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101-2014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SL101-2014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1001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101-2014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9.0.1结构振动检测应包括下列项且

1)振动响应检测,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动应力等 2)动力特性检测,包括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等。 9.0.2结构振动检测可采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 传感器和电阻应变计等及匹配的二次仪表。所用传感器及二次仪 表的频率响应特性应满足测量频率范围的要求,并且有足够的灵 敏度和较低的噪声,使测量系统的信噪比满足动态范围的要求。 9.0.3结构振动检测的测点应布置在振动响应较大的位置,且 应避开振型节点:振型检测的测点布置应根据结构形式确定。 测振传感器的测振方向应与结构的振动方向一致。 9.0.4动力特性检测可采用激振器激励、冲击激励等方法使结 构产生振动;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响应宜采用测振 传感器测量,通过适调放大器将激励和响应信号放大后,经由动 态信号采集系统进行振动数据的采集、显示和存储。 动力特性检测亦可采用环境激励的方法进行检测。 9.0.5测振传感器应与结构连接牢固,在振动过程中不能松动 电缆应固定牢靠,避免产生“颤动噪声”。 9.0.6对实测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后,应进行时间域和频率 域分析处理

GB/T 5169.2-202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2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总则.pdf0.0.1启闭力检测应包括启门力检测、闭门力检测和持住大 检测。

10.0.2启闭力检测工况宜符合或接近设计工况

直接检测法宜采用测力计或拉压传感器直接测量启闭力。 间接检测法宜采用动态应力检测系统,通过测量吊杆(吊 耳)、传动轴的应力换算得到启闭力。对于液压启闭机,宜通过 测量液压缸的油压间接得到启闭力。 10.0.4每次检测时,各测点的应力应变数据应连续采集,以得 到完整的启闭力变化过程线,确定最大启闭力。检测应重复进行 3次。 10.0.5当检测工况与设计工况相差较大时,应根据检测数据

算设计工况的启闭力。推算时,应考虑止水装置和支承装置局 邻损坏对启闭力的影响。

11启闭机运行状况检测与考核试验

11.1启闭机运行状况检测

11.1.1启闭机运行状况检测应在完成启闭机现状检测 进行。

11.1.2启闭机运行状况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1.2.1移动式启闭机应进行启闭机考核试验。固定卷扬式启 机、液压启闭机、螺杆启闭机等其他类型启闭机不宜进行启闭 考核试验

考核试验。 11.2.2启闭机考核试验应在完成启闭机运行状况检测工作后进 行。考核试验前,启闭机各机构应运转正常,保护装置运行可 靠,电气设备接线正确,接地可靠。 11.2.3启闭机考核试验的荷载应不超过SL381或设计文件 (图样)规定的静载试验荷载值或动载试验荷载值。 用配重试块,静裁试验

11.2.2启闭机考核试验应 儿运行状优测上作后 行。考核试验前,启闭机各机构应运转正常,保护装置运行 靠,电气设备接线正确,接地可靠

11.2.3启闭机考核试验的荷载应不超过SL381或设计文件 (图样)规定的静载试验荷载值或动载试验荷载值。 11.2.4启闭机考核试验的荷载宜采用专用配重试块;静载试验

11.2.3启闭机考核试验的荷载应不超过SL381或设计文件

.2.4启闭机考核试验的荷载宜采用专用配重试块;静载试验

荷载宜分为50%、75%、90%、100%、110%、125%额定荷载 供六级,动载试验荷载宜分为50%、75%、90%、100%、 10%额定荷载共五级。试验时应逐级增加荷载。 1.2.5静载试验时,荷载应离开地面100~200mm,保持时间 应不少于10min,并测量机架挠度。然后卸去荷载,再测量机架 的变形。试验应重复3次。必要时应进行机架结构应力检测 11.2.6静载试验结束后,各部件和金属结构不应有裂纹、永久 变形、连接松动或损坏、油漆剥落等现象 11.2.7动载试验时,启闭机在全扬程范围内进行重复的起升 下降、停车等动作,试验时间应不少于1h。 11.2.8试验过程中应对各机构的性能状态进行检查。要求各机 构工作平稳可靠、动作灵敏,安全保护装置动作正确、可靠。试 验结束后,零部件,结构件应无损坏,连接处应无松动或损坏。 11.2.9行走试验的最大荷载应为1.10倍设计行走荷载。试验 时,应检查门架或桥架的摆动情况,制动装置是否可靠,车轮与 轨道的配合是否正常,有无啃轨现象 21

