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工程施工方案.docx

管网工程施工方案.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1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管网工程施工方案.docx

(1)定向钻孔轨迹线段由造斜直线段、曲线段、水平直线段等组成

(2)入土造斜段与管道直线段之间及管道直线段与出土造斜段之间,至少应有一根钻杆长度达到管道直线段坡度要求。

(3)入土角不宜超过 15°,出土角按导向钻杆及拖拉管材允许曲率半径较大值确定,一般不宜超过 20°。

(4)相邻两节钻杆允许转向角根据土质条件,钻杆长度、材料等因素确定,土质越软弱,角越小JGT525-2017 混凝土真空脱水装置.pdf,角取值一般在 1.5°~3.0°。

(5)定向钻进敷管穿越公路、铁路、河流时,最小覆土厚度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要求;当专业规范无特殊要求时,管道敷设最小覆土厚度应符合规定。

(6)待敷设管道与建筑物和既有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敷设在建筑物基础以下时,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必须在持力层扩散角范围以外,尚应考虑土层扰动后的变化,扩散角不得小于 45°;

②在建筑物基础以下敷设管道时,必须经验算后确定深度;

③与既有地下管线平行敷设时,扩孔与地下管线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0.6m;

④从既有地下管线下部交叉敷设时,扩孔与地下管线垂直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a.粘性土不得小于 0.5m;b.砂性土不得小于 1.0m;

⑤遇可燃性管道和特种管线及弯曲孔段应考虑加大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应增设有效的技术安全防护措施。

⑥HDPE 管材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管材外径的 40 倍。控制的最小曲率半径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Rmin=ED/(2σp)

⑦钻杆的曲率半径应由钻杆的弯曲强度值所确定。根据经验一般 Rz≥1200DZ。

水平定向钻穿越入、出土角按设计确定,确保管道在地下的深度要求和施工安全。根据不同土质选取不同的钻进速度,选配不同性质的泥浆(泥浆粘度在45秒至50秒之间)。本次穿越工程为确保钻机正确就位;开钻前应认真进行参数标定,确保穿越控向数据的准确,严格控制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9.1钻机安装牢固后方可开钻,根据穿越管径的大小、长度和钻具的承载力调整回拖拉力。

9.2预扩孔质量控制措施

(1)扩孔直径要达到管道外径1.3倍,为了保证成孔质量及路面安全,我们将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施工:

①施工中加大泥浆配比,增加泥浆粘度的方法来维护钻孔的稳定。具体为:回扩孔时泥浆的马氏粘度值必须保证在45~55秒之间,泥浆比重应大于1.03,泥浆注入土中与粘土混合后产生的泥浆比重应大于1.10(根据土质情况而定);选用进口高度膨润土,增加泥浆的高造浆率,保证泥浆具有优良的悬浮能力;为了增加钻孔的护壁效果,防止塌孔,在泥浆中按比例加入高分子聚合物,使钻孔壁形成一层保护层达到良好的护壁功能。

②施工时要连续进行,保证钻孔中的泥浆粘度适中处于一种粘滞状态,使泥浆没有时间沉淀,保证孔壁稳定性。在预扩孔时扩孔速度不能太快,扩孔时间应大于3分钟/根,并均速扩孔不得忽快忽慢,使孔内泥浆均匀分布,严禁回扩器向扩孔方向反推以减少泥浆的不均匀分布。

③每次预扩孔结束后要根据扩孔情况,合理确定下一级扩孔尺寸和扩孔器水嘴的数量及直径,保证泥浆的压力和流速,从而提高携带能力,避免泥屑床生成。

④最后一次扩孔与回拖工序要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个小时。

⑤在预扩孔及回拖拉管过程中,孔内将会涌出大量的泥浆,为了观察孔内土质变化及保护施工环境,泥浆必须及时抽出运走,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备一台挖掘机及泥浆泵,进行泥浆清理,以保证回拖拉管工序连续进行。

9.3施工前必须利用物探手段结合开样槽方式对地下原有管线进行详查,对地下原有管线准确定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地下原有管线的安全。

9.5在管道焊接摆放过程中,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管道尽量一次性焊接完成。如果场地不允许,我们可分段焊接摆放,在拉管进行过程中逐段焊接以保证交通畅通。

泥浆在各个阶段的配制如下(如果地质情况有变化,其配制方案也随之变化):

(1)钻导向孔阶段要求尽可能将孔内的泥沙携带出孔外,同时维持孔壁的稳定;其基本配方是:7—8%预水化钠基膨润土+0.2—0.4%增粘剂+0.3%降滤失剂。

(2)预扩孔阶段要求泥浆具有很好的护壁效果,防止地层坍塌,提高泥浆携带能力;其基本配方为:7—8%预水化钠基膨润土+0.3%—0.5%提粘剂+0.4%降滤失剂。

(3)扩孔回拖阶段要求泥浆具有很好的护壁、携砂能力,同时还有很好的润滑能力,减少阻摩力和扭矩;其基本配方如下:7—8%预水化钠基膨润土+0.3—0.5%提粘剂+0.4%降滤失剂+2%—3%的润滑剂。

