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门河架空管道管桥(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南岩门河架空管道管桥(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岩门河架空管道管桥(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消防大队

10.2 安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

GBT 16895.32-2008标准下载10.2.1小组组长职责

10.2.2小组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组织应急所需资源满足现场应急需求,总体协调各部门在紧急应变中的分工协作和响应中的统一指挥调度。

10.2.3小组成员职责

服从组长、副组长及其委托人的指挥,按《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中分配职责行事。

10.2.4抢险突击队职责

10.3 项目部职能部门应急救援职责

10.3.1工程技术部门职责

主管《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制定紧急应变预案和事故现场抢险措施。负责日常应急预防工作,参与紧急应变过程并作好紧急事故处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

10.3.2安全部门职责

监督检查有关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变预案实施情况;协助工程部做好紧急应变预案。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违章问题及时令其改正。

10.3.3物资设备部门职责

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施现场的紧急应变物资、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等情况进行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并督促使用单位对其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等情况进行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在紧急应变过程中指导相关部门提供必需的机具。

10.3.4综合办公室职责

负责紧急应变的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工作,负责车辆调动及善后处理。

10.4 应急物资储备

为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抢险,安全应急救援小组配备以下抢险物资:

(1)医疗器材:担架、药箱、口罩、常用急救药物等;

(2)抢救设备:挖掘机、装载机、起重吊、自卸汽车、砂袋、水泵、铁锹、工字钢、方木、钢管等;

(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等;

(5)交通工具:项目部车辆保持不低于3辆;

(6)灭火器材:灭火器、水桶、砂桶等,按施工需求配备。

10.5 发生事故后应急处理程序

当事故规模较小(无人员伤亡、事故情况简单、现场可直接处理),由施工现场负责人向项目经理部安全应急救援小组汇报情况,并进行处理;当事故规模较大,项目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人员紧急碰头研究救援对策,如果情况复杂难以判断,应向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汇报。当涉及交通事故及刑事案件时,还应第一时间通知交管和当地公安部门。

接到应急救援命令后,应根据发生事故确定相应的应急议案,实施议案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事故受伤人员应无条件予以紧急救治;事故处理应把握轻重缓急。

10.6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

10.6.1物体打击事故

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立即送外抢救,执勤人员在路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

10.6.2高处坠落应急预案

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认真观查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受伤人员有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转移搬运伤员、处理急救外伤等。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时,首先应立即与救护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交待现场有关情况,然后协助救护人员进行抢救。

10.6.3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应急救援小组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社会医疗急救力量到达现场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援,指挥、疏导交通,避免发生交通堵塞,影响救援车辆到达现场。

在社会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全力协助其展开救援工作。

事故发生并紧急处理后,安全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10.6.4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第一目击者迅速设法关闭设备的动力,立即向上级报告。

当伤员肢体被卷入机械设备时,在切断设备动力后,设专人看管,严防无关人员误送电等造成再次伤害。同时按伤员被卷入方向的相反方向手动旋转机械传动装置,使伤员的受伤肢体合理地脱离机械,切忌用力猛拽伤员肢体。

当伤员肢体被卷入机械设备无法脱离时,当机立断,采用拆开机械伤害受伤人员的部位使之脱离,必要时将机械伤害受伤人员的部位用切割的方法,使之局部与机械分开,连同伤员一起送往医院。

机械伤害常见于出血现象,如伤者一次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1/3以上时,生命就有危险。因此,及时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遇有这类创伤时可用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在重要器官附近,不可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立即送医院抢救,以免发生大出血。

10.6.5施工触电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现场施工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木板或干布等绝缘材料使触电人员尽快脱离带电体。施工人员不得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同时专职安全员和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封锁现场,禁止其他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并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进行汇报。

急救援小组组长在接到汇报后立即至现场,根据伤员实际触电情况组织救援,并安排专业电工关闭现场电源,防止其他人员再次发生触电危险。

在等待社会医疗急救力量到场期间,应随时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就地进行抢救:

(1)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2)呼吸停止,心博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3)心博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

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s。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抢救员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外,应继续抢救,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终止。社会医疗急救力量至场后,现场所有人员均须全力配合其工作。

10.6.6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若发生火灾,第一目击人应立即并向项目部安全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进行汇报。

