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81-2021 公路预制装配式挡土墙设计规范.pdf

DB63/T 1981-2021 公路预制装配式挡土墙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3/T 1981-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29804
下载资源

DB63/T 1981-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3/T 1981-2021 公路预制装配式挡土墙设计规范.pdf

DB63/T19812021

墙平面及湾拒分布简化图

图9立壁竖向弯矩分布示意图

夫壁可按锚固在底板上的T形截面悬臂梁计算,立壁为梁截面的翼缘板,扶壁为腹板。其荷载 应计算可作如下简化,见图10: 扶壁计算时仅计入墙背水平土压力,可不计入立壁与扶壁自重及竖向土压力; 当立壁高度为H时,扶壁承受作用在立壁BxH面积上的全部水平土压力,水平土压力的作用 宽度B按公式(17)和公式(18)计算:

用效应计算可作如下简化,见图10: a)扶壁计算时仅计入墙背水平土压力,可不计入立壁与扶壁自重及竖向土压力; b 当立壁高度为H时,扶壁承受作用在立壁B×H面积上的全部水平土压力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2019年版)(国家电网基建部2019年1月),水平土压力的作用 宽度B按公式(17)和公式(18)计算: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中扶壁: Be中=b + Lo(17) · 边扶壁: BE边=b + Lo+ L, (18) 式中: Lo 相邻扶壁的净距,Ⅲ; 一一边扶壁距墙端的距离,m; b 扶壁的厚度,Ⅱ。 c) 沿扶壁高度选取的计算截面,可按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受弯构件计算,并应符合JTG3362规 定; d) 扶壁底端为计算截面时,T形截面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B,按公式(19)、公式(20)和公 式(21)计算

中扶壁: 当Lo>12Bi时, ·边扶壁:

当0.91L+L>12B时,按公式(20)计算 式中:

DB63/T19812021

B,=b + Lo (19) Bk=b +12B, (20) B =b + Lo + L (21)

3.=b + Lo + L, (21)

当0.91L+L>12B时,按公式(20)计算。 式中: B一一扶壁底端T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m; 一立壁的厚度,m。 e)扶壁上高度为H处,T形计算截面的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b’,可按公式(22)计算:

式中: H计算截面处的立壁高度,m; bi——T形截面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m; H—立壁高度,m; B——扶壁底端T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m。 f)T形计算截面的腹板宽度等

式中: H计算截面处的立壁高度,m; bi一—T形截面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m; H—立壁高度,m; B—扶壁底端T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m f)T形计算截面的腹板宽度等 套于扶壁的

图10扶壁工形计算截面的翼缘计算宽度示意图

3.9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布置与构造要求,除应符合JTG3362和本文件8.2.2、8.2.3规定 应符合以下规定:

DB63/T19812021

a)根据后鐘板纵向板条与扶壁连接处的支点剪力组合设计值,配置扶壁与底板接合区段的竖向U 形钢筋,开口端埋入扶壁,埋入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D 根据立壁纵向板条与扶壁连接处的支点剪力组合设计值,配置扶壁与立壁结合区段的水平U 形钢筋,开口端理入扶壁,理入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C 后板的横向水平钢筋布置与立壁竖向钢筋相匹配,一端埋入立壁锚固,确定最小锚固长度时 应以立壁内竖向钢筋为起点。

10.1.1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单级墙高宜不大于8.0m 0.1.2按墙背线形可分为仰斜式、垂直式和俯斜式等。 10.1.3重力式挡土墙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外,还应符合JTGD30规定,

式挡土墙由预制标准件和现浇结构柱组成,见图

图12重力式挡土墙装配单元示意图

0.3.1承受的作用(或荷载)及作用(或荷载)组合应按本文件6规定,基础设计及整体稳定性 按本文件7规定。 0. 3. 2结构验算应按,JTG D30 规定。

10.3.2结构验算应按ITGD30规定。

11连接结构设计与计算

DB63/T19812021

相邻预制构件间应采用纵向连接构造形成整体结构,立壁间可采用凹凸式搭接构造,底板间可 台阶式搭接构造,则图13。

11.2悬臂式挡土墙连接结构设计

图13预制构件间纵向连接构造示意图

.2.1立壁和底板应分开预制,可采用焊接连接、锚栓连接和螺栓角钢连接。 2.2焊接连接:装配单元中应预留钢筋,伸出混凝土表面的钢筋呈三角形,底板和立壁预留钢 应,预留钢筋间距根据纵向钢筋间距确定,二次浇筑混凝土封闭连接结构,见图14

