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217-2019 水工混凝土雷达法检测应用技术规程

DB21/T 3217-2019 水工混凝土雷达法检测应用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0574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T 3217-2019 水工混凝土雷达法检测应用技术规程

式中:SmCm,i一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1mm s,Cm,i一第k个钢筋间距,精确至1mm nCm.i一钢筋数量,根。

式中:Sm.kcmi一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1mm; s.Cmi一第k个钢筋间距,精确至1m 住 nCmi一钢筋数量,根。

JGJ/T 427-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成品保护技术标准6.3.5线检测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成果

a)提取每一根钢筋保护层的数据值,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合格率。填写检测 附录B.1.7。 b)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Smicmi一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精确至1mm; s,cmi一第i个钢筋保护层厚度值,精确至1mm nCmi一钢筋数量,根。

4.1点检测法,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均可执行SL734和SL632中的规定,各个单值与设计值 允许偏差范围内,合格率90%及以上为合格

7.1.1本章适用于检测水工结构混凝土内部缺筋、不密实区、夹层、空洞等检测。 7.1.2测线经过的表面应相对平缓,无障碍,易于天线移动。 7.1.3测区内不应有大范围的金属构件或无线电射频源等较强电磁于扰,

7.2.1应根据检测的缺陷深度和现场具体条件,选择相应频率天线。在满足检测深度要求下,宜使用

7.2.1应根据检测的缺陷深度和现场具体条件,选择相应频率天线。在满足检测深度要求下,宜使用

7.2.3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以天线及人员便于行走方向布线为主,天线行走较难方向布线为辅 b)测线的范围,一般限于检测方案的测区范围。在测区边界段发现异常时应对异常做追踪测量, 适当增加辅助测线。 c)隧洞曲面类宜五线法布置,可分别为左边墙(左拱脚)、左拱肩、正顶拱、右拱肩、右边墙(右 拱脚。) d)板、墙平面类宜一线法布置,以能识别缺陷范围为宜,适当追踪

7.3.1按5.5节进行图像数据处理。 7.3.2提取缺陷反射波组数据,标注里程桩号及埋深。

7.4.27 检测成果评价可执行SL436中3.3.3的规定,未发现明显质量缺陷、振捣不实、空洞、夹层 脱空。

3.1.1本章适用于检测低屏或无屏蔽的混凝厚度(衬砌厚度、底板厚度、路面厚度)检测。 8.1.2测线经过的表面应相对平缓,无障碍,易于天线移动。 8.1.3测区内不应有大范围的金属构件或无线电射频源等较强电磁干扰 3.1.4喷射混凝土厚度宜采用无屏蔽材料光面平板支撑天线扫面检测。

3.2.1应根据检测面范围实际条件,选择相应频率天线,一线法布置测线,可左侧、申间、右侧选 布线。在满足检测深度要求下,宜使用中心频率较高的天线。 8.2.2记录应包括文件名称、测线号、测试位置、方向、标记间隔以及天线中心频率等,

a)有代表性, b)厚度界限明显处。

8.3.1按5.5节进行图像数据处理

8.3.2提取层位反射波组数据,标注里程桩号及位置

8.3.2提取层位反射波组数据,标注里程桩号及位置

8.4.1 应提交典型雷达图或检测成果表。提取厚度值,统计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可执行附录B 中表B.1.9。 8.4.2检测成果评价可执行TB10223中6.0.2节的规定,测线较长以1m为单位提取检测值,测线较短 以1cm为单位提取检测值,提取的检测值与设计值比较,厚度检查点相对误差小于15%为合格,合格的 检查点数量大于总检查点数量的90%为合格,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典型雷达成果图

A.1混游土中钢筋布置检测典型图A.1.1

A.2混凝土内部缺陷典型图A.2.1至B.2.2

A.2混凝土内部缺陷典型图A.2.1至B.2.2

图A.2.1混凝土内部缺筋 DISTANOE [METER]

