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ZB 0406-2018 蒸发冷却式冷水(热泵)一体化机组.pdf

T/ZZB 0406-2018 蒸发冷却式冷水(热泵)一体化机组.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1715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ZZB 0406-2018 蒸发冷却式冷水(热泵)一体化机组.pdf

7.3.1气密性、真空和压力、泄漏试验

7. 3. 1. 1 气密性试验

7. 3. 1. 2 真空试验

机组制冷剂侧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抽真空至0.3kPa北滘清越花园精装工程防护专项施工方案, 至少保压30min,应符合6.5.2的规定

7.3.1.3压力试验

机组空调水使用侧:当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时,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但最低不小于 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加0.5MPa。在试验压力下,保压10min,再将系统压 力降至工作压力,保压60min,应符合6.5.3规定, 机组冷却水侧:充水后,单独启动冷却水泵,位于箱体外部的循环水统管路与部件应无变形泄漏

7.3. 1.4 泄漏试验

7.3.2.1水系统运转

7.3.2.2整机运转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

7.3.3名义工况性能试验

7.3.3.1制冷量和消耗总电功

在本标准表1以及表4的规定制冷名义工况下,按GB/T18430.1中制冷名义工况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测 试,试验测定和计算制冷量与消耗总电功率(消耗总电功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操作控制电路、喷淋水 泵及冷却风机等的输入总功率,空调水泵、补水泵与备用泵功率不纳入计算),应符合本标准中6.7.1a) 和6.7.1b)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电流和功率因数

7.3.3.2热泵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

在本标准表1以及表4的规定制热名义工况下,按GB/T18430.1中制热名义工况性能试验方法进行 式验测定和计算制热量与消耗总电功率(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辅助电加热的制热量和电: 耗,不包括空调水泵功率消耗),应符合本标准中6.7.1a)和6.7.1b)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 功率因数。

7.3.3.3名义工况性能系数

T/ZZB04062018

十算结果应符合表3和6.7.1c)的规定。 注:采用COP.应符合.IB/T12839—2016中6.3.3.4规定

7.3.3.4空调水系统输送性能

空调水循环流量、机外扬程、机组内部水压损失:按本标准中表1、表4规定的名义工况冷热水水温 ,启动空调水泵运行,按GB/T3216、GB/T18430.1相关规定测试方法(结合备注项说明),测试机 且标称流量、机组总扬程、机外扬程、水泵消耗电功率,所得到的空调水循环流量、机外扬程、内部压 J损失应符合6.7.1d)、e)、f)的规定 注1:水泵消耗电功率应从测试所得总功率中扣除机组运行时与水泵无关的其它功能部件的功率,如压缩机油电加 热、控制器耗电。 注2:扬程与水压损失是通过测试水压静差得到,利用符合精度要求的指针式压 压差计或传感器测量水压差, 再将此以kPa表示的水压差值除以10即可转换水头m表示,即得到扬程。水压 五差测试参照GB/T18430.1—2007 中附录B方法。 注3:机外扬程He,通过在机组进出水管上设计压力取样接口测试,所得机组进出口水压差换算后得到机外扬程, 单位m。 注4:机组总扬程Ht,通过在水泵进出水管上设计压力取样口测试,所得水泵进出口水压差换算得到机组总扬程 单位。 注5:机组内部水压损失△Pw=水泵进出口水压差一 机组进出口水压差,单位kPa。 注6:标称流量,可以改变水泵扬程来调节,可以通过在入口管路或出口管路中或同时在两处进行节流来获得试验 条件。如果在入口管中节流需考虑避免可能产生汽蚀或使水中溶解空气析出发生。 注7:流量与压力的测量截面处流体如果呈辅对称速度分布,等静压分布,无旋涡即可获得最佳的测量条件,应避 免测量截面处附近(小于4倍管直径) 存在弯头、截面扩大或不连续,以防止出现非常不良的速度分布或旋 涡。

7.3.3.5单位制冷量冷却水飘水量

机组近似保持在表1规定的制冷名义工况下运行的冷却水流量与冷却空气流量下,按JB/ 11530一2013中附录E的方法进行测量,计算出单位时间飘水总量W,再按公式(3)计算,应符合6.7.2 a)的规定。

式中: P,一一单位制冷量冷却水飘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千瓦小时[(kg/(kw·h)]; W.一一蒸发式冷凝器侧冷却风出口的飘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7. 3.3. 6 单位制冷量冷却水耗水量

机组在表1规定的制冷名义工况下运行1h后,关闭冷却水排污装置,再测量连续稳定运行1h期 参数,计量相应的冷却水侧补水量Wt,按公式(4)计算,应符合6.7.2b)的规定。