臂式挡士墙焊接连接示

11.2.3锚栓连接:底板等间距预埋锚栓。立壁制作为一个键槽结构,其中在底板锚栓相应位置预留孔 洞。拼装时将锚栓插入孔洞,用螺母和厚垫圈紧固,二次浇筑混凝土封闭连接结构,见图15。

5悬臂式挡土墙锚栓连

1.2.4螺栓角钢连接:立壁中预留双头螺栓 两种螺栓等距交错布置。拼装时采 用角钢连接,用螺母和厚垫圈等紧固件加固连接结构, 次浇筑混凝土封闭连接结构,见图16。

DB63/T19812021

11.3扶臂式挡墙连接结构设讯

图16悬臂式挡土墙螺栓角钢连接示意图

11.3.1立壁、底板和扶壁应分开预制,采用螺栓角钢连接。 11.3.2螺栓角钢连接:在立壁的扶壁周边位置预埋单头螺栓,在与底板交接位置预埋双头螺栓。扶壁 中预留孔洞,拼装时预先放入双头螺栓。底板预埋单头螺栓,与立壁、扶壁的螺栓等距交错布置。拼接

11.4重力式挡土墙连接结构设计

11.5连接结构耐久性设计

图17扶壁式挡士墙螺栓角钢连接示意图

连接结构钢筋、螺栓应二次浇筑混凝土封闭,保护层厚度可按JTG/T3310附录A规定计算,且 于JTG/T3310中对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

11. 6连接结构计算

配式挡土墙宜采用焊缝和螺栓进行装配单元的

宜采用角焊缝,当焊缝只承受与钢筋方向相同的轴心力时,可按以下规定验算: 切应力T可按公式(23)计算:

heZlw ≤J (23)

式中: N焊缝承受的轴心力,kN h——角焊缝的有效厚度,mm; Z1—两焊件间角焊缝的计算长度总和,mm; f一角焊缝强度设计值,MPa。 b)有效厚度h.按公式(24)计算

式中: d、d—圆钢直径,mm; 一焊缝表面到两圆公切线的距离,mm。

标引符号说明: d、d一圆钢直径; a一焊缝表面到两圆公切线的距离。

11. 6. 3螺栓连接

11.6.3.1螺栓连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DB63/T19812021

h=0.1(d, +2d2)+a

图18焊缝有效厚度计算图式

1.6.3.1螺栓连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a)螺栓间距为螺栓孔径的3~8倍,最外侧螺栓至边缘距离为螺栓孔径的2~4倍; b)每一个装配单元的连接结构中螺栓数量宜不少于3个; c)采用高强度螺栓拼接时,紧固辅助构件应采用钢板制作。

螺栓螺纹处的有效截面面积,m; fi螺纹材料经热处理后的最低抗拉强度,MPa。8.8级为830MPa;10.9级为1040MPa b)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按公式(26)计算:一

式中: 一高强度螺栓的传力摩擦面数目,单剪时为1,双剪时为2; 一摩擦面抗滑移系数。 c)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按公式(27)计算:

Nb=0.8P(27)

Nb=0.8P(27)

d)单个螺栓同时承受拉力和剪力时承载力设计值按公式(28)计算:

式中: N、M一一单个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kN。 e)高强度螺栓群轴心受剪时所需螺栓数目n按公式(29)计算:

DB63/T19812021

DB63/T19812021

IV. ≤1(28) b Nb

用点至计算土层底面的距离按公式(A.2)计算

附加均布荷载g换算为等代均布土层厚度h(m),按公式(A.3)计算

库仑理论土压力系数K按公式(A.4)、公式(A.5)计算: 砂性土填料:

DB63/T19812021

==LH(H+2h)K。

x(1+ tan α tan β)L

作用于挡土墙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kN: 挡土墙高度,m 土压力作用点至所计算土层底面的距离,m; 服务平台 沿行车方向的挡土墙计算长度,m,可取单位长度计算,以下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均 长度列出; 墙背填料的重度,kN/m; 附加均布荷载的换算土层厚度,m; D 墙后砂性填料的内摩擦角,。; 力 墙后黏性土填料的总和内摩擦角,。,可按本文件A.5规定计算; 过墙背顶点的竖直面与墙背的夹角,竖直面位于墙背内为正,墙背外为负; 8 填土表面与墙顶水平面的夹角,。,填土表面位于墙顶水平面之上为正,之下为负; S 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角,。,可按本文件第A.4条的规定采用

DB63/T19812021

破裂角计算公式中的±(cot+tany)tan+A)项, 息服务平台 <90。时,取正号:> 式中: h——作用于破坏棱体顶面附加荷载的换算土层厚度,m; a挡土墙顶面填土高度,m; b一墙顶后缘至路基边缘的水平投影长度,m。 其余符号同本文件A.1a)中的符号注释及标注于图A.2上。 当为黏性土填料时,可以综合内摩擦角Φ。替代公式A.6中的内摩擦角Φ进行计算

