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4302-2022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pdf

DB34T4302-2022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669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4302-2022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pdf

ICS 613.310 CCS A 90

DB34/T4302202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广东某框架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B34/T4302—2022

DB34/T4302—2022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的设置要求、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

不列支件中的内吞通过支中的规范性分用而构成本支件必不可步的余款。其中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GB/T3797电气控制设备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T15408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 GB/T16439交流伺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16796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22239网络安全技术一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29103道路交通信息服务通过可变情报板发布的交通信息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484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 GA/T497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652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设施施工通用要求 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3.1 城市快速交通出入口theentranceandexitofurbanexpressway 城市高架桥、立交桥、上跨桥、下穿桥等快速路的出口和入口。 3.2 快速路expressway 在城市内具有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 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DB34/T43022022

DB34/T43022022

4.1.1固定限高点位

4.1.1.1在靠近出入口前水平地面处设置固定限高设施,包括但不限于: 城市高架快速路或上跨桥路段,禁止载货汽车(或超高超重车辆)通行的入口; 一一具有最低净高要求的城市快速路下穿隧道的上游入口; 一一公路与城市快速路衔接路段,具有最低净高要求的出入口。 4.1.1.2固定限高点上游应设置提前引导超高车辆驶离固定限高区域的出口,并在出口上游30m 80m的位置设置限高预告标志

4.2.1设施配置内容

设施配置包括固定限高和智能限高设施,快速交通出入口限高控制设施。总体框架见附录B。 2.2固定限高

4.2.2.1固定限高宜配置固定限高门架、限高预告标志和确认标志等设施。 4.2.2.2固定限高门架宜配置在固定限高分流点或合流点位置。 22知能限言

4.2.2.1固定限高宜配置固定限高门架、限高预告标志和确认标志等设施。

4.2.3.1基本设施

4.2.3.2配套设施

智能限高配套设施应包括但不限于: 交通视频监控; 交通违法监测设备; 交通诱导屏; 车道指示灯; 终端服务器。

4.2.3.3管理系统

DB34/T4302—2022

1.1.1固定限高门架宜采用单立柱或双立柱龙门架,立柱高度和桁架间距根据实际交通需求调 循先镀锌,后喷塑原则。 福

5.1.1.2固定限高门架安装限高标志后下沿净高应为5.5m以上 5.1.1.3质量应符合GBZ700的规之与道路景观相协调。Org.CN 5.1.1.4施工应按/女供2的规定热使用,请勿传播或其他用途

5.1.1.2固定限高门架安装限高标志后下沿净高应为5.5m以上

5.1.2.1限高预告标志宜安装于限高点上游的杆件上。 5.1.2.2限高确定标志宜安装于限高门架上。 5.1.2.3限高标志下沿应满足净空高度要求。 5.1.2.4质量应符合GB5768的规定。

5.1.2.1限高预告标志宜安装于限高点上游的杆件上。 5.1.2.2限高确定标志宜安装于限高门架上。 5.1.2.3限高标志下沿应满足净空高度要求。 5.1.2.4质量应符合GB5768的规定。

5.1.2.1限高预告标志宜安装于限高点上游的杆件上。

5.2.1智能限高门架

DB34/T43022022

5.2.1.1智能限高门架应配置于快速交通主线、入口匝道和出口匝道智能限高点位置。 5.2.1.2应具有横梁、立柱、法兰等设施, 5.2.1.3应预留升降横杆、升降传动单元、升降控制单元等智能限高设施的安装位置。 5.2.1.4门架宽度(含立柱等结构的宽度)应与主线、出入口的路幅宽度(含两侧护栏的结构宽度) 一 致,可覆盖1条~4条车道。

5.2.2.1应配置于智能限高门架立柱之间。 5.2.2.2应选择轻质、耐腐蚀、高刚性横杆,受力断裂极限不大于3KN;与传动系统连接件宜选用柔 性连接件。 5.2.2.3质量应符合JTGD81的规定

5.2.3升降传动单元

5.2.3.1应配置于限高门架一立柱侧壁,与升降横杆连接,带动横杆升降。 5.2.3.2宜采用机械传动装置,并具有防误操作和行程保护装置。 5.2.3.3宜采用机械传动技术,平均升降速度宜为0.04m/s~1m/s,行程时间不宜大于60s,限 高高度位置偏差值不应大于0.15m,升降范围宜为离地高度1.0m~4.5m。电机功率不宜小于700 W,可以根据实际负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5.2.3.4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6439的规定

