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支护施工工艺标准

锚杆支护施工工艺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1.65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锚杆支护施工工艺标准

超前小导管需在管体中间钻梅花形出浆孔。超前小导管的间距、外墙角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用注浆接头将注浆导管与注浆泵相连,准备就绪后即开始单液注浆。水泥浆水灰比为0.8:1、0.7:1、0.4:1三个等级,水泥浆由稀到浓逐渐变揣,即先注稀浆,然后逐级浓到0.6:1的水灰比为止。注浆过程中压力保持在0.5~1.0MPa。注浆完成后拧紧垫板、与初喷混凝土密贴。

新12S1卫生设备工程.pdf注意事项及异常现象处理

1)压注砂浆时,必须密切注意压力表,发现压力过高,可能发生堵管,必须立即停风检查,排出堵塞。

2)注浆管不准对人放置,注浆管在未打开风阀前,不准搬动,关闭密封盖,宜防止高压喷出物伤人。

3)发生串浆现象,及浆液从其他孔流出时,采用多台泵注浆或堵塞串浆孔注浆。

4)掺速凝剂砂浆一次拌制数量不应多于三个孔,以免时间过长使砂浆在泵中凝结。

5)注浆完成后,及时清洗机具。

材料进场前,严格检查锚杆材质,测其抗拉强度,检查锚杆杆体是否与设计相符;对砂、水泥等材料进行检查,并做出记录。

钻孔时要查清围岩和岩层结构面,尽量使钻孔与其主要结构面垂直。钻孔一般在边墙及拱脚线上容易控制,拱顶部位不易控制,所以检查锚杆专控方向时,特别注意对拱顶部位的检查。若孔过于偏斜,则需重新钻孔。

锚杆支护质量标准必须符合表5.3所列要求

表5.3锚杆支护质量标准

28d拔力平均值≥设计值

最小拔力≥0.9设计值

且不少于3根做拔力试验

尺量:检查锚杆数量的10%

尺量:检查锚杆数量的10%

砂浆锚杆:大于杆体直径+15;

其他锚杆: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检查锚杆数量的10%

6.0.1锚杆安装前,采用高压风、水清除孔内杂物。

6.0.2砂浆锚杆注浆时,堵塞孔口,注浆管匀速拔出时,用水泥纸堵住孔口。

6.0.3锚杆安装之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

6.0.4砂浆锚杆施工时应设置垫板及螺栓;锚杆可利用垫板与钢筋网固定。

7.0.1原材料(锚杆杆体、水泥、砂、速凝剂)进场检验试验报告。

7.0.2锚杆支护施工记录(表7.0.2)

7.0.3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7.0.4锚杆拉拔试验报告。

表7.0.2锚杆支护施工记录

承包人项目总工:检查人:日期:现场监理:日期:

备注:属分段施工的隐蔽工程且下一道工序必须立即施工时,采用本表流水记账式填写隐蔽工程现场检测记录。

8.1.1开挖后及时对开挖面进行初喷混凝土,拱圈立架时在满足间距要求情况下尽量贴近掌子面围岩。

8.1.2进洞前必须检测有害气体,隧道作业环境标准为:

1)含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浓度不超过2mg/m3。

2)氧气体积浓度不低于20%,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3)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30mg/m3。

4)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15mg/m3。

5)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10mg/m3。

6)氨气浓度不得超过30mg/m3。

7)氮化物换算为二氧化氮浓度不应小于5mg/m3。

超出以上标准必须停止工作JJF(吉) 64-2013 铜(铁)含量分析仪校准规范.pdf,直至洞内气体标准合格为止。

8.1.3隧道施工必须采用机械通风,长隧道应优先考虑混合通风方式;风速在全断面开挖时不小于0.15m/s,坑道内不小于0.25m/s,但不能大于6m/s。

8.1.4钻孔时,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打眼;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8.1.5电工持证上岗,对洞内设备进行防护性接地、保护性接零或绝缘,所有线路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8.1.6进洞人员必须带安全帽,钻孔台架上的施工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专职安全员跟班随时检查安全情况,并有安全预整方案。

8.2.1材料运输中采用棚布遮盖DB34/T 3726-2020 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实施指南.pdf,所经过的施工场地道路经常洒水。

8.2.2隧道钻孔排出的废水、废浆经过过滤池,沉淀后再生利用,并将沉渣和隧道开挖石渣运至指定的弃渣场所堆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