1.灭火组:在火灾初期阶段使用灭火器、施工现场水泵抽水进行火灾扑救;2.疏散组: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疏散、逃生通道,指挥撤离,并维持秩序和清点人数;3.救护组:根据伤员情况确定急救措施,并协助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伤员救护;4.保卫组:做好现场保护工作,设立警示牌,防止二次火险。

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的灭火原则。首先派人切断施工现场一切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先组织抢救伤亡人员,然后隔离火灾危险源,最后抢救施工物资,充分利用项目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预计社会专业救援抢险力量将要到达施工现场时,提前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当社会专业救援抢险力量到达时,所有施工人员全力配合、协助公安消防队灭火,听从专业消防队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10.6.7架体垮塌事故应急预案

现场跟班作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作业班组组长、领工员等在事故发生后首先应清点施工人员脱险人数,初步判断事故受困人数和发生事故所在位置,在具备安全保障的条件下,直接参与救援活动并组织事故区域脱险的施工人员投入自救工作,确保受伤人员得到最快的救护,同时,指挥危险区域工作面全部停工,危险源范围内的人员全部撤离。

架体失稳造成垮塌,施工人员极易从高处坠落。首先,应迅速清除压在施工人员身上的坠落物件,此过程须设置专人指挥,轻拿轻放,防止给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施工人员从高空坠落不仅产生外伤,还可能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发现伤员呼吸障碍,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

架体失稳造成垮塌,施工人员最易被废墟掩埋、被物体打击。首先应检查垮塌处是否还有二次垮塌的危险,当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抢救,否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固或控制。

若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支架垮塌,则废墟包括杆件、及机具等。清理废墟时,对于机具,可采用吊车、挖掘机配合吊除,其他物件应尽量不使用机具,而采用人工清除,避免对伤员的二次伤害。

受垮塌伤害的人员可能造成内伤、脊柱伤害和骨折,因此也不可急速摇动或移动伤员,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止血和人工呼吸处理同上。

抢险时要为急救医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达伤员处。现场总指挥在组织救援的同时,应设置专人保护现场,在不影响救人的前提下,现场尽量保持原状。抢救伤员需要移动时,应做好画图或者留影记录,为今后的事故调查提供真实依据。

10.7 应急救援路线

(附上工地至医院的交通图)

(7)《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11.2 结构设计原理

本设计采用理论简算各构件强度、刚度。

11.3 设计计算参数

11.3.1 断面尺寸

图11.1 管桥断面布置图

11.3.3 荷载分项系数

本方案荷载组合应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1)施工人员、材料及机具荷载:

(3)φ53×3mm钢管自重取:

11.3.4 材料设计参数

(1)普通钢管: ,弹性模量

11.3.5 材料刚度容许值

杆件承担荷载的弹性挠度取构件跨度的1/400(悬伸部分取2×1/400)

11.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验算

11.4.1 横向工字钢计算

横向工字钢采用I20a型钢,荷载为:

廊架为双拼工字钢箱型截面,每个接触点的受力为6.895kN,取3跨采用MSteel计算结果如下:

1、自动计算梁自重,梁自重放大系数1.20

2、材性:Q235

弹性模量 E = 206000 MPa

剪变模量 G = 79000 MPa

质量密度 ρ = 7850 kg/m3

泊松比 ν = 0.30

屈服强度 fy = 235 MPa

抗拉、压、弯强度设计值 f = 215 MPa

抗剪强度设计值 fv = 125 MPa

3、截面参数:普工20a

截面上下对称

截面面积 A = 3560 mm2

自重 W = 0.274 kN/m

面积矩 S = 134977 mm3

抗弯惯性矩 I = 23700000 mm4

抗弯模量 W = 237000 mm3

塑性发展系数 γ = 1.05

(1)、集中力,6.89kN,荷载位置:距左端1.60m

(2)、集中力,6.89kN,荷载位置:距左端2.00m

1、弯矩图(kN.m)

2、剪力图(kN)

4、支座反力(kN)

图中数值自上而下分别表示:最大剪应力与设计强度比值

最大正应力与设计强度比值

最大稳定应力与设计比值

若有局稳字样,表示局部稳定不满足

(1)、内力范围、最大挠度

(b)、最大挠度:最大挠度0.02mm,最大挠跨比1/57143

(2)、强度应力

最大剪应力 τ = Vmax * S / I / tw

= 1.69 * 134977 / 23700000 / 7.0 * 1000

= 1.4 MPa ≤ fv = 125 MPa 满足!