10.1施工机械安装、调试

10.2定向钻孔拖拉施工钻机的分类及技术性能可按表10.2选用。

表10.2 定向钻机的分类

注:城市定向拖拉施工一般选用中型钻机。

10.3定向钻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机应安装在管道中心线延伸的起始位置;

(2)调整机架方位应符合设计的钻孔轴线;

(3)按钻机倾角指示装置调整机架,应符合轨迹设计规定的入土角,施工前应用导向探测仪复查或采用测量计算的方法复核;

(4)钻机安装后,起钻前应用锚杆锚固。土层坚硬和含水率低时,宜用直锚杆;土层较软时,宜采用螺旋锚杆。

10.4导向探测仪的配置应根据机型、穿越障碍物类型、探测深度和现场测量条件及定向钻机类型选用,使用前应符合以下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掌握仪器原理、性能、适用范围、操作方法的知识和技能;

(2)导向探测仪在施工前应进行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10.5导向钻头的类型和尺寸应按岩土的类型、土层的造斜能力、造斜配套工具等要求进行确定,钻头类型和尺寸可参照表10.5选用。

表10.5 导向钻头类型选择

10.6钻杆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杆的机械性能主要是强度和扭矩,其规格、型号应符合扩孔扭矩和回拉力的要求;

(2)钻杆外径宜大于73mm,钻杆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钻杆外径的1200倍;

(3)钻杆的螺纹应洁净,旋扣前应涂上丝扣油;

(4)弯曲和有损伤的钻杆不得使用;

(5)钻杆内不得混进土体和杂物以免堵塞钻杆和钻具的喷嘴。

10.7导向孔钻进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机开动后,必须先进行试运转,确定各部分运转正常后方可钻进;

(2)第一根钻杆入土钻进时,应采取轻压慢转的方法,稳定入土点位置,符合设计入土倾角后方可实施钻进;

(3)导向孔钻进时,造斜段探测控制点设置频率为每0.5~1.0m,直线段可按一根钻杆长度设置。

(4)造斜段曲线钻进时,应按地层条件调定推进力,严禁钻杆发生过度弯曲;

(5)钻孔的轨迹偏差不得大于终孔直径,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应退回进行纠偏;

10.8施工钻进扩孔的直径应是设计管道直径的1.3倍。

10.9扩孔的回拉力、转速、钻进液流量等技术参数应符合工艺标准的要求。

10.10定向钻进及扩孔应按地层条件配制泥浆,泥浆性能指标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粘度应能维护孔壁的稳定,并将钻屑携带到地表;

(2)泥浆的失水量控制,一般地层30min内泥浆的失水量宜控制10~15ml;水敏性易坍塌和松散地层失水量宜控制5ml以下;

(3)泥浆的PH值应控制在8~10之间。中返回的泥浆应妥善处置。

10.11钻进泥浆压力应视不同扩孔阶段分别选用泥浆压力和流量。

10.12回拖管材前应检查管道连接的热熔焊接质量,待焊接自然冷却后,检查合格方能进行拖管。

10.13回拖管材施工中,机操手应密切注意钻机回拖力、扭矩变化,采取措施尽可能的减少管材与地面的摩擦阻力。

11、闸阀井、出水口井施工方法

①闸阀井、出水口井均采用混凝土实心砖砌筑

②砌筑砂浆采用M7.5水泥砂浆

③井基采用C15混凝土垫层

④井内、外壁抹面采用1:2水泥砂浆

①出水口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②井的各部位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密实砖压紧,砂浆在凝固前不得碰撞,更不允许受力,以免造成松动。砖砌圆型闸阀井应随时检测直径。

③闸阀井底设集水坑,D300砼管直接座入砼底板中。闸阀下设支墩,支墩必须托住阀底,支墩几何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④井室达到设计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井圈应以水泥砂浆坐浆并安放平衡,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平稳。

12.1闭水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具备下列条件:

1、管道及闸阀井、出水口井外观质量已检查合格。

2、管道顶部回填土宜留出接口位置以便检查渗漏处。

3、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水现象。

1、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将铺设完毕具备水压试验的管道按支管编号分为若干段进行试验。

2、水压试验前将管内注水浸泡SL 166-2010标准下载,时间为24h,灌水时同时打开进水阀和排气阀,当排气阀有水流持续流出时缓慢关闭排气阀,排气阀全关闭后,关闭进水阀。

3、压力表设置在出水钢管处,将管道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持续60min,期间应确保空气不进入管道。

4、以稳定的升压速度将压力提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定30min,期间缓慢打开排气阀,观察是否还有残余空气,直至无残余空气排出时关闭排气阀,关闭排气阀后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当有渗漏现象时应中止试压,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组织试压。

5、在试验段落中,阀门、三通、法兰等部位应暴露,以便于检查是否泄露。

6、试压结束后迅速将管道泄水降压,降压量为试验压力的10%~15%

7、每隔3min记录一次管道剩余压力,应记录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有上升趋势时,则水压试验结果合格。

8、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无上升趋势时,则应再持续观察60min,当在整个90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0.02MpaGB 51177-2016标准下载,则水压试验结果合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