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文化艺术中心和体育中心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某文化艺术中心和体育中心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12.6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文化艺术中心和体育中心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夜间照明灯具应有定向灯罩;高处电焊作业设置围护罩。

夜间照明定向、定范围;高处焊接作业电弧光不外泄。

DB34/T 3703.1-2020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1部分: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布设指南.pdf是否符合相应法律法规要求

避免电焊及夜间作业照明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

现场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

污水排放达国家标准;有害物质不任意排放。

是否符合相应法律法规要求

仓库、油库等地面做防渗漏处理;

无有害物质渗入土壤;无水土流失现象。

是否符合相应法律法规要求

避免各种污染和破坏因素对土壤的侵蚀和污染。

设置固体废弃物回收站;材料就近取材;对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优化施工方案;材料计划合理;材料运输工具、装卸方法适宜;临时用房应可周转材料。

选择节能机具;建立机械维保制度。建立节能管理制度;合理设计临时设施。

设备功率与负载相匹配;定期对机械进行维修保养;照明与空调严格执行节能管理制度。室内照明照度适宜;合理设计生活、办公临时设施,使其具有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现场无长明灯。

是否符合相应法律法规要求

设置雨水收集池;选择节水器具;建立节水管理制度。

现场绿化浇灌及砼养护使用非传统水源;现场无长流水现象;水源处有节水标志;施工用水进行定额计量;临时供水管网设计合理;砼采用薄膜覆盖,喷水养护措施。

禁止使用粘土砖;总平面布置合理;优化深基坑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项目绿色施工的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以及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有具体要求。

                         年月日

注:1、本评价表由项目经理组织工程、技术、物资、安全、质保等相关部门参与;

4.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各工序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3)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4)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基坑边沿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施工季节、气候和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条件。

6)建立事故应急求援制度,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7)定期对从事有害有毒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8)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的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9)制定防暑降温措施,夏季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冬天应注意饭菜的保暖。

10)与相关单位签定灭“四害”消杀合同,定期对生活区、办公区、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进行消杀。

12)施工现场应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13)严格实行“三区”分离,利用钢管沿现场临时道路搭设1.5m高防护栏杆,满挂密目式安全网,将施工区、生活区和办公区隔开。

14)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1.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2.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3.加强管理,模板涂刷脱模剂,拆模时,严禁硬撬,减少人为损坏,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废旧模板整修后用作临边洞口的盖板、柱子与楼梯踏步的护角。

5.施工前对管线进行综合平衡设计,优化管线路径;对本工程室外台阶及屋面事先进行排版,工程加工时减少材料浪费。

6.材料采购就地取材:

混凝土及砂浆均采用场外预拌,选择离工地最近的合格供应商,本工程所用钢材尽可能用广钢、韶钢或**华美钢厂的产品,保证建筑材料总重量的60%以上在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

8.模板工程施工期间,加强质量控制,重点检查模板的加固情况,避免胀模发生后,出现人工剔凿浪费人工及浪费混凝土现象。

10.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12.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板房。现场围挡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进行围挡封闭。临时办公楼、宿舍均采用两层彩钢活动板房,以便于周转使用。

5.1.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3.沿现场施工道路设置场内排水沟,并利用排水沟设置至少两个雨水收集池。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及砼试块养护使用非传统水源。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4.加强节水管理,施工用水进行定额计量。

5.混凝土养护采用薄膜覆盖,喷水养护措施。

5.1.3节能与能源利用

3.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杜绝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机具和产品,选择的设备功率与负载相匹配;

4.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及计量工作;

5.施工现场照明采用节能照明灯具。施工区、生活区用电计量分开,现场设置节电警示标牌;

6.办公室规定的制冷温度标准为26℃,使用时间为上班时间的上午9:00至中午11:30,下午2:00至5:30,其余均为关闭空调时间;

7.生活区及办公区照明灯具选用节能型灯管,办公室及生活区门口粘贴“节约用电下班关好电源”等宣传标语。

8.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9.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10.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

5.1.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禁止使用粘土砖,本工程墙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蒸压灰砂砖,保护耕地,同时减轻工程结构自重,增加使用面积,加快施工进度。

2.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3.对场内施工范围以外的裸露场地,种植绿化带,防止水土流失。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于场外。对于场内堆放用于回填的土方及暂未施工的裸露场地均采用彩条布进行覆盖。

