VDB天线选址限制区

MH/T 4003. 12021

A.1.1具备三维机场场地、障碍物及航空器建模能力,具备对移动障碍物进行分析的能力; A.1.2能根据导航台的不同性能参数进行设置和调整,能分析导航台的各项性能指标。

A.2.1对航向信标台的仿真能涵盖影响航向信标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航向信标台与跑道的相对位 置关系、机场跑道构型、航向信标天线类型、台站周边的地形分布及障碍物分布等,并具备对以下项 目分析的能力: a 信号强度分析; b) 航道宽度分析; 航道结构分析; 航道余隙分析; e) 对称性分析; f 调制度和分析; g) 临界区和敏感区分析。 A.2.2 对下滑信标台的仿真能涵盖影响下滑信标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下滑信标台与跑道的相对位 置关系、下滑信标天线类型、台站周边的地形分布及障碍物分布等,并具备对以下项目分析的能力: a) 信号强度分析; b) 下滑道结构分析; C) 下滑道余隙分析; d) 下滑道半宽度分析; e) 对称性分析; f) 调制度和分析; g) 临界区和敏感区分析。 A.2.3 对全向信标台的仿真能涵盖影响全向信标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全向信标台的位置、全向信 标天线类型、全向信标架设高度、反射网半径、台站周边的地形分布及障碍物分布等,并具备对以下 项目分析的能力: 信号强度分析; b) 径向方位误差分析; C) 圆周方位误差分析; d 9960Hz副载波调制度分析; e 30HzAM调制度分析。 A.2.4 对测距仪台的仿真能涵盖影响测距仪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测距仪台的位置、测距仪天线架 设高度、 台站周边的地形分布及障碍物分布等,并具备对以下项目分析的能力: a)信号强度分析:

MH/T 4003. 12021

b)测距误差分析。 A.2.5对无方向信标台的仿真能涵盖影响无方向信标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无方向信标台的位置 无方向信标天线架设高度、台站周边的地形分布及障碍物分布等,并具备对以下项目分析的能力: a)信号强度分析; b)方位误差分析。

MH/T 4003. 12021

全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中

面反射外,同时应考虑所选用下滑信标天线的安装高度。下滑信标天线杆顶端不应超过图B.1所示的 1:3坡度限制线,具体计算见公式(B.1):

B.2确定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

图B.1下滑信标天线杆横向坡度限制线

B.2.1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主要由下列因素决定: a)下滑角; b) 基准数据点高度,应为15m+3m; C 沿跑道的纵向坡度和下滑反射面的纵向坡度。 通常,下滑信标天线相对于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为200m~400m,对于特定的场地条件,如图B.2, 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按公式(B.2)确定:

0一一0点至P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 TCH一一跑道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Y一一跑道入口相对P点的垂直高度,单位为米(m):

TCH +Y tan()+ tan(α)

TCH +Y tan()+tan(α)

MH/T 4003. 12021

9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α一一下滑信标反射面的纵向坡度,单位为度(°)。 注:在公式(B.2)中,如果从天线至跑道入口处是降坡则α为正值,升坡则α为负值;如果跑道入口高于反射面 截线则Y为正值,低于反射面截线则Y为负值。

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α一一下滑信标反射面的纵向坡度,单位为度(°)。 在公式(B.2)中,如果从天线至跑道入口处是降坡则α为正值,升坡则α为负值;如果跑道入口高于反射面 截线则Y为正值,低于反射面截线则Y为负值

注:0P'线代表下滑道反射面和通过AA'垂面的截线。在不同的情况下可按B.2.2~B.2.7分别计算下滑信标天线相 对于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

注:OP'线代表下滑道反射面和通过AA'垂面的截线。在不同的情况下可按B.2.2~B.2.7分别计算下滑信标天线相 对于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

B.2.2当跑道与下滑信标天线场地的地形基本水平时,如图B.3,按公式(B.3)计算: D=TCH/tang

式中: D一一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单位为米(m); TCH一一跑道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图B.3水平跑道和场地的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

MIH/T 4003. 12021

B.2.3当跑道和下滑信标天线场地以相同的纵向地形坡度向上或向下倾斜时,如图B.4,按公式(B.4) 计算:

D一一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单位为米(m); TCH一一跑道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e一一跑道入口与跑道截入点之间的标高差,跑道入口高于跑道截入点时取正值,低于截 入点时取负值,单位为米(m); 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公式(B.4)中因有D和e两个未知数,故不能求解。计算时应先假定一个距离D,从地形图上查出相 的e值,代入公式(B.4)验证能否满足要求。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重新假定D值和查出e值,再次进 验证,直至满足要求。 如果跑道入口和跑道截入点之间纵向地形坡度是线性的,则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 公式(B.5)计算:

D一一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单位为米(m): TCH一一跑道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0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S一一纵向地形坡度的斜率,S=e/D,跑道入口高于跑道截入点时取正值,低于跑道截入点 时取负值。

图B.4倾斜跑道和场地的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

.4下滑信标天线场地沿跑道横向有地形坡度时: a 横向地形坡度的斜率为一常量,并不大于1.5%,此时地形对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 距离所造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仍按水平地面的情况计算; b 横向地形坡度不规则(见图B.5),计算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应对横向标高差 进行补偿,按公式(B.6)计算:

MH/T 4003. 12021

TCH+a +*** (B. 6) tan

式中: D一一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单位为米(m); TCH一一跑道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α一一下滑信标天线安装地点与跑道截入点之间的标高差,跑道截入点高于下滑信标天线 安装地点时取正值,低于下滑信标天线安装地点时取负值,单位为米(m); 9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B.2.5当跑道和下滑信标天线场地为不规则坡度的情况时,如图B.6月