DB63/T19812021

路堤式挡士墙破棱体顶面作用附加均布荷载的

.2墙顶填料表面为水平面(β=0)且无附加荷载作用时,墙后破坏棱体的破裂面与竖直面夹角θ的 正切值,可按公式(A.7)和公式(A.8)计算:

根号前的土取值与式(A.6)相同。 当为黏性土填料时,可采用综合内摩擦角Φ。替代上式中的内摩擦角Φ,进行计算 3破裂面交于附加均布荷载之内的路肩式挡土墙(见图A.3),主动土压力可按公式(A.9)计

DB63/T19812021

破裂角计算公式中,根号前的土取值与式(A.6)相同。 式中: 附加均布荷载换算土层厚度,m。 其余符号同本文件A.1或标注于图A.3中。 当为黏性土填料时,可用综合内摩擦角Φ。替代式(A.3)中的内摩擦角Φ,进行计算。

图A.3破裂面交于荷载之内的路肩式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示意图

破裂面交于荷载之内的路肩式挡土墙的土压力

4挡土墙墙背与填料间的摩擦角,可根据墙背的粗糙程度、填料的性质和排水条件,按表A.1 值采用

背与填料间的摩擦角,可根据墙背的粗糙程度、填料的性质和排水条件,按表A.1所列

DB63/T19812021

表A.1填料与墙背间的摩擦角

A.5黏性土填料应按JTG3430规定取样,测定重度、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值,可按公式(A.10) 计算综合内摩擦角Φo,当填土内摩擦角Φ较小,黏聚力c较大或墙高较大时,应按工程经验对公式(A. 10)计算结果作适当调整。

式中: 填料试件的重度,kN/m; 试验所测定的内摩擦角,。 一试验所测定的黏聚力,kN/m; H挡土墙高度,m。

填料试件的重度,kN/m; 中一一试验所测定的内摩擦角,。; 一试验所测定的黏聚力,kN/m; H一挡土墙高度,m。 .6当墙背填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有变化或受水位影响,需分层计算作用于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时,仍 可采用库仑公式计算,并假定上、下填料层面相平行,将上层填料重量作为附加均布荷载,作用于下层 真料顶面上(见图A.4),主动土压力可按公式(A.11)计算,土压力作用点至计算土层底面的距离可接 公式(A12)计算

式中: 上层填料的重度,kN/m; 72一 计算填料层的重度,如在水中,应为计入水浮力的重度,kN/m; H一—上层填料的计算厚度(包括上层顶面附加均布荷载换算土层厚度),m; H一计算填料层的实际厚度,m; K2a—计算填料层的土压力系数,可参照本文件A.1、A.3规定计算。 其余符号见本文件A.1、

YH, 2y,H, +,H,

标引符号说明: E一计算层填料的土压力; Z一计算层填料土压力作用点距挡土墙底面的竖向距离; H一上层填料的计算厚度; H一计算填料层的实际厚度; Y1一上层填料的重度: Y一计算填料层的重度; Φ一上层填料的内摩擦角; 中一计算层填料的内摩擦角: K一上层填料的土压力系数; K一计算层填料的土压力系数。

DB63/T19812021

A.4不同填料层的土压力计算示意图

,7位于挖方地段,墙后仅有限范围填筑填料的挡土墙,当填料破裂面为沿挖方界面滑动时,可按公 式(A.13)计算作用于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

式中: 坚硬坡面的坡度角,一般大于或等于45°; 滑动楔体与墙背之间的摩擦角,按本文件A.4规定采用; 滑动楔体与挖方坡面之间的摩擦角,当挖方坡面为软质岩石,坡面较光滑时:8=2Φ/3 有限范围破棱体的重力。 其余符号规定见图A.5。

DB63/T19812021

图A.5有限范围填土的土压力计算示意图

A.8当墙背填料表面倾斜度较大或地表形状不规则,采用库仑公式计算主压力有困难时,可采用图A. 6所示的楔体试算法求解。即先任意假定滑动面,由各个滑动面上土楔的力的平衡关系CH/T 2013-2016标准下载,试求各个面的 土压力,找出其中最大值作为主动土压力的合力E,其作用点距计算截面的距离,近似取墙顶至计算截 面高度的三分之一

图A.6楔体试算法的土压力图解法示意图

DB63/T19812021

A.9根据朗金理论挡土墙单位长度上的墙前被动土压力(见图A.7),可按公式(A.14)计算:

E,=rh (h +2d)tan [45' +号) 1

GB/T 36554-2018标准下载图A.7墙前被动土压力计算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