最大正应力 σ = Mmax / γ / W

= 1.72 / 1.05 / 237000 * 1e6

= 6.9 MPa ≤ f = 215 MPa 满足!

(3)、稳定应力

受压翼缘自由长度 l1 = 1500 mm

面外回转半径 i = 21.1 mm

面外长细比 λ = 1500 / 21.1 = 71.2

= 0.95

最大压应力 σ = Mmax / φb / W

= 1.72 / 0.95 / 237000 * 1e6

= 7.6 MPa ≤ f = 215 MPa 满足!

(4)、该跨验算结论:满足!

(1)、内力范围、最大挠度

(b)、最大挠度:最大挠度0.05mm,最大挠跨比1/26087

(2)、强度应力

最大剪应力 τ = Vmax * S / I / tw

= 10.60 * 134977 / 23700000 / 7.0 * 1000

= 8.6 MPa ≤ fv = 125 MPa 满足!

最大正应力 σ = Mmax / γ / W

= 2.50 / 1.05 / 237000 * 1e6

= 10.0 MPa ≤ f = 215 MPa 满足!

(3)、稳定应力

受压翼缘自由长度 l1 = 1500 mm

面外回转半径 i = 21.1 mm

面外长细比 λ = 1500 / 21.1 = 71.2

= 0.95

最大压应力 σ = Mmax / φb / W

= 2.50 / 0.95 / 237000 * 1e6

= 11.0 MPa ≤ f = 215 MPa 满足!

(4)、该跨验算结论:满足!

(1)、内力范围、最大挠度

(b)、最大挠度:最大挠度0.02mm,最大挠跨比1/57143

(2)、强度应力

最大剪应力 τ = Vmax * S / I / tw

= 1.69 * 134977 / 23700000 / 7.0 * 1000

= 1.4 MPa ≤ fv = 125 MPa 满足!

最大正应力 σ = Mmax / γ / W

= 1.72 / 1.05 / 237000 * 1e6

= 6.9 MPa ≤ f = 215 MPa 满足!

(3)、稳定应力

受压翼缘自由长度 l1 = 1500 mm

面外回转半径 i = 21.1 mm

面外长细比 λ = 1500 / 21.1 = 71.2

= 0.95

最大压应力 σ = Mmax / φb / W

= 1.72 / 0.95 / 237000 * 1e6

= 7.6 MPa ≤ f = 215 MPa 满足!

(4)、该跨验算结论:满足!

连续梁验算结论: 满 足 !

11.4.2 支架立杆稳定性计算

盘扣架立杆采用Φ53×3mm,材质为Q235,弹性模量300N/mm2。

扣件式脚手架主要为立杆轴向受力,单个受力杆件可承受压力值为3KN/㎡,立杆布置为纵向1.2m,横向间距1.2m,步距为1.5m。

式中:—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永久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总合(kN);

—可变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总合(kN)。

2、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式中:—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kN•m);

h—步距,取h=1.5m。

式中:—支架立杆计算长度(m);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m),取0.5m;

—支架立杆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m),取1.5m;

—悬臂端长度计算折减系数,取1.185m;

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77cm;立杆的净截面面积A=4.71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57cm3;立杆的抗压容许应力[σ]=215N/mm2。

式中:N—立杆轴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系数,根据杆件长细比,查表A.0.6得;

Mw—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值。

DB37/T 4198-2020 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管理指南.pdf11.4.3 地基承载力验算

支架底部为1cm钢板,钢板下方基础为碎石回填找平。荷载主要满堂架支反力以及自重,立杆下端为100*100mm底托板,可认为立柱的承压面积即为钢板的面积,由上述计算可知,立杆反力为13.45KN。

考虑0.2米厚的地基,基础对应的的基础地面面积Ag=(0.1+2×0.1×tan45。)×2=0.6m2,,则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所以满堂架基础施工时,对地基的允许承载力进行试验,承载力不小于22.4KPa,否则进行基础换填。

(1)支模系统强度、刚度均满足受力需求;

(2)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3)地基承载满足要求;

(4)综上所述GB/T 50329-2012标准下载,支架设计结构能够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