T/ZZB 04062018

P。一一单位制冷量冷却水耗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千瓦小时[(kg/(kW·h)]; Wt一一消耗水量,蒸发式冷凝器制冷运行时消耗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Q。一一机组在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单位为于瓦(kW)。

7.3.4机组部分负荷性能

机组制冷部分负荷工况按4.3.1.3规定的部分负荷工况进行试验。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按 公式(3)计算性能系数,按公式(1)计算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NPLV,IPLV应符合表3和6.8.1的规 定,NPLV应符合6.8.2的规定。 机组的制冷量采用GB/T10870中液体载冷剂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放热侧采用GB/T17758的空 气焰差法中的室内空调装置使其达到放热侧环境温度条件,消耗总电功率 系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操作控制 电路、喷淋水泵及冷却风机等的输入总功率,不包括集成空调水泵功耗 注:IPLV.应符合IB/T12839—2016中6.3.4规定。

7.3.5机组设计和使用范围试验

7.3.5.1最大负荷试验

7. 3. 5. 2 低温试验

7. 3. 5. 3融霜试验

7. 3. 5. 4 变工况试验

机组按表5某一条件改变时,其他条件按名义工况时的流量和温度条件。该试验应包括表5中相应 温度条件点。将试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图或编制成表格,每条曲线或每个表格应不少于4个测量点 其中应包含出口水温7℃,湿球温度28℃工况点测量值。

7.3.7电气安全试验

7.3.7.1电压变化试验

机组分别在表4中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下,使电源电压在额定电压值土5%范围内变化 应符合6. 11.1的规定。

7.3.7.2绕组温升试验

7. 3. 7.3绝缘电阻

7. 3. 7. 4耐电压试验

7. 3. 7. 5启动试验

T/ZZB04062018

机组启动试验按GB/T18430.1一2007中6.3.7.5的规定进行,并成符合6.11.5的要求。

7. 3. 7. 6防潮试验

机组在7.3.5.2低温试验之后或在7.3.5.3融霜试验之 即进行7.3.7.3绝缘电阻试验和7.3.7 耐电压试验,应分别符合6.11.3和6.11.4的规定 经过7.3.7.7淋水绝缘试验的机组可以免除该工

7.3.7.7淋水绝缘试验

7. 3. 7. 8接地装置

机组外观采用目测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6.12

机组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8

每台机组均应做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

品或定型产品作重大改进对性能有影响时,第一

T/ZZB 04062018

8.3.2型式检验时间不应少于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时间,其中名义工况运行不少于12h,允许中途停 车,以检查机组运行情况。运行时如有故障, 在故障排除后应重新进行试验,前面进行的试验无效。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每台机组应在明显位置上设置永久性铭牌,铭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铭牌内容见表9

T/ZZB04062018

9.1.2机组相关部位上应设有工作情况标志,如转向、水流方向、液位、油位标记等。 9.1.3应在相应的地方(如铭牌、产品说明书等)标注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每台机组出厂时应随带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 产品合格证的内容包括: 型号和名称; 产品编号; 制造厂商标和名称; 检验结论; + 检验员、检验负责人签章及日期。 产品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工作原理、特点及用途: 主要技术参数; 结构示意图、压力损失、电气线路等:

T/ZZB 04062018

安装说明、使用要求、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机组主要部件名称、数量;

9.3.1包装前机组外露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焊接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漆,螺纹接头用螺塞或 住,法兰孔用盲板封盖。 9.3.2机组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

9.4.1机组出厂前应充入或保持规定的制冷剂量,现场可保证作业质量时可充入(0.02~0.03)MPa(表 压)的干燥氮气。 9.4.2机组分分体运输和整体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应碰撞、倾斜、挤压 和遭受雨雪淋袭,散热填 料应防太阳暴晒变形。 9.4.3机组应存放在库房或有遮盖的场所。根据协议露天存放时,应注 机 组防潮,尤其是电气系统 部分;应注意保持通风,防止超过50℃以上局部高温而可能损伤机内

0.1.1在遵守机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24个月内或 开机调试运行后18个月内(以两者中先到者为准),机组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 时,制造厂应及时免费修理或更换。 10.1.2超出质保范围,制造厂应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价格优惠的产品与技术服务。 10.2技术支持 0.2.1 制造厂向用户提供服务内容应包括:机组现场组装、开机调试、技术培训、机组维护保养、机 组故障排除、机组升级改造、零配件采购交付、远程技术支持等。 10.2.2制造厂应按合同要求向用户提供机组交付报告和合格证等文件,应在机组寿命周期内对相关 文件进行保存。 10.2.3制造厂应为每一位客户建立专门档案,实施专项用户管理。 10.2.4制造厂应制订对用户的定期回访计划,为用户提供机组使用寿命周期内全程技术指导服务。 0.2.5制造厂宜与用户签订保养合同,方便对售后产品提供终身负责制。 10.2.6制造厂应制订用户培训制度,在机组调试、产品升级改造后,应定期为用户进行系统培训。 10.2.7制造厂应建立快捷服务体系,24h内响应用户反馈。对于用户反映的质量问题,制造厂应在 24h内给予回复,必要时上门给予协助处理,

