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机关北郊二号小区9号楼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省级机关北郊二号小区9号楼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9.15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省级机关北郊二号小区9号楼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2.3.3铺贴卷材前应在基面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基层处理剂配制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及胶粘剂的材性相容。

2、基层处理剂可采取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喷、涂应均匀一致、不露底,待表面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

2.3.4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应采用热溶法施工,铺贴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

SZDB/Z 318-2018 纯电动公共汽车运营应急处置规范2.3.5采用热溶法或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满粘法。

2、采用热溶法施工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时,基层处理剂宜使用快挥发的溶剂配制,涂刷后应干燥10h以上,干燥后应及时铺贴。铺贴时幅宽内卷材底表面加热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合成高分子卷材时必须采用与卷材相容的胶粘剂,并应涂刷均匀。

3、铺贴时应展平压实,卷材与基面必须粘贴紧密。

4、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5、两幅卷材长边和短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

6、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接缝口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

7、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

2.3.6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铺贴卷材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

2、临时性保护墙应用石灰砂浆砌筑,内表面应用石灰砂浆做找平层,并刷石灰浆。

3、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

4、当不设保护墙时,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的接茬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5、主体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茬部位的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卷材接茬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1号楼地下通道)为150mm,合成高分子卷材(9号楼地下部分)为100mm。

2.3.7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铺贴后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涂刷1.0mm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1防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3.1.1防水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商品砼厂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对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子、石子、拌合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批量复试检验,并将有关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商家的抽样复试资料及时提供给总包方,严格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

2、配合比通知单应提前1~2天送交总包方,总包方看后报现场监理部。

3、现场实行开盘鉴定制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生产。

4、现场随机测定砼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拒用。

3.1.2每道工序施工前应由施工工长向作业班组做出书面技术交底单,并督促按技术交底要求认真施工。

3.1.3每道工序的施工都应坚持班组自检,作业队检查,合格后报项目部进行专职检查。项目部检查合格后再报现场监理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1.4砼试块制作、坍落度测定、原材料现场抽样、焊接件取样送试等工作都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

3.1.5砼试块的制作与养护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同条件试块的养护必须放置在相应结构部位,并与结构件保持同等的养护条件。

3.1.6加强对大体积砼的测温与保温养护工作,指派专人养护和测温工作,并做好测温记录。当每次测定温差超过25℃时,应及时向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1.7做好冬施期间的测温工作,并做好测温记录。其测温次数按冬施方案执行。

3.2防水卷材的质量控制措施

3.2.1卷材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3.2.2防水层应由经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应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

3.2.3防水层施工时,应由施工工长向作业队作出书面技术交底书,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督促工作。

3.2.4项目部质检员应加强检查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做法或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应立即同施工工长一起向作业队提出整改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2.5防水层施工时,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应有完整的记录。每道工序完成应经现场监理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1易燃材料及辅助材料库和现场,严禁烟火,并配备适当灭火器材。

4.3遇下雪后,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打扫积雪,以防人员滑倒跌伤。

4.4下基坑的通道要经常清扫干净,不得有冰、雪现象,并应有防滑措施。

4.5外架搭设要符合要求,搭设完后要经项目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不得随意拆除架体上的原件。下雪后应先派人打扫架板上的冰、雪,待无冰雪后方可上架操作。

4.6外墙铺贴防水卷材时,其上面不得安排人员作业,以防高空物体击人。

1、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直接接地的电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零线(简称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2、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3、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4、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5、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小于工作零线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6、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正常情况下,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1、电机、变压器、电源、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3、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4、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柱和金属门。

1、保护接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保护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并联等值电阻应不大于10Ω。

2、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二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做电气连接不得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宜采用螺蚊钢材。

3、电气设置应采用专用芯线作保护接零,此芯线严禁通过工作电流。

4、手持式用电设备的保护零线应在绝缘良好的多股铜线橡皮电缆内。其截面不得小于1.5mm2,其芯线颜色为绿/黄双色。

5、Ⅰ类手提式用电设备的插销上应具备专用的保护接零(接地)触头。所有插头应能避免将导电触头误作接地触头使用。

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持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1.4.1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

1、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

3、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

4、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1.5mm。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

6、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金属板与铁质配电箱箱体应作电气连接。

7、配电箱、开关箱内开关电器(含插座)应接其规定的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8、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

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10、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不带电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作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11、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

1.4.2电器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不准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

2、总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总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以及漏电保护器。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3、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和分电自动开关)。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4、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

6、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必须设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

7、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力时间应不小于0.15S。

8、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

9、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应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相适应。

10、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

1、所有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

2、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检查和维修一次,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3、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经常保持整洁。

4、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挂接其它临时用电设备。

1.5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

1、施工现场中一切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选购、使用、检查和维修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选购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和用电安全装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并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②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③保护零线的电气连接应符合前述保护接零要求;

④在做好保护接零的同时,还要按前述有关要求装设漏电保护器。

2、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按其容量选用无接头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其性能应符合国标GB1169-74《通用橡套软电缆》的要求。

3、每一台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电动工具的开关箱内,除应装设负荷、短路、漏电保护装置外,还必须确保“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必须能在任保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的要求装设隔离开关。

1.5.2手持电动工具

1、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应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用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若采用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还必须作保护接零。

2、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3、照明器具和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不得使用绝缘老化或破损的器具和器材。

1、照明灯具电源末端的电压偏移应符合下列数值:

2、一般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

3、使用灯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电源电压不超36V;

②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耐潮湿;

③灯头与灯体结合牢固,灯头无开关;

④灯泡外部有金属保护网。

1、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2、电器、灯具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

3、投光灯的底座应安装牢固,接需要的光轴方向将枢轴拧紧固定。

2.砼墙保护层的施工要求

2.1砼墙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根据结构设计图纸的总说明要示求:地下部分的外墙,其外侧保护层厚度为25mm,另加砼保护层25mm,即外墙外侧(迎水面)钢筋保护层总厚度为50mm,其外墙内侧保护层厚度为15mm,其余砼墙钢筋保护层均为15mm厚。

2.2砼墙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2、利用不同厚度垫块,限制钢筋位置,以便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①保护层厚度为15mm时,采用塑料垫块支垫,其间距:水平、竖向均为≤800mm,梅花布设。

②对于地下部分外砼墙外侧(迎水面)50mm厚保护层,采用现场提前预制砼垫层,垫块为C35细石砼制作,每个垫块内埋设20#铅丝2道,在竖筋与水平筋的交接处予以绑扎,其垫块的间距:水平与竖向均应≤800mm,梅花布设。

③各类垫块必须安装可靠规范DLT1490-2015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支模前应检查是否完好,不符合要求之处应立即整修合格后再安装模板。

3.卷材防水层成品保护措施

3.1基础底板防水层保护措施

1、防水层施工完毕后,不准在防水层上堆放物体,不准非施工人员和车辆在上面行走。更不允许在其上乱抛烟头。

2、在浇保护层细石砼时,操作人员应尽量细心施工,严禁铁棍等工具损伤防水层。

互通立交F匝道桥张拉施工方案3.2砼墙防水层保护措施

砼墙防水层不能一次施工完成,所以对防水层甩茬处应特别加强保护,以便后序施工时,甩茬留置的卷材不得受损。因此,砖胎模(永久性保护墙)为240mm厚砖墙,内侧用1:2.5水泥砂浆粉光,以便粘贴防水卷材,其高度应高出底板顶面10~20mm。墙顶清理干净后,用工业旧毡将甩茬处的卷材上、下面进行包裹后平铺在墙顶,其上再用旧竹胶板满铺两层予以保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