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体横向加固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梁体横向加固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9.6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梁体横向加固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现场负责并置梁全面技术管理工作

现场负责并置梁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TB/T 2396-2017标准下载负责对并置梁工程安全进行现场管理和监控

负责现场机电设备管、用、修

工程计划2月20日进点,4月25日结束,总工期65天。

第六节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860级无粘结钢绞线

详见设计图,相关要求跟附图材料说明

水泥(P.O42.5)

第七节主要机具设备安排计划

第八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浇注混凝土之前,应对钢模、木模支承件、扣件进行检查,以防跑模、胀模;并在通过技术人员对钢筋绑扎及预埋件的检查正确后方可灌注。

2、严禁提前拆模,必须达到3天以上方可拆外模,底模待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并应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3、钢筋的下料、焊接及弯扎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施工,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合理配料、认真施工,确保主体结构物的质量。

4、由于设计中的横隔板混凝土是与梁体密封相结合的,而设计要求在桥面设置混凝土灌口,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安全因素,决定在模板中部开个施工灌口进行灌注,灌注完毕后进行压浆处理,并做好砼灌注口的表面处理工作。

5、在浇注时混凝土的拌制应严格按照理论配合比选取施工配合比,并严把材质关,确保拌和质量;灌注时加强振捣,保证结构物灌注质量,并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填写好各类检查证。

6、按规定做好各类材料及混凝土试压块的检验工作。由技术主管亲自完成,试压块按7天、14天、28天三组。张拉前必须砼强度符合要求。

7、夏季高温季节浇注砼时,应在砼浇注后二小时内进行砼的保养,同时缩短砼的保养间隔时间,在砼浇注前7天以保持砼表面湿润为原则,确保砼的质量。

(1)模板的长度和宽度允许偏差±5mm。

(2)不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3mm。

(3)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1mm。

(4)平板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刨光模板允许偏差3mm,不刨光模板允许偏差5mm。

(5)拼合板中模板间的缝隙宽度允许偏差2mm。

9、浇筑砼前模板必须符合如下规定:

(1)保证砼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模板与砼接触面平整光滑。模板安装完毕后,应有技术人员对其平面位置,几何尺寸,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以及支架支撑基础进行详细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砼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菏载。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支撑。

(3)接缝处密不漏浆。模板与砼表面涂脱模剂。

(4)模板与脚手架之间不得有任何连接。

10、砼浇筑过程中,必须观察、检测模板如下,如有超标,立即进行加固。

(1)结构表面外露模板的挠度为模板跨度的1/400。

(2)结构表面隐蔽模板的挠度为模板跨度的1/250。

(3)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自由跨度的1/400。

11、做好张拉机具的校正工作,确保张拉数据准确。并张拉换算报分管工程师复核。

12、锚固钢筋需确保锚固质量。孔洞必须清洗干净并干燥无灰尘,植筋胶灌入不少于2/3孔深。

13、砼表面凿毛可使用电钻施工,确保接触面毛面,每次绑扎钢筋前由技术员确认合格方可下道开始工序。

14、砼中掺膨胀剂根据实验中心掺量而定,材料采购直到省建检测中心购买。

第九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人身及行车安全保障措施

1、施工场地应张贴“一停、二看、三通过”及注意火车等安全标语。

2、施工过程中应设置远端防护及施工地点防护,24小时密切监视来车,及时发出来车预报,确报信号。

3、使用脚手架必须满足安全工作的要求。脚手架应搭设牢固,脚手板外伸悬臂,应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整修。脚手板厚度不得小于5cm,跨度不应大于1.5m。

4、在线路上搬运施工料具,应注意避车。金属料具,应注意防止轨道连电。

5、各类施工机具、材料的堆码应严格按照《工务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6、定期对施工所用机具设备和劳保用品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检验,保障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7、在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必须穿戴好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具;在线路上施工必须穿好防护衣、安全帽、防滑鞋,桥上作业应防止高空坠物伤人;安全员及施工负责人在施工前进行施工人员劳保用品穿戴的检查。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栏和安全防护网。

