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工程地下室施工方案

大厦工程地下室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41.1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厦工程地下室施工方案

4、充分做好混凝土浇筑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对于机械设备,应提前进行试运转,对于所有参与底板混凝土施工人员,均应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交底以会议方式进行,交底内容应包括:浇筑流向、各部位详细的浇筑方法、人员分工情况及各自职责、人员交接班具体时间和要求等。必须做到使每一个参与施工人员均心中有数,从而避免因混乱而影响质量。

5预备一台发电机,确保在停电时能及时供电,满足施工期间电力供应。

6、混凝土浇筑时,化验员应做好塌落度的测试工作,若发现有超标情况,应立即退回DB29-230-2015 天津市建设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程.pdf,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

7、混凝土施工期间,人员交接班必须有序进行,上一班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尤其是振捣手,必须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交接部位的施工情况,严禁因一哄而散而出现漏振、漏捣。

4.6劳动力组织和主要机械设备

由于本工程工程量比较大,必须对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采取分班轮流替换,以保证足够劳动力完成任务。拟每日安排两班,现将每一班应包括的主要人员计划如下:

浇筑期间项目部总负责人:

负责现场内部调度、协调、处理

全面处理现场技术问题,检查施工方案落实情况

负责现场内部协调、处理

负责现场砼技术协调、处理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

负责砼输送管安装,砼下料

负责混凝土表面收光找平

第五节地下室底板承台大体积砼施工技术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承台砼均为大体积砼,由于其散热面积大,降温快,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外温差,如保护不当,将会使表面裂缝增多,甚至产生贯穿裂缝的诱发因素。因此需有合理的计算及施工部署来保障结构质量。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制定以下施工措施:

砼采用商品砼,现场泵送,浇筑完成后蓄水养护,木模板,

由于搅拌机房为开敞式,所以取出罐温度为砼的拌和温度,底板砼设计强等级C30,每立方米原材料配合比及温度、比热如下表:

根据以上数据:出罐温度=拌合温度

=ΣtiWC/ΣWC=73122/2704.8=27℃

b、入模温度Tj、即浇筑温度

装卸两次:A1=0.032×2=0.064

运输时间:30分钟A2=0.0042×30=0.126

浇筑10分钟:A3=0.003×10=0.03

2、砼绝热温升值T(τ)

式中:T(τ):为龄期τ时砼的绝热升温值

Q:每公斤水泥水化热:取461KJ/Kg

C:砼比热:取0.97KJ/Kg.k

P:砼密度:取2400Kg/m3

M:随水泥品种,比表面积及浇筑温度而异,取0.396

G:龄期:考虑3天时,水化热量最大,顾取τ=3

=75.25×0.695=49.5℃

3、砼内部实际最高温度Tmax=Tj+T℃.ξ(ξ取0.68)

式中:ξ:不同龄期,不同浇筑块厚度时的降温系数

浇筑层厚度根据本工程实际取1.4米,龄期取3d

故:Tmax=27.66+49.5×0.49=52℃

4、砼表面温度Tb(τ)

上表面采用蓄水养护法,水深0.1m

a、砼的虚铺厚度h′=0.33

式中,h为砼实际厚度,取1.5m

故H=1.3+2×0.33=1.99m

c、砼内部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T(τ)

d.砼表面温度Tb(τ)

5.2承台大体积砼施工措施

因为在底板砼温控计算中(见上),未考虑板底、垫层、胎模等约束作用及散热条件,在蓄水养护中也未考虑水的对流作用和太阳辐射影响,因此,理论计算与实际有一定出入。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测试结果,构件深(厚)度在2m以内时,以上计算结果接近实测结果,因此,我们对底板、地梁、小承台的温度计算和施工措施是可行的。同时,针对本工程群桩承台(厚度1.4m)需进一步计算和调整。

温差理论复核,根据底板计算:

