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市政工程全套安全技术交底(82页).doc

【汇编】市政工程全套安全技术交底(82页).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汇编】市政工程全套安全技术交底(82页).doc

 8.沟内下料点应停止作业,也不得在吊运机械、设备作业面下停留或通过。对电夯、振动棒、平板振动器等手持电动工具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操作。操作时要戴绝缘手套。严禁非电工人员从事电工工作。

 (二)管道安装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必须对沟边、现场通道进行清理、平整,确保作业道路畅通。检查沟槽壁和支撑是否稳固。所用机械是否安全可靠。

 2.沟槽两边要有防护栏或安全网,上下沟槽必须用专用立梯上下天津市政汉港公路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立梯不得缺档或垫高使用,立梯的上端和下端要有防滑措施。

 3.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软底鞋,严禁穿高跟鞋和拖鞋。

 4.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不得抛掷物件。

 5.在起重吊装作业时,必须注意扒杆、缆风绳跨越架空线路或相距距离,必要时断电施工。

 6.起重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超重吊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有专人指挥,所有操作人员要服从指挥。下管时管道下方严禁站人。

 7.如光线不足或夜间施工时,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如在管道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36V。

 8.施工现场必要时要有“减速”、“危险”、“禁止通行”等交通指示标志,夜间应设红灯示警,施工时,还应设专人管制交通。

(三)管道接口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软底鞋。如发生灌铅、刷沥青的工作,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和防护眼睛,并要穿脚盖。电气焊工应戴防护面罩及护目镜、穿工作服。并准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

 2.操作时不准往上或向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漏电保护装置等,方可开动使用。

 5.在管道接口前,应检查周围沟槽壁、支撑是否牢固,工作坑是否符合要求,管子是否稳固,如发现问题,必须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接口施工。

 (四)窨井或管渠砌筑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应检查沟槽、支撑、机具设备等是否达到安全技术要求,如发现问题,应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2.进入砌筑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戴工作手套,并准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

 3.上下沟槽及脚手架,应设立梯或斜道;立梯应牢固,不断层;严禁攀登支撑或吊运机械上下沟槽脚手架。

 4.砌筑时,如遇地下水位高于基础时,应采用降水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现场运输道路应平整畅通;槽边堆材料应稳固,防止落物伤人。

 6.向基坑下料应采用人工递运或机械吊运,严禁随意抛掷;吊运材料不准超载;如用溜槽下料时,溜槽应支设稳固,上下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溜槽下面人员严禁用手接砖或预制块,以防伤手。

 7.各种砌体高度超过 1.2 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脚步手架搭设要稳固,材质要符合要求,严禁超载(按规定每平方米不超过270 公斤)。

 (五)沟槽开挖安全技术要求:

 1.沟槽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施工时,应先发出信号,在挖土机臂杆回转半径范围内,不许进行其它作业。

 2.跟机修坡清底操作人员应距铲斗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槽内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工间休息严禁在基坑内休息。

 4.上下沟槽必须设置扶梯,严禁攀登支撑或乘吊运机械设备上下沟槽。

 5.挖土时遇流砂层等情况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再进行继续施工。

 6.挖土时,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放坡系数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安全。

 7.沟槽开挖到一定的深度(一般在3 米以上),为确保基坑稳定,必须专人负责监护基坑四周地面的稳定程度,发现问题必须经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8.有地下设施地段挖土,必须有专人指挥,向司机指明地下设施种类、位置、走向、高程以及危害程度等,并作出明显的标志,以防发生事故。

 (六)沟槽土回填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沟槽回填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从立梯上下,槽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2.下土时槽内邻近下土点不准有人;用架子车倒土时,应距槽边30CM 设30CM 高的土档或枋木等;采用翻斗车或自卸汽车运土时,均不准直接将土倒入槽内。

 3.管道两侧(胸腔)部分填土,应同时进行分层夯实。

4.用木夯夯实时,两人的间距应不小于1米。

 5.用电夯夯实时,必须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电夯出现故障时,必须断电修理,严禁带电操作。

 6.电夯操作时必须有专人拉电线;严禁在电夯前绑绳牵拉。

 7.在夯实过程中不要碰击沟壁和管皮、管带,管侧和管顶50CM 范围内夯实时须轻击,防止管带开裂或接口错位。管顶覆土1.5 米以上时才可用机械碾压。

 8.沟壁因塌方有空洞时,必须将空洞上方的土劈下再还土,必要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方可还土。

