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0.5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

q2=1.4×(2.00+2.00)×0.55=3.080kN/m;

GB/T 494-2010 建筑石油沥青q=17.028+3.080=20.108kN/m;

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

Mmax=0.1q1l2+0.117q2l2=0.1×17.028×752+0.117×3.08×752

=1.16×104N.mm;

RA=RD=0.4q1l+0.45q2l=0.4×17.028×0.075+0.45×3.08×0.075

=0.615kNRB=RC=1.1q1l+1.2q2l=1.1×17.028×0.075+1.2×3.08×0.075

σ=Mmax/W=1.16×104/2.06×104=0.56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0.56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75.00/250=0.3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17.028×754/(100×6000×1.55×105)=0.004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04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0.3mm,满足要求!

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

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1.682/0.55=3.058kN/m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9×9/6=67.5cm3;

I=5×9×9×9/12=303.75cm4;

最大弯矩M=0.1ql2=0.1×3.058×0.552=0.093kN.m;

最大应力σ=M/W=0.093×106/67500=1.38N/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38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3V/(2bh0)

其中最大剪力:V=0.6×3.058×0.55=1.009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3×1.009×1000/(2×50×90)=0.336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1.7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336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7N/mm2,满足要求。

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

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3.058×5504/(100×10000×303.75×104)=0.062mm;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ν]=0.550×1000/250=2.200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62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ν]=

2.2mm,满足要求!

3、支撑小横杆的强度验算

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1=RA=0.615kN

梁底模板中间支撑传递的集中力:P2=RB=1.682kN

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N1=N9=0.056kN;

N2=N8=3.703kN;

N3=N7=0.107kN;

N4=N6=2.210kN;

N5=1.493kN;

最大弯矩Mmax=0.054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Vmax=0.008mm;

最大应力σ=0.054×106/4490=12.03N/mm2;

支撑抗弯设计强度[f]=205N/mm2;

支撑小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2.03N/mm2小于支撑小横杆的抗弯设计强度205N/mm2,满足要求!

(八)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

(九)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单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6.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Rc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R=5.694kN;

R<16.00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十)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f]

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

横向支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0.056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29×3.95=0.612kN;

楼板混凝土、模板及钢筋的自重: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N=N1+N2+N3+N4=0.056+0.612+2.051+2.272=4.991kN;

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k1uh           

立杆计算长度lo=k1uh=1.155×1.7×1.5=2.945m;

lo/i=2945.25/15.9=185;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209;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4839.146/(0.209×424)=54.6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54.6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

横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5.694kN;

N=N1+N2=5.694+0.333=6.027kN;

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k1uh           

立杆计算长度lo=k1uh=1.155×1.7×1.5=2.945m;

lo/i=2945.25/15.9=185;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209;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6026.971/(0.209×424)=68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68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1、柱模板基本参数(取生产车间一层最大截面的柱)

柱断面长度B=500mm;

柱断面宽度H=500mm;

方木截面宽度=50mm;

方木截面高度=80mm;

方木间距l=400mm;

胶合板截面厚度=15mm。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正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15.547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的新浇混凝土压力标准值F1=93.60kN/m2。

取较小值15.547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3.00kN/m2。

胶合板面板(取长边),按三跨连续梁,跨度即为方木间距,计算如下:

(1)侧模抗弯强度验算:

q=(1.2×15.547+1.4×3.00)×500/1000=11.428kN/m

经计算得M=0.1×11.428×(400/1000)2=0.183kN.m

胶合板截面抵抗矩W=b×h2/6=500×152/6=18750mm3

σ=M/W=0.183×106/18750=9.76N/mm2

小于胶合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所以满足要求。

(2)侧模抗剪强度验算:

v=0.5×q×l=0.5×(1.2×15.547+1.4×3.00)×500×400/106

经计算得τ=3×2.286×103/(2×500×15)=0.457N/mm2

小于胶合板的抗剪强度设计值不大于1.4N/mm2,所以满足要求!

v=0.677ql4/(100EI)

q=40.00×800/1000=32kN/m

q=15.547×500/1000=7.774kN/m

侧模截面的转动惯量I=b×h3/12=500×153/12=140625mm4;

经计算得v=0.677×7.774×4004/(100×6000×140625)=0.159mm

最大允许挠度[v]=l/250=400/250=1.6mm

胶合板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v],所以满足要求。

方木按简支梁计算,跨度近似取柱子边长a,支座反力即为螺栓(钢筋)对拉拉力,计算如下:

(1)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q=(1.2×15.547+1.4×3.00)×400/1000=9.143kN/m

经计算得M=9.143×(500/1000)2/8=0.286kN.m;

方木截面抵抗矩W=b×h2/6=50×802/6=53333.3mm3;

σ=M/W=0.286×106/53333.3=5.363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7N/mm2,所以满足要求。

(2)方木抗剪强度验算:

v=0.5×q×B=0.5×(1.2×15.547+1.4×3.00)×400×800/106

经计算得τ=3×3.657×103/(2×50×80)=1.371N/mm2

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7N/mm2,所以满足要求。

v=5qB4/(384EI)

q=15.547×400/1000=6.219kN.m

I=b×h3/12=50×803/12=2133333mm4

经计算得v=5×6.219×5004/(384×9000×2133333)=0.264mm

允许挠度[v]=B/250=500/250=2.0mm

方木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v],所以满足要求。

(1)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

(2)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沉头自攻螺丝将多层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按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

(3)多层板模板锯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多层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2、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隔离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3、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子加固用的地锚己预埋好且可以使用。

4、柱子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办预检。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上下锁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

搭设支架→安装横纵大小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现浇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模板接缝用胶带封贴→办预检。

1、模板组片完毕后,按照模板设计图纸的要求留设清扫口,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

2、吊装第一片模板,并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子主筋临时绑扎固定。

3、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

4、随即吊装第二、三、四片模板,作好临时支撑或固定。

5、用脚手管和架子临时固定。

6、校正柱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

7、按照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子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在纵横方向上都挂通线检查,并作好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

8、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2、安装梁模板支架前,首层为土壤地面应平整夯实,无论是首层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3、搭设梁底小横木,间距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4、拉线安装梁底模板,控制好梁底的起拱高度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梁底模板经过验收无误后,用钢管扣件将其固定好。

5、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将两侧模板与底模用脚手管和扣件固定好。梁侧模板上口要拉线找直,用梁内支撑固定。

6、复核梁模板的截面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7、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1、脚手架按照模板设计要求搭设完毕后,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调整上支托的标高及起拱的高度。

2、按照模板设计的要求支搭板下的大小龙骨,其间距必须符合模板设计的要求。

3、铺设多层板模板,用电钻打眼,螺丝与龙骨拧紧,必须保证模板拼缝的严密。

4、相邻两块多层板的端部突出的部分用小刀刮净。

5、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现浇板标高,并进行校正,模板接缝用胶带封贴。

6、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梭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摸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3)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5)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依照拆摸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拆除拉扦或斜撑→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拆除部分竖肋→拆除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2)柱模板拆除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使摸板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以防柱子模板倾倒伤人。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侧模板→下调现浇板支柱→使模板下降→分段分片拆除现浇板模板→木龙骨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a、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板上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表面脱离。

b、下调支柱顶托螺杆后,轻撬模板下的龙骨JGJT193-2009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使龙骨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多层板拆下时,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严禁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c、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现浇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1、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2、工作面己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己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2)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保证柱模不扭向。

(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个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涨模,防治的方法是: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重庆绕城高速与江合高速江津区连接线一期工程施工阶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