8、吊装作业时,吊装物下严禁站人。

9、张拉作业操作人员应站在千斤顶的两侧。

10、使用电锤钻孔时,要精力集中,双手抓牢,防止卡钻扭伤手臂。

11、钢筋切割机必须有防护罩,使用前先检查轮片是否完好,操作人员要戴好防护镜,防止轮片或碎渣飞起伤人。

12、施工进点前必须与工程所在地的地区安监队取得联系并和设备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13、做到职工与民工同时上班,同时下班。

14、夏天严禁在河中洗澡。

二、施工设备及施工用电安全

1、在进行重要施工(如:灌注混凝土、钻孔)前,应对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保障其使用时的安全,并且在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正式作业。

2、安全员应在施工前向施工人员交代安全操作细则及安全保障措施,施工中对每项施工工序进行安全监控,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技术员应在施工前,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质量检查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良好。

3、所有施工现场电线一律架空,防止电线线皮破损漏电,造成事故。

4、在配电箱及配电盘等处,设“有电危险”的警示标志。

5、各类物质应按品种、规格堆码整齐、稳妥,不得乱堆乱放和超高堆放。金属、木材及钢构配件等的底部应按规定加设垫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易于滑滚的材料堆放必须捆绑牢固,高度不得超过2m;

⑵用人工堆放袋装材料时其高度不得超过1.5m,堆放钢板及钢杆件时其高度不得超过1m。

6、遇空中架设输电线时,施工机械、人员与输电线的距离不得少于规定的安全距离。

7、工地使用自备发电机时应设置接地系统,并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工地使用的配电箱及开关箱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⑴固定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4m,移动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应大于0.6m;

⑵配电箱及开关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严禁设在有烟气、蒸汽及其它介质中;

⑶配电箱及开关箱应分设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端子汇流排。

1、易燃和可燃材料的存放场地与作业场地,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并留出消防通道,配设消防器材。现场的生产、生活区应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验。

2、坚持临时工棚防火防爆制度,并监督实施、定期检查。

3、施工点临时工棚要严格按要求搭设,不得擅自接装用电器。

4、在仓库、加工场地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器材。消防设施放在明显易取处,由专人管理并进行定期检查。在易燃易爆品仓库设置明显“严禁烟火”标志。

5、在易燃易爆品存放区周围严禁明火作业。

6、工地机械设备用的油和废油渣,要妥善保管和处理。

7、照明灯具与易燃品之间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与普通灯具的的安全距离不小于300mm;与碘钨灯的安全距离不小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当间距不够时采取隔热措施。

8、氧气瓶和乙炔瓶及易燃物品严禁同室储存;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距明火距离不小于10m。

1、现场凡影响行车施工作业,均严格设置“驻站、远端、工地”防护,防护员由单位指定责任心强、防护经验丰富、经考试合格的正式铁路职工担任。

2、施工现场配备足够防护对讲机,对施工区段的列车运行情况做好预报、确报,提醒作业人员来车按规定距离下道。施工人员根据列车运行情况合理安排作业项目。防护员使用的通信、信号用品必须妥善保管,经常检查试用,保证在使用时性能良好并正确使用。

3、驻站和工地各防护员之间应加强联络,及时通报列车运行信息翔安马新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并按有关规定认真填写“防护员通话记录”,坚持每3至5分钟联系一次。防护员如因事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后,方可离开。

4、施工慢行期间,每天防护人员对通过工地的每趟列车运行速度必须记录在册,并每天不少于6次检查施工地段线路几何状态,并记录。

5、施工地段线路发生故障时的防护措施

a、立即通知运行列车和车站,并在故障地点设置停车信号,如了望困难,遇降暴风雨或夜间,应点燃火炬。

b、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先向该端,再向另一端设置响墩,然后返回故障地点。

图中A为800m(长度单位:m)

C、如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故障地点注意倾听和了望26.《35~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发现来车,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并将响墩放置在能赶到的地点,是列车在故障地点前停车。如了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或夜间,发现来车奔向列车前,应在故障地点点燃第二支火炬。

5、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地点两端路肩上设置减速信号牌。如下图:慢行期间单线区间施工防护示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