2.5当跑道和下滑信标天线场地为不规则坡度的情况时,如图B.6所示。

场地横向地形坡度时的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

跑道或场地为不规则坡度情况下滑信标天线至足

MIH/T 4003. 12021

此时,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计算方法如下: 通过公式(B.7)计算坡度的平均值Savg:

Svg一一跑道入口至跑道截入点的平均坡度: e一一跑道入口处的标高,单位为米(m); ea一一跑道截入点处的标高,单位为米(m); d一一假设的下滑信标天线相对于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单位为米(m); 把平均坡度当成恒坡,按公式(B.8)重新计算后撤距离d:

式中: d一一后撤距离,单位为米(m); TCH一一跑道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9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Svg一一跑道入口至跑道截入点处的平均坡度。 最后通过公式(B.9)计算得出e,并通过e值检验距离d的合理性

e一一跑道入口与跑道截入点之间的标高差,跑道入口高于跑道截入点时取正值,低于截入 点时取负值,单位为米(m); TCH一一跑道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d一一后撤距离,单位为米(m); 9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如果d与跑道入口相对高度的真实值等于e值,则计算出的距离是合理的。如果实际的相对高度 与计算出的不一致,应假设第二个距离d然后重新计算,直至距离和高程取得上述方程中的一致。 3.2.6当跑道和下滑信标天线场地有纵向地形坡度,下滑信标天线场地有横向平滑地形坡度时,如 图B.7所示,后撤距离按公式(B.10)计算:

d一一后撤距离,单位为米(m); TCH一一跑道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S一一跑道坡度,跑道入口高于跑道截入点时取正值,低于跑道截入点时取负值。

MH/T 4003. 12021

图B.7跑道或场地有纵向、横向平滑地形坡度的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

d一一后撤距离,单位为米(m); TCH一一跑道入口高度,单位为米(m); a一一下滑信标天线安装地点与该点位置的跑道的标高差,单位为米(m); 一一下滑角,单位为度(°); S一一跑道坡度,跑道入口高于跑道截入点时取正值,低于跑道截入点时取

图B.8跑道或场地有纵向、横向不平滑地形坡度的下滑信标天线至跑道入口的后撤距离

MH/T 4003. 12021

信标台菲涅尔区的大小利

下滑信标台菲涅尔区的大小和位置如图C.1所示

C.2. 1菲涅尔区的长度限制

图C.1下滑信标台的菲涅尔区

下滑信标天线至进近航迹反射地面上椭圆形菲涅尔区中心的水平距离按公式(C.1)确定 符号,式中符号的解释见图C.1中标引序号说明

MH/T 4003. 12021

MH/T 4003. 12021

2h(h, +h,) D 14 K naD naD

n一一菲涅尔区的编号: Λ一一下滑信标使用频率对应的波长。 对于零基准天线,使用公式(C.2)和公式(C.3)计算h,和h2。除新增符号,式中符号的解来 C.1中标引序号说明:

**. (C.2) 20

,一一航空器所在位置的仰角; 入一一下滑信标使用频率对应的波长。 替换相关值并去掉可忽略的项,得到公式(C.4)。除新增符号,式中符号的解释见图C.1中标引 序号说明:

n + V X = D 6 2 0. Do?

如果航空器在下滑道上,则,二9,对于第一菲涅尔区(n=1),下滑信标天线至进近航迹反射地面 椭圆形菲涅尔区中心的水平距离用公式(C.5)表示。式中符号的解释见图 C.1 中标引序号说明

X. (C. 5) D0? 2 ±

标天线最近和最远的菲涅尔区位置由公式(C.6)~公式(C.8)确定。式中符号的解释见 号说明:

2 2h,hz Vn°+2n 0 D ..... (C. (h, + h,)2 DO2 1 + + 1 + naD

MH/T 4003. 12021

MIH/T 4003. 12021

......... 22' n+1+ D2

根据下滑信标的波长、下滑角和航空器的位置,就可以计算出下滑信标天线到菲涅尔区中心的距 离、距离下滑信标天线最近和最远的菲涅尔区位置以及菲涅尔区的长度。波长的单位为米(m),下滑 角的单位为弧度(rad)

0.2.2菲涅尔区的宽度

菲涅区为椭圆形,其短轴的宽度可通过对椭圆的几何分析确定,用公式(C.9)进行计算。式中符 号的解释见图C.1中标引序号说明:

YD/T 3455-2019标准下载W +VnAD AD VnaD n + 2 2 =+ ~ 2 + (h, + h,)2 2 DA2 1+ Vn+1+ naD 元

下滑信标天线到儿何反射点的距离和反射角由公式(C.10)~公式(C.12)确定。式中符号的解释 .1中标引序号说明:

hD d= h +h.

MH/T 4003. 12021

下滑信标设备和天线类型选择 当下滑信标台场地保护区前方地形基本平坦时,可选用零基准天线;图D.1a)中所示的地形条件 下,优先选用捕获效应天线,其次选用边带基准天线;在图D.1b)中所示的地形条件下,选用捕获效 应天线或边带基准天线;在图D.1c)中所示的地形条件下,选用边带基准天线;在图D.1d)中所示的 地形条件下建行某市分行办公楼某工程装饰施工组织设计,优先选用捕获效应天线,其次选用边带基准天线,

图D.1下滑信标台保护区前方不同地形示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