图A.2.2混凝土出现分层

A.3混凝土背部脱空见图A.3.1。

A.4路面厚度见图B.4.1和B.4.2

图A.3.1混凝土背部脱空

图A.4.1路面厚度

图A. 4. 2 路面厚度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B.1钢筋布置雷达法检测成果表

钢筋间距检测结果表(点检测法)

钢筋间距检测成果表(点检测法)

风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表(点检测法)

风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表(点检测法)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C.1.1钢筋布置雷达法检测原始记录表(点检测法)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C.1.1钢筋布置雷达法检测原始记录表(点检测法)

2钢筋布置雷达法检测原始记录表(线检测法)

DB21/T3217—201

1总贝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4符号 23 5基本规定. 23 6钢筋布设检测. 25 7内部缺陷检测. 26 8厚度检测 26 附录A. 附录B. 附录 C

阐述了有关雷达法检测的主要技术规程及本规程的出处。遵循协调一致、互相补充、避免技术 矛盾或冲突的原则。雷达法现场检测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 准。

Smi与S;以mm单位,指雷达法检测结果能达到mm级,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是否采用雷达法检测 如果添加垫块检测,依据JGJ/T152要求应达到0.1mm。

5.1.1~5.1.4检测工作程序

雷达法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除与雷达系统的配置有关外,还受检测环境条件和检测人员经验的制 约。充分了解被检测对象的基本资料,如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记录、竣工验收及原材料检测、 混凝土检验报告、工程变更、修复、处理等相关资料,调查现场工作条件与环境,以便选用适宜的 检测方法和制定全面、合理的检测方案,有利于现场检测和数据分析工作。如已有的埋设物位置、 方向及电特性等,初步判断已有环境条件对检测数据的影响。 如不能亲临现场调查,可参考现场照片考虑现场可能的影响因素。

5.2.1~5.2.2检测方案编制

检测方案是指导性文件,检测方案应尽可能详尽和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另外委托单位或运 理单位对检测工作配合的钻孔、登高作业等也需要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检测方案是审批的重 据。

5.3.1雷达系统校准装置

依据JGJ/T152中附录C与SL713附录B中雷达仪的校准方法技术要求出发,结合水工混凝土建筑 物现场实际常用钢筋网布置及混凝土厚度200mm~1000mm不等的混凝土研发,涵盖了规程中的尺寸 及现场实际缺陷等多种组合。

5. 3. 2 雷达系统组成

3.3雷达系统技术要求

雷达法为间接检测方法,设备部件较多,设备稳定性、连接可靠性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影响检测 结果。因此,雷达检测系统的使用应在其准确有效期内使用;各厂家生产的产品,其参数设置,设 备性能,分析软件等有较大差异,为保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规定了仪器设备应具有的基本条件。 a)信噪比:对于空气耦合天线,将雷达天线放在方形钢板上方,钢板尺寸至少是天线尺寸的4 倍以上,开启雷达系统,记录100个反射波形。对于地面耦合天线,则应用水作为耦合介质。均用如 下公式评价信噪比水平:

信号水平(信号波幅) 信噪比水平= 噪音水平(噪音波幅)

噪音水平(噪音波幅》

取此100条波形的平均水平作为信噪比水平。其中,噪音水平取单道子波到一半时间窗口间的最 大波幅,时间窗口长度取天线中心波长的20倍;信号水平取金属反射波幅或水反射波幅。 b)信号稳定性:信号稳定性同信噪比,记录信号采集时的100个反射波形,利用如下公式评价 信号稳定性:

