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01/T 7-2021 珍稀园林植物群落养护管理技术规范.pdf

DB2201/T 7-2021 珍稀园林植物群落养护管理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23570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201/T 7-2021 珍稀园林植物群落养护管理技术规范.pdf

ICS65.020.40 CCS B 65

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785-2019标准下载DB2201/T72021

DB2201/T7202

诊稀园林植物群落养护管理技术

本文件规定了珍稀园林植物群落养护、管理、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规划区域内珍稀园林植物 长春市其他区域可参照执行。

DB2201/T72021

4.1.1珍稀园林植物群落应减少人工干预。 4.1.2古树名木的养护及复壮应按照GB/T51168的规定执行

4.1.1珍稀园林植物群落应减少人工干预。 4.1.2古树名木的养护及复壮应按照GB/T51168的规定执行。

4.1.1珍稀园林植物群落应减少人工干预。

4.2.1清除整理无用枯死枝叶、断枝、劈裂枝、病虫枝,加强珍稀园林植物群落通风。能够体现自然 风貌、无安全隐患的枯枝应防腐处理后予以保留。 4.2.2树木长势衰弱的应及时疏花疏果,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4.2.3应力求创伤面最小,伤口应及时保护处理,选择具有防腐、防病虫、有助于愈合组织形成、且 无害的伤口愈合敷料,并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清除整理无用枯死枝叶、断枝、劈裂枝、病虫枝,加强珍稀园林植物群落通风。能够体现自 无安全隐患的枯枝应防腐处理后予以保留。 树木长势衰弱的应及时疏花疏果,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应力求创伤面最小,伤口应及时保护处理,选择具有防腐、防病虫、有助于愈合组织形成, 的伤口愈合敷料,并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4.3.1雨李前应做好防涝排水、防止水土流失、护根护坡等保护措施 4.3.2珍稀园林植物群落应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暴雨后应及时排除树木周围的积水。

DB2201/T72021

4.6.1检查地上的支撑、加固、拉纤、围栏等保护设施,加固树体支撑、及时填充树洞并封堵,做好 润滑、防腐等维护工作。 4.6.2根据生长情况,结合复壮沟和地面打孔、挖穴等技术进行中耕松土。 4.6.3雨季前护根、护坡等保护措施应包含以下内容: & 生长于平地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裸露地表的根应加以保护,防止践踏; 生长于坡地且树根周围出现水土流失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适于长 春市生长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参见附录A)应砌石墙护坡,填土护根,护墙高度、 长度及走向依据地势而定; C 生长于河道、水系边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应根据周边环境用石材、木桩等进行护岸加固,保 护根系。 4.6.4生长势衰弱的可在十月下旬按照计划实施地上地下保护复壮工作。 4.6.5结合土壤和树木分析结果,对生长势弱的进行配方施肥,以适量腐熟有机肥为宜,根施肥料应 经过充分腐熟,必要时可采取叶面喷肥方式。

4.7.1保护树干防止日灼,宜在主干西晒侧捆绑草绳、麻袋片或临时涂白等。 4.7.2 树体有外伤的,应进行消毒、防腐保护处理。 4.7.3 做好珍稀园林植物群落的环境卫生及其周围的安全防火工作。 4.7.4不利于珍稀园林植物群落生长的植物(如灌木、地被、攀缘植物等),应及时修剪拔除 4.7.5发现死树及时清理,对群落内生长过密的树木及时移植。 4.7.6珍稀园林植物群落内不应铺设与植物生长无关的景观道路,破坏生态环境。 4.7.7应对珍稀园林植物群落进行围圈保护

4.8.1天气干旱、土壤干燥时,应根据不同品种适时、适量进行灌溉。 4.8.2地被植物的冲洗应按照4.5.1、4.5.2的规定执行。 4.8.3发现枯死地被应及时补植,补植的品种、规格宜与原来植株相同

4.9.1应根据植物生长特点,科学有效的进

生态防治方法:通过改变、恶化或消除有害生物生存繁殖场所的生态环境条件,降低环境容纳 量,减少或控制环境有害生物。 ) 物理防治方法:通过利用器械、工具的方法捕获或杀灭有害生物 化学防治方法:用化学药剂毒杀有害生物。 生物防治方法: 1)通过生物捕食环境中的有害生物:

TB/T 3297-2013标准下载DB2201/T72021

5.1.1珍稀园林植物群落保护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2m,保护范围和空间不足的,应在城市建设 和改造中予以调整完善。 5.1.2保护范围内,地上不应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废气、倾倒污水污物、修建建筑物或者 构筑物等。 5.1.3保护区外的建设项目,施工可能影响珍稀园林植物群落正常生长的,应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报 告,建设单位应根据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保护要求实施保护。 5.1.4各类生产、生活设施,应避开珍稀园林植物群落。 5.1.5保护范围内,地下不应动土。 5.1.6 因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确需在保护区内施工的应满足: a 应当征求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b)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保护要求实施保护。 5.1.7 因市重大工程项目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移植的应满足: a 应当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建设单位应承担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移植和移植后五年内的养护及费用。 5.1.8 房屋拆迁范围内有珍稀园林植物群落的,建设单位应先报行政主管部门后,按要求实施保护

5. 2. 1应急预案

5.2.1.1辖区内的珍稀园林植物群落,管护责任单位应自主或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协调、指 定防范各种自然灾害危害的应急预案。 5.2.1.2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急响应机制,细化具体流程,并按照预案要求及时、主动采取

DBJ41T 168-2017标准下载5. 2. 2雷电防护

5.2.2.1有雷击隐患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应安装防雷电保护装置。 5.2.2.2管护责任单位应在雨季前检查防雷电设施,必要时请专业部门进行检测、维修。 5.2.2.3遭受雷击的应及时对损伤部位进行保护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