入模温度TJ=22.66

砼绝热升温T(3)=49.5

砼内部实际最高:Tmax=Tj+T.ξ(ξ取0.74)

=27.66+49.5℃×0.74

根据历年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砼最大温差发生在砼构件中心(接近中心)与基础垫层胎模表面处,事实上,由于这些地下部分介质具有不保温、流动性大,且温度低的特点,通常造成实际最大温差比ΔTd大5o左右。

即Δmax=39.3>>25o

历年实践证明,对于超大体积砼施工保温措施已无法满足要求。

计算砼浇筑时每层最大需求量如下:

a、浇筑中未涉及承台情况。

每层最大需求量Q=(Σb1×h1+Σb2×h2+Σb3×h3)×d/sin12o

Σbh=(32.6×0.6+3.6×1.2)

Q=23.9×0.4/sin12o

b、次流向为地梁方向(地梁通长浇筑):

5×1.8×1.8×1.3+2.9×1.2+22×0.8×1.2=45.66

这样,每小时要求的浇筑量为

式中△t为砼初凝时间,核定为4h,则

q=45.9/4=11.5(m3/h)

由于Q<单台泵输送能力30m3/h,故不会因为输送问题出现施工冷缝。

c、底板砼浇筑时,塔吊已安装就位,可用塔吊作为辅助运输手段。

5.4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

根据前面计算公式可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结构的长度、厚度﹑内外温差及地基的约束情况具有直接影响,本工程必须采取一些专门措施控制温度应力:

(一)、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以膨胀补偿收缩: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底板中掺加水泥用量10%的UEA,同时在底板中

收缩应力较大部位通过调整UEA掺量(可提高到12%)给予较大膨胀应力,全面补偿砼的收缩应力。

对于UEA混凝土的施工应注意以下问题:

③要求振捣密实,不要过振和漏振。

④掺不同品种外加剂在补偿收缩混凝土总会产生不同效果,因此使用时必须先试验确定。

(二)、混凝土中掺加杜拉纤维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能力:

聚丙烯纤维(杜拉纤维)混凝土是一种合成纤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及耐久性,控制裂缝的开展,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1、在混凝土中掺入杜拉纤维,体积掺量为0.078%,约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入700g杜拉纤维,对混凝土的性能改善会起很大的作用:

A、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B、提高了混凝土抗渗性能。

C、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冲击及抗震能力。

2、合成纤维可作为主要加筋材料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拉、韧性等性能,用于各种水泥基板材,也可作为一种次要加筋材料主要用于提高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

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性能:

A、混凝土中掺入合成纤维后,可使数以千万计的纤维三维均匀地分布在混凝土内部,混凝土塑性阶段干缩及冷缩所产生的表面裂缝一旦延伸到合成纤维即可停止发展。

B、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抗裂性取决于纤维的长度和掺量,而纤维长度与骨料尺寸有关,普通骨料混凝土骨料一般以20mm长为宜。混凝土的抗裂性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表1、2),但其递增率并不呈线性关系。如综合技术与经济一并考虑,纤维掺量为600∽900g/m3,已有良好的抗裂性。

表1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抗裂性

聚丙烯基(900g/m3)

表2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

C、合成纤维掺量为600g/m3时的干缩值见表3。掺入合成纤维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值;早期约可降低50%,后期亦可降低30%。这是合成纤维之所以可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原因之一。

D、提高了混凝土抗渗性能。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入这种杜拉纤维500g,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近60∽70%。一方面由于纤维的加入,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使混凝土内部微裂纹的数量下降;另一方面,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彼此相粘连的大量纤维起了“承托”骨料的作用,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析水与集料的离析,从而使混凝土中直径为50∽100纳米和大于100纳米的孔隙的含量大大降低。

3、合成纤维混凝土的应用技术:

