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册07-10-23终.pdf

哈大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册07-10-23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209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哈大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册07-10-23终.pdf

注:每段护坡长不足 50m按50m计。

每段护坡长不足 50m按50m计

DB33T 2002-2016 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清洗导则第士一章路基防护及排水

混凝土预制块防护各部允许偏差、检验数量

注:每段护坡长不足 50m按50m计。

1.1.6 喷射混凝士防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2铺草皮防护铺设时,应由坡脚自下而上施工,并用尖木(或竹) 桩将其固定于边坡上。 3种草防护草籽应均匀撒布在已清理好的坡面上,同时做好保护 措施。覆盖率土质边坡不应低于80%,石质边坡不低于70% 4喷播植草应先将生长液与草籽按设计要求混合并搅拌均匀,喷 西应自下而上进行,草籽喷洒均匀,不得流尚。草籽喷洒完毕后,应 及时做好养护直至植物覆盖坡面。 5灌木植栽裁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注意栽植季节

第士一章路基防护及排水

11.2.1路基冲刷防护包括玻岸防护、导流构筑物防护和其它防护等 各种防护必须加强基础处理和亏工质量,防止水流冲刷和掏空。 11.2.2防护工程基底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所用的石料、砂、水泥 钢筋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要求。石料、砂浆或混凝土强度 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和频次应符合相关要求

11.2.3坡岸防护施工

1采用干砌、浆砌片石或混凝土护坡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开挖中应核对地质情况、基础高程和嵌入基岩深度。 明挖基坑应随时排干坑内积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检查基底承载 力;基础及护基设施均宜在枯水期内完成。 (2)坡面铺砌应在填筑压实符合设计要求及坡体沉降已趋稳定 后进行。铺前应整平夯实坡面。护坡上下游两端及顶部与边坡或岸 坡的衔接应牢固、平顺、密贴。 2抛石防护应使用不宜风化的石块,其块径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 求;边坡不应陡于设计坡度,并应大致平顺,凹坑和过陡处应补抛。 11.2.4导流构造物施工 1导流构造物施工时,应调查核对坝址情况,当地质、河道、水 文条件在核查时或在施工中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给有关单

1.2.4 导流构造物施

1导流构造物施工时,应调查核对坝址情况,当地质、河道、水 文条件在核查时或在施工中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给有关单 位,通过设计处理后方可施工。 2导流构造物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并符合水工构筑物有关规定。 应特别注意坝基处理、坝根与相连地层或其它防护设施的嵌接。

11.2.5改河工程施工

1改河工程应安排在枯水期施工;旱李不能完成时,应采取防洪 措施。开挖河道,应先挖中段,再挖未段,经检查确认新河床符合要 求后,方可挖通上游河段。 2利用开挖新河道的土石方填平旧河道时,在新河道未通流前不 得堵断旧河道,通流时,改河进口河段的河床纵坡可稍大于设计坡度 但不得小于设计坡度。

11.3.1路基排水一般要求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11.3.2地表排水设施

11.3.3路基横向排水沟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11.3.4地下排水及过渡段排水

第十二章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

12.1 路基相关工程

12.1.1通信,信号电缆槽 1施工工艺流程 电缆槽预制→测量定位→切割电缆槽位→基底处理→安装电缆槽→接 缝填塞→安装盖板 2通信、信号电缆槽施工 (1)电缆槽施工前,其下部路基所处部位的填筑压实质量应符 合本手册第5章的规定。 (2)修筑于路基上的电缆槽(沟)应与路基填筑协调,不得因 其施工而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与路基接触面处理措施应符 合设计要求,不应破坏侧沟和侧沟平台、堑坡坡脚及路肩边坡。 (3)电缆槽(沟)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求,缝隙间的填充材 料和填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和频次应符合相关要求。 (4)电缆槽(沟)排水孔应排水畅通,过渡段电缆槽(沟)应 平顺连接,弯曲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和频次应符合相关要 求。 3电缆槽施工充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12.1.1 的规定

12.1.2声屏障、接触网支柱基础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12.1.3预埋管线、综合接地