 9.在夯(压)实过程中,若发现槽壁有掉土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夯(压)实,待处理完毕后再行工作。

 10.在回填过程中,需拆除固壁支撑时,应先下后上的次序拆除;在因土质较差地段拆除支撑时必须要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严禁私自乱拆。

 (七)井点降水安全技术:

 1.两人合运井管时要动作一致,以免伤人。

 2.冲孔时吊钩与冲管应固定牢固,安全可靠。

 3.抽出的水应予排走,要防止排水渠道堵塞发生倒流以及雨水流入基坑内造成基坑壁坍塌。

 4.主机要安装在平坦坚实的地基上,而且机泵连接同心,连轴节的螺栓及地脚螺栓应紧固。

 5.电源线绝缘良好,电器部分设置接地线,并保持干燥。各防护装置完好无缺。

 6.水泵运转过程中发现漏气、漏水、滤网堵塞或运转声音不正常,电动机温度过高,电流突然增大或电压升降变幅超过额定数5%时均应立即停机检查修理。严禁带电处理上述事故。

 7.水泵运转时严禁人员从机上跨越。

 8.停机时应先关闭出水阀,然后停机。

十九、道路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一)道路路基挖方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挖方施工区域必须设置专人进行交通管理,对人员、车辆、机械实行统一指挥。

 2.人工挖土,前后应保持1.5 米以上距离,左右应保持1 米以上距离;机动车辆和装载机配合挖土时,必须距离人工挖土面保持5 米以上的距离。

 3.人机配合挖方施工,人员不准站在机械前进的工作面上,一定要站在机械工作面以外。

 4.挖土机挖土时,人员不允许在机械回转半径内通过。并保证一定的施工场地,施工范围内不准安排其它作业。

 5.运土汽车进入场地必须有专人指挥,以保证安全。

 6.压路机碾压时需要人工清理轮上粘土时,清土人员必须站在村路机的后面清理。

 7.在挖填交接处或悬崖边缘进行挖土施工,必须保留 1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8.挖土时,必须自下而上分层开挖,压层厚度一般不得超过 1 米,最厚不得超过1.5 米。严禁掏底放崖而造成坍塌事故。

 9.两侧堆土时,堆土区必须留出人行通道;尽量避免靠墙堆土,必须堆土时高度不得超过1 米,并应设良好的排水沟管。

10.工休时,机械、人员不允许靠墙休息,以防发生坍塌伤人事故。

 (二)道路路基填方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用斧头、镐头清理树根、杂草时,斧头、镐头前不允许站人。

 2.处理墓穴、枯井底部时,首先要排除周围的险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然后分层填筑。

 3.填方施工时,每侧均应宽于该层填筑坡角50 厘米,以保证压路机碾压时足够的安全距离。

 4.机械填土方时,应设立明显的分层和路边桩的标志,防止机械施工时闪空。

 5.人工配合机械控制分层摊铺时,人工找平必须和机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施工现场必须设立专人指挥,保证人工和机械安全施工。

 7.用电夯夯实时,接夯软线必须绝缘良好,启动、制动开关必须灵敏安全,工作中不允许夯在电线上,防止发生发生触电事故。

 8.机械压实时,施工人员应站在压实作业面以外;碾压施工要修整和检查作业面时,机械应停止工作。

 (三)道路基层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化石灰、筛石灰时均应站在上风头,工人应穿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帽和鞋盖等,防止石灰腐蚀皮肤。

 2.在居民区周围筛石灰前应用芦席或蓬布将区域进行围档隔离。

 3.装运土石灰粉时,装车要轻、稳、防止飞扬;运送路上必须盖上蓬布或塑料布,防止污染环境。

 4.机械拌和灰土时,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5.现场运料不能装载过满,以防沿路抛洒伤人。

 6.摊铺整平时,施工人员必须穿高腰鞋袜,防止石灰烧伤皮肤。

 7.对碾压成活的路段上限止车辆行驶时,应用木档围护或挂牌档车,严禁跑到车前去档车,以免发生事故。

 8.装卸路缘石必须事先检查有无裂缝,防止抬运中突然断裂伤人。

 9.施工结束,必须清理现场,多余的材料,不准乱堆乱倒在人行道上,影响行人安全。

 (四)沥青砼路面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应作好一系列准备工作,配备劳保用品,检查机具设备是否完好,交通安全标志牌、示警红灯和护栏是否设置好。