2.施工现场大门口设置洗车池用来冲洗车辆。

3.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4.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

5.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预拌砂浆。

8.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2.2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2.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广东省**市规定的排放标准。

4.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5.2.3水土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洗车池及沉淀池。

2.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设有专门的危险品库房,地面垫竹胶板防渗漏。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3.食堂设隔油池,及时清理。

5.2.4噪声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GB/T12524-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2.施工现场的降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如靠近建设路一侧。

3.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4.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5.现场地泵周围采用砌240厚砖墙进行围护(或用钢管搭设,彩钢板围护),设置地泵房,以防噪音扩散。

6.木工机具必须设在木工房内,木工房采用砖砌240厚砖墙进行围护(或用钢管搭设,彩钢板围护),以防噪音扩散;

7.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应符合下表规定。

1.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合理布置现场照明,照明灯必须有定向灯罩,能有效控制灯光方向和范围,在保证施工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2.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5.2.6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

1.施工中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全部清除。

5.2.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本工程地下室开挖深度局部超过5m,属深基坑。为满足绿色施工需要,切实进行对施工用地的保护,在土方开挖前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本次地下室深基坑开挖面积5860m2,开挖深度平均约5m,若均按1:1的比例进行放坡,则共需开挖土方约36000m3,地下室完成后,需回填约6000m3,为达到节地目的,土方开挖时,采取土钉墙护坡方式加固,放坡比例可减少为1:0.6,共需开挖土方约34000m3,需回填约4000m3,从而可减少土方开挖、回填量约2000m3。

为尽量减少土方外运以及避免回填施工时外购土方,对本工程的土方进行总体平衡规划:预先计算出本工程所需的回填土方量(约4000m3),土方开挖外运时,将回填所需土方存留在体育中心暂未施工的闲置场地,回填时不需外购土方。(具体土方管理记录表见附表一)

4.对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最大限度地进行利用:

5.对施工现场已不能回收利用但可再循环生产的材料,通过再生利用企业进行回收、加工,达到节约原材料,减少废弃物,降低由于更新所需材料的生产及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6.建筑施工废弃物管理记录表见附表二。

8.绿色施工措施完善进度计划

场内设置洒水车、设专人保洁

工地大门口设置洗车池、沉淀池

地泵、木工加工场地等高噪声源处进行围护

选用低噪音、低振动器具

夜间照明灯设置定向灯罩

污水排放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

仓库、油库等地面做防渗漏处理

种植绿化带防止水土流失

设置废弃物分类回收站、废材利用

对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

合理设计临时设施(风向、采光)

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回填量

针对现场绿色施工进行评价

9.绿色施工主要资料收集要点

1.项目环境保护计划书(专项方案):内容应包括控制扬尘及大气污染、土壤侵蚀和污染、污水、噪声、光污染、现场围挡设置等。

2.施工过程中的实施记录文件(包括实地照片、实时连续录像等),主要应包括:

1)可反映工程名称、建设目标、建设单位、周边围墙和工地现状全局的照片。

2)场地生态恢复措施:加强绿化工作,对施工造成的生态和绿化意外损坏及时恢复和补种的相关照片等。

4)水污染控制措施:现场设置有组织排水系统,混凝土泵冲洗的废水设置沉淀池等照片。

5)噪声控制措施:现场强噪声机械(如混凝土输送泵、电锯、电刨、砂轮机等)的封闭处理做法的照片。

7)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以及当地环保或建设等有关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如扬尘、噪声、污水排放等评价的达标证明、审查文件等。

8)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证明或报告。

9)标明材料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的工程决算材料清单。

10)混凝土工程总用量清单、建筑砂浆总用量清单,以及商品混凝土(砂浆)供应商提供的预拌混凝土(砂浆)供货单(预拌混凝土实际使用量和实际采购量)。

GBT 39704-2020标准下载11)施工记录及材料决算清单中有关钢材、钢筋的使用情况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

12)建筑施工废弃物管理规划和施工现场废弃物回收利用记录。

13)施工报告(土方平衡、道路设置)。

14)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某市文化广场幕墙工程施工方案附表一土方规划管理记录表

附表二建筑施工废弃物管理记录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