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厂房设备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锻造厂房设备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01.73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锻造厂房设备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3)检查复核基础轴线、标高,在槽邦或模板上标好混凝土浇筑标高;

4)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和有关规定,并由出厂合格证和实验报告。

5)混凝土浇筑时分层浇筑,每层不能不能大于500mm,采用振动器进行振捣。

3、砼浇灌完毕后,及时复测螺栓的实际值及偏差,并做好记录,对超出允许偏差的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4、为防止污染或锈蚀GB/T 20660-2020标准下载,在砼浇灌前后,用油面或其他材料包好地脚螺栓的螺母。

对于基础顶部混凝土表面采用覆盖一层塑料布后加盖双层草帘的方法进行保温养护,草帘覆盖要严实,防止混凝土裸露,确保混凝土不受冻。

b根据测温结果安排保温措施,按相关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与成熟阶段温差不得大于50度,内部温度与顶部温差不得大于25度。

5.1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施工方案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监理公司审批后的施工方案将作为施工中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施工作业。

5.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分部分项工程应按规定进行技术复核,复核结果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复核记录》;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按规定向现场监理报验,经验收后,符合要求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1)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

(2)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

(3)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4三级验收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度

(1)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工种负责人必须做好各班组的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2)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班组先进行自检,经检验合格后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向负责该工种的工长报验,经检验符合要求后,再由专职的质量检查员组织下一工序的施工班组进行交叉检验及最后评定,并按规定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或其它施工记录表;

(3)各分项工程在经三级检查达到要求后,按规定填写工程质量报验申请表向现场监理报验,经现场监理签认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5.5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1)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对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送样工作,对工程中使用的水泥、中砂及其它原材料全部按规定,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检测,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在工程中使用;

(3)做好材料进场的入库台帐。

六、消除质量通病的具体措施

6.1消除砼出现蜂窝、麻面、通病,要做好以下几点:

⑴严格把好钢材、商品砼的采购和检验关,只有在合格和优质的材料基础上,才可能有合格和优质的产品。

⑵选好模板及其支模方法。砼模板全部采用优质15mm厚胶合板,并按照设计结构尺寸先加工好,用50(100木枋作龙骨加强模板的刚度,确保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砼结构出现变形,实行以“墨线控制模板、以模板控制砼”的做法。

⑶加强对砼浇筑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在浇筑过程中,要加强振动,保证砼的密实度,在浇筑砼时除采用震动器外,均用木锤在模板外围敲击,保证砼的密实度,消除“蜂窝、麻面”的通病。

1)机械、工人作业前必须先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时做好才子育记录,组织安全监督人员进行指挥;

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带安全帽,修整土方时应注意土的情况,如发现土方变动、裂缝应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并确定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3)在挖土时,必须排水畅通,并应特别注意边坡的稳定。

5)夜间挖土方时,应尽量靠着平坦地形、施工干扰较少和运输道路畅通的地段,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照明。

6)在基坑挖土作业时,对边坡比较松散土质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7)在土方开挖后随即加设安全防护栏杆,高度1.2米,分两道并持危险标志,并在夜间持红色标志灯;

8)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监护小组对土方以现裂缝、滑坡等现象进行监护,一但出现该情况,应立即停止土方作业。

9)设立管理组织体系,委派专人负责工程项目的有关安全、防火工作,专人应了解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的审证考核制度、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

10)施工前运行单位需向施工单位作安全技术交底。进入施工现场,工作负责人必须向全体施工人员,详细交代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工作地点、工作任务、带电部位和安全注意事项。

11)施工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施工、防火管理的各项规定,接受公司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在运行范围内施工,应注意一切工具及材料的使用,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举高。

12)在施工操作过程中的个人防护用品,应督促施工现场人员自觉穿戴好。如安全帽、安全带、劳保鞋等,严禁穿拖鞋、高跟鞋、光脚和打赤膊上班,严禁酒后作业GB/T 37607-2019标准下载,不准带病作业。

13)对所处的施工区域、作业环境、操作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停止施工。

14)有关机械设备等设施,在安装完毕提交使用前,应按规定验收,严禁在未经验收或不合格的情况下投入使用。

15)在施工现场不得随意移动和越过安全警告标志和安全围栏。

16)对施工现场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除、更动。如确需要拆除更动的,必须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必要、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拆除。

17)特种作业必须执行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18)必须严格执行各类防火、防爆制度,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吸烟及动用明火,消防器材不准挪作他用。工地现场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作业登记及审批,落实防火、防中毒措施,并指派专人值班。消防灭火器材必须按规定配置足够,定期检查其有效性,19)电气设备在使用前应先进行检测DB31/T 1265-2020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规范.pdf,如不符合安全规定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提出,整改后方能使用。经常检查电线电缆,防止绝缘老化而漏电或短路而引起火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