式中:K一一信号稳定性水平: Arax一一100个反射波幅中的最大值; Ain一一100个反射波幅中的最小值; Aag一一100个反射波幅中的平均值。 c)雷达系统的A/D转换动态位数为模数转换精度,要求不低于16位。 e)雷达系统的时基精度即设备自身时间基准的精度。时间基准精度越高,检测结果准确性越好。 f)雷达系统的主机分辨率不同于天线分辨率。主机分辨率高于天线分辨率。雷达主机最大扫描 速度越大,其高速扫描时水平分辨率越高。主机脉冲重频率越大,其实现高速扫描的能力越强。 h)雷达测距误差越小,表示其对尺寸检测结果精度越高,雷达法检测结果受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和天线中心频率影响较大,该误差适用于天线中心频率大于200MHz以上的检测结果,

5.3.3雷达天线的选择

天线申心频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检测项目的检测效果,常用的雷达天线频率范围为 5MHz~3.0GHz,目前最高已接近5.0GHz,其中低频段可用于较大深度的地质探测,混凝土结构体 检测,天线的频率主要集中在200MHz以上的高频段,因此正确、合理的选择天线的中心频率至关重 要。不同的雷达天线,主频不同,波在介质中的衰减不同,发射的功率也不同,其探测的深度存在 很大的差别。因此,天线中心频率的选择需要兼顾目标体深度、目标体最小尺寸及天线的尺寸是否 等合检测场地的要求。常规来说,在满足检测深度要求下,尽量使用中心频率较高的大线。雷达天 线中心频率选取的经验公式中,垂直分辨率可取x=入/2,入为理论雷达波波长,实际波速以标定为 隹。 混凝土内部缺陷、厚度检测天线频率范围宜为400MHz~1600MHz;钢筋布设检测宜为900 MHz2000MHz

7.1.1雷达法检测适用范围。 7.1.2检测面要求。 7.1.3尽量减少干扰,提高分辨率。 7.2.1内部缺陷检测的天线选择需要结合多种因素来确定,因此给出的是宏观概念。 7.2.2测线布置以能识别缺陷为准,常规是这些内容。 7.4.1本规程的创新,给出了水工混凝土的典型雷达图及经验型表。 7.4.2评定建议参照SL436,实际在行标规范SL713和TB10223中也有类似评定是密实,不密实,脱空 从无损检测保守角度,建议采用SL436的规范术语及实际经验,用未检测到明显质量缺陷。

8.1.1厚度并非本规程提到的这些厚度,类似的厚度也可以使用雷达来检测,只要不是高导体,例 如,钢板的厚度,不可以。 3.1.2实际雷达检测,最适宜表面相对平整,不平整也可以检测,但增加了很高的难度,这样就降 低了分辨率和分析的难度,所以对检测面这样要求。 8.1.3强电磁对雷达有很高的干扰,为了避免判断失误,提高精度,准确性,提出此条。 8.2.1参照执行SL436堤防检测内容及经验总结。 8.2.2记录越详细有利于资料分析的准确性,为了减少失误,提出了此条。 8.2.3有清晰分辨的层位是无损检测的优势,更是资料准确性的标志。 8.4.1可以选择性的给出雷达图或者提交资料性成果表,便于检测后结果的汇报。 3.4.2厚度检测结果评定目前有TB10223和GB50204形体尺寸偏差,介于铁路隧道与水工隧洞相似性 更高,因此采用TB10223的评定内容,

8.1.1厚度并非本规程提到的这些厚度,类似的厚度也可以使用雷达来检测,只要不是高导体,例 如,钢板的厚度GB/T 42253-2022 海岛植被覆盖和开发利用情况监测技术规程,不可以。 8.1.2实际雷达检测,最适宜表面相对平整,不平整也可以检测,但增加了很高的难度,这样就降 低了分辨率和分析的难度,所以对检测面这样要求。 8.1.3强电磁对雷达有很高的干扰,为了避免判断失误,提高精度,准确性,提出此条。 8.2.1参照执行SL436堤防检测内容及经验总结。 8.2.2记录越详细有利于资料分析的准确性,为了减少失误,提出了此条。 8.2.3有清晰分辨的层位是无损检测的优势,更是资料准确性的标志。 8.4.1可以选择性的给出雷达图或者提交资料性成果表,便于检测后结果的汇报。 8.4.2厚度检测结果评定目前有TB10223和GB50204形体尺寸偏差,介于铁路隧道与水工隧洞相似性 更高,因此采用TB10223的评定内容,

