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110kV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5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10kV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1.选用好模板或修复模板;

2.U型扣要扣稳、支撑合理、稳固;

3.振捣要到位,直到不再有气泡出现或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

4.按要求养护DBJ51/T 139-2020 四川省玻璃幕墙工程技术标准.pdf,期满后方可拆模。

1.钢筋交叉点要扎牢,整个钢筋笼子要垫牢,保持与模板的合理距离;

1.配合比不当,浆少石多或坍落度过小;

3.浇筑方法不当,人为地造成离析;

5.模板不严密;漏浆严重。

1.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3.卸料高度超过2m时要采取措施;

4.捣固到位;捣固时不能靠模板太近;

5.模板要安装严密,防止漏浆。

1.模板破旧,变形严重;

3.模板接缝处强度低。

1.采用好木板加工特制模板;对掏挖基础各挖孔桩基础加工圆钢模板;

2.合理支撑;采用钢管加箍;

3.对强度不够的模板予以加固。

2.现浇基础模板安装不牢固而发生变形或位移。

1.仔细、反复地进行测量,严格控制精度;

2.对于现浇基础,在浇制过程中,要注意密切监视模板变形情况,及时处理。

3.中心柱在开挖过程中被移动,装模时未进行复核。

1.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坑测量;

2.认真进行施工复测;

3.安装及浇制时进行复核。

4.5、质量缺陷的处理

(1).基础拆模以后,如发现缺陷,首先应找出原因,防止以后再次发生,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2).麻面:混凝土表面呈现无数小凹点,但无钢筋暴露现象。这类缺陷一般是由于模板润湿不够、振捣不足、搅拌不匀或养护不好而产生的。先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清洗,再用1:2~l:2.5的水泥砂浆填满、抹平,并加强养护。

(3).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目标:优良率大于98%,合格率100%;工程不允许有基础露筋、蜂窝、裂缝出现。如有质量事故发生,各施工班组质检员应立即上报队长,由队长负责上报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由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提出解决的办法,并要求作出相应的处理、处罚。

5.1、基础施工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焊机电源线破损残旧,电源线与开关接触不良

停止电焊或在有遮雨措施情况下进行工作

无图纸、无施工方案施工

禁止施工,加强图纸的索取和方案的编制

设置警示灯及其他危险标志

明确地形,做好安全措施

钢筋笼制作时机械损伤、机械不牢固

手脸外伤、砸伤、手脚挤伤

做好安全防护及设备检验

钢筋笼吊装过程,吊装设备不合格

施工前做好设备安全可靠性性检查

机械传动部分没有加设保护网罩

施工前检查机械设备,不合格禁止使用,并撤离现场。

施工前检查工具器,不合格禁止使用,并撤离现场。

没有按要求设置“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电线驳接处没有做防外力拉断措施

电线驳接的每相电线应相应错开驳接包扎因故并做防接断措施

施工现场电源线布置撩乱且没有按要求架空

发电机或施工机械接线处没有保护罩

接线处应设有完好无损的保护罩

设专人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按照要求挂设安全操作牌

转动尖锐部分无防护罩或遮栏

机械传动部位设防护罩或遮栏

车辆行驶速度超过限速地段

施工过程注意车辆、行人的动态

事前检查、消除隐患,病车不上路

照明充足、通信设备齐全并良好。

火灾、蜂蛰、中毒、中暑、穿过不明水域

进入林区禁止烟火,配备足够的药物,禁止通过不明水域

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Ⅲ.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半定量评价(LEC法)

A.危害因素共22条;B.危害因素危险级别:Ⅵ级共0条;Ⅴ级共0条;Ⅲ级共0条;Ⅱ级共11条;Ⅰ级共11条。

5.2、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本工程处于平地,地质较好,材料运输及摆放比较方便,为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条件;特制定施工安全控制程序图如下:

1.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设备需通过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凡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三统一”工作服,正确佩戴安全帽并穿胶鞋。

3.施工前必须通过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完全理解施工意图方可投入施工。

4.机电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确认机电装置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方可使用;临时电源箱须按“一机一闸一漏”的要求设置,电源线按“三相五线制”布置,并架空布置,所有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箱”需有可靠的接地线装置,接地棒入土不少于600mm,电原开关禁止采用钢丝或铜丝代为保险丝使用。

5.搅拌机应设置牢固可靠,并应由前后支架承力,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

6.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

7.基础工程所有电气设备、电工具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认良好,方可使用,移动式设备必须装置漏电保护器。

8.氧气、乙炔严禁混放在一起,存放周围15米内严禁明火,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靠近热源或在烈日下爆晒;氧气瓶与乙炔瓶在使用过程需保持不少于8米的距离,乙炔瓶须装设防回火装置。

9.进行焊接前必须办理动火票,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合格消防器材;焊工离开作业现场,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现场不得留有火种。

10.焊工清理焊渣过程必须戴白光眼镜,防止焊渣跌进眼睛。

11.存放点设专人管理,并设置“严禁烟火”的标志。

12.现场人员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多人工作时必须明确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

13.野外近林作业时,施工队员严禁吸烟,并做好防止引起山火的预防措施。

14.搬运材料、机械应做好防滑、防陷、防绊措施。

15.施工现场应做好夜间安全防护措施,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16.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公司规定的药箱及药物;配备充足的茶水。