普通混凝土中合成纤维的掺量取决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组成、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及风速,一般为600∽900g/m3。由于合成纤维对新拌合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无显著影响,所以加入纤维后一般并不需要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纤维混凝土可在各种搅拌机中搅拌,亦可在输送车中拌制,工作量较少时亦可人工搅拌,但必须使纤维分布均匀。合成纤维通常与混凝土其他组成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如果搅拌站投料有困难,只要有足够的搅拌时间,亦可在搅拌车料口加入。纤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可以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纤维混凝土的输送、浇筑及养护与普通混凝土相同,但为确保混凝土的抗裂性,在养护时应采取保湿、保温措施。

(三)、控制混凝土温升:

根据前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可知: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前期(一般在三天以内)水泥水化使内部温升过高,内外温差过大,造成后期收缩受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这种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后就会产生裂缝。因此控制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即可减少降温温差,这对降低温度应力,防止产生温度裂缝能产生釜底抽薪的作用:

科学的选用材料配比,用较低的水灰比、水和水泥用量:

①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本工程拟采用矿渣水泥。

②掺加适量粉煤灰,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但含量不能大于30%。

③掺加减水剂:减水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有明显的分散效应,并可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而引起加气作用。因此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减水剂,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而且可以减少水和水泥用量,从而降低了水化热。

④在满足砼强度下,骨料尽量选用较大粒径(2~4cm),同时具有较好级配,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砂的含泥量在2%以下。这样既提高了混凝土抗压强度,也可以减少水泥用量,

2、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阶段的温控措施:

a、用分层分段方法进行连续浇筑,分层连续浇筑一方面便于振捣,另一方面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

b、尽量选择气温较低环境下浇灌砼,以减少砼内外温差。

3、作好保温保湿工作,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

保温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以降低混凝土内部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低混凝土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后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以达到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另外,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干裂也必须进行保湿养护。

在每一个被后浇带包围起来的块体平面设五个测温点,测温点呈梅花状布置,每个监测点沿剖面设有三个温度点(见插图)

测温采用测温仪,即在混凝土内不同部位埋设铜热传感器,用混凝土温度测定计录仪,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测。严格控制砼内外温差小于25℃,如果出现温差过大现象,则应采取应急保温措施。

温度监测在该块砼浇灌完毕后2天开始监测,监测时间为半个月,在前面7天,每隔2小时测温一次,以后7天,每隔4小时测温一次。

第二章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第一节±0.00以下施工区间及总工序安排

竖向区间划分:按水平施工缝位置划分竖向区间

1.2±0.00以下施工总顺序

第二节±0.00以下竖向结构段(墙柱)施工

地下室竖向结构包括墙、柱及挡土墙等,其中地下室挡土墙为400厚的C30S8砼,为避免产生砼收缩裂缝,要求砼配合比中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地下室外墙和顶板掺适量的杜拉纤维。

2.2地下室竖向结构施工难点及措施

根据设计要求,挡土墙水平筋位于竖向筋外侧,为达到最佳抗裂效果,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使水平分布筋发挥最大作用,为准确控制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采用定型套箍及塑料垫块加固,如下图:

1)、外挡土墙支模:侧壁钢筋砼支模时注意施工缝处的衔接处理,另需加斜撑钢管支撑剪力墙,保证剪力墙垂直度,如下图:

本工程地下室存在框支柱,柱截面形式多样,应根据不同截面进行加固。模板采用18厚聚氨脂面胶合板,并配以50×10mm和100×100mm方木(过刨)做背肋宁波梯子山某双联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加固支撑采用Φ48×3.5钢管(高支模)和钢支撑。

第三节±0.00以下楼板施工

3.1±0.00楼板施工概况

本工程地下室楼板厚度为150,混凝土标号C30,S6

Q/GDW 535-2010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二、地下室楼板砼掺加杜拉纤维施工

为防止砼裂缝,在楼板砼施工中掺加杜拉纤维及粉煤灰等外加剂,有效改善砼的质量。其施工工艺详见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