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BZ-0119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SGBZ-0119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00.35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SGBZ-0119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3.19.7、施工过程妥善保护好场地的轴线桩、水准点。不得碾压桩头,弯折钢筋。

4.1.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4.1.2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5750-2006标准下载,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4.1.2.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4.1.2.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4.1.3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4.1.3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表4.1.3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注.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采用复打、反插法施工的桩,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

3、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4.1.4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4.1.5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检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4.1.6对砂、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2.1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如现场搅拌)、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包括仪器、方法)也应检查。

4.2.2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过程检查,人工挖孔桩尚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

4.2.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应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的检验。

4.2.4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2.4.1、表4.2.4.2的规定。

表4.2.4.1混凝土灌注桩钢筋质量检验标准(mm)

表4.2.4.2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表

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如钻

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应钻

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

测套管或钻杆,或用超声波探测,干施工时吊垂球

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干施工时用钢尺量,人工挖孔桩不包括内衬厚度

泥浆比重(粘土或砂性土中)

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处取样

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

混凝土坍落度:水下灌注

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

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5.1、已挖好的桩孔必须用木板或脚手板、钢筋网片盖好,防止土块、杂物、人员坠落。严禁用草袋、塑料布虚掩。

5.2、已挖好的桩孔及时放好钢筋笼,及时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h,以防坍方。有地下水的桩孔要随挖、随检、随放钢筋笼、随时将混凝土灌好,避免地下水浸泡。

5.3、桩孔上口外圈要做好挡土台,防止灌水及掉土。

5.4、保护好已成形的钢筋笼,不得扭曲、松动变形。吊人桩孔时,不要碰坏孔壁。串桶要垂直放置防止因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破坏护壁土层,造成夹土。

5.5、钢筋笼不要被泥浆污染;浇筑混凝土时,在钢筋笼顶部固定牢固,限制钢筋笼上浮。

5.6、桩孔混凝土浇筑完毕,要复核桩位和桩顶标高。将桩顶的主筋或插铁扶正,用塑料布或草帘围好,防止混凝土发生收缩、干裂。

5.7、施工过程妥善保护好场地的轴线桩、水准点。不得碾压桩头,弯折钢筋。

6.1、垂直偏差过大:由于开挖过程未按要求每节核验垂直度,致使挖完以后垂直超偏。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桩孔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

6.2、孔壁坍塌:因桩位土质不好,或地下水渗出而使孔壁坍塌。开挖前要掌握现场土质情况,错开桩位开挖,缩短每节高度,随时观察土体松动隋况,必要时可在坍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过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坍孔。

6.3、孔底残留虚土太多:成孔、修边以后有较多虚土、碎砖,未认真清除。在放钢筋笼前后均要认真检查孔底,清除虚土杂物。必要时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封底。

6.4、孔底出现积水:当地下水渗出较快或雨水流人,抽排水不及时,就会出现积水。开挖过程中孔底要挖集水井坑,及时下泵抽水。如有少量积水,浇筑混凝土时可在首盘采用半干硬性的砼料,大量积水一时难以排除的情况下,则要用导管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办法,确保施工质量。

6.5、桩身混凝土质量差:有缩颈、空洞、夹土等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做好操作技术交底,坚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连续作业。必要时用铁管、竹杆、钢筋钎人工辅助插捣,以补充机械振捣不足。

6.6、钢筋笼扭曲变形:钢筋笼加工制作时点焊不牢,未采取支撑强钢筋,运输、吊放时产生变形、扭曲。钢筋笼要在专用平台上加工,主筋与箍筋点焊牢固,支撑加固措施要可靠,吊运要竖直,使其平稳地放入桩孔中,保持骨架完好。

7.1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7.2钢筋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以及钢筋试验单抄件。

7.3试桩的试压记录。

7.4灌注桩的施工记录。

某公路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5混凝土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7.6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7桩位平面示意图。

7.8钢筋及桩孔隐蔽验收记录单。

8.1应经常检查边壁土质稳固情况,发现有裂缝、疏松或支撑走动,要随时采取加固措施。

8.2根据土质、沟深、水位、机械设备重量等情况,确定堆放材料和施工机械距坑边距离。

8.3往坑槽运材料,应用信号联系。

9.1做好成孔土方的堆放工作。

桩基础引孔施工方案9.2砼施工时注意水泥粉尘及砼浆的控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