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 31—2017《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DAT 31—2017《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42.1K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1056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AT 31—2017《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ICS01.140.20 A 14 备案号:

DA/T31—2017 代替DA/T31—2005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DB31T 1237-2020 空压机系统运行能效评估技术规范.pdfDA/IXXXXXXXXX

引言 TV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组织与管理 5.1 机构及人员 5.2 基础设施. 5.3 工作方案 5.4 管理制度 5.5 工作流程控制 5.6 工作文件管理 5.7 档案数字化外包 档案出库 数字化前处理 7.1 确定扫描页 7. 2 编制页号 7.3 目录数据准备 7. 4 拆除装订 7.5 技术修复 目录数据库建立 档案扫描 9.1基本要求, 9.2扫描设备, 9.3扫描色彩模式 9.4 扫描分辨率 9.5 存储格式 9.6 图像命名, 图像处理, 10.1 图像拼接 10.2旋转及纠偏 10.3裁边. 10.4去污,

DA/IXXXXXXXXX

11数据挂接 12数字化成果验收与移交 12.1验收方式 12.2验收内容 12.3验收指标 12.4验收结论 12.5移交 13档案归还入库 13. 1 档案装订 13.2档案归还入库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纸质档案数字化流程示例,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数字化管理登记表示例. 参考文献

DA/T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DA/T31一2005《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与DA/T31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题进行了修改;增强组织与管理部分的内容,完善数字化工作中管理相关要求;增强数字化前处理部分的内容,包括对实体档案保护和档案规范化管理方面的要求;增加数字化过程中元数据采集的要求;修改了档案扫描部分参数要求;修改了图像处理部分内容,更加强调保持档案原貌的要求;细化了数字化成果验收的内容;删除原标准数据备份和数字化成果管理相关内容。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档案局信息管理中心、国家档案局技术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良城、马淑桂、郝晨辉、程春雨、杜琳琳、蔡伟、宋涌、王大众、田军、曹燕、李华峰。本标准于200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II

DA/T XXXXX—XXXX引言DA/T31一2005的发布实施,从技术标准方面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出了要求,很好的促进了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所依赖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经过10年的时间,数字化设备、存储、网络等技术条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等都在不断更新、发展,因此,及时对本标准进行修订,适时调整相关要求,从档案行业层面科学规范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标准本次修订更加注重我国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自身的特点,结合目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提出适用于档案行业的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规范性要求。IV

DA/T xxxxXXxxX

4.1各单位应根据档案的珍贵程度、开放程度、利用率、驱待抢救程度、数字化资金情况等因 素统筹规划、科学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应遵循ISO/TR13028 和GB/T20530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4.2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数字化前处理、目录数据库建立、档案扫描、图像 处理、数据挂接、数字化成果验收与移交等。 4.3应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确保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质量。纸质档案数字化应遵循档 案管理的客观规律,真实反映档案内容,最大程度地展现档案原貌。 4.4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应保存数字化项目信息、技术环境、数字化各类技术参数等方面 的元数据。元数据元素的确定应符合ISO/TR13028提出的要求。 4.5应加强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安全。 4.6加工涉密档案时,应按照涉密档案相关保密要求开展工作。

5.1.1应建立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组织,对数字化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协调管理、 安全保障、技术保障、监督检查、成果验收等,确保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5.2.1应配备专用加工场地,并进行合理布局,形成档案存放、数字化前处理、档案著录、档 案扫描、图像处理、质量检查等工作区域。 5.2.2加工场地的选择及温湿度等环境的控制不应不利于档案实体的保护。场地内应配备可覆 盖全部场地的防火、防水、防有害生物、防盗报警、视频监控等安全管理的设施设备。 5.2.3应合理规划、配备和管理纸质档案数字化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先进,能够满 足数字化工作的需要。

5.3.1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确保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达 标。