12.0.1复核计算应包括检测工况、设计(校核)工况下闸门和

12.0.1复核计算应包括检测工况、设计(校核)工况下闸门 启闭机结构强度、冈度、稳定性复核计算,必要时应进行设计 兄下启闭机主要零部件复核计算

12.0.2复核计算方法应符合SL74和SL41的要求

12.0.3复核计算的荷载应按原设计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执不 果闸门和启闭机的运行工况已经发生变化,则应结合工程 新确定计算荷载。重新确定的计算荷载应得到运行主管部 面确认。

12.0.4主要受力构件的材料明确无误时,应按设计文

时间系数应按下列方法确 1运行时间不足10年的闸门和启闭机,时间系数应 为1.00。 2中型工程的闸门和启闭机运行1020年、天型工程的闸 门和启闭机运行10~30年,时间系数应为1.00~0.95。 3中型工程的闸门和启闭机运行20年以上、大型工程的闸 门和启闭机运行30年以上,时间系数应为0.95~0.90

13.0.1闸门和启闭机安全等级可分为安全、基本安全和不安全 三个等级

13.0.2被评定为“安全”的闸门和启闭机应符合下列全部

1)巡视检查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2)闻门外观检测、启闭机现状检测的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 3)腐蚀程度为A级(轻微腐蚀)或B级(一般腐蚀): :4)一类、二类焊缝符合规范要求,无超标缺陷; 5)设计工况的最大实测应力值和最大计算应力值均小于 容许应力值; 6闸门运行平稳,启闭无卡阻,无明显振动现象; 7)设计工况的最大启闭力小于启闭机白的额定容量。 3.0.3不满足13.0.2条中的任一条件但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 用门和启闭机评定为“基本安全”: 1)巡视检查的各项内容基本符合要求; 2)闸门门外观检测、启闭机现状检测的各项内容基本符合 要求; 3)腐蚀程度为C级(较重腐蚀): 4)一类、二类焊缝存在超标缺陷,但无裂纹等严重危害 性超标缺陷; 5)设计工况的最大实测应力值或最大计算应力值超过容 许应力值,但不超过容许应力值的105%: 6闸门运行中有明显振动,但尚不影响闸门安全运行; 7)设计工况的最大启闭力超过启闭机额定容量,但不超 过启闭机额定容量的105%。

13.0.4不符合“安全”和“基本安全”等级条件的闻

13.0.4不符合“安全”和“基本安全”等级条件的闸门和启闭

14.0.1检测机构应向委托单位提供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

1.0.1闸门和启闭机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闸门和启闭机在运行过 程中,若能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则可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措 施,避免事故发生。随着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安全鉴定和除险加 固工作的持续开展,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的工作量越来越大 开展这项工作的机构也越来越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鉴于 此,为规范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行为,提高安全检测成果的可 靠性,故编制本标准

2.1.1新增条文。原规程颁布执行时,计量认证工作在我国还 刚刚开始,绝大多数检测机构没有开展计量认证工作。现在,计 量认证工作已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因此,新条文对检测机构的 计量认证资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刚刚开始,绝大多数检测机构没有开展计量认证工作。现在,计 量认证工作已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因此,新条文对检测机构的 计量认证资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1.2原规程2.0.1条的补充和完善。原条文只要求检测机构 具有检测资质,但没有对检测资质的等级提出要求。新条文明确 检测机构的检测资质需要由水利部或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 认定。

具有检测资质,但没有对检测资质的等级提出要求。新条文明确 检测机构的检测资质需要由水利部或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 认定。

