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pdf

DB50/T 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50/T 1218-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54458
下载资源

DB50/T 1218-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0/T 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pdf

ICS35.240.0 CCS L 79

DB50/T 1218202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一般要求京19BJ2-12:外墙外保温.pdf,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6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及功能要求....

DB50/T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 般要求、组成及结构、技术及功能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建设、管理和应用,其它公共厕所可参照执

特殊人群智能服务设施Intelligentservicefacilitiesforspecialpopulation 用于辅助残障人士、老年人、孕妇、母婴等特殊人群如厕的相关智能设施,

DB50/T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由基础智能设施、智能节能设施、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智慧运营管理分 统等部分组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基础智能设施包括厕间智能监测、环境监测、环境调控、资源消耗监管、安全防范子系统及特 殊人群智能服务设施、智能卫生消杀设备、多媒体信息交互设备、管理与集成控制子系统等: b) 智能节能设施包括智能节电、智能节水等; CJ 智能公众服务分系统包括信息发布子系统和移动端自助查询子系统等; d 智慧运营管理分系统包括公厕基础信息、公厕运行信息、消耗品管理、设备自检管理、日常保 洁管理、异常情况管理、人员考勤管理、公厕监督管理及环卫移动端管理等功能。

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示

1.1.1厕间智能监测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 1.1.2厕间人体感应监测厕间占用情况以及占用时间,当厕间占用时长超过预设值时,应发出 1.1.3厕间动态调整系统应根据男女如厕数量,调整男女厕间比例,减少排队时间。

6.1.2环境监测子系统

6.1.2.1环境监测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

3.1.2.1环境监测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 6.1.2.2环境监测指标的应至少符合以下参数要求: a) 温度监测指标测量范围:0~50.0℃: b) 相对湿度指标测量范围:10%~100%RH; c) 烟雾指标测量范围:50~10000ppm; d) 氨气浓度测量范围:≥70mg/m; e)硫化氢浓度测量范围:≥140mg/m。

6.1.3环境调控子系统

DB50/T12182022

6.1.4资源消耗监管子系统

6.1.4.1资源消耗监管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 6.1.4.2应对公共厕所的用水、用电进行实时监测,用量异常时发出提示。 6.1.4.3应对公共厕所用纸、洗手液进行实时监测,用量不足时发出提示

.1.5安全防范子系统

6.1.5.1安全防范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 6.1.5.2应能统计人流量,当人流量超出预设值时进行报警提示。 6.1.5.3应具有一键紧急呼叫功能,提示工作人员处置。 6.1.5.4应对用水、用电安全进行监测,异常时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查看。 6.1.5.5视频监控布置应充分考虑隐私保护要求,且满足YD/T3492的相关要求。 6.1.5.6应设置化粪池安全监测系统,宜与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信息相连,数据共享。

6.1.5.1安全防范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 6.1.5.2应能统计人流量,当人流量超出预设值时进行报警提示。 6.1.5.3应具有一键紧急呼叫功能,提示工作人员处置。 6.1.5.4应对用水、用电安全进行监测,异常时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查看。 6.1.5.5视频监控布置应充分考虑隐私保护要求,且满足YD/T3492的相关要求。 6.1.5.6应设置化粪池安全监测系统,宜与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信息相连,数据共享。

6.1.6特殊人群智能服务设施

特殊人群智能服务设施应按表1进行配置

6.1.7智能卫生消杀设备

智能卫生消杀设备应按表1进行配置

6.1.8多媒体信息交互设备

多媒体信息交互设备应按表1进行配置。

6.1.9.1管理与集成控制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 6.1.9.2应对厕所内的各传感器和执行单元的数据进行汇聚、解析、转换与存储,实现与公共厕所智 慧运营管理分系统互联,完成数据交换,

表 1 基础智能设施配置表

6.2.1智能节电设施

DB50/T12182022

6.2.1.1智能节电设施应按表2进行配置, 6.2.1.2智能灯光控制子系统应具有夜间模式、白天模式、节能模式,光照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6.2.1.1智能节电设施应按表2进行配置。

a)白天无人时段光照度区间范围:≥751x; b) 夜晚无人时段光照度区间范围:≥501x; 白天有人时段光照度区间范围:≥1501x; d) 夜晚有人时段光照度区间范围:≥1001x。 6.2.1.3应优先选用节能设施,宜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绿色清洁能源

6.1.10智能节水设施

22050_11573_安园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6.1.10.1智能节水设施应按表2进行配置

表2智能节能设施配置

6.2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

6.2.1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应按照表3进行配置。 6.2.2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应支持固定信息发布屏、移动端等多种载体信息发布途径。 6.2.3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的公厕引导、问题投诉、意见建议等公众服务功能应符合CJ/T312的要 求,融入上级平台或系统。

表3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功能配置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指南6.3智慧运营管理分系统

6.3.1智慧运用管理分系统应按照表4进行配置。 6.3.2公厕信息应包括基础信息和运行信息,其中公厕基础信息应满足CJJ/T545的要求。 3.3.3公厕运行信息应包括公共厕所开放时间、如厕流量、设施完好率、空气质量,监测用水、用电 厕所用纸、洗手液等物品消耗量、公厕管理人员姓名及人数、保洁方式(机械/人工)、保洁频次、各 项安全指标、服务质量评价等运行中产生的信息。 3.3.4消耗品管理功能包含自动统计消耗品如则用纸、洗手液、消毒液、马桶坐垫纸等用品的使用量。 6.3.5设备自检管理功能应展示设备异常自动上报信息。 6.3.6日常保洁管理功能应实现公厕保洁作业情况在线管理及动态监控,支持根据清洁计划及保洁人 员到岗信息,通过智能显示终端或移动设备发送提醒。 6.3.7异常情况管理功能应管理空气质量异常、光照情况异常、用水用电异常、消耗品不足、设施损 坏、求助呼救、设备远程报修等问题,且根据需要上传有关数据。 6.3.8环卫移动端管理宜具有保洁人员管理、日常作业管理以及管理人员远程监控等功能 6.3.9 智慧运营管理分系统应对接以下子系统及上级平台: & 应对接管理与集成控制子系统,及时采集下辖各公厕的运营状态; b) 应对接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及时获取公众对公共厕所维护运营情况的评价数据; c 应对接上级平台或系统,接收来自上级平台或系统的监管调度指令,并动态上报公厕基础信息 和人流量、空气质量、温湿度等运行数据,以及运营管理相关数据,数据汇聚与交换应符合 CII/T312的要求

表4智慧运营管理分系统功能配置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