T/ZZB04062018

本附录适用氟里昂制冷剂(HFC、HCFC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蒸发式冷凝器(以下简称 令凝器)设计。

按空气与喷淋水在换热器中流动方向,可分为两种型式:顺流式与逆 顺流式蒸发式冷凝器 示意图见A.1,逆流式蒸发式冷凝器示意图见A.2。

图A.1顺流式蒸发式冷凝器示意图

T/ZZB 04062018

T/ZZB04062018

表A.1蒸发式冷凝器名义工况

工艺、经济性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冷凝器型式。

5一一弯曲前管子的最小壁厚,单位为mm:

=,[1+ d 4R

T/ZZB 04062018

一一直管段计算壁厚,单位为mm; do一一管外径,单位为mm; R一一弯管段的弯曲半径,单位为mm。 换热管壁厚应符合NB/T47012规定设计要求,流道设计厚度应累计使用寿命期间总腐蚀量予以补 偿,碳钢腐蚀速率0.075mm/a,不锈钢与铜合金管腐蚀速率0.005mm/a。 A.5.4冷凝器不设置支承板的最大无支承间距按表A.2规定。

2最大无支承直管长库

A. 5. 5 水槽

A.5.5.1应设有排污口并安装排污阀,阀可手动或自动控制,可将水箱污水完全排净。 A.5.5.2应设有补水口,通过不锈钢或铜制浮球阀进行补水。 A.5.5.3应设有溢流口,水箱容量应能满足喷淋水泵停止后, 喷淋水落入水槽时,不发生溢流。 A.5.5.4应设有水泵循环口,并装设过滤网以及水箱水位保护开关, 以确保喷淋水泵安全运行。 A.5.5.5水箱应采用厚度大于1.8mm的带有防腐保护膜的优质高锌板(其双面锌层含量应大于600g/ m"),或厚度大于1.3mm的不锈钢板或者耐腐蚀的非金属板或用户认可的材料制成。 A.5.5.6与水箱相连接的碳钢制接管附属件, 应进行热浸锌处理,镀锌层平均厚度应大于70μm。 A.5.6布水 A.5.6.1喷淋水应均匀布洒在冷凝器换热器及填料上方。宜设置静压分配水箱,再输送至若干布置于 换热器上端的喷淋管,通过安装于喷淋管上数量众多喷嘴,形成冷却水立体交叉喷淋。 A.5.6.2宜采用大流量喷嘴布水提供不小于4L/(s·m)淋水面的布水量,应能完全润湿换热表面, 防止干蒸发生。 A.5.6.3喷嘴应防堵塞,采用孔口滴淋时,孔口径宜大于5mm。 A.5.6.4喷嘴应防锈,喷嘴宜使用PVC材质。 A.5.6.5 喷嘴应易拆卸清理, 宜采用与喷淋管扣接方式连接。 A.5.7填料 A.5.7.1填料降低冷却水温较为经济实用,为保证冷却水与空气充分热质交换,单位填料体积换热量 应小于200kW/m²,填料层高度宜不小于500mm。 A.5.7.2填料片型有S型波、双斜波、斜折波、复合波等,应通过测试比较选用换热与流阻性能好的波 型。 A.5.7.3填料应采用阻燃性材料

A.5.7.1填料降低冷却水温较为经济实用,为保证冷却水与空气充分热质交换,单位填料体积换热量 应小于200kW/m,填料层高度宜不小于500mm。 A.5.7.2填料片型有S型波、双斜波、斜折波、复合波等,应通过测试比较选用换热与流阻性能好的波 型。 A.5.7.3填料应采用阻燃性材料。 A.5.7.4填料可采用粘接、穿管套接组合,应符合外形尺寸要求,间隙应均匀,无叠片、无软塌变形、 无破损。

A. 5. 8 收水器

设置高效挡水板,收集冷却风机排出气流中夹带

A.5.8.2收水器空气侧压损宜小于30Pa。 A.5.8.3收水器应易于拆卸更换。 A.5.8.4收水器宜为耐腐蚀的PVC材料。 A.5.9冷却风机 A.5.9.1 应能适用相对湿度95%以上环境运行。 A.5.9.2 宜选用低转速风机,风叶直径850mm以上宜选用8极或以上电机。 A.5.9.3电机防护等级不低于GB4208—2017规定的IP54。 A.5.9.4风机应满足JB/T9099或JB/T6411的规定