2.2安全检测人员及设备

2.2.1完善原规程2.0.2条对检测人员的要求。原条文只要求 检测人员持有上岗证书,新条文明确检测人员需要具有水利部或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检测资质证书。 2.2.2完善原规程2.0.2条对无损检测人员的要求。无损检测 分为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检测人员 需分别取证,获得检测资质。新条文要求无损检测人员取得的资 质证书要与实际检测工作相对应。 2.2.3原规程2.0.3条的补充和完善。对检测仪器送检的计量

2.3安全检测内容及项目

2.3.1新增条文。对安全检测的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2.3.2原规程2.0.4条的修改和完善。调研成果表明,原规程 规定的检测项目不够合理,有些检测项目在实际工作中不便操 作。为此,增加“腐蚀检测”和“结构振动检测”,删除“水质

拥观定 2.3.2原规程2.0.4条的修改和完善。调研成果表明,原规

2.3.2原规程2. 0. 4条的修改和完善。调研成果表

规定的检测项目不够合理,有些检测项目在实际工作中不便推 作。为此,增加“腐蚀检测”和“结构振动检测”,删除“水厂

及底质检测”。调整后的现场检测项目共9项

及底质检测。调整后的现场应测项自其9项。 2.3.3新增条文。对抽检项和必检项做出明确规定

2.3.3新增条文。对抽检项和必检项做出明确规定。

2.4.1新增条文。对安全检测的类型做出规定。

3.0.1原规程3.0.2条、3.0.3条的补充和完善

4.1.1原规程4.1.2条的修改和完善。

调研结果表明,原规程4.1.1条规定“外观检测由工程 单位组织检查,安全检测时根据记录抽样检查”是不合适的 删除。

4.3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现状检测

原规程4.2.2条3)项、6)~9)项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原 条文过于简单,实际检测时可操作性差。

原规程4.2.2条3)项、4)项、6)~9)项内容的补充和 善。原条文过于简单,实际检测时可操作性差。

4.5液压启闭机现状检测

4.6螺杆启闭机现状检测

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现状

新增条文。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是启闭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纳人检测范围

5.1.2新增条文。对腐蚀量检测的表面预处理提出明

5.1.3原规程4.3.3条、4.3.4条的合并、补充和完善。 闸门面板的水上、水下部分腐蚀状况往往有很大差别。因此 规定,根据腐蚀状况,将闸门面板划分为若干个测量单元,以使 得检测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面板的腐蚀状况 闸门各部位的环境条件和养护条件不尽相同,如平面闸门的 边梁、弧形闸门支臂与主横梁及铰链连接处等,养护条件差,防 腐保护困难,极易腐蚀,检测时可根据腐蚀程度适当增加检测断 面和测点。 5.1. 4 新增文 R

5.2.1新增条文。对腐蚀程度给出量化评定指标,统一分级, 便于对腐蚀状况进行描述

便于对腐蚀状况进行描述

6.0.3原规程5.0.5条的补充和完善。增加了对取样的技术要 求,以减少对构件或零部件的影响。 6.0.4原规程5.0.2条的补充和完善。对于冰冻地区,考察材 料脆化倾向对保证安全是有利的。 6.0.5新增条文。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闸门和启闭机,取样 确定材料型号和性能是分析质量问题产生 原因的重要步骤

8.1.1原规程7.1.2条的补充和完善

应力检测前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自的是使检测断面选打 确,传感元件布置合理,从而使得实测应力能够全面、真实 确地反映结构的实际应力状况

8.1.2原规程7.1.3条、7.2.2条的合并、补充和完善

8.1.3原规程7.2.3条的补充和完善。现场检测是在露天或

闸门荷载以水压力为主,启闭机荷载主要为闸门自重加水压 力。现场检测时,为了获得最大水压力,可采取在工作闸门和检 修闸门之间充水,利用汛期高水位(不影响度汛安全),利用水 位的变化规律(如挡潮闸的潮涨潮落)等办法来提高上、下游水 位差,使检测工况尽可能接近设计工况