 2.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施工必须要设立安全员专门指挥交通,防止发生交通和人员伤亡事故。

 3.人工洒布结合油时,必须穿紧袖口、紧裤角的工作服,戴口罩、帆布手套、护目镜、脚盖和围腰,穿隔温鞋,用毛巾围住脖颈;洒油时油桶不能装满,防止溢出伤人。

 5.人工摊铺时施工人员应防止工具伤人,烧锨时,严禁向火炉内泼柴油,火炉要有专人看管和移动。施工人员要穿隔热鞋,防止热料烫伤脚。

 6.机械摊铺需要人工跟机补料时,动作要快要灵活,防止发生事故。检查井、收水口应在作业前盖好,以防止在摊铺时发生绊跌事故。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和上机或接近机械。

7.碾压时,压路机司机应检查压路机前后是否有人、工具或障碍物;压路机跟机刷油或刷水人工,应始终跟在机子后边前进,不能倒退作业。

 8.现场拌合和熬油时,周围应设置防火器具,熬油场地应远离易燃易爆场地;采用人工炒拌时要控制炉灶温度,炒拌板上来允许积料积油。

 (五)水泥砼路面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指派专人管制交通,禁止非施工人员、机械、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2.拌和机应安装在牢固的基础或底架上,电气设备应绝缘良好,电线应架空。

 3.拌和机使用前应检查传动部分、离合器和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钢丝绳有无断丝或损坏。防护罩是否牢固,润滑系统应注入润滑油。

 4.进料时,推车不准乱跑、拥挤,行走间距不得小于 2 米,下坡间距不得小于10 米。车子向内倒料时不得撒把松手;料斗边应设档木,防止车子进斗。

 5.搅拌机在转动时,不准用手或工具伸入搅拌筒内扒料或捣料;搅拌机提起料斗倒料时,人员不准在料斗下清理废料。

 6.搅拌机突然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料斗用保险链条锁住后方可进行检查修理。需进拌合筒内检修时应有人在筒外监护。

 7.摊铺混凝土时要注意施工中工具转动时的安全。

 8.振捣器启动前应检查电器的开关是否完好,线路、接头是否绝缘良好。振捣施工中应有专人拉软线随振动器同时前进,严禁扭线、压线造成漏电。

 9.拆模时,拆下的铁钉、铁橛、模板等物品要堆放整齐,禁止乱堆乱放,防止绊人和伤人。

二十、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作业工区要设立明显的标志,并用设施与非作业区隔离,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作业场地应平整,清除杂物;钻机底座宜置于结实的基层上,必要时须换土夯实。

 3、护筒埋设深度必须确保成孔过程中不发生筒边反水造成坍孔,若桩孔附近有管线,护筒的埋入深度必须超过管线的深度。

 4、桩机就位时机架不能靠在护筒上,以免机械震动引起塌孔而造成事故。

 5、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不随便离开岗位;

 6、操作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信号。

 7、钻进过程中,发生钻机突发扭转震动,必须停机,排除孔内故障。

 8、拆装钻杆时必须注意吊、放操作工间的配合。

 9、所有机上电机必须配备一机、一闸、一漏保,保护装置齐备。雷雨季节施工时,桩机顶端应装避雷器。

 10.安装拆卸桩机时湖南某接待楼水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原厂说明书要求顺序及其它规定执行。

 11.桩机钢丝绳的规格和长度,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选用;当钢丝绳断丝过多或绳股松散应立即更换。

 12.如需上机架作业时必须按规范要求正确使用安全带。所有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二)水上打桩支架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1、搭设前,应按照具体情况拟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如实施时需更改施工方案必须经原审批部门再审批;否则一律不能更改施工方案。

 2、桐木桩的位置根据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布置,不准用腐朽、断裂木材用作支架桐木、盖方、横梁。

 3、搭支架用脚手架(桩),其规格尺寸、入土深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4、围令(水平撑)、剪刀撑、斜撑用木质材料时,要用对梢螺栓与桐木连接起来;用角铁时,要用U 型螺栓夹紧。

 5、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和安全帽西寨特大桥桩基施工方案,还应配备必要的临边作业、防淹溺等安全防护设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