5.3、常用材料的安全堆放

上下层之间加垫,垫上加三角塞木,边端设立柱以防滚落

分层横竖放置,边端打码钉或捆绑

每0.5m高加横木支垫

堆放时应以木板架空0.3m高,距墙0.3m,防潮防水

堆放时避开积水和雨水,冲刷区垫上纺织布(彩条布),防止砂、石散落入土壤和鱼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础施工涉及电器设备和易燃材料,应严格执行用电和防火规程。

5.4、施工安全用电及工程防火

①桩基础施工现场轮班不间断作业,夜间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②施工用电线路的架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2)架设高度不低于2.5米;

3)交通要道及车辆通告处不低于5米。

③负荷侧的首端处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④熔丝的规格应按设备容量选用,且不得用金属线代替。

⑤使用电气设备及电动工具应遵守下列规定:

2)发电设备、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接地;

3)严禁将电线直接钩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

4)必须一个开关一台电气设备。

⑥外包软橡胶有破损的电缆电线不得使用。

⑧带电线路下作业的最小安全距离如下表:

工器具、构件与带电体距离(m)

作业人员与带电体距离(m)

⑨开工前,各现场施工人员应当会同监理员作细致的用电检查并敦促施工队严格执行规程,杜绝触电事故发生。

①施工现场必须悬挂明显的严禁烟火标志,配备一定的灭火消防器材。

②装过挥发性油剂及其它易燃物质的容器,未经处理严禁焊接和切割。

③万一发生火灾,可用现场的水、灭火器材和施工用砂灭火。

④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

⑤电气火灾、燃油起火应用灭火器灭火。

⑥各施工人员自觉遵守规定,各施工负责人及施工队长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监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火于未然,杜绝火灾发生,为工程顺利施工保驾护航。

1.采取围堰措施的桩位,必须设置防护栏。

2.浇制基础下料时,应听众捣固人员的指挥,不得随意抛掷。

3.施工架的搭设应牢固,上下施工架应设扶梯,施工架上应设防护栏。

4.人工平直、切剁钢筋时,打锤人必须站在扶剁人的侧面,锤柄要楔塞牢固。

5.模板支撑必须牢固,并对称布置;高出地面的立柱模板必须有防止倾覆的措施。

6.拆除模板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要集中堆放;模板外露的铁钉要及时拔掉或打弯。

7.捣固人员人得在撑木上走动。

8.搅拌机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基上,装好后由前后支架承力,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

9.搅拌机在转动时,严禁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上升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

10.用手推车时,倒料平台口必须设挡车措施,倒料时严禁撒把。

11.严禁进入没有护筒或其它防护设施的钻孔中工作。

12.有坑洞的地方必须用板覆盖或使用围栏防护。

六、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1、基础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围蔽施工,并设置现场危险点的警告牌。

2、凡进入施工现场,职工着装必须整洁统一,并佩戴胸卡;

3、实行文明施工,建立环保监控体系,保护植被,减少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

4、堆放材料应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理布置方案,力求占地最少,搬运距离最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小。

5、施工现场布置合理,工机具堆放有序;

6、施工机具库房清洁整齐;

7、施工驻地干净、卫生、被子叠放整齐,衣服勤换勤洗;

1、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林木砍伐的法规以及施工图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砍伐通道林木和拆迁房屋,尽量少砍少拆,以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保护生态环境。

2、严格控制施工作业的范围,尽量减少对土地植被、林地树木、农田庄稼的破坏。

3、严格控制水的使用,避免浪费、水土流失,影响自然生态环境。

5、合理修筑运输道,使之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成为日后运行维护道路。

6、开挖出来的土石方严禁随意抛置,采取转运或培土植草皮的方式解决,尽快恢复原地形地貌。

7、基础浇制用的砂石堆放在专用的彩条布上;基础浇制完后SY/T 0077-2019 天然气凝液回收设计规范,运走剩余的砂石。

8、通道砍伐及放紧线施工中尽量减小通道砍伐宽度,一般不允许超过4M,放紧线能够翻越的树木不准砍伐;对不影响线路运行安全的果树,风景林,施工时采取搭架的方式跨越,不准砍伐;保证对树木植被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

9、对材料的临时卸点要严格控制范围,及时清理恢复原貌;施工场地(特别是牵张场和铁塔基础范围)的开辟要因地制宜,不能滥占耕地、林地,施工完毕要认真清理,对废弃的油类和废余材料要妥善处置,对原来的田埂、水渠、道路等要恢复原状或按设计要求作改道。

10、严禁在林区、果园吸烟,且严格控制火种上山,设立明确禁烟标志,做好禁烟宣传,切实做好防火工作。

11、保护野生资源,严禁任何形式的狩猎活动;保护好地方名胜古迹;对施工中发现的化石、硬币及有价值的物品、文物等应妥善保管,并应作为国家财产上交。

立即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或刀闸断开,将伤者同电源脱离,将伤者脱离电源的过程应注意自保,触电者没脱离电源前,不能用手直接触及伤者;伤者脱离电源后,如果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平躺,不要站立走动;如果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保持气道通畅,并拨打“120”求助;当伤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照心肺复苏法进行就地抢救至救助来到。

抢救时应使伤员安静平躺,判断其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出现出血应及时止血,使用消毒棉纱覆盖伤口进行包扎;脑颅外伤时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如外观无出血,但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四肢冰冷等状态,应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

当发现施工人员中暑时,应立即将病员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中建XX局)(114P)-.doc,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补充身体的盐份,严重的送医院治疗。

应立即将其他施工人员撤离现场,转到通风良好处休息;已昏迷的人员应保持通畅,抢救人员应该按照“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拨打“120”求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