1综合接地施工工艺流程

第士二章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

截面尺寸、埋置深度的允许偏

A、检验数量及检验方

接地位置测量定位→开挖敷设地线沟槽→敷设贯通综合地线→分支地 线连接→回填细砂或黏土并压实→接地电阻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2综合接地施工 (1)贯通地线的敷设与路基工程同步进行,贯通地线敷设要求 尽可能地直,禁止形成环状。 (2)分支地线与铜缆和贯通地线接续采用压接方式。 3预理管线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机具就位→切割预理管位沟槽→敷设垫层→敷设预理 管→管位回填 4预理管线施工 (1)管位回填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和频次应符合相 关要求。 (2)管位回填要做好与相邻工程的衔接。 (3)管线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位回填的压实质量和混凝土 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检验方法和频次应符合相关要求,

12.2.1 检查设备

1检查井施工 (1)检查并应按设计位置测量放样,断面尺寸、强度等级符合 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和频次应符合相关要求。 (2)检查井基础应与渗水暗沟混凝土基础同时施工。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1防护栅栏支柱、栅栏材料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进行进场检验。

第十二章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

栏杆、检查设施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

2栅栏的位置、形状尺寸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区间线路应 贯通封闭,并按设计要求设置”严禁入内”的标志,检验方法和频次 应符合相关要求。 3支柱埋设位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和频次应符合 相关要求。

12.3.1取士场应结合当地士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随意取 土及在水下取土。 12.3.2取土场的位置、深度、边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设计要求 完善环保设施,检验方法和频次应符合相关要求。 12.3.3弃土场设置应保证山体和自身的稳定,不影响附近建筑物、农 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境。在有滑动危险或受水冲刷可能造成泥 石流的地段,不得堆土。弃土堆不得设置在堑顶上方。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13.0.1雨李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区分路段,进行适合于雨李 施工项自的安排,在雨李前做好涵洞,并做好防水、防洪、排水工作。 必要时采取覆盖措施。 13.0.2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施工。 13.0.3雨季施工应根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数量,合理安排工作面进行 轮流作业,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开。 13.0.4雨季路堤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须做成 2%~4%的横向排水坡 路堤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每次作业收工前应将铺填的松土层压实完 毕。雨后的路基面必须晾晒、刮除表面浮土和复压处理,并经抽检合 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14.1.1哈大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 的动态观测。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进行 定期的复核校正。观测装置的理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且理设稳定。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4.1.2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精度不低于 1mm。使用观 测设备应经过计量检定,精度达到要求。 14.1.3观测点布置和观测精度、频次 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路基沉降 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 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 要求确定观测方案。 2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大于 50m,对 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或路堑可放宽: 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每个路桥过渡段距桥 台起点10m处、30m处应分别设置观测断面。 3在每个观测断面的布置符合以下要求: ①一般路堤A1和A2型观测断面:在路基面的线路中心及左右路 育处各设置1根沉降监测桩,在路基中心设置1个沉降板。 ②软土、松软土B1型观测断面:在路基面的线路中心及左右路肩 处各设置1根沉降监测桩,在路基中心设置沉降板,两侧坡脚外 2m 12m处分别设置位移观测边桩 ③软土、松软土B2型观测断面:在3个B1型横断面设置1个B2 型横断面,在路基面的线路中心及左右路肩处各设置 1根沉降监测桩, 于基底设置沉降剖面管,两侧坡脚外 2m12m处分别设置位移观测边 桩。 ④软土、松软土路基地段路涵过渡段 C型观测断面:涵洞每侧外

14.1.3观测点布置和观测精度、频次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边缘2m设置一个B1型观测断面,在涵洞顶部沿路涵过渡段对角线方 向设置部剖面管。 ③路堑地段基底为土质地基(含全风化岩) D型观测断面:分别 于路基中心、左右路肩处各设置1根沉降监测桩。 ③路堑地段基底为土质地基(含全风化岩) ,上部采用堆(超)载 预压处理时的G型观测断面:在基床底层顶面的线路中心处设置 1个 沉降板,在路基面的线路中心及左右路肩处各设置 1根沉降监测桩。 A1、A2型观测断面上部采用堆(超)载预压处理时的 E1、E2 型观测断面:观测元件与A1、A2相同,沉降板随预压土高度变化而变 化。 ③在B1型观测断面上部采用堆(超)载预压处理时的 F1观测断 面:观测元件与B1相同,沉降板随预压土高度变化而变化。 在B2型观测断面上部采用堆(超)载预压处理时的 F2观测断 面:在基床底层顶面的线路中心设置 重1个沉降板,其他观测元件与 B2 相同。 4沉降水准的测量精度为 1mm,读数取位至0.1mm;剖面沉降观 测的精度不低于8mm/30m。 14.1.4观测点观测频次 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应按照设计要求或不低于表 14.1.4的规定。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