5.2.4升降控制单元

5.2.5.1应配置于升降横杆或龙门架立柱上, 5.2.5.2宜采用雷达、激光、压力等传感器,检测和触发车辆碰撞升降横杆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 升降控制单元和智能限高管理系统,同时联动交通违法监测设备和交通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图像抓拍和 过程记录。

5.2.6.1应附着在升降横杆

5.2 2 宜采用警示灯等光电装置,警示升降横杆上升或下降过程。当升降横杆上升或下降时, 营 应保持持续警示状态:当车辆碰撞升降横杆后,警示装置应立即向智能限高管理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5.2.6.3安全和试验应符合GB16796的规定。

5.2.6.3安全和试验应符合GB16796的规定。

5.2.7可变限高标志

DB34/T4302—2022

5.2.7.1可变限高确认标志应配置于智能限高门架上;可变限高预告标志宜置于限高路段上游路口或 路段的杆件上。 5.2.7.2宜采用交通标志与LED屏组合,与升降控制单元共享限高高度信息,预告和显示前方快速交 通出入口的限高信息。 5.2.7.3质量应符合GB5768的规定

5.2.8.1应配置于智能限高点附近的水平地面上。 5.2.8.2应采用金属材料,外层热镀锌,内部根据设备放置需要设置隔板。 5.2.8.3机柜内应配置稳压电源、插线板、空开、防雷等供电设备和光纤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熔纤 盒、空开、防雷等网络设施;供电设备和供电线缆应按照强弱电分隔的原则合理布局,并具有实体防护 和合规的防雷、保护接地措施。 5.2.8.4供电设备应符合GB/T15408的规定,采用市电网供电,满足过载、短路、漏电保护等要求; 网络传输设施应符合GB/T28181等的规定,网络带宽应根据接入的设备种类、数量、传输数据质量等 因素测算。 人

5.2.9交通视频监控

5.2.10交通违法监测设备

5.2.10.1宜设置于智能限高门架下游20m~30m位置。 5.2.10.2宜采用300万以上像素的高清相机,根据光线的变化或时间的控制, 自动改变摄像机的工 作参数,与视频、线圈、雷达等检测器联动,捕获和记录通行车辆图像信息。 5.2.10.3宜采用图像识别技术,是备车牌识别、视频触发专毒身颜鱼识别车梨识别,通行车辆图片 抓拍、黑名单捕获、交通流量统计、车辆碰撞升降横杆等检测功能。 5.2.10.4技术条件应符合GA/T497的规定。

5.2.11交通诱导屏

5.2.11.1宜设置于智能限高门架或智能限高点上游路段的杆件上。 5.2.11.2宜采用LED光显示屏。 5.2.11.3具有显示和预告限高高度,发布交通状态、交通管制、交通法规、宣传标语等信息的功能: 当启动智能限高控制时,宜同步发布“限高杆下降中,超高车辆禁止通行”信息;发布诱导信息时,应 保证下游有分流的道路和足够的选择判断时间,不妨碍行人及车辆通行。 5.2.11.4质量应符合GA/T484的规定:信息发布应符合GB/T29103的规定。

万科运河东1号花园三期丹桂院住宅楼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DB34/T43022022

5.2.12车道指示灯

5.2.12.1宜设置于智能限高门架立柱或横梁上,连接升降控制单元或信号机等控制设施。 5.2.12.2具有联动升降横杆显示红灯、绿灯的功能;当升降横杆处于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及出入口封闭 时,应显示红灯;当出入口禁止超高车辆通行,但允许普通车辆通行时,应显示绿灯。 5.2.12.3施工应符合GB14886的规定。

5.2.13终端服务器

5.2.13.1宜设置于智能限高门架附近的落地机柜内。 5.2.13.2应具有光口、以太网电口、RS232、RS485、报警等接口,支持10M/100M/1000M输出 接口,用于接入交通视频监控、交通违法监测设备等,具有分析、存储和传输交通视频监控、交通违法 监测设备等检测数据的功能,

5.2.14智能限高管理系统

6.1.1 限高门架和杆件结构应符合受力验算,并能抗45m/s以上风力。 6.1.2 基础宜采用混凝土现浇或预制,埋深应避开管线,并符合受力验算 6.1.3机柜与机箱的防护等级应为IP55以上某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案,并具有防盗报警功能。

DB34/T4302—2022

6.2.1在电机停止工作后,设施应能利用电机的自锁性能克服升降横杆因为自身重力继续下降,达到 稳定和固定升降横杆位置的功能。 6.2.2升降导轨上下应具有限位开关,防止升降横杆超越设定的限高值和冲顶危险。 6.2.3设备断电时,可以通过手摇装置升降横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