8.2.4原规程7.2.6条的修改和完善。明确各次检测数据相

8.2.4原规程7.2.6条的修改和完善。明确各次检测数据相差 超过10%时需重新检测。

8.2.5原规程7.1.4条的补充和完善

5原规程7.1.4条的补充和完

现场检测时,荷载一般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实测应力值与结

内的设计(校核)应力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根据实测结果推 设计(校核)工况的应力值。为了使推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检 创工况宜尽量接近设计(校核)工况

.3.2新增条文。对检测工况和检测荷载分级提出要习求。 .3.3原规程7.3.1条的修改和完善。对数据采集提出要求。 .3.4原规程7.3.3条的修改和完善。明确各次检测数据相差 超过10%时需重新检测。

8.3.2新增条文。对检测工况和检测荷载分级提出要求。 8.3.3原规程7.3.1条的修改和完善。对数据采集提出要求。 8.3.4原规程7.3.3条的修改和完善。明确各次检测数据相差 超过10%时需重新检测

8.3.2新增条文。对检测工况和检测荷载分级提出要求。

9.0.1原规程7.5.2条的补充和完善

0.0.1新增条文。明确启闭力检测的内容。 0.0.3原规程8.3.1条、8.3.2条的合并、补充和完善。由于 启闭机的型式差别较大,现场条件又各不相同,启闭力检测的方 去也就多种多样。因此对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检测不做明确规定。 为保证检测质量,只对检测要素给出指导性意见。

11启闭机运行状况检测与考核试验

11.1启闭机运行状况检测

规定。 11.1.21 新增条文。对启闭机运行状况检测的内容作出明确 规定。

11.1.2新增条文。对启闭机运行状况检测的内容作 规定。

1.2.1启闭机考核试验是一项难度较天且具有破环作用的试 验,如何加载是能否完成试验的关键。只要在设计时考虑加载间 题,采取预留试块、预理地锚等措施,移动式启闭机可以进行考 核试验。但对于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液压启闭机、螺杆启闭机 等,由于加载困难,考核试验难度较大,一般不进行考核试验。 11.2.2原规程9.1.1条的补充和完善。由于启闭机考核试验具 有破环作用,因此要求试验前对启闭机进行运行状况检测,确认 启闭机的性能状态正常。 11.2.3原规程9.2.1条、9.2.2条的合并、补充和完善。对启 团机考核试验的荷载值作出明确规定,使考核试验与启闭机制造 安装质量验收试验的荷载相一致。 11.2.4原规程9.2.3条的补充和完善。对启闭机考核试验的荷 载分级作出明确规定。 11.2.5原规程9.3.1条的补充和完善。静载试验主要是检验启 团机结构及机构的承载能力,因此提出必要时需进行机架结构应 力检测。

团机考核试验的荷载值作出明确规定GB/T 41979.1-2022 搅拌摩擦点焊 铝及铝合金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pdf,使考核试验与启闭机制

11.2.4原规程9.2.3条的补充和完善。对启闭机考核试验的

11.2.5原规程9.3.1条的补充和完善。静载试验主要是检验 团机结构及机构的承载能力,因此提出必要时需进行机架结构 力检测。

机构和各项安全装置的功能。因此对试验时间提出了明确要求

12.0.1新增条文。对复核计算的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启闭机作 为产品,设计选型时一般不对零部件进行计算,安全检测时是否 进行复核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2.0.2新增条文。对复核计算方法作出明确规定。 12.0.3新增条文。对复核计算的荷载组合作出明确规定。 12.0.4新增条文。对材料参数的选取作出明确规定。 12.0.5新增条文。对复核计算时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取值作出 明确规定。 12.0.6新增条文。闸门和启闭机运行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 会产生腐蚀、磨损、变形等,此外,还存在着时效影响因素,会 产生疲劳损伤、脆性变化等。因此,仍以SL74和SL41规定的 容许应力作为强度评判标准不尽合理,需考虑运行时间的影响 对容许应力进行修正。

14.0.1新增条文。明确要求在报告封面盖有计量认证标志DB34/T 3035-2017 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以 期提升安全检测报告的质量。 14.0.2原规程11.0.3条的补充和完善。对闸门和启闭机安全 检测报告的内容提出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