A.1双层钢筋检测典型雷达成果图。 A.2.1和A.2.2混凝土内部缺筋典型雷达成果图。 A.3混凝土背部脱空典型雷达成果图。 A.4路面厚度型雷达成果图

B.1.1为以测区命名,按点检测法检测,一个检测项目只一个检测单元并布置了一个测区的销 膀间距的检测结果表。表中涵盖18个钢筋间距值。统计出18点值的合格点及不合格点,计算得出 个测区的钢筋间距合格率值。序号列填写的是对应的检测线数据。 B.1.2为以测区命名,按点检测法检测,一个检测项目只一个检测单元但布置了多个测区的钢 筋间距的检测结果表。表中涵盖了18个点值以上的钢筋间距值,统计了一个检测单元的合格点及不 合格点,计算得出多个测区的钢筋间距合格率值。具体点数值为测区数与18点值的乘积。序号内填 写的是对应测区内数据。合格点、不合格点及合格率均为为一个检测单元内数据。 B.1.3为以测区命名的按点检测法检测,一个项目有多个检测单元并且每个检测单元只布置了 一个测区的钢筋间距检测结果表。例如多个检测单元可能是左右边墙、左右墩、底板、左右拱肩、 不同桩号等等相关的检测单元。多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布置了一个测区或不均衡个测区可参照 表B.1.3执行。 位置:可是标段、洞号、左岸、右岸;构件名称可为左边墙、右边墙、翼墙、底板等;设备名 称可为哪个厂家雷达设备;驱动名称可为对应测试文件的驱动设置文件;测区名称为该文件名称; 文件名称为该测区测试了多少个文件;检测位置为左侧或右侧,桩号起止点,该段内钢筋根数、直 径、间距、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厚度等相关设计资料。示意图为整体检测示意图,宜 按同方向,整体趋垫绘制。

1.1钢筋布置雷达法检测原始记录表1(点检)

项目编号:可是标段、洞号、左岸、右岸;构件名称可为左边墙、右边墙、翼墙、底板等;设 备名称可为哪个厂家雷达设备;驱动名称可为对应测试文件的驱动设置文件;测区名称为该文件名 称;文件名称为该测区测试了多少个文件;设计值为所能了解到的相关待测区内部构造资料,空白 处为相关了解到的资料,可适当表述,设计值与检测位置当检测较多时,行数可适当增加;检测位 置为结构名称对应的起止点和天线行走方向;测试线为确定干扰筋的方向;检测线为确定待测筋的 方向及检测结果。文件名称为每个测线对应的检测结果唯一线名称,测线长度为检测结果图像长度; 外观为检测面外观情况,例如,粗糙情况,含水情况,天线行走过程情况;验证值为可全部验证实 际深度,至少验证一处深度值确定相对介电常数或实际波速。示意图为画出现场测试线及检测线的 示意位置,便于核实结果。见证签字为在检测现场的相关方人员见证签字。此表为点测检测单元使 用较为方便。 C.1.2钢筋布置雷达法检测原始记录表1(线检)

项目编号:可是标段、洞号、左岸、 : 构件名称可为左边墙、右边墙、翼墙、底板等: 名称可为哪个厂家雷达设备:驱动名称可为对应测试文件的驱动设置文件:测区名称为该文件

DB21/T32172019 称;文件名称为该测区测试了多少个文件;检测位置为左侧或右侧,桩号起止点,该段内钢筋根数、 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厚度等相关设计资料。示意图为整体检测示意图JC/T 2316-2015 室内装修用批荡腻子添加料, 宜按同方向,整体趋势绘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