14.1.4观测点观测频次

表14.1.4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

14.1.5沉降观测装置的具体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4.1.6在填土过程中,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 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 的稳定性。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应及时在路肩设观测桩,应与边桩 和路堤中心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 定路基面的沉降量。 14.1.7观测资料应齐全、详实、规范,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及时整理、 汇总分析,并提供给设计单位,动态修正完善设计。 14.1.8路基上铺设轨道前,应对路基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 工后沉降和变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 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期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14.1.9铺轨前应由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参加的路基验评小组 对路基工后沉降进行评定 14.1.10评估时,如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有疑问, 可进行 必要的检查。竣工验交时,沉降观测设备和观测资料应与工程同时移 交给工程接收单位。

14.2.1沉降观测装置和位移边桩的构造、结构尺寸和制作材料的规格、 材质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检验方法及频次 应符合相关要求。 14.2.2观测断面数量及每一断面观测点布设数量应符合本手册 14.1.3 条的要求。观测断面及每一观测断面上观测点理设位置的充许偏差应 不大于20cm,检验方法和频次应符合相关要求。 14.2.3观测频次和精度应符合本手册 子14.1.4条的要求,检验方法和频 次应符合相关要求。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15.1 验收一般规定

15.1.1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 1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各种检 查记录表签证人员应报建设单位确认、备案。 4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 上进行。 5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现场检验项目,监理单位应按规 定进行平行检验、见证取样检测或见证检验。 6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 7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8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 质。 9单位工程的综合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检查共同确认。 15.1.2路工程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 1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 工程和检验批。 2单位工程应按一个完整工程或一个相当规模的施工范围划分, 并按下列原则确定: (1)长度小于10km的一段区间路基或一个车站的正线路基为 一个单位工程。 (2)一个施工单位担负的路基施工长度为一个单位工程。 (3)特别大型的支挡结构可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3分部工程应按一个完整部位或主要结构及施工阶段划分。 4分项工程应按工种、工序、材料、施工工艺等划分。 5检验批可依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验收需要按施工段或部位等划

第士五章 路基工程质量验收

15.1.3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包括内容: 1实物检查,按下列方式进行: (1)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检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 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2)对混凝土性能指标的检验,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标 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3)对地基处理效果、路基填筑压实质量,应按本手册及验标 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2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等的质量证明文件(质量合格证 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和抽样检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 的自检和交接检验记录、平行检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报告等。 15.1.4检验批合格质量验收规定: 1验标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 2验标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其中,有充许偏差 的抽查点,除有专门要求外,80%吸以上的抽查点应控制在规定充许偏 差内,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充许偏差的 1.5倍; 15.1.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15.1.6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规定: 1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地基处理、基床以下路堤、基床、路堑边坡等涉及结构安全和 使用功能的项目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15.1.7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规定: 1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3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15.1.8当检验批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1经返工重做的或更换构配件、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 2当对试块试件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时,或因试块试件丢失损坏、 试验资料去失等无法判断实体质量时,应由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对 买体质量进行检测鉴定,凡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15.1.9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工 程、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15.1.10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1检验批应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工程师组 织施工单位专职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 2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等 进行验收。 3分部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 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处理、沉降观测、路堑开挖及支挡结构基 坑开挖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 4单位工程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 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收到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单位进行单位工程验收。

15.2路基工程检验批划分及检验批项

路基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和检

第士五章路基工程质量验收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

DB13/T 5056-2019 高速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附1.4Ev2检测试验报告

附录2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或纠正措

2 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预防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附录2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或纠正措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DB4407/T 72-2021 标准编制说明编写规范.pdf附录 3 引用规范、规程表

附录 3 引用规范、规程表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手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