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邓灌注桩机械钻孔安全技术交底[1]

内邓灌注桩机械钻孔安全技术交底[1]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96.26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内邓灌注桩机械钻孔安全技术交底[1]

钻孔灌注桩安全技术交底

1、所有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和佩戴工作卡。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裙子、大脚裤或光脚等进入施工现场。在高空、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并不得向下抛物。

3、水上作业应穿好求生衣。

988.水泥土搅拌桩的基本原理及施工工艺浅谈(摘录自山西建筑07年15期第121-122页)4、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遵守现场安全制度并听从现场安全员安排。

5、禁止酒后上岗作业,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嬉戏打闹,禁止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

1.施工场地应能满足钻孔机作业的要求。旱地区域地基应平整、坚实;浅水区采用筑岛方法施工;深水河中必须搭设水上作业平台,作业平台其高程应比施工期间的最高水位高50cm以上。

2.同时钻孔施工的相邻桩孔净距不得小于5m;两桩之间净距小于5m时,待一桩所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5MPa后,方可进行另桩钻孔施工。

3.泥浆护壁成孔时,孔口应设护筒;埋设护筒后至钻孔之前,应在孔口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4.护壁泥浆原料应为性能合格的黏土或其他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现场应设泥浆沉淀池,泥浆残渣应及时清理并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泥浆沉淀池周围应设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

5.护筒应坚固、不漏水,内壁平滑、无凸起,周围应设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

6.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现场应划定作业区,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2)钻孔应连续作业,建立交接班制,并形成文件。

(3)使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时,配合起重机安套管人员应待套管吊至安装位置,方可靠近套管辅助就位,安装螺栓;拆套管时,应待被拆管节吊牢后方可拆除螺栓。

(4)钻孔作业中发生坍孔和护筒周围冒浆等故障时,必须立即停钻;钻机有倒塌危险时,必须立即将人员和钻机撤至安全位置,经技术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5)成孔后或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关机、断电并应保持孔内护壁措施有效,孔口应采取防护措施。

(6)冲抓钻机钻孔,当钻头提至接近护筒上口时,应减速、平稳提升,不得碰撞护筒,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护筒,钻具出土范围内严禁有人。

(7)钻机运行中作业人员应位于安全处,严禁人员靠近和触摸钻杆;钻具悬空时严禁下方有人。

(8)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钻渣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发现不符时应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9)正、反循环钻机钻孔均应减压钻进,即钻机的吊钩应始终承受部分钻具质量,避免弯孔、斜孔或扩孔。

(10)施工现场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施工中应设专人监护,确认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起重机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

(11)螺旋钻机宜用于无地下水的细粒土层中施工。

三、灌注桩基础钢筋骨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钢筋焊接前应履行申报手续,经安全管理人员检查,确认防火措施落实,符合消防要求后,方可施焊。

2.钢筋骨架制作和运输应按照钢筋工安全技术交底相关要求施工。

3.使用起重机吊装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应采取固定措施;应使用起重机,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场配合吊运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吊运物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2)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筑物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3)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起重机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

(4)钢筋笼吊装就位,必须待钢筋笼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5)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6)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7)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运施工。

(8)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吊运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吊装中严禁超载;吊装时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

4.钢筋骨架吊运长度超过l0m时,应采取竖向临时加固措施。

5.焊接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电缆线应理顺,不得身背、臂夹、缠绕身体,严禁搭在电弧和炽热焊件附近与锋利的物体上。

(2)作业后必须关机断电,并锁闭电闸箱。

(3)电焊机、电缆线、电焊钳应完好,绝缘性能良好,焊机防护装置齐全有效;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符合要求。

(4)作业时不得使用受潮焊条;更换焊条必须戴绝缘手套;合开关时必须戴干燥的绝缘手套,且不得面向开关。

(5)焊工作业时必须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防护面罩,戴耐火的防护手套,穿焊接防护服,穿绝缘、阻燃、抗热防护鞋;清除焊渣时应戴护目镜。

(6)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验,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7)使用中的焊接设备应随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维修后的焊接设备,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

(8)在狭小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通风措施,经检测确认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并记录后,方可进入作业;出入口必须设人监护,内外呼应,确认安全;作业人员应轮换作业;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V。

(9)操作者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焊接设备应实行专人专机制度。

(10)电焊机的电源线长不得大于5m,二次引出线长不得大于30m。

(11)作业中电机出现声响异常、电缆线破损、漏电征兆时,必须立即关机断电,停止使用,维修后经检查确认安全,方可继续使用。

6.骨架入孔后进行竖向焊接时,起重机不得摘钩、松绳,严禁操作工离开驾驶室。骨架焊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松绳、摘钩。

7.焊接作业现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作业现场周围l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满足时,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2)焊接辐射区,有他人作业时,应用不可燃屏板隔离。

(3)焊接作业现场应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

(4)焊接作业现场应设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

(5)焊接作业现场应通风良好,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灰尘、烟雾。

(6)露天焊接作业,焊接设备应设防护棚。

四、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在浇筑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止导管进水和阻塞、埋管、坍孔的措施;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判明原因,改进操作,并及时处理。坍孔严重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提出导管和钢筋骨架,并按技术要求回填;出现断桩应与设计和监理方研究处理方案。

2.提升导管的设备能力应能克服导管和导管内混凝土的自重与导管埋入部分内外壁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阻力,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应符合技术规定。

3.吊装导管、混凝土应采用起重机进行,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装。

(2)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吊装中严禁超载。

(3)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4)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

(5)现场配合吊运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所吊运的材料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6)构件吊装就位,必须待构件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7)吊运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8)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JGJ387-2017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9)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认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起重机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

(10)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正式起吊前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4.浇筑混凝土作业必须由作业组长指挥;浇筑前作业组长应检查各项准备工作,确认合格后,方可发布浇筑混凝土的指令。

5.架设漏斗的平台应根据施工荷载、台高和风力经施工设计确定,搭设完成,经验收合格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

6.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不得中断;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从桩孔内溢出的泥浆应引流至规定地点,不得随意漫流;浇筑水下混凝土结束后,桩顶混凝土低于现状地面时,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7.浇筑水下混凝土漏斗的设置高度应依据孔径、孔深、导管内径等确定;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导管宜采用起重机吊装毕业论文: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就位后必须临时固定牢固方可摘钩。

8.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水下混凝土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