A.5.8.2收水器空气侧压损宜小于30Pac

A.5.8.2收水器空 A.5.8.3收水器应易于拆卸更换 A.5.8.4收水器宜为耐腐蚀的PVC材料。

A.5.9.1应能适用相对湿度95%以上环境运行。 A.5.9.2宜选用低转速风机,风叶直径850mm以上宜选用8极或以上电机 A.5.9.3电机防护等级不低于GB4208一2017规定的IP54。 A.5.9.4风机应满足IB/T9099或IB/T6411的规定。

T/ZZB04062018

A.5.11水处理 A.5.11.1冷凝器应设计满足除垢清洗作业条件。 A.5.11.2冷却水应进行阻垢、杀菌、灭藻、缓蚀水处理、水质要求达到附录B中表B.1规定。 A.5.11.3运行期间,用户应实施有效水质管理,宜用物理方式处理,宜采用电子式水处理器,其阻垢 率应不小于85%,杀菌率应不小于95%,灭藻率应不小于95%。用户若采用化学处理方案应预先经水处 理专家评估并得到制造厂认可。 A.5.12冷凝器换热器应减少部件成形加工、焊接、组装过程中杂质产生,内部应清洁,铜管束换热器 中制冷剂流道内部杂质含量应不超过200mB/ 其他形式则应小于400mg/m²。换热器流道固体杂质含 量试验程序: 向换热器试样流道内注入环保清洗剂,清洗剂充填量应大于换热器容积的1/3,在进行充分的浸泡 和清洗后,排出清洗溶液, 使用5滤纸过滤,滤纸在过滤前后分别在105±5℃的干燥箱内干燥并测量质 量,两次测量质量之差为产品残余杂质含量。

A.5.13.1冷却能力

应具备以下冷却能力: 具备冷凝器部件性能测试装置条件时,在表A.1规定的空气侧温度与冷却水温度条件下,按照 换热器设计流量运行,所测试的蒸发式冷凝器换热量应不小于名义规定值的95%; 在进行采用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整机测试时,机组冷冻水出水温度7℃,冷冻水流量为额定流 量,冷凝器侧为表A.1规定的空气侧温度与冷却水温度以及所设计冷却风量与冷却水流量条件 下,机组稳定运行1h后记录,所测试冷凝温度应不高于设计冷凝温度37℃+2℃。

A.5.13.2换热器内部压降

在按A.5.13.1中a)或b)测试时,换热器制冷剂侧压降应小于名义值的115%。

T/ZZB 04062018

在名义工况下,冷凝器噪声应不大于76dBA),其中冷凝器名义冷凝热量小于300kW时,冷凝器 噪声应小于70dB(A)

A. 5. 13. 4飘水率

按JB/T11530一2013中附录E的方法试验,冷凝器飘水率应不大于0.002%,

A.5.13.5电气安全

电气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 a)绝缘电阻:在冷凝器带电部位与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用500V绝缘电阻计测量绝缘电 阻,应不小于10M2; b 绝缘强度:在冷凝器带电部位与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施加1500V电压JCT2355-2016 五金卫生洁具安全生产规范,1s时间内 不应有击穿和闪烁现象

电气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 绝缘电阻:在冷凝器带电部位与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用500V绝缘电阻计测量绝缘 阻,应不小于10M2; 绝缘强度:在冷凝器带电部位与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施加1500V电压,1s时间 不应有击穿和闪烁现象

A. 5. 13. 6 压力试验

A.5.13.6.1气密性试验:向换热器充入1.2倍设计压力下的洁净干燥赛 气或空气,全部浸入 中观察,无变形泄漏为合格。 A.5.13.6.2耐压强度试验:向换热器充入1.5倍设计压力下的洁净干 燥氮气或空气,保压10 后降至设计压力,换热器无异常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注:在气源不满足时,可充入不低于5℃干净水进行液压试验代替。注水时应将换热器管内的空气排净 结束后,应将换热器管内水排除干净并吹干。

T/ZZB 04062018

B.1机组使用侧循环水为闭式系统,宜使用软水,水质应符合GB/T29044一2012中表2要求。集中空 调循环冷水系统应设置相应的循环水水质控制装置,保证水质达到规定要求。 B.2当使用侧补水硬度较高时,补水宜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并应符合GB/T29044一2012中表2要求。 B.3冷却水为开式系统,为控制水垢,抑制藻类和细菌的滋生,冷却水应设计过滤、缓蚀、阻垢、杀 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保证水质符合表B.1要求,

桥下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T/ZZB 04062018

式中: M一一排污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M。一一蒸发损失水量,约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0.9%,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M一一飘水量,约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0.01%,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