.3.1 目标。 5.3.2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应包括数字化对象、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成本核算、数字化 技术方法和主要技术指标、验收依据、人员安排、责任分工、进度安排、安全管理措施等内容。 数字化对象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档案的珍贵程度、开放程度、利用率、呕待抢救程度、数字化资金 情况等因素。 5.3.3宜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进行专家论证,确保其科学、规范、合理。 5.3.4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应经审批后严格执行。工作方案审批结果应与数字化工作过程

5.3.3宜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进行专家论证,确保其科学、规范、合理。 5.3.4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应经审批后严格执行。工作方案审批结果应与数字化工作过程 中形成的其他文件一并保存。

DA/T xxxxXXxxX

5.4.1应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并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以有效保障档案安全和 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质量。 5.4.2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应包含岗位管理、人员管理、场地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 档案实体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岗位管理制度主要规定数字化工作各岗位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形成 明确的岗位业务流程规范、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人员管理制度主要对人员的安全责任、日常 行为、外聘人员信息审核及管理、非工作人员来访登记等进行规范;场地管理制度主要对人员出 入和工作场地内基础设施、环境、网络、监控设施、现场物品、证件等的管理进行规范;设备管 理制度主要对数字化工作各环节涉及的全部设备的管理进行规范;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对数字化各 环节所产生的数据的管理进行规范;档案实体管理制度主要对档案实体在数字化过程中的交接、 管理、存放等工作进行规范。

5.5.1应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类技术标准DB62/T 2961-2018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操作规程.pdf,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各环节操作规范等,对 纸质档案数字化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数字化成果质量。纸质档案数字化流程示例参见附 录A。 5.5.2应加强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全流程安全管理。 5.5.3应建立完善的问题反馈机制,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过程中后端环节发现前端环节中产 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修正。

5.6.1应根据情况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文件,以此加强对数字化工作的管 理。主要包括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纸质档案数字化审批书、纸质档案数字化流程单、数据 验收单、项目验收报告、纸质档案数字化成果移交清单等,采取外包方式实施时,还应包括项目 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项目合同、保密协议等。部分工作单示例参见附录B。 5.6.2应加强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文件的管理,明确数字化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工作文件的整 理、归档、移交等管理要求。

5.7.1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如需外包,档案部门应从企业性质、股东组成、安全保密、企业规 模、注册资金情况等方面严格审查数字化加工企业的相关资质;按照GB/T20530一2006第5章 的要求评估数字化加工企业的技术能力;从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程度等方面考查加工企业的管理 能力。如需审查数字化加工企业的保密资质,档案部门应按照《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办法》 (国保发[2012]7号)等文件的要求执行。 5.7.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依据《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档办发[2014]7号),从 档案部门、数字化服务机构、数字化场所、数字化加工设备、档案实体、数字化成果移交接收与 设备处理等层面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 5.7.3档案部门应指派专门人员参与纸质档案数字化外包业务的监督、指导,完成质量监控、 进度监控、投资监控、安全监控和协调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6.1档案保管部门应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确定的数字化对象开展档案调取、清点、登 已等前期准备工作,并提交档案出库申请,经相关责任人批准后,严格按照档案库房管理规定为 数字化对象办理出库相关手续,并与数字化部门共同清点无误后,对档案进行交接出库。

DA/T xxxxXXxxX

6.2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应设置距离数字化加工场所较近的保管库用以临时存放纸质档案, 并对纸质档案的领取与归还进行严格管理,认真做好检查、清点、登记等工作,确保纸质档案的 安全。

7.2.1应对没有页号或页号不正确的档案重新编制页号。 7.2.2重新编制页号时,应在统一位置书写页号DB21/T 3179-2019 基于声波层析成像的桥梁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且不压盖档案内容。 7.2.3书写页号所使用的笔、墨等不应破坏档案原件或对档案长期保存造成影响。 7.2.4应将破损页面、缺页等特殊情况进行登记。

7.3.1按照目录数据库建立时制定的数据规则,对照档案原件内容,规范档案中的目录内容。 7.3.2对需在目录数据库中进行标记的情况进行标记。

7.3.1按照目录数据库建立时制定的数据规则